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升民办本科院校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水准的策略
2022-09-30陈蕾
陈 蕾
湛江科技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0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以下简称“国家数据平台”)是推动“五位一体”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实施高校教学质量常态监测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对高校教学基本状态的宏观指导,同时也为高校评估和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提供翔实、多维度的信息,教育部对国家数据平台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教育部对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和优化,现已升级至3.0版本,覆盖了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决策参考、常态监测、质量报告、公共服务等六大功能,基本满足国家、地方、高校和社会公众四个层次用户的需求,实现了全国高校教学质量常态监测的覆盖,为高校加快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过程管理精细化,办学、决策科学化,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大部分民办本科院校对国家数据平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数据指标内涵理解不深,未充分挖掘和分析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和价值,没有充分利用国家数据平台结果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文章结合国家数据平台基本架构和功能特点,分析了数据采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民办本科院校在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工作中的优化策略,以发挥平台在数据分析及决策指导中的重要作用。
一、国家数据平台基本情况
(一)国家数据平台基本架构
国家数据平台主要由“一流专业”“数据填报”“分析与应用”和“马工程重点教材”四大系统构成。其中,“数据填报”系统主要用于数据采集填报,由“通用篇”和“特色篇”两大模块组成。其中,“通用篇”主要包含学校基本信息、学校基本条件、教职工信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信息、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七大类别;“特色篇”是在“通用篇”基础上增加的专项内容,服务于专业类国家三级认证工作,包含了医学专业情况表(凡开办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高校填报)、师范类专业情况表(凡开办师范类专业的本科高校填报)和工科类专业情况表(凡开办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填报)三大类。与2020年相比,2021年平台新增表格9张,移除表格12张,调整数据项表格64张,共包含了105张表格(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内容基本覆盖了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图1 2021年国家数据平台105张表格分布情况
“分析与利用”系统主要以“数据填报”系统中采集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为基础,从学校、教学单位、专业三个层次,以图表的方式对高校填报数据(如学科专业、教学过程等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综合反映高校的办学成效与育人水平,其基本架构见图2。通过与历届数据的纵向比较和与其他高校的横向比较,可以多维度、多层次地展现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运行现状。通过对数据进行提炼和分析,以三类报告(质量报告、数据分析报告和省域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进行总结和反馈,不仅为高校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质量报告提供了参考和数据支撑,也为高校厘清教学工作情况、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此外,系统还为高校提供了数据查询和分析拓展模块,实现快速了解学校某学院、某专业的教学情况以及学校自建校以来办学条件、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发展趋势。
图2 2021年国家数据平台“分析与应用”系统基本架构
(二)国家数据平台的功能特点
国家数据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可服务于不同层次的用户:面向国家,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常态监控;面向地方,完善高等教育保障制度和政策法规;面向社会,让公众了解、监督和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面向高校,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本科质量常态监测机制,促进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二、数据采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分工不够合理,数据缺乏审核
各职能部门在工作分配时没有结合填报人员的工作性质合理分工,很多数据关联性较强的表格因此导致填报不统一、不规范、不准确。如“开课情况”和“专业课教学实施情况”表中的部分数据是相统一的,应由同一人负责。填报人员缺乏对数据的仔细校验,单位负责人缺乏对数据的严格把关。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二级学院的数据填报工作仅由教学秘书采集后就直接上报,没有经过逐级审核,缺乏准确性。
(二)对指标内涵理解不足,配合度不高
由于数据指标统计口径多样,不同表格数据要求的统计节点不一样,且存在表内和表间的校验关系,但各部门在采集数据时对各项指标掌握不够明确,导致上报数据不符合填报要求,致使数据被反复退回修改或重复采集,影响了填报进度。此外,部分表格需多部门配合才能完成,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常会因为部门间配合不力而影响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数据零散,难于统一
