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科类考生考研备考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2022-10-09王世伟吴智乐

西部学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林学考研研究生

方 淼 王世伟 吴智乐 杨 丽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逐年持续攀升,据国家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的毕业生人数比2018年增加了14万人,到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1076万人。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尤其是近年来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极不乐观。

随着研究生报考和招生数量的节节攀升,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逐步向大众化转变。即使如此,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仍然需要高等教育的不断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决定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必须树立新的价值坐标,实现新的作为,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大学生考研,是衡量一个高校综合教育教学能力的指标之一,是高校体现和检验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毕业生优质就业的标志之一。因此,引导学生考研是高等学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考研率在高校提高优质就业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何提高考研率一直都是本科院校关注的重点。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业科技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同时存在农林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对农林行业就业的适应性较低,很多学生仍然对农林行业就业存在偏见。因此,我国目前农科人才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仍存在脱节。随着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兴起,了解掌握农业类专业学生的考研现状,提出提高考研率及升学率的办法措施,是“新农科”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培养农科人才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实抓手。

一、研究考研现状的目的及意义

以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林学专业是该校1952年创建之初就开办的四个本科专业之一,2020年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获得了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支持。林学专业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林业专门人才培养,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掌握现代林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作为新疆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林学专业,是培养新疆林业行业骨干人才的摇篮。

林学专业是该校的老牌农科类专业,通过近年来林学专业学科的深化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考研率逐年提高,所以以林学专业为例,来探究提升该校农科类专业考研率的有效途径,对农科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极具价值。

二、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新疆农业大学林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2022级准研究生、2021级研究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大学生考研的主要动机”“影响考研率的因素”及“提高考研率的举措”三部分内容,共23个问题展开,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1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8.5%。参加问卷调查的男女生比例为41.1%和58.9%。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选择考研的现状

从本科生的调查结果来看,有考研目标的学生大多为大三的学生,学生在此时逐渐对考研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且女生所占的比例高于男生;而“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籍贯所在地是农村的学生,考研的意愿更为强烈,所占比例高达57.23%。

参看现在,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女生人数远高于男生,两者相差17.74%。籍贯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所占比例为66.67%。

(二)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分析

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中,他们大部分还是因为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希望通过读研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以这样的原因考研的学生人数达到54.61%。其他的原因是,认为考研是人生中的非常经历,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即使考不上也可以增加一段人生阅历,还有较多的同学是因为热爱所学专业,希望增加自己的知识,获得更高的学历,占比达17.73%。

无论是有考研意愿还是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大部分都具有名校情结,在考研之前的学校选择,和一般的学校相比,更多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名校,认为毕业于名校能有一份相对来说更美好的前途。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渊博的知识是决定自己前途的主要方面,从内心中对知识具有渴望。多数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在考研前都有比较明确的考研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这一点是大多数上岸学生都具备的特点。

2.客观原因分析

在考研动机调查中,很多学生考研是因为周围有很多同学都准备考研,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最终选择考研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同时优秀的学长学姐以及老师经常强调考研的重要性,对学生是否选择考研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更多学生的家长对考研的认可度逐渐提高,父母更期盼自己的孩子考研,并且加上国家对研究生提供奖助学金进行资助,一个家庭也承担得起孩子读研的费用,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学生选择考研。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具有一定的认同感,是喜欢自己的专业的,并且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具有一定的信心。所以选择考研,在林学专业中,这一部分学生的占比高达90.17%。这一点与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课堂讲授过程,学校营造的学习氛围,以及社会上对相关专业提供的就业发展机会等原因是密不可分的。

四、林学专业考研情况的分析

表1 2018—2022年林学一级学科升学率情况

按照一级学科划分,林学专业、森林保护专业均属于林学一级学科。如表1所示,自2018年以来,林学一级学科的林学和森林保护专业的升学率已从18%上升至2021年的65%,林学、森保专业人数一共54人而考研升学人数已达到35人。直到2022年班级人数变多之后,考研率有所下降,但这其中下降的原因较多,还待后期详细探究。

图1 林学专业近五年来考研升学率

五、提升考研率的对策研究

(一)影响考研率的原因

1.主观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及考研经验交流发现,影响考研率的主要原因,从学生自身来讲,考研的原因不是受所学专业吸引,热爱所学专业,想在该领域继续深造,而更多的是因为逃避就业压力,随大流的盲目从众心理或是受“父母之命”等与学习、与科研无关的原因而选择考研。因为这些原因考研的学生,往往很难坚持到最后,半路放弃的可能性极大,有的即使能够侥幸上线,但是最终在读研的过程中也非常艰难。

2.客观因素

学校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争相考研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考研过程中的影响非常大。考研是一条孤独的路,如果学校整体的学习氛围较好,考研的队伍比较庞大,那么在考研的过程中,更容易坚持。同时,学校为考研学生提供的适宜考研复习的环境,以及出台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政策都会对考研率及上线率产生影响。

