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劳动:身份建构、价值性和主体性

2022-10-08罗飞宁

出版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劳动

罗飞宁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青年探索》编辑部,广州,510635)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编辑出版的职业理念和经营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媒介技术在颠覆传统出版业的同时,对学术编辑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编辑的职业职责与定位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网络技术和媒介形式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编辑开始变得彷徨和不安,出现了来自技术、身份、信任、知识等方面的焦虑。编辑的专业性工作是否被削弱或替代,应该如何重新定义或强化编辑的主体性功能,是摆在新时代编辑面前的新课题。人们对学术编辑的职业要求,往往包含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对学科规范性的理解和遵循,对文章体例、结构、格式的统一,用词造句的严谨准确等,却很少提及编辑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劳动,认为这只是编辑个体的情绪或心理活动。当编辑经历消极、复杂的情感困境时,人们会要求编辑个体通过习得的“情商”来缓解工作或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倦怠与不确定性。美国资深编辑理查德·柯蒂斯(Richard Curtis)在《我们真的需要编辑吗?》一文中谈道:“许多编辑人的特质是无可取代的,例如个人品位、鉴别能力、情绪反应、做事的条理性、决断力、投入的热情,以及温柔的关爱。在这些方面,任何人或物都无法取代编辑的地位。”对编辑日常工作中情感劳动的忽视,造成编辑工作中的许多环节“不被看见”或视之当然,学术编辑陷入对职业价值的怀疑并可能导致编辑主体性作用的残缺。只有“看见”“看清”编辑的情感才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学术编辑工作的内涵与意义,增强学术编辑的职业认同感。情感劳动弥散在学术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劳动在实现学术创新目标、为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满足学术文化营造与传播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编辑情感是一项复杂的情感,它的情感对象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编辑在编校文稿中的情感,二是编辑在与读者、作者沟通交流中的情感。这两种情感都是编辑在具体劳动过程中生发的对劳动产品和目标向好的关切和愿望。这种情感有时候有明确指向,有时候没有明确指向,互动联系,纵横复杂。本文将从身份建构、价值性和主体性等方面论述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劳动,旨在找回编辑工作的情感向度,重新认识学术编辑工作的价值尺度。

1 文献回顾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劳动分为物质劳动和非物质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的形态发生变化,非物质劳动演化为多种劳动的高级形态,情感劳动就属于其中的一种。奈格里(Negri)说“情感是一种能够奖励劳动本身的力量”。奈格里和哈特(Hardt)对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概念的解读是“人与人在真实或虚拟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中所付诸的情感实践”,情感劳动是劳动者为了某种目的而对其情感进行管理以实现有效互动的手段。此时“情感”既代表劳动者对某件事务复杂而稳定的心理评价和体验,也代表劳动者与其他个体的联系。情感劳动作为一种“商品”,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霍赫希尔德(Hochschild)提出,并运用在对航空公司空乘人员提供微笑服务的研究中。情感劳动也被视为传统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的“第三种劳动”。霍赫希尔德所研究的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r)侧重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情绪调节作用和行为考察,剖析劳动者的情绪整饰过程,进而揭示劳动者如何通过调节情绪在劳动中获得报酬,突出情绪的可交换性和商品属性。在后现代社会中,知识、情感、信息等“非物质生产”在社会网络、生命权力等社会性、主体性作用下发生分享、理解与认同的同构。根据郭小安等对奈格里的情感劳动和霍赫希尔德的情绪劳动概念的辨析,这两种概念本身存在内在勾连,由于研究对象的交叉及资本对生命权力的需求,两种劳动过程呈现融合态势。基于此,本文采用交叉解释的视角对编辑情感劳动进行审视和研究。

