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对川崎病患儿临床疗效、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9-29杨峻方昕廖伟强解琼
杨峻,方昕,廖伟强,解琼
(东莞市厚街医院,广东 东莞 523945)
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黏膜充血、发热、淋巴结肿大、杨梅舌、皮疹、口唇潮红或出现皲裂、出血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对冠状动脉造成损伤,引发冠状动脉瘤,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1-2]。目前,临床针对川崎病患儿的治疗以抗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为主。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联合阿司匹林是治疗川崎病患儿的常用手段。研究[3]表明,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炎性因子,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联合阿司匹林对川崎病患儿临床疗效、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后续川崎病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 (7.35±1.34)岁,患病时间4~11 d,平均患病时间(7.23±1.15)d。B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 (7.27±1.28)岁;患病时间3~12 d,平均患病时间(7.09±1.21)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川崎病相关诊断标准[4];②首次发病且临床资料完整;③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②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③年龄>14岁;④既往接受过相同或类似药物治疗。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在入院时均给予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降温等常规治疗。同时,A组采用免疫球蛋白(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3034)大剂量静脉滴注治疗,用量2 g·kg-1·d-1,B组采用免疫球蛋白常规剂量静脉滴注治疗,用量400 mg·kg-1·d-1,连续5 d;在此基础上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司匹林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035)治疗,口服,用量30~50 mg·kg-1·d-1,分3次服用,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儿病情调整阿司匹林用药剂量,退热3 d后改小剂量3~5 mg·kg-1·d-1,持续服药6~8周且冠状动脉正常后停用。
1.4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痊愈: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相关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相关检查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较明显,相关检查指标也有明显改善;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指标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的炎性指标(CRP)及免疫功能指标(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B组的71.43%(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炎性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的CRP、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A组的CRP、CD4+T细 胞、CD4+/CD8+T水平均低于B组,CD8+T细胞水平高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炎性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的炎性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时间 组别n CRP(mg/mL)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治疗前A组35 78.36±7.92 41.76±3.91 29.84±1.95 1.33±0.39 B组35 77.45±8.01 42.58±4.02 30.04±2.23 1.30±0.35 t 0.477 0.865 0.399 0.338 P 0.634 0.147 0.661 0.673治疗后A组35 39.23±5.97 35.19±2.39 36.31±2.25 0.91±0.27 B组35 58.89±6.21 39.02±3.52 32.57±3.61 1.18±0.51 t 13.502 5.326 5.202 2.768 P 0.000 0.000 0.000 0.007
3 结论
川崎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临床多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外源性感染、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5]。目前多采用对症抗感染和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其中免疫球蛋白是人体血清主要免疫球蛋白类型,可对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进行封闭,阻断炎性反应,中和机体的致病原和超抗原,同时还可减轻血管壁损伤程度,降低免疫复合物反应,改善免疫功能[6];阿司匹林具有镇痛消炎、抗血栓、解热、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可明显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并预防血管内血栓形成[7]。本研究中,A组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B组采用常规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显示,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B组的71.43%(P<0.05),提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明显提升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疗效,与马春伟[8]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关研究[9]表明,川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常伴随着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其中血清CRP水平是反应机体炎性反应的常用指标,血清CPR水平越高,川崎病患儿病情越严重;外周血淋巴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川崎病患儿机体中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常处于失衡状态,进而导致患儿免疫功能异常。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的CRP、CD4+T细胞、CD4+/CD8+T水平均低 于B组,CD8+T细胞水平高于B组(P<0.05),提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更明显减轻川崎病患儿的炎性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效果更为显著,并可明显减轻患儿的炎性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