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索

2022-09-29刘湘辉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教师高中生

刘湘辉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 湖南岳阳 414000)

一、新课标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

1.运动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能力是学生身体、技术、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的集合,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高中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身体素质的发展、技能的运用和运动认知能力的提高上。根据体育能力素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目标,结合高中体育核心素养五级划分的水平表现,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几个具体维度:高中生运动能力和各个维度的具体要求,见表1-1。

表1-1 运动能力的具体要求

2.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促进身心发展,积极调节情绪和行为的综合表现。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高中生健康行为素养的关键在于锻炼习惯、情绪调节和适应能力,具体的健康行为可分为体育锻炼、健康技能与管理、健康意识和行为三个维度。本研究根据健康行为素养新课标提出的具体目标,结合高中体育核心素养5级划分的水平表现,综合解读高中体育各维度的具体要求。见表1-2。

表1-2 健康行为的具体要求

3.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个体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遵守行为准则,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维护社会风俗习惯的综合素质表现。要注重进步、遵守规则、承担社会责任。体育精神被细化为三个维度:体育品格、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本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体育伦理素养的具体目标,结合高中体育核心素养5级划分的水平表现,对体育品德各个维度的具体要求进行了划分。如表1-3所示。

表1-3 体育品德的具体要求

二、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运动能力有待提高

体育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运动能力的缺乏会影响学生的运动体验,不利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成就感和自我习得。通过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运动技能,是通识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体育核心素质的重要要求[1]。目前,中学生掌握的体育技能还远远不够。目前,只有大约一半的学生具备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运动技能,近40% 的学生不符合要求。这是因为一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放养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不进行“传道、受业、解惑”。即使学生想学习运动技能,也没有办法学习,或者只能学习基本的技术动作,而不能掌握运动技能;另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运动技能,但课后缺乏积极自主的练习,导致运动技能下降,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2.缺乏健康行为意识

在健康行为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缺乏身体健康知识,饮食习惯不好。

一是体育锻炼意识不强。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还可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陶冶情操,提高智力,改善心情。每个人都应该坚持体育锻炼,形成终身的运动意识。但目前,大多数高中生认为体育锻炼与自身情绪的改善无关,部分学生每周锻炼不超过3次,表现出体育锻炼意识不强,需要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是缺乏运动健康知识,饮食习惯不良。高中生对体育锻炼了解不够。他们还需要提高对各种疾病的了解和研究。学习和掌握体育健康的相关知识,对于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饮食不规律、睡前吃得太多、饮食不集中等,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成长。然而,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最佳时期,他们缺乏健康知识和不良饮食习惯,这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和正常发展。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教师对健康知识的普及不够所造成的。

3.体育品德需规范

一是体育角色胜任情况不佳。在对普通高中生的培养中,最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培养高中生胜任不同的体育角色,表现出团队精神和负责任的行为。然而,经过调查发现学生的体育角色发挥能力较差,一些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体育角色。根据了解,近50%的学生说他们不喜欢自己的体育角色;在关于他们在体育中的作用的重要性的调查中,大约40%的学生认为他们在体育中的作用是不重要;在调查他们是否能胜任自己的体育角色时,也有一些学生表示他们不能胜任自己的体育角色。

二是缺乏规则意识。在学校,我们要遵守校规,在社会上,我们要守法。遵守规则是学生的第一课,规则意识也是我们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学生的规则意识还不够,需要加强规则意识的培养。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偶尔会尊重或不尊重对手;部分学生不想与对手公平竞争;而面对影响比赛公正时,部分学生表示无法开展公正且合理的行为情况,由此可见,学生的体育品德修养需要加强。

三、影响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

1.教师专业素养方面

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体育素养首先体现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素养上,其次体现在对国家教育政策文件的认知和解读上,体现在是否具有积极的学习能力和独特的创新技能上。高中体育教师应立足现阶段,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体育教师自身的核心素质。体育教师作为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最终实施者,责无旁贷。体育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向学生展示的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动作。在整个演示过程中,教师还要向学生展示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教学工作水平和个人魅力,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是体育教师对教育政策文件的认知理解。在体育课程标准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的政策解读能力涉及方向、按键控制等基本问题。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影响学生核心体育素养的培养,不利于体育健康课程的实施。

2.教学设计方面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指导思想倡导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更好地发展,但这些缺乏有效的教学设计,无法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实施。大多数教师对《课标(2017年版)》目标的要求不够具体,不能反映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目标中体育核心素养三个维度的把握较为模糊。当认知不够清晰时,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设定就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在教学内容的权重方面,教师的教学时间多集中在学生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上,而忽视了技能过程中运动知识和健康知识的讲解和应用。在教学评价方面,仍以教师为主,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方法相对简单、不全面,缺乏核心素养和能力培养的评价,这些都是造成体育核心素养现状不理想的原因[2]。

3.体育课内外沟通平台方面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更具实用性。教师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复习,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技能就难以巩固和深化,不利于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高中生面临巨大学业压力的背景下,学生的核心体育素养难以实现全面发展。

四、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目标的执行者,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推动者。教师的专业素质关系到体育教学的核心和质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

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了解体育核心素养的相关内涵,并将其应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需要从国家、教育部门和教师自身三个方面来实现。教师应从体育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外教学等方面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评价和改进策略。同时,教师应加强自我反思,总结分析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利弊。

2.优化体育教学设计

在教学目标上,应满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还必须满足最新版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循序渐进。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学生的体育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道德是无缝结合、有机统一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追求某一方面能力的提高,而是对整体进步的追求。在选择运动能力教学内容时,理解如何处理健康行为与体育道德同样重要。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然有轻重之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明确把握这一程度。这个程度意味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一个教学周期的整体要求。

在教学实施方面,要明确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面对教学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进行预见和处理,在实际问题出现时作出应对。例如,在使用游戏教学法时,要预见和处理课堂秩序的混乱;在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时,如何处理学生的损伤,其他学生该怎么处理,都需要一个明确的预处理方案。

在教学评价方面,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体育核心素养为评价标准的。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育核心素养是训练目标,考核标准也是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教师应避免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的评价,直接根据考试结果或体育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对健康行为和体育道德的评价则流于表面,敷衍了事。

3.搭建校内外合作平台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升学率仍然是学校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也导致了学校教育仍然是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重中之重,而对体育教育重视不足。为有效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水平,实施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以体育教育为基础,以家庭和社会支持为基础,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实施,促进义务教育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互联网的普及及其优势,使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与合作更加便捷,更有利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合作。将学校的教育资源延伸到社会和家庭,是教育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延伸。它不仅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在生活中有助于拓展知识内容,有利于课堂内外的结合,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家长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大众传播渠道,家长和社会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自主选择与参与;增加体育趣味栏目、体育竞赛活动、健康行为策略、日常安全知识、环境适应知识,拓宽学生和家长的认知;增加周末和寒暑假运动计划让学生在寒暑假和节假日期间在家长的监督下或与家长一起锻炼,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运动能力,促进身心发展。

结语

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不仅是丰富高中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也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新时代的需要。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核心体育素养的框架,确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优化教学设计。通过对培养策略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拓展思维,提高精神境界,全面提高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体育教师高中生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