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护士视角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

2022-10-03陈粹刘祯帆严晓婷龙霖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17期
关键词:意愿志愿问卷

陈粹 刘祯帆 严晓婷 龙霖

(1.德阳市人民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四川 德阳 618000;2.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四川 成都 610100;3.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6 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19 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1]。我国自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已成为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最多且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伴随着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疾病谱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被照护,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却在不断弱化,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迟缓及覆盖面狭窄等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养老资源短缺的现状已成为我国面临的又一大老龄化难题[3-4]。“时间银行”作为一种有偿的志愿服务活动,参照货币银行存储体系,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志愿活动的时间进行量化并存储,等到自己或家人年老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支取相同时长的等价志愿服务[5-6]。我国自1998年在上海开展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志愿活动以来,相继在杭州、广州及南京等地进行了实践,但参与的主体大部分是以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人为主,服务内容单一、专业性不强,效果并不理想[7-8]。而对于护士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缺乏足够的报道。护士群体具有老年照护的专业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其如果参与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中不仅可以解决老年养老专业性不足等问题,还可以进一步丰富老年服务内容。因此,本次研究主要调查护士群体对时间银行的知晓情况及参与意愿,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该养老模式的发展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5-7月,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德阳市三级医院2所和二级医院3所,56个临床科室共76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从事一线护理工作。(2)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3)知情同意并愿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在研究医院进修的护理人员。(2)因休假而未能参加者。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亲兄弟姐妹个数、子女个数、需要赡养老人个数、个人月收入、是否有和老人居住经历及周工作时间等条目。

1.2.2时间银行参与意愿调查问卷 本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是在参考国内学者王亚婷[9]编制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意愿调查问卷”后自行设计,由老年护理人员(副高职称及以上)3名、社会学专家(副高职称及以上)2名、护理管理人员(正高职称)3名组成的专家小组对所设计问卷的条目科学性、相关性与合理性进行评价。根据专家小组成员意见进行修改后抽取20名临床护士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再次请专家小组成员修改并确定正式问卷。正式问卷由时间银行的认知度(您对时间银行的了解程度、时间银行的了解途径与时间银行是否可行)、参与意愿(您愿意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吗?原因?)、服务内容意愿:家政服务(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与维修家电等)、照料服务(日常起居、翻身、按摩、洗澡、洗头等)、陪伴服务(散步、聊天、逛街与运动等)、文娱服务(看电视、做游戏、下棋等)、医疗服务(用药指导、常见疾病监测、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与危急情况应对等)、服务运行主体意愿(政府、养老机构、社会公益组织、企业、其它)及您对推进老年“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的建设有什么建议和看法?等5个要素组成。本次改良后的问卷总体内容效度S-CVI为0.805,Cronbach′s α系数为0.832。

1.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星通过微信的方式进行发放,首先联系所选择医院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在征得其同意后,采用统一标准的培训形式将科室护士长培养为调查员;调查员在科室晨交班或业务学习时,将问卷以二维码图片或链接的形式发送至科室工作群,并告知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式;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根据研究指导语自行填写并当场提交问卷,每份问卷设置填写时间在4~8 min。本次研究共设置发放问卷820份,回收800份,问卷回收率97.6%,剔除前后填写矛盾、选项规律性或一致性问卷35份,有效问卷765份,有效回收率95.6%。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标准,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士一般资料 本次共调查765名护士,男性70名,占9.15%;女性695名,占90.85%。年龄:<30岁385名,占50.33%;30~39岁290名,占37.91%;≥40岁90名,占11.76%。文化程度:专科175名,占22.88%;本科及以上590名,占77.12%。婚姻状况:未婚280名,占36.60%;已婚485名,占63.40%。亲兄弟姐妹个数:0个335名,占43.79%;1个361名,占47.19%;2个及以上69名,占9.02%。见表1。

表1 护士一般资料(n=765)

2.2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意愿 本次调查的765名护士中,645名(84.3%)护士愿意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120名(15.7%)护士不愿意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

2.3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认知度 本次调查,基本了解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护士有33名,占4.30%;了解一些的护士有105名,占13.70%;不了解的护士有627名,占82.00%。了解途径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此次问卷、网页微信推送、电视收音机、学术会议、家人朋友之间和报纸杂志等;认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可行的护士639名,占83.53%;认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不可行的护士126名,占16.47%。见表2。

表2 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认知度(n=765)

2.4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服务内容意愿 本次调查,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内容意愿从高到低依次是医疗服务、陪伴服务、照料服务、家政服务和文娱服务,见表3。

表3 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内容意愿(n=765)

2.5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服务运行主体意愿 本次调查,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运行主体意愿从高到低依次是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养老机构、其它和企业。见表4。

表4 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运行主体意愿(n=765)

2.6不同特征护士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意愿以是否愿意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将765名护士分为愿意组和不愿意组,比较一般资料中不同特征的护士在2组间是否存在差异,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不同特征护士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意愿比较 [n(百分率,%)]

2.7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参与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以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参与意愿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情况,见表6。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7。

表6 变量选择及赋值

表7 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765)

