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摄影中的色彩应用研究
——以王家卫电影为例

2022-10-09芦晓娟

电影评介 2022年7期
关键词:王家卫色彩

芦晓娟

王家卫在电影色彩的应用上极具视觉冲击力,擅长以暗红、蓝、绿、黄为背景,衬托出故事背景,以此来渲染气氛,制造情调。王家卫电影的色彩艺术,另类而又充满个性,打破了“天然色彩”传统电影美学原则,别具一格的色彩运用成为其电影的独特符号。从摄影角度看,每一部电影都是摄影色彩学范本。

一、王家卫电影色彩语言的表现形式

人的情绪容易受到色彩纯度、色相以及明度的影响,通过色彩,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明度和色相。色相对于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冷色调的氛围能够让人感觉到安静、祥和,可以让人产生寒冷的感觉,也可以让人恢复平静祥和;暖色调的氛围会让人产生高昂和兴奋的情绪,让人有热情似火的联想。这就是色彩对于人情绪所产生的作用。

(一)色彩充当画面“造型”的重要角色

王家卫的电影作品色彩风格多变,不仅简朴沧桑,而且富有深意,在展现大漠黄河和流云飞沙方面颇有造诣。在场景的色彩设计方面独树一帜,画面有着极致的颓废美。荒漠、黄河、山涧等元素让影片的展示简单却不单调,杂乱却有章法。他擅长将多种富有意象的色彩融合在一个场景中,并在原有色彩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色彩,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让色彩在完整画面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在电影《东邪西毒》中,大漠充满了荒凉感,但是却以一种色彩明艳的黄蓝色呈现出来,俨然一幅国画,层次分明的色调,让大漠呈现黄棕色的色彩,在大自然的衬托下,尽显苍茫之景,也从侧面展现出了人类的渺小。这时色差的运用在王家卫的电影中,不仅仅是对简单事物的衬托,更是对国画色彩的致敬。王家卫的电影总是有一种独特的画面造型,《东邪西毒》中,黄药师给欧阳锋带来醉生梦死酒,两人在昏黄色的茅草屋中喝下此酒,随着天空渐暗,蓝黑色的暗夜逐渐包围两人,欧阳锋的悲伤被画面展现出来,爱人离去后却解不开心结,他在昏暗的茅草屋前被真实的悲伤所感染,手中的西瓜红却显得并不刺眼,反而是整个画面的亮点。欧阳锋的悲伤在西瓜红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含蓄。在爱情的角逐中,没有赢家。整个画面中呈现的不同的色彩交叉,让电影画面显得更加具有层次感,色彩的运用为电影画面增加了精致美。电影《2046》运用的画面色彩也是暗色调,灯红酒绿下的鲜明色彩、暗淡的街角墙上斑驳深色,以及强对比的配色都将电影的气氛烘托到极致。虽然灯红酒绿、歌舞升平,色彩艳丽却明显可见导演克制的痕迹,从而传递给观众一种油然而生的压抑感。

(二)服装色彩的象征意味

在王家卫的电影中,色彩运用的多样性,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电影画面,他选择将色彩的运用放置于流动画面中,与画面形成统一。

服装可以很好地体现一个人的形态和气质,是影片展现人物个人魅力的重要方式,服装作为一种流动性且变化性极快的美,其色彩的变化,可以为电影画面的视觉美感增添活力与意义。如在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旗袍颜色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一环。最初的旗袍以黑色和灰色为主,暗示婚姻的不幸。直到周慕云的出现,两个人有了交集,音乐的衬托让这段爱恋变得更加揪心。随着剧情发展,旗袍的颜色开始有了粉色、黄色、玫红色等明亮色的出现,象征着欲望的红色旗袍,让这段爱恋变得更加暧昧。旗袍作为一种无声的色彩展示,是一种表达情绪的出口,述说着女主人公对这段情感的纠结,影片最后女主人公穿着一件绿色旗袍想要与男主人公一起离开并开始新的生活,却发现最后只是一场空,在充满暗红色背景的宾馆中,流下失望、压抑的泪滴。服装的色彩意义在此时起到了很好的推进剧情的作用。电影《重庆森林》中,王家卫勾勒出许多富有质感的画面。身着蜡笔绿色裙子的女孩、穿着黑色高跟鞋的女性……王家卫对服装极具把控能力,以不同色彩的衣饰体现着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服装与人物互相呼应,既体现出人物在都市生活浸染下的绚烂多彩,又透过这些鲜亮的颜色反衬出喧嚣的城市背景下人物的孤独压抑。