国内对情感劳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研究领域,对资本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讨论居多,而对劳动者的心理感受探讨不足。研究对象大多关注教师、网络粉丝、社会底层群体等,而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关注较少。本文以学术期刊编辑为研究对象,探讨编辑工作中的情感认知与实践。编辑普遍被认为是默默无闻奉献的群体之一,就编辑工作的职业性质而言,属于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劳动,即非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学术编辑肩负着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功能,在重视学术编辑劳动付出的同时,应该正确对待学术编辑较高的情感劳动投入。姬建敏认为,在编辑工作中,编辑情感无处不在,且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沟通学者与出版物之间的桥梁,编辑体现的是纽带作用和中介属性。学术编辑在与作者、读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识、观点、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即是学术编辑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也具有面对职业规范和惯性所表现出来的内心和行为的情感整饰。薛鸿瀛在《编辑心理学》一书中便有专门一章探讨编辑的情感,他认为编辑的情感是一种高级情感,包含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维度。学术出版物是具有一定深度的精神文化产品,其人文和科学价值要求学术编辑必须投入更多的体力和智力。学术期刊编辑必然需要投入情感,才能充分挖掘、呈现文稿的独特价值。张雯婷从编辑流程的角度分析编辑的情感劳动,认为高强度的情绪劳动与编辑低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离职有较高的正相关。郭庆华认为,编辑情感是编辑情怀的起点,有利于编辑通往职业情感的理想境界。程思琪、喻国明认为,在数字化时代,社会结构的变动造成个体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个体可以通过情感共振而获得情感寄托。可见,情感劳动在编辑具体工作实践过程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2 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为更好地考察学术编辑的情感劳动,本文着重关注学术编辑通过情感劳动进行的身份建构,以及在身份建构过程中完成的职业价值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发挥。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学术编辑情感劳动的分析框架,如图1。关于学术编辑的身份认同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重点话题,从过去学术编辑职业边缘化、不受重视,到现今学术编辑身份焦虑、角色能力多元,学术编辑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新的职业内容和发展方向等。情感劳动的视角将有利于学术编辑在新技术环境下对自我身份进行新的诠释和认识。情感劳动对于学术编辑而言,除了有利于其建立新的职业认同外,还有利于其建立新的职业认知,在情感实践中不断地肯定和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主性,构建属于自己的“能力圈”,获得极度自洽的认同感。情感劳动作为一种主体性生产,使得学术编辑在工作中可以不断获得作为主体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图1 本文的分析框架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学术编辑的情感劳动进行经验与意义的阐释,本文的质性材料主要通过访谈和观察搜集。2021年1月至3月,笔者通过网络对25位25—55岁的学术期刊和学报的主编、编辑(见表1)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表1中以“Z”开头的受访者编号为主编,以“B”开头的受访者编号为编辑;访谈内容包括从事编辑工作的原因、目前感受和未来规划,以及如何看待编辑职业等。同时,笔者通过观察编辑、学者的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以及与他们聊天互动,并结合自身对学术编辑工作的了解和体会,对学术编辑情感劳动的感悟进行记录,以对照检验和补充本文的资料来源。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

3 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劳动与身份建构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带来编辑职业与新技术之间的深度关联,在数字技术的不断冲击下,学术期刊编辑面临不断建构自我身份的新进程。由于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路径的发展和需求的多样化,其身份建构是在个体与技术及外界事物的多重互动中完成的,并与学术研究过程紧密相连。学界对于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复杂多样,学术期刊编辑既要成为在某一领域有独到见解、掌握学术前沿的学者型编辑,又要成为具备敏锐视角、知识面丰富的策划型编辑,最好还能成为精通新媒体技术、具备一定媒介素养的传播型编辑。现阶段对学术编辑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导致学术编辑在身份建构过程中困难重重。对编辑的职业认同感影响着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建构,如果编辑对工作感到舒心满意、成就感高,对编辑职业的认同就高;反之倘若在工作中负面感受较多且不能很好消化,产生职业倦怠,身份认同就低,而这种认知的转变与情感体验关系密切。

一直以来,心理学领域对编辑的职业心理、职业倦怠的研究较为充分,对编辑的情绪、情感研究多归因于职业焦虑、情感耗竭等问题,绝大部分采用批判性视角。已有研究发现,情感劳动中的情感劳动规则和情感劳动策略能够调节从业者的劳动体验,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从业者的自我身份认同。