(二)提升考研率及升学率的对策

1.以课程、教师、班级为抓手,引导学生树立考研意识

高度重视入学专业教育,学工办、教学办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研究方向、就业前景等对新生进行全面讲解,以杰出校友为例,激励引导新生树立考研意识。

从培养方案、课程设计、任课教师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任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通过以优秀学生、优秀高校举例等形式侧面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提升。尤其是要利用好“学科导论”等学科认知类相关课程的讲授,在入学初始就让学生对该专业有全面的认识,能够对大学四年甚至是未来有所规划。

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发挥科研引领作用,多将教师在科研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为案例融于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明白知识推陈出新之快,以及在解决生产问题中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从事科研的志向。同时,还可以通过本科导师制和大创的实践案例,提前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通过启发式教育了解学生的就业规划,对有志于考研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鼓励其积极申报大创项目,跟随导师及优秀学长,提前进入和感受研究生的学习。

独木难以成林,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学之间信息共享、互助是考研上线率“高”的关键。优秀学生的出现往往不是单个,而多是以集体形式出现。好的班风对提高考研率具有重要影响。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一是多开展优秀学生事迹宣讲会等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树立好考研目标。二是激发潜力,通过主题班会、宿舍走访、个别谈话等形式经常给学生分析目前现状、考研形势,见缝插针的跟学生讲学习的重要性,不经意间督促学习,不断给予学生动力。通过柔性教育,潜移默化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潜力。三是强化专业,注重学生专业课程教育,建立“连帮带”制度,通过进教室听课、和任课教师谈话等方式与专业教师连起来,成绩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一对一帮助,带动学生成绩提升。四是适时鼓励。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恰当的鼓励可以激发出人的潜能,激励起人的追求欲望,因此对考研学生要进行有力的鼓励。

2.加强专业课程学术思维、学业发展融合教学

录取的研究生普遍反映,扎实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基础知识是考研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上课期间这些课程任课教师对于重点知识点的反复强调,将考研知识重点渗透到平时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既加强了知识点的强调,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备考研究生的无形动力。

引导学生参加学术报告、科研讲座,可以旁听,或是作为志愿者去服务学校的论坛活动。在科研学术氛围中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从而加强考研的信念感。

在本科期间多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学生能通过科研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剖析和理解,获得书本外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更大程度地开拓和加强专业思维的启蒙和发展,为增强考研动机以及研究生阶段学习也有所帮助。

3.学校为考生提供保障,学院为考研学生助力

由于考研任务较重,学生需要充足的复习时间,图书馆是学生自然选择的最佳学习地点。适当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可以为学生考研复习多争取一部分时间。学校还可以提供考研专用教室,保障考研学生有一个固定、舒适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备考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也能够提高考研的成功率。适当设立考研奖学金,鼓励学生考取研究生。

每年固定的时间,由学院各办公室合作,以专项工作形式,针对本院相关专业硕士招录、报考、就业前景等方面,开展报告会。专题报告会后,对于有考研意愿的学生,学院教师积极给与指导和鼓励,建立考研交流平台,为考研学生提供相关的咨询渠道,答疑解惑;发挥教师资源,帮助有意考研的学生确定目标院校,制定科学考研学习计划,该工作可以为本院学生备考、考取研究生增添信心。为了激励学生,每当考研录取结束,学院可以对研究生录取的学生予以嘉奖,例如可以发荣誉证书,也可以发放学习用品等物质奖励。同时召开考研表彰大会,安排考研成功的学生分享考研经验,使即将考研的学生学习到经验的同时也受到鼓舞,以在学院中营造良好的考研氛围。

4.对考研学生的几点建议

考研最终还是学生自己的事,如果学生自己不努力,学校和学院做的再多也无济于事。考研的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考研学生应早作准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根据自身的情况,不妄自菲薄,目标设立过低;也不应自视过高,好高骛远,合理选择目标院校。第二,在日常的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有侧重点的去学,如果能尽早决定考研,那么相对也会为后面的复习减轻许多压力。第三,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随着“考研热”的升温,考研也成了一场像高考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硬仗,在考研备考过程中多少会因为压力而产生焦虑的情绪,此时一定要积极地排解压力及负面情绪,适当地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第四,坚持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在备考的过程中积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节奏,保证高效的利用时间,而不是持续低效的消耗时间,适当的加入体育、娱乐活动来放松,使学习的效率更高。只有保持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打好考研这场硬仗。第五,考研学子要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临近毕业,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一定要坚定的走下去,不能够左摇右摆。

猜你喜欢

林学考研研究生
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如何构建高效的职业院校林学教学课堂
地方民族院校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