二、王家卫电影的艺术语言——光怪陆离的色彩

(一)冷色调的疏离感

色彩代表的是语言、是情感、更是思想。王家卫导演对于色彩的运用大胆,视觉冲击力强,擅长以红、蓝、绿、黄作为背景,烘托故事的主线以制造情绪。在电影《爱神》中,导演将背景色调设置为绿色,体现出一种怀旧色彩,不管是家具也好,衣服也好,都向绿色看齐,王家卫影片中的绿色不沉重,是一种淡绿色,这种淡绿色无法与生命力相结合,而是与生活的惨淡相重合。王家卫所塑造的年代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凭借记忆想象的年代。怀旧年代不采取黑白色,而是加上黄色进行展现。色彩作为抽象艺术,能够通过营造氛围构建属于特定年代自身的记忆,淡绿色就可以较好地营造出怀旧的氛围,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那个年代的无精打采。都市氛围的营造一般选择以蓝色和暗红色作为背景色调,通过蓝色制造人物之间的冷漠感,表达的是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影片中的主人公在街道上行走却无人交流,内心的想法需要通过独白进行传递。人物的内心在蓝色调下,将人物的疏离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灰色也是王家卫经常使用的色彩之一,在《花样年华》中,主人公经常穿着一身的灰色西装,灰色展现的是成熟,更是纠结,代表着人物的不自信。灰色是矛盾的情感,是逃避一切事物的主题颜色。女主人公身上不断变化的旗袍颜色也暗示着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变化,随着情感的深入,在旗袍的衬托下,灰色更加显示出男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在现代影片中,黑白色用于区分过去和现在,在王家卫的影片中,黑白色只是处理情感的一种方式,并不扮演区分过去和现在的角色。

(二)色彩对人物关系的表达

色彩运用作为一种审美选择,在《春光乍泄》中,色彩的变化预示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甚至是人物关系之间的变化。在影片的开始,使用黑白色彩传递的是一对恋人分离后的孤寂,当主人公受伤后,在“从头来过”的誓言下,开始进入到彩色阶段,为了表现主人公受伤后的心理变化,男主人公的衣服从灰色变为红色,红色象征爱情。当两人发生矛盾后,红色被替代,使用冷淡的蓝色表示两人之间的关系,两人之间的情感犹如昙花一现,蓝色的冷漠笼罩在湖水和街道中,让人感受到了男主人公的绝望。王家卫导演擅长将所有的情绪都通过色彩进行展现,人物的分离和相遇也是通过色彩进行展现。在《东邪西毒》中,色彩任务的关系表达中,将色彩的基调展现为红黄错落,黄不是明艳的黄,而是一种昏黄,无边无际,充满神秘,符合欧阳锋的心境。王家卫导演对色彩的搭配拿捏得刚好,红色和黄色作为整部影片的主要色调,也是两位主人公命运的展现。

三、王家卫电影摄影之色彩搭配

《旺角卡门》是王家卫导演的处女座,讲述的是阿华与黑道结仇,在逃亡中与表妹擦出爱情火花。在整部片子中,王家卫大面积地运用了红、蓝、白、黑等色彩,让色彩贯穿整部影片,使得影片变得激情而又富有活力。在色彩搭配方面,整部影片选择色调简单的黑白色,来表现阿华的处境,蓝红色代表阿华与表妹之间的感情。当阿华在酒吧门口抽着烟,浓郁的蓝色充斥着阿华,为接下来阿华的命运做了铺垫。在随后表妹的人物造型上由红唇和红上衣进行点缀,让红色显得尤为刺眼。红蓝同出现在一个画面中,能够很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王家卫导演大胆的色彩运用,将两位人物的心理矛盾进行画面传递,通过色彩搭配,让人物的主导地位清晰展现。

《东邪西毒》讲述的是欧阳锋与黄药师之间的爱恨纠葛,在该片中王家卫导演大量采用了暖黄、蓝、白、红四种色彩,夸张的彩色让整个画面显得极为高调,这种夸张的特点贯穿在整个影片中。黄色的色彩运用用于渲染故事背景,影片中的海水以暖黄的色彩进行呈现,展现的是人物内心的不安。在该影片中,整体的色彩风格虚幻且缥缈,让人有一种抓不住的体验感,这种风格让整部影片显得更加优雅生动。蓝色、绿色、紫色等色彩的使用,让整部影片更具张力。

王家卫电影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色彩的搭配,朦胧唯美的画面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具有胶片感;精致有序的场景,形成了王家卫电影色彩学。色彩的使用实际是一种心理的过程,颜色搭配需要紧紧围绕某一种颜色进行创造,并强调某一氛围。电影就是利用这种色彩的搭配,渲染影片氛围,让观众可以通过视觉冲击效果获取影片体验感。王家卫的电影色系分为红色系、黄色系、绿色系和蓝紫色系。

红色系:在《旺角卡门》《花样年华》《堕落天使》等作品中,高饱和度的红色尤为突出。王家卫在红色的色彩搭配上大胆夸张且不失美感,除了日常的同色系明暗关系的使用外,还会运用少量的绿、白、黑进行画面点缀,最常用的补色系“红绿”最为突出。