3.1 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劳动规则

霍赫希尔德的情感劳动理论认为,劳动者可以根据感受规则塑造情感的形态。学术期刊编辑从事情感劳动时要遵循一定的情感劳动规则。情感劳动规则强调,人的情感受到社会规范、文化习俗和人际互动中语言和行为的共同作用,进而影响情感的形成与表达。编辑在工作实践中的情感投入,是基于正式的规则、合理的观念或内在意义的建构发展起来的一套稳定的情感互动模式:一是编辑出版行业具有清晰的约束效力的规定,即国家明确规定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与规范;二是学术共同体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责任与义务;三是学术编辑对职业的特有认知、思维方式和认知图式或信念。情感劳动规则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源自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建构而成的各种准则和规范。它界定了人们在扮演社会角色时的行为准则,明确了人们从事情感劳动时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是社会、组织对从业者的一种要求。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劳动规则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必须遵循严格的出版要求和规范,必须遵循一定的学术伦理,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呈现符合组织或他人所期望的情绪状态。无论是带有强制性措施的规范还是约定俗成的标准,在学术期刊编辑从事职业一段时间后,都会内化为一种职业自觉,即当其违背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后,会受到明确的责罚和内心的自我谴责。这种内化到人格系统中的职业情感使编辑的情感表达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伦理和专业规范的期待,以此获得编辑职业的身份认同。正如B5所说:“可能因为是编辑身份的缘故吧,出去开会总会遇到很多学者过来加微信,很自然地会有一种优越感。当然他们大部分都是希望把文章发给你,看有没有刊发的可能。实际上现在编辑部都有严格的投稿、审稿程序,文章也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和刊物的录用标准。国家最近对这一块也特别关注。”(2021-01-10)

工作中对情感劳动规则的制定明确了编辑情感的表达和方式,那些符合编辑职业期待情境的情感能得到鼓励和发展,而不符合的情感将被抑制,从而使编辑情感劳动与自身职业身份相契合。当学术编辑违背这些情感劳动规则时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这些惩罚主要表现为国家或上级部门给予的批评警示、学术共同体的排斥乃至个人内心的不安。随着学术编辑逐渐熟悉和习惯于情感劳动规则的约束力,其在工作中的职业情感投入会从被动转向自觉,这种从自然情感向编辑专业情感的转变,将令编辑的专业化情感得到充分肯定。如B13所言:“编辑的专业性体现在对论文的学术规范、技术规范上,比如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研究方法运用是否妥当,图表要怎么呈现才规范等,编辑必须对前沿知识和规范化的论文写作了然于心。”(2021-03-17)也如Z2所言:“编辑跟一般学者还是不一样,他充当的是一名发现者、中介者的角色。你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能在你编辑的文章后面加上自己的名字,这是这个职业性质所决定的。所以我们赞扬编辑无私奉献、甘为人梯。”(2021-01-17)

编辑的情感劳动规则是在结合社会规范和编辑情感身份的基础上制定的,能让编辑在工作实践中恰当地感受和遵守的一种无形的约束和规范。感受规则,是编辑在工作中对情感的感知及体验做出的积极反应,明确了编辑情感劳动规则的范畴、方式、注意细则等。遵守规则,要求编辑在工作情境中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即结合情感表达的对象、时间、地点、目标等要素,使个体行为尽量呈现出他人所期待的样子。随着社会对编辑情感身份的期待逐步提高,编辑情感劳动的规则也在适时调整和优化,因此,编辑需要通过情感劳动策略使自己的行为和劳动符合社会互动中的他人或社会期望,以及个人身份认同。

3.2 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劳动策略

学术期刊编辑身份的背后,隐含了国家、社会和文化的规定和期待,故学术编辑必须表达出与其职业身份相符合的情感。学术编辑的情感是在与作者、读者及文本出版的社会互动过程中构建的,具有社会性、情境性和价值性。情感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与服务业相比,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劳动意义在于产出高水平的精神文化产品。学术期刊编辑约稿、选稿,与其说是在选取一种文本对象,不如说是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追求,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最终实现自己的情感动机。“好的编辑是能与作者进行学术对话的,很多学者可能就是因为跟你比较‘聊得来’或者是觉得你比较‘懂他’,所以就把稿子给你了”。(B17,2021-03-17)

