APP下载

Thera-Band 渐进抗阻训练在行走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10-10时红娟张晓翠王瑞珠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肌力肌群髋关节

时红娟 张晓翠 王瑞珠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河南 漯河 462300)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儿童骨科最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女孩的发病率高于男孩,患儿临床可出现下肢不等长,行走期双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有跛行步态、鸭步等[1]。

根据患儿年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针对18 m 以上行走期患儿多采用切开复位股骨、骨盆截骨进行治疗。术后患儿需要进行固定,加以患儿年龄较小、手术创伤等因素,患儿术后常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姿势异常等症状[2]。因此,术后需给予患者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以改善其步态平衡,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常规康复训练通常包含患儿下肢皮肤牵引、髋膝关节活动度训练等,但训练强度往往难以最大化。Thera-Band 渐进抗阻训练能够根据阻力大小,定量训练强度,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康复中已取得显著效果[3],但鲜有关于行走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行走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应用Thera-Band 渐进抗阻训练对髋关节功能、肌力水平及下肢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至2021 年9 月期间我科98例行走期髋关节脱位发育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组。

对照组49 例,男性15 例,女性34 例;年龄34-94 m,平均年龄 68.52 ± 11.07 m;手术方式:骨盆截骨髋臼成型术31 例、髋臼成型术18 例。观察组49 例,男性13 例,女性36 例;年龄35-98m,平均年龄 69.07±10.63m;手术方式:骨盆截骨髋臼成型术34 例、髋臼成型术15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可比。

纳入标准:符合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断标准[4];均行手术治疗;均为术后6 w,拆除石膏患儿;年龄34-98 m,男女不限;存在下肢关节活动障碍;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单侧髋关节脱位。排除标准:因其他疾病导致的髋关节脱位;合并免疫、血液系统疾病患儿;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患儿;拒绝配合研究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6 m 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具体如下:双下肢皮肤牵引:指导患者保持髋关节外展位30°,双下肢中立位,以1-1.5 kg 的重量进行皮肤牵引,3 次·d-1,8-10 min·次-1;髋膝关节活动度训练:医护人员指导患儿进行被动屈曲髋、膝关节,待患儿具备训练能力后进行主动屈曲髋、膝关节,3 次·d-1,8-10 min·次-1;下肢肌力训练:指导患儿进行伸髋肌、髋外展肌、屈髋肌等肌力训练,3 次·d-1,10-15 min·次-1。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Thera-Band 渐进抗阻训练。第1-2 w:采用Thera-Band 渐进抗阻训练带对患儿进行髋关节前屈、后伸、伸膝肌群、外展肌群训练,3 次·d-1,10-15 min·次-1。第2-4 w:给予患儿恢复情况采用渐进抗阻训练带进行负重髋关节前屈、后伸、伸膝肌群、外展肌群训练及平衡功能训练,3 次·d-1,10-15 min·次-1。

上述训练方案每周做5 d 后休息2 d,两组患儿均连续训练4 w。

1.3 观察指标

1.3.1 髋关节功能

训练4 w 末,采用Mckay 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两组患儿患侧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髋关节正常活动,髋关节无疼痛、无跛行;良:髋关节活动度轻微受限,髋关节无疼痛、轻微跛行;可:髋关节活动度中度受限,髋关节无疼痛、存在跛行;差:髋关节活动度重度受限,髋关节存在疼痛、严重跛行。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3.2 肌力水平

于训练前1 d,训练4 w 末,采用徒手肌力测定法检测两组患者患侧屈髋肌、伸髋肌、髋外展肌、伸膝肌肌力,共0-5 级,分方便统计将其良好为0-5 分,分值越高肌力水平越高。

1.3.3 下肢肌群表面肌电信号

于训练前1 d,训练4 w 末,采用美国Delsys表面肌电采集系统检测两组患儿股直肌、臀大肌、臀中肌、支腿抬高股直肌、后伸臀大肌、髋外展臀中肌表面肌电信号。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23.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率(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髋关节功能

