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联动机制视角下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就业策略初探
——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例
2022-09-30夏紫云范东军
夏紫云 范东军
1.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自研究生大幅度扩招以来,艺术类硕士应届毕业生逐年等比例扩招,从2017年的17741人增长到2021年的23931人,其中专硕占比也逐年增大。伴随着艺术类硕士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挑战不容忽视。艺术类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前沿艺术理论知识的最大群体,是能够用成熟的创作能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生力量,其就业不仅代表艺术类院校的培养质量,更与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为了解艺术类专业近几年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发现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新疆艺术学院2017-2021五届硕士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整理了毕业生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以期对艺术类研究生高质量培养与就业提供启发。
一、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及毕业基本情况
由表1可见,新疆艺术学院招生人数从2017-2021届逐年上升,第一志愿生源平均以7%的增长率持续增加,尤其是2021年较2020年一志愿报考人数增长了10%。第一志愿生源的增长一方面取决于研究生扩招的大环境,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社会对新疆艺术学院的认可度也是逐步增高的。同时,五年间第一志愿生源和国家分数线增加带来的考研压力,并没影响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率,反之录取人数逐年增加,可以直接体现第一志愿生源质量的提高。对于录取省内外院校毕业生情况,因新疆本地设有艺术类专业的高校较少,省外院校录取人数一直占据大部分。2017-2021届随着新疆设有艺术类专业高校的增多和新疆艺术学院影响力的增强,省内院校录取比例提高,省外院校录取人数一直在增长。
表1 2017-2021届招生及就业情况
如图1所示,新疆艺术学院2017-2021年毕业生总人数呈上升趋势,五年共有毕业硕士研究生424人,其中学术型毕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基本不变,呈平稳趋势(见图1),共有145人,占34.2%,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从2018-2021年,四年期间呈逐年递增趋势(见图1),共有279人,占65.8%(见表2)。新疆艺术学院五年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从性别结构看,女性占比为68.6%,高于男性;从民族结构看,少数民族占13.2%;从生源地结构看,省外生源占74.6%,省内生源占25%(见表2)。其中2017-2021年新疆艺术学院硕士毕业的省内生源占总毕业硕士人数比例逐渐减小,省外生源占比逐渐增大,说明其他省市对新疆艺术学院的认可度逐步增高,新疆艺术学院影响力范围逐渐扩大。
图1 新疆艺术学院硕士毕业生中学硕、专硕规模趋势图
表2 新疆艺术学院硕士毕业生基本信息
二、就业基本情况
(一)整体就业形势良好
在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整体扩招的情况下,新疆艺术学院2017-2021年五届硕士毕业生就业人数为379人,平均就业率达89.39%,且五年内每年就业率均在80%以上,其中2017年和2021年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2020年毕业生就业虽受因疫情突发,常规招聘形式被打破,企业盈利及扩张减慢,就业岗位减少等严酷就业环境的影响,就业率略微下降。但在全民抗击疫情、国家减税扶持的情况下,2021年各单位及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加之新疆艺术学院积极举办线上招聘活动,进行疫情防控期间就业辅导和宣传工作,就业率大幅回升达到95.65%,为近5年来最高。
从省内外生源的各年度的就业比例可以看出,2017-2021年新疆艺术学院省内生源的硕士研究生平均就业率达95.28%,省外生源的硕士研究生平均就业率达87.42%,省内生源毕业生的就业率更高,在2017-2020年每年就业率比省外生源毕业生就业率高10%以上(见图2)。
图2 新疆艺术学院省内生源与省外生源硕士毕业生就业比例
由此可见,近五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变化幅度不大,就业形势良好,且省内外生源就业率都比较高,一方面能够证明毕业生被各单位和企业认可。另一方面,说明学校艺术类招生方向基本符合市场的要求。
(二)不同专业就业情况存在差异
新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授予的招生学科有4个一级学科、6个专业领域,分别包含在音乐学院、传媒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戏剧学院、设计学院、书法学院七个学院,学校均按照一级学科和领域专业进行招生,因书法学院2019年才单独招生,至2022年才有第一届毕业生,故不在研究对象中。其他六个学院2017-2021年平均就业率为88.76%,其中传媒学院、舞蹈学院及音乐学院就业率均超过90%,这与学院设置专业培养的质量密切相关;戏剧学院和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就业率相对其他学院略低。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两个学院专业性要求较高,戏剧影视学院就业方向较窄,而设计学院则是人才输出量较多,在全国便有65个高校开设设计学学科。