情感劳动策略分为浅层表演(Surface acting)和深层表演(Deep acting)。浅层表演是指劳动者通过伪造情绪来满足工作要求,经常性的浅层表演会给劳动者带来情绪卷入、职业倦怠。深层表演,是指当内心感受和外在行为产生冲突时,劳动者运用认知技巧调节自身感受,使内心感受与情感表达相一致。在优秀的学术编辑眼中,经过自己编辑加工的文章必须是质量上乘的精神产品,对知识渴求的态度以及对学术问题精益求精的追求是他们前进和保持高昂工作状态的动力。“我经常出去参加学术会议,虽然很累,但经常自己跟自己说,又是一个可以与学者交流、学习的好机会,积极性就来了,况且参加学术会议确实对自己的成长有裨益”。(B12,2021-01-10)

关于学术编辑情感劳动的研究表明,编辑在调节自我情感以适应工作要求时会采用深层表演策略。学术编辑的深层表演是指学术编辑在与作者、读者沟通交流时,不自觉地进行情感卷入,当内心感受与外在情境出现冲突时,进行积极情绪调整,并最大限度地唤醒正向情感。学术编辑的深层表演策略对提高编辑工作效率、抵消负向情感的消耗具有积极作用。组稿是学术期刊编辑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为了提高组稿的成功率,编辑必须预先构思选题,锁定目标作者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约稿。约稿前必须充分了解学者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及研究能力,表现出应有的专业性。当遇到约稿对象拒绝的情形时及时调整情绪状态和方案策略。“我们刊物不是核心和C刊,所以约稿是有一定难度的。大牛基本很难,只能约一些高产的年轻作者。我除了正常的编校工作,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与学者的交流上。与别人交流也能消除我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对于我真正做好编辑工作很有帮助”。(B3,2021-01-10)

编辑的积极情感体验是与作者、读者建立良好的情感互动,共同营造一种有利于双方的信任情境。学术编辑通常非常乐意与作者、读者交朋友。一方面,学术编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见解,结合时下热点策划选题,及时、准确地将前瞻性成果奉献给社会,为学术创新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作者、读者的充分沟通,表达对文章的思路、价值和意图的理解,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圈,为日后的职业成长积累人脉资源。“编辑与学者其实是利益共同体,学者有发表的需求,编辑有约稿的需要,多与学者交朋友终究是有益处的。大家可以分享资源、交流学习经验,真的挺好的”。(B2,2021-01-10)

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在工作中与各种社会关系建立情感维系。学术期刊编辑为了更好地完成编校工作而不断进行知识升级与更新,为了实现选题组稿的目标而与专家学者进行社交互动,为了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实施“深层表演”策略以消除繁琐且低效能工作带来的压力。这些活动,赋予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劳动更深层次的社会性含义。情感原本是个人的内心体验,但在现代社会中被赋予了传递性、价值性和交换性等特质。情感劳动毫无疑问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一部分,无论使用何种策略,目标都是圆满完成工作。在应对职业发展瓶颈和遭遇职业倦怠时,学术期刊编辑会在工作交往中寻求情感宣泄与慰藉,并选择合适的情感劳动策略。在浅层和深层表演的情感体验外,迪芬多夫(Diefendorff)等人将自然情感的表露作为情感劳动的第三类策略。学术期刊编辑在一系列的组稿、审稿、编校过程中,都会充分释放真实的情感,保持对编辑工作的投入感和亲近感,甚至与作者、读者建立情感联结。“刚做编辑那会儿,经常因为自己约回来的稿件‘被毙’而发愁,一方面愁‘无米下锅’,一方面愁不知道怎么跟作者‘坦白’。现在坦然许多了,会‘有智慧’地去回复作者”。(B7,2021-01-10)

当然,编辑在进行情感劳动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策略,形成个体性的情感劳动底线,在情感规则的框架下采取合理的情感表达。

4 学术期刊编辑情感劳动的价值性

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会自始至终参与整个编辑出版过程,在选题策划、组稿、编校及传播等环节中,会付出大量的心力。虽然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活动具有很大的隐含性,但不可否认这已成为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价值性的体现。

4.1 丰富编辑劳动的内涵

“劳动是感性的人的活动”。编辑出版劳动是编辑出版工作者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享受所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既具有形性特点又具无形性特点。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喜欢对编辑劳动进行量化,比如统计编辑约了多少稿件、编校多少字符数、责编的文章转载引用率如何等,而忽略隐藏在编辑劳动背后的难以量化的情感劳动价值,甚至将这种内化后的职业自觉排斥在专业化劳动之外。