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肌力水平

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屈髋肌、伸髋肌、

髋外展肌、伸膝肌肌力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2。

2.3 下肢肌群表面肌电信号

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股直肌、臀大肌、臀中肌、支腿抬高股直肌、后伸臀大肌、髋外展臀中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3、表4。

表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n(%),n=49)

表2 两组患者肌力水平比较(±SD,n=49)

表2 两组患者肌力水平比较(±SD,n=49)

组别 屈髋肌(分) 伸髋肌(分) 髋外展肌(分) 伸膝肌(分)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对照组 2.53±0.58 3.02±0.48△ 1.97±0.46 2.61±0.50△ 1.39±0.35 1.76±0.37△ 2.60±0.43 3.07±0.48△观察组 2.47±0.61 3.38±0.46△* 2.08±0.43 3.04±0.53△* 1.34±0.31 1.83±0.39△* 2.51±0.47 3.64±0.52△*

表3 两组患者下肢肌群表面肌电信号比较(X± SD,n=49)

表4 两组患者下肢肌群表面肌电信号比较(X± SD,n=49)

3 讨论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为常见的骨关节畸形,患儿临床可出现单侧脱位,早期可有臀纹、大腿纹不对称,一侧髋关节内收等,若未及时治疗可出现双下肢不等长,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针对行走期患儿临床多给予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骨关节畸形情况,但术后需辅助合理的康复训练措施,以促进患儿肌力的提高、关节活动度的恢复[5]。既往临床多给予患儿重复性的康复训练措施,但往往难以达到有效训练强度,整体康复效果尚存在一定提示空间。

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经手术治疗后,因手术涉及患儿髂骨、髋臼、股骨大粗隆等部位,术后需采用石膏进行固定,易出现关节粘连、局部血肿等,导致局部肌肉收缩,影响髋关节活动,降低肌力水平[6-7]。据研究显示,训练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屈髋肌、伸髋肌、髋外展肌、伸膝肌肌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Thera-Band 渐进抗阻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行走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提高肌力水平。常规康复训练给予患儿双下肢皮肤牵引、髋膝关节活动度训练、下肢肌力训练,能够有效牵伸软组织,促使关节伸展与肌肉收缩,提高患儿肌力水平,有效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8]。但考虑患儿年龄较小,行训练方案时往往难以达到最大训练强调,导致康复周期延长。Thera-Band 渐进抗阻训练能够根据患儿所承受的阻力大小,定量训练强度,带动髋关节肌肉运动,改善髋关节组织血液循环,防止术后患肢功能退化,促进髋关节营养代谢和关节周围软组织修复,最大化训练强调,弥补常规康复训练强调较低的问题;方案还能够缓解髋部肿胀,避免肿胀诱发的供血障碍影响创口愈合,提高患儿髋关节功能恢复速度,提高肌力水平[9]。

表面肌电图是将电极装置放置于肌肉表面,对一组或多组肌肉集合性肌电活动进行记录的检测方法,能够募集肌肉活动时产生的电信号,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能较为客观反映患儿下肢神经传导速度[10]。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术后因有创操作可损伤局部神经组织,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降低,影响术后康复。据研究显示,训练后,观察组患者股直肌、臀大肌、臀中肌、支腿抬高股直肌、后伸臀大肌、髋外展臀中肌表面肌电信号均高于对照组,提示Thera-Band 渐进抗阻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行走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常规康复训练能够给予患儿双下肢皮肤牵引、髋膝关节活动度训练等,锻炼局部肌肉组织,刺激局部神经元细胞,提高局部肌肉组织力量,改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Thera-Band 渐进抗阻训练能够利用抗阻训练带给予患儿最大强度的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神经元重构,激活相关神经元细胞,加速神经突触生成,促使神经反射通路重建,使肌肉神经再支配,进而提高下肢神经传导速度[11]。

综上所述,Thera-Band 渐进抗阻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行走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提高肌力水平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中主要不足在于后期未进行随访调查,对于患儿出院后的康复效果有待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肌力肌群髋关节
非特异性颈痛患者肌力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干预对盆底肌肌力的影响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标枪运动员躯干旋转肌群训练研究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