黄色系:电影色彩可以用于表达情绪,在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使用暖黄色的场景较多,如《东邪西毒》《一代宗师》等,黄色追求的是沧桑感,有一点点的暧昧,同时也可以体现唯美和苍凉。在影片《东邪西毒》中,沙漠的镜头不再是平常的天然色彩,而是将颜色饱和度提升为最高,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绿色系:绿色给人一种怀旧时光感,在电影《阿飞正传》《蓝莓之夜》中使用的最多也最为经典。绿色系的搭配可以给影片带来一种清新感,在影片《阿飞正传》中,所有的道具、服饰都偏向绿色,让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香港社会的冰冷和孤独。

蓝紫色系:蓝色代表忧郁,紫色代表神秘。在《重庆森林》中,蓝紫色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影片中,王家卫导演的蓝色多与紫色相融合,然后再搭配其他颜色,这种色彩搭配可以将观众更好地带入到主角的内心情感世界中,朦胧清冷,让人与人之间的防护膜越来越厚,让生活在森林中的人物变得越来越孤独。

电影《花样年华》海报

四、对电影色彩艺术的展望

电影中有画面、有台词、有叙事、有表演、配乐和镜头语言。好电影本身的色彩搭配即使不美,也要符合画面的氛围。大部分电影是叙事性的,并不需要表现色彩。正确的运用色彩,可以创作出引人注目的作品,渲染氛围、增添情感表达影片的故事性。拍摄的时候,要学会理解、利用这些色彩的原理,让画面色彩更为协调。

在电影中导演的叙事是一项重要内容,其次就是色差这充满标志性的标签。电影的色彩艺术在整个电影作品中得到运用,体现的是导演个人的艺术形式,是电影创作者思维的集中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被色彩包围,色彩的绚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春天的绿、夏天的红、秋天的黄和冬天的白,都是人们对四季的认知。通过色彩对比的方式,能够让人们更好的感知大自然赋予的美好,可以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理解生活。在电影艺术中,所展现的画面只是美好生活的缩影,并不是生活的全貌,色彩缤纷的世界如果在电影作品中出现的毫无秩序可言,那么色彩所富含的张力将会受到影响,让观众大失所望。

画面的色彩纷呈需要通过很多色彩鲜艳的颜色进行衬托,但色彩不是真正的色调,在电影中色彩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色彩所反映的并不是单纯的现实生活,而是更富有意义的情感。在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将多种色彩糅杂,根据色彩的反差在电影画面中反复打磨,汇聚成一曲完美的音调。当整体的色调汇入色彩中,将会构成一幅和谐的电影画面。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导演所追求的是如何更好地展现色彩的美感,如何更加完美的诠释色彩,如何可以在整体画面色调和谐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色彩。

电影色彩作为一种视觉性的艺术手段,对于重要的视觉造型,色彩不再是单调地展现环境,而是展现电影艺术、构建电影画面感和内容美的重要方式。在电影作品的色彩运用中,要在原色的基础上注重影片艺术的内涵表达,在长时间的色彩运用中,电影的色彩不能只顾着追求客观性,要重视色彩本身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内涵。因此,在进行电影作品的创作时,要重视色彩的艺术表现力与审美力,通过色彩展现作品剧情和主题,让情感与精神内涵与电影色彩相结合,在展现真实性的同时更加全面地展现色彩的运用效果。电影的色彩展示与电影画面是相辅相成的,不是毫无交集的个体,导演在进行艺术表现力的展现时,需要通过紧密而又复杂的色彩缠绕,将色彩的运用发挥到极致,通过外在的色彩搭配展现影片画面的审美意蕴。

结语

王家卫的电影作品总能凭借不同颜色的搭配碰撞出独特的感觉,其人物塑造直白而简单,情感表达内敛而含蓄,色彩运用大胆又细腻。在他的电影里,灰、蓝、白、黑、红永远是主色调,这些色彩在影片中承载着暧昧、低迷、颓败、失落等情绪——如此游刃有余的色彩运用将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并让人物内在的性格外化,进而达成辅助演员表演、帮助观众理解人物性格的功效。

作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视觉主体,色彩不仅能体现自然物的客观属性,还能唤起人物的情绪。色彩运用是塑造电影独特视觉效果的重要手段,其依托于影片对主题、情感、画面进行呈现,为观众带来一种视觉语言的形态美。色彩的变化与电影的流转相交,创作者用直观的方式表达电影的语言,还原电影中虚拟世界的真实面貌,而忽略色彩的运用便无法清晰地表现环境氛围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甚至影响电影叙事的完整性与艺术性。色彩是最具感染力的视觉语言,它是一种情绪,而每一种色彩的选用即是对每一种心境的表达。故而,拥有良好的色彩运用能力能够极大地拓宽电影作品的创作空间,达成上佳的艺术表达效果。

猜你喜欢

王家卫色彩
王家卫的“缪斯女神”,《繁花》里每个美人都有她的影子
秋天的色彩
王家卫:墨镜背后有故事
缤纷夏日
王家卫获颁卢米埃尔奖
神奇的色彩(上)
王家卫携新书做客美国电影艺术学会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