编辑劳动是具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创造性蕴含在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中。编辑的情感劳动是自愿的、非强制性的劳动。这是劳动者在情感劳动的实践中不断地肯定自己,发挥自己的才智,获得极度自洽认同感的体现。编辑的专业劳动包含大量的情感投入,这种情感投入直接影响编辑劳动实践效果。“做编辑不但要专业而且要敬业,编辑只有将自己积极和独特的价值情感倾注在工作上,才能不至于走向碌碌无为。就算最初是被动从事编辑这个职业,也能在编辑岗位上有所收获”。(B14,2021-03-17)

编辑情感劳动的价值发现,揭示了编辑工作的情感维度,情感从隐形的个人内心体验走向显性的工作场域。学术期刊编辑在工作中流露的真挚情感,既包含对文章观点的认同或怀疑,也包含对作者的尊重和体谅。因此,承认和重视学术编辑情感劳动的价值性,不仅能丰富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理解,也是对学术期刊编辑创造性和劳动价值的肯定。

4.2 激发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动力

编辑工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精神文化生产活动,编辑情感的产生是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情感是引发编辑劳动的强大动力。情感体验在鼓舞和推动编辑行为力量方面是有差异的。高效能的情感可以极大地激励编辑对工作的热爱,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低效能的情感会削弱编辑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和一系列身心疲倦的状态。优秀作品的出版,与作者、读者的良性互动都是学术编辑情感劳动的动力。

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繁重,情感劳动规则和情感劳动策略有助于激发学术期刊编辑高效能的情感动力。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动力主要体现为对学术期刊编辑的赋权增能,即关注学术期刊编辑的自主性及学习与发展的内驱性。只有落实赋权增能才可以良性地推动学术期刊编辑专业的发展,使学术期刊编辑形成具有高级认知的编辑意识。如给予学术期刊编辑自主策划选题的权利,注重学术期刊编辑的创意及能动性,提高其对所属期刊的认同,调动其正向情感,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此外,创设良性互动的编辑部环境,指导学术期刊编辑制定更贴合实际需求的职业发展规划,激发其职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发展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也是对学术期刊编辑的赋权增能。如B19所说:“我们编辑部同事之间关系都比较好,大家经常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主编对我们也很关心,支持我们报课题、做研究。我挺感恩能在这样的编辑部的。”(2021-03-18)

编辑只有在长期的编辑劳动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经验和见识等,逐渐培养出对编辑劳动的情感,才能激发对编辑工作的热爱和对编辑作品的精益求精,这既是编辑情感力逐渐提升的过程,也是编辑身份建构和自我价值不断完善的过程。

4.3 弥补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消耗

情感作为一种价值资源,根据霍赫希尔德的情感劳动理论,具有交换价值,在劳动工作中是有损耗的。当情感劳动造成一定的资源损耗时、如感到心累等,就需要弥补,以保证“能量守恒”,降低情感消耗对人产生的不良结果。对学术期刊编辑而言,情感劳动规则及情感劳动策略等的施行都是为了应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然而情感技巧层面上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心理和思想上体悟编辑情感的真谛、感知编辑情感的内涵,在获得良好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生发出情感智慧并将其上升为一种高级的心理境界,才能真正弥补编辑在情感上的消耗。

编辑的职业特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然而编辑工作并不是机械性的,无论是对作者、读者还是对文字、文章都有情感交集,在工作中渴望获得情感归属和认同。这份情感维系的作用,使得编辑工作的职业氛围变得温暖而积极。在社会环境急速变迁的时代,不确定性的增加使人变得焦虑而疲倦,情感因素有助于扭转工作的琐碎枯燥。

情感劳动不仅是个体的一种情感反应,更多是人与外界互动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情绪感染机制。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除了体现在与作者、读者的沟通交流外,还有文章带来的知识和精神上的愉悦与共鸣,以及由此产生的成就感、满足感、认同感。如B12说的,“有时候拿到一篇很不错的稿子,当读到文中精彩且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时,真的会如获至宝,也会有很想把它编好并尽快推广传播出去的冲动”。(2021-01-11)