3 讨论

3.1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参与意愿高,知晓度低 本研究显示:有645(84.3%)名护士愿意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120(15.7%)名护士不愿意参与,与印荷杨等[10]对大学生的调查相比,护士的参与意愿更高。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参与意愿高,究其原因为护士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常关注人口老龄化等社会突出问题,参与其中不仅能帮助他人,还能在养老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11]。而从表2可知,不了解“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护士有627名,占到了总人数的82.0%,大部分的护士对时间银行知晓度低。这可能是因为时间银行目前在本次调查的区域并没有实行,缺乏相应机构的宣传,导致护士缺乏一定的了解;同时,从了解途径来看,大部分的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了解途径局限,61.35%的护士是从本次问卷调查才首次了解到时间银行的概念以及相关内容,其次是从相关网页和微信的推送中获知,少部分则是从电视、收音机、报纸及杂志等官方媒体了解到的时间银行,这进一步反映出政府、社会以及相关机构对时间银行宣传工作不到位,缺乏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形式、内容上的普及。126名(16.47%)护士认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不可行,低于王亚婷等[12]对低龄老年人的调查结果,究其原因为和低龄老年人相比,护士作为医疗服务的主体,其认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不仅可以缓解目前养老的压力,参与其中还能进一步发挥自身专业价值,但现阶段时间银行相关构成要素界定仍然不清晰,缺乏政策的支撑及保障。因此,政府应该作为主导作用,积极地宣传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的基本知识与实践意义,让群众首先对时间银行有一个官方的基本认识,并逐步制定有效实施的政策保障;其次,社会以及有关机构也可以参与其中,积极倡导志愿服务活动,以提高护士对时间银行的认知度[13-14],为后续依托医院大平台构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方案奠定基础。

3.2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内容的参与意愿 由表3可知,本次研究中,护士参与时间银行服务内容意愿主要集中在医疗照护和陪伴服务上,与曹梅娟等[15]研究略有不同。这可能是因为本次所调查的对象不同所导致,由于护士属于专业性群体,其更愿意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疾病的自我监测、用药指导和突发病情的应急处理,以及陪老年人散步、逛街及进行一些有益身心的运动锻炼。

3.3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运行主体意愿 由表4可知,护士更希望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运行的主体由政府、社会公益组织主导。究其原因,有效的政策保障是时间银行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政府主导才能给予时间银行明确的法定地位与责任权利,才能确保时间银行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同时,只有通过官方组织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评价体系、实施细则以及管理平台,才能确保时间银行参与者的付出能够获取等价的服务,才能保障时间银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16]。

3.4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是否可行 本研究发现,认为时间银行是否可行是护士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总量和内容日益增加,支付能力却明显不足,传统的养老模式并不能解决所凸显出的困境[17]。认为时间银行可行的护士,关注时间银行的潜在发展,认为时间银行所倡导的公益互助养老,不仅可以缓解养老资源短缺的现状,解决养老支付能力不足的难题,参与其中还能为自己或者家属储存一定的养老服务货币,从而其更愿意参与[18]。

3.4.2是否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 本研究显示,是否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是护士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影响因素,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的护士更愿意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和贾坯坯[19]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能够推动护士自我专业价值观的提升,参与其中能够使护士在实践中加深护理工作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和意义,并能有效推动专业道德建设;同时,志愿服务活动还能进一步提高护士的自我奉献精神和社会服务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既往的经历也能使其尽快的参与到养老志愿服务活动中[20-21]。

3.4.3是否了解时间银行互助养老 本研究还显示,是否了解时间银行是护士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影响因素,越了解时间银行的护士越愿意参与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中,虽然目前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大量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越了解时间银行的护士对时间银行运行的模式和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其认同时间银行所提出的理念,并认可时间银行能缓解现行养老的压力,从而愿意参与其中。

3.5不愿意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原因分析 通过对不愿意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护士进一步原因分析发现,大部分的护士都觉得时间银行没有可行性和意义,没有参与的必要、不喜欢与老年人相处以及不了解参与的途径,这可能是因为:(1)时间银行互助缺乏相应的宣传工作,护士对该模式关键内容和实施步骤缺乏了解。(2)时间银行参与服务的途径和地点存在不确定性,护士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3)时间银行服务对象为老年群体,且大部分为失能患者,沟通交流相对困难,护理难度大、工作重,导致护士不愿意参与其中。(4)我国大部分的时间银行都是由民间社会组织发起,政府未占主导作用,运营主体不能得到充分保障。(5)时间银行的运营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而目前大多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导致相应的工作不能顺利展开[22]。(6)我国时间银行正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养老体系,重要的构成板块及细则不明确,担心后续时间养老货币兑换得不到充分保障[23-24]。因此,时间银行要得到可行性的具体实施,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带领下,落实每一步的实施细则,并进行细化,以确保志愿服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其次要保障志愿服务的时间和精力,能得到时间货币的储蓄,并在自己或家人需要的时候能进行兑换,获取相应的服务[9];最后,实施志愿活动的人群和地点应该在相应的参考范围内进行双向自由选择,以确保志愿服务活动安全有效进行。

综上所述,本次所调查的护士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知晓度低且参与意愿高。时间银行是否可行、是否了解时间银行以及是否参与过志愿活动,是护士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提示我们应该关注以上因素,设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时间银行养老的理念和实施方案,并对时间银行的储蓄形式、标志、服务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以进一步取得公众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为相关部门缓解养老压力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意愿志愿问卷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以志愿,致青春
小行动 大志愿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