当前,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各项微观数据分散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学管理服务平台等系统中,数据不能完全共享,且不同系统中的数据内涵和时间节点等存在较大差异。各部门日常缺乏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收集整理,导致出现数据采集工作被动、教学信息零散甚至信息不齐全等问题。如与学生有关的“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和“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等表格的数据,一般都是填报任务下发时才开始收集。
(四)对国家数据平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民办本科院校对国家数据平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其对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性。面对该工作还停留在应付的层面,片面地认为将数据上报上级部门后工作就结束了,没有对数据信息进行科学、专业化处理,没有深挖数据的潜在价值,缺少横、纵向比较。在研判本科教学总体状况,分析教学资源、专业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尚未切实发挥平台的指导作用。
三、建议及对策
(一)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学校领导和各部门主管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工作的重要意义。全校教职工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树立质量和规范意识,建立数据采集“一把手”制度和数据审核责任制,形成科学、可操作且具有长效约束力的规范与制度,科学、合理、有效地采集数据、利用数据。
(二)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数据采集任务繁重,耗时较长,涉及70多张表格和600多个数据指标,需要学校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为此,学校牵头部门要认真解读文件、理解数据指标内涵,制定数据采集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部门、协作部门和完成时间。各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对本部门填报的数据指标进行二次分配,责任到人,存在数据关联的表格应尽量分配到同一人负责,避免数据填报不统一。同时,各部门要落实逐级责任制,对上报数据要严格把关、逐级审核,确保数据的原始性、真实性、统一性。
(三)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学校牵头部门要积极召开数据采集工作动员会和培训会,强调数据采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各类指标内涵进行详细解读,统一填报人员的思想认识,加深他们对数据指标内涵和数据填报流程等的理解,尤其要注重各项数据指标的统计口径、表内和表间的校验关系。
(四)及时沟通,通力合作
为加快数据的采集,各部门要及时沟通,相互协作。教务部门要发挥职能部门间的纽带作用,协调各项工作,解答和处理各填报单位提出的问题,同时保持与省厅的良好沟通。此外,教务部门还要督促基础数据填报单位要优先上传数据,并做好审核校验,避免一些与基础数据有关联的数据上传失败,提高数据采集效率。每年,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和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会同步进行,数据统计口径和数据内涵存在差异,导致学校的教学基本状态基础数据和核心数据不统一。因此,教务部门要做好数据比对,确保数据统一、准确。
(五)总结经验,改善不足
国家数据平台数据指标每年都有新的变化,而负责此项工作的校内人员可能每年都有变化。因此,各职能部门在完成此项工作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做好数据保存,并梳理数据采集和填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改进,为下一年度数据采集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六)构建系统,提高效率
目前,很多民办本科院校仍处于发展期,在教学质量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建设方面缺乏基础和经验,没有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能实现数据共享、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缺乏对常规的教学质量监测数据的统计、分类整理,导致质量监测数据的采集更多都是依靠人工临时采集、统计、处理和分析,工作效率低。因此,全校要形成“一盘棋”,顶层设计规范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根据国家数据平台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构建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将学校现有业务部门系统进行整合,制定统一标准,构建完善、高效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全面提高数据采集工作效率。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将使学校能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并针对薄弱环节做出优化决策。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及师生对学校办学状况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以便更好地为学校献力、献策。
(七)注重结果,加强建设
民办本科院校应以数据填报工作为契机,将数据填报与教学工作评估、教学质量常态监测机制紧密结合,强化数据平台的校级分析与应用功能,注重监测结果的应用。依托质量分析报告,对标对表,研判学校发展现状和态势,查弱项补短板,明优势亮特色,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自我评估体系,改进教学管理手段,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四、结论
做好国家数据平台建设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民办本科院校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意识到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应注重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数据采集工作服务,通过建立统一的系统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数据采集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发挥国家数据平台的决策作用,利用数据分析指导专业建设,形成学校发展的总体布局,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自我评估等日常工作,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