5 学术期刊编辑情感劳动的主体性发挥

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劳动成效既取决于编辑的个人素质、知识结构和工作热情,也取决于编辑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劳动是一种主体性生产。学术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对于情感的管理和表达受制于其职业角色定位。实际上,每位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劳动模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并不一样,刻有个人烙印,是编辑在掌握情感劳动规则后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选择和调整的结果。一直以来,人们对编辑的印象是“为人作嫁衣裳”,默默无闻、讲求奉献,是一个具有“情怀”的职业,然而这个隐喻的背后其实是对编辑职业的刻板印象以及对编辑主体性的忽视。在访谈中,无论是主编还是编辑都表示编辑的主体性作用应该被强调,这对于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其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Z3所言:“为了更好地发挥编辑的积极性,我们编辑部的每一个编辑都有荐稿权和审稿权。为了更好地调动编辑的主体性,我要求所有编辑参与期刊的全流程,不限于某一固定环节。”(2021-01-11)编辑工作不是简单的流水线工作,而是一种高级的创新性工作。学术期刊编辑在各个工作环节所流露的负责任、细致与关切等一系列复杂情感都应归结为编辑对其在工作权限范围内所能发挥的主体性。只有实现了个体的主体自觉,才能激发个人身上的劳动精神。

学术期刊编辑在担任作者和出版物之间桥梁的时候,需要具备相应的鉴别力、判断力、选择力、创造力、执行力以及文字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应用能力、数字能力等应对多元变革的出版环境的能力,这是编辑主体性得以发挥的保障。“编辑是专业技术人员且具有一定的学术鉴赏能力,我们可以也应该对发表的文章给出自己专业且中肯的意见”。(B22,2021-03-18)“很多人认为编辑就是机械地看文章,简单的来稿加工校对,写一些空而泛的拒稿意见。实际上我们需要学习和处理的事务超乎想象,一个称职的编辑对工作和自我都是有极高要求的”。(B9,2021-01-10)

对于学术编辑主体性的讨论,编辑学者化或者打造学者型编辑的倡导获得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认同。“学者型编辑”的强调突出了编辑的主体地位。因为职业需要,学术编辑必须进行职业、专业的形象建构,并在情感劳动中掌握主动权。拥有情感智慧的编辑,能在工作中及时感知自己的情绪变化,调整自己的情感策略,技巧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技巧可以学习,智慧则需要感悟,需要编辑在经验积累后的体察和反思才能达成。理解情感在编辑工作中的意蕴,重视编辑情感在编辑劳动中的作用,实现情感与标准化工作的通融,有利于理解编辑主体性的本意。当然,学术期刊编辑在强调自主性的同时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身份建设必然受到所处学术环境和学术修养的规制,所以,学术期刊编辑应该主动选择创造性劳动体验策略,提升自身知识文化水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编辑工作中提升学术产品的内容质量,增强主动性,发挥自身对文化及学术产品的审鉴与筛选功能。

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工作中具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与广泛思考的半径,对学科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判断的眼光,对编辑职业有清醒的认知和定位,保持对作者的尊重和对读者的重视等。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实践关系着他们能否在琐碎的工作内容与潜隐的工作价值面前,既能保持理性思辨,又能充满工作激情,进而完成对编辑主体价值的重塑。

6 结论与讨论

“情感劳动”研究是职业研究领域的新兴议题,引发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探讨。但针对编辑的情感研究并不多。编辑工作也是一种情感实践,在职业的工具理性被不断强化的现代社会,编辑工作中的工具性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虽然推动了编辑活动的变化发展,但也导致编辑主体意识弱化,对编辑价值形成挑战。对学术期刊编辑情感劳动的研究,旨在让人们对编辑真实的工作经历、日常劳动中的情感世界有所了解,进而更好地理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内涵与意义。学术期刊编辑在策划、组稿、审稿、编校过程中和与作者、读者互动中的情感因素容易被忽略和抹去,进而,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真实存在的情感互动被视为编辑心理的一种体现,是非正式的,甚至与一般劳动者的职业伦理相联系,认为这是编辑自身认识上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对学术期刊编辑情感劳动的审视,不应局限在消除因制度与文化引发的情感困境上,而应作为一种以推动工作向前向好发展的能动性选择。学术期刊编辑在判断、选择和优化稿件的过程中,需要一种大局意识和全盘视野,这种纯粹、高位的情感走向是编辑主体性的体现。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无声无息地倾注在与作者的交流中、编校文本的过程中。认识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非我特征,使编辑的情感劳动被“看见”和“看清”,有助于人们思考针对该群体的自我关怀和人文关怀。