通过图3中总就业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到,在2020年总就业率有一个小幅度的下降,这跟2020年美术学院就业率的大幅减少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美术学院毕业生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最大,其就业率从2019年的96%大幅度降至67%,其中2020年美术学院专硕的就业率只有54.55%,学硕的就业率为69.23%。这和美术学院的就业去向有着很大关系。根据表3可以看出,美术学院的学生更倾向去体制内和企业(艺术培训机构、文化传媒公司等)工作,而2020年疫情暴发,导致部分体制内与企业单位岗位需求锐减。
图3 各学院硕士研究生就业率
表3 美术学院就业及去向统计表
(三)择业趋向稳定岗位
艺术类毕业生因其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就业范围相对于其他专业较窄,但新疆艺术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就业渠道较为多元化。从图4可以看出,企业是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渠道,2017-2021年,新疆艺术学院硕士生去体制内就业、企业就业、灵活就业、升学深造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5.59%、63.32%、8.44%、1.32%,每年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都占整体就业的半数。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就业岗位多样,企业文化多元,必然是重个性与技术的艺术类毕业生的多数选择。但从趋势图也可观察到,2020年与2021年去企业就业的人数大幅度减少。这一方面和客观的社会大环境,疫情突发导致的企业岗位需求减少,部分小微企业倒闭、课外培训类企业因人员聚集受限等原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毕业生主观上对企业类就业前景质疑和依赖性降低有关。体制内就业和升学也在2020年和2021年开始小幅增长,尤其升学占比从2020年开始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一是体现出学生培养的质量有所提高,二是反映出毕业生对于更稳定的工作青睐有加,也与学生自身对现今就业压力和“学历贬值”的就业焦虑有关。同时,因学校近两年为开拓学生的就业视野、缓解疫情大环境就业难的困境,针对大学生创业开展一系列比赛和讲座,包括通过线上线下创业政策的宣讲等措施,毕业生灵活就业比例也有所增长。
图4 新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趋势图
三、艺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2017-2021年学校招生与就业情况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虽说整体就业情况较好,但也存在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波动较大的问题,省外生源硕士研究生留在新疆就业的比例降低、择业逐渐趋向工作较为稳定的体制内单位、基层就业率较低等趋势。导致上述就业趋势的原因,一是培养过程缺乏与本省特色产业与文化的融合,未让学生在求学阶段了解城市、感悟城市的魅力,视野未被开拓,致使出现新疆高校艺术类人力资本投资外溢、人力资本投资主题与收益主题错位的现象。二是学生就业能力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不足,学生教育培养的模式与市场需求有脱节的现象。例如,美术与设计类专业还大多停留在传统纯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上,与现今商业文化、研发文化、文化艺术交叉产品等各类人才的市场需求不够吻合。三是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未被重视,学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多停留在班主任层面,尚未开展系统化的职业规划等教育。四是研究生自我就业期望值过高。艺术类学生大多具有足够鲜明的个性,不喜欢被束缚,就业意愿普遍低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职业选择定位也不准确,在现有艺术类就业领域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主动拓宽就业视野的意愿不强。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就业本为一体,为改善上述就业问题,便需要从招生类型、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一是改革招生指标配置方式。根据各专业近几年的就业率,结合师资力量、培养质量等因素,调整学科发展结构,并结合社会上的岗位设置招生专业,并增加专业目录下的方向。二是加强学科建设。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招生单位,6个专业型领域,学科建设较为薄弱,原创性成果少,学科影响力不足,如可利用艺术实践和毕业生汇报演出、艺术比赛、科研创新,来提高影响力。三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实践能力教育的需求强于其他专业的特点,应拓宽培养口径,如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用人单位与高校双向合作,互相调整培养模式;或与专业艺术团体和单位开展联合培养模式,以“订单模式”进行培养。四是强化就业指导工作。建议在研究生课程中特意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联合校内外导师、班主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职场就业能力,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四化”要求,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通过线上渠道、主题班会、就业指导讲座,及时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及职场动态等信息,切实做好艺术类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