学术期刊编辑情感劳动的动力包括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指国家、社会、组织给予编辑的物质支持及激励措施。从外部动力看,应把情感劳动的实践结果作为评价优秀编辑的重要标准。事实证明,优秀的编辑必定是在工作中倾注较多情感的编辑,如叶圣陶、邹韬奋、王振铎等老一辈编辑家,无不在编辑工作中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真挚的情感。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和情怀是当代编辑扎根一线、俯首案头、坚守编辑初心的重要激励力量。一代又一代的编辑劳动者是出版事业的“代言人”,他们的学识、经验和成就能在精神上鼓舞“后来人”,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投入奉献的编辑工作之中,为国家的文化和编辑事业贡献力量。内部动力指编辑的价值和信仰。从内部动力看,编辑的情感实践指编辑工作在智能化、技术化的改造下,编辑个体积极进行新的身份建构,对编辑工作的热爱和对编辑作品的精益求精是支撑他们从事情感劳动的不竭动力,使之成为新技术环境下的“情感劳动者”,并在情感劳动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性,逐渐完成自我职业的升华过程。

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应落实对编辑主体的尊重与承诺,确保编辑岗位应有的福利待遇,深入推进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改革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使编辑工作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在保障学术编辑情感劳动价值的同时还要注重优秀编辑的榜样激励作用,鼓励年轻编辑的情感劳动实践从而提升成就感,增强专业发展意识和目标,坚定职业发展信念与动力;尊重、理解编辑,构建学术共同体的良性互动关系,真正激发学术编辑的职业归属感与工作责任感。

注 释

[1]蒋琳.5G赋能下新闻编辑的技术焦虑与认知调适[J].中国编辑,2020(9):49-53

[2]柯蒂斯著;齐若兰译.我们真的需要编辑吗?[M]//格罗斯.编辑人的世界,北京:新星出版社,2000:31

[3]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0

[4]Antonio Negri.Value and Affect[J].,1999,26(2):77-88

[5]吴鼎铭.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劳工”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5:72

[6][17][24]Hochschild,Arlie R.[M].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2

[7]郭小安,李晗.情绪劳动与情感劳动:概念的误用、辨析及交叉性解释[J].新闻界,2021(12):56-68

[8]姬建敏.编辑情感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70-175

[9]薛鸿瀛.编辑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38

[10]张雯婷.浅谈编辑的情绪劳动[J].企业技术开发,2015(6):138-141译

[11]郭庆华.论编辑情怀:兼以学术期刊为观察点[J].澳门理工大学学报,2021(1):111-121

[12]程思琪,喻国明.情感体验:一种促进媒体消费的新动力——试论过剩传播时代的新传播范式[J].编辑之友,2020(5):32-37

[13]高虹,郝儒杰.人工智能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发展:现实境遇、多重影响与有效应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10):1255-1261

[14]李广宇,张宁.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疲溃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5):679-681

[15]闫美丽,吕应春,程传宝,等.编辑心理健康状况Meta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0(4):134-137

[16]吕鹏.线上情感劳动与情动劳动的相遇:短视频/直播、网络主播与数字劳动[J].国际新闻界,2021(12):53-76

[18]Waldron V.[M].Cambridge : Polity Press,2012

[19]梅笑.情感劳动中的积极体验:深层表演、象征性秩序与劳动自主性[J].社会,2020(2):111-133

[20]Diefendorff J.M.,Croyle M.H.& Gosserand R.H..The Dimensionality and Antecedents of Emotional Labor Strategies[J].,2005,66 : 339-357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5

[22]刘芳儒.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的理论来源及国外研究进展[J].新闻界,2019(12):72-83

[23]王颖.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意识的重构[J].出版科学,2020(1):42-47

[25]何云峰,万婕.劳动精神的主体性阐释[J].思想理论教育,2020(6):10-15

[26]郝振省.倡导工匠精神 做学者型编辑[J].出版发行研究,2016(11):1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学术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热爱劳动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