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糖二磷酸钠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对患儿血清BNP、cTnⅠ、CK-MB的影响

2022-09-29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8期
关键词:心肌炎果糖病毒性

刘 聪

(信宜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广东 信宜 52530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为小儿时期常见的病症类型,其发病原因为病毒对心肌组织造成损伤后导致心肌细胞变形、坏死、出现间质性炎症。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有研究指出,病毒性心肌炎进展较快,易导致心衰的出现[2]。果糖二磷酸钠为代谢调节剂,可有效修复心肌损伤。磷酸肌酸钠是临床上常用的心肌保护剂,具有调节肌肉收缩能量代谢的作用[3]。本文对我院接诊的80 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和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 年7 月至2020 年12 月接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儿童心肌炎诊断建议(2018 年版)》[4]中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入院前未服用抗病毒药物;其家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重要脏器的疾病;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合并有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 例患儿中有男21 例、女19 例;其年龄为1 ~10 岁,平均年龄(5.70±0.97)岁;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Ⅱ级的患儿有31 例,为Ⅲ级的患儿有9 例;其病程为2 ~9d,平均病程(4.08±0.67)d。观察组40 例患儿中有男25 例、女15 例;其年龄为1 ~11 岁,平均年龄(6.01±1.12)岁;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Ⅱ级的患儿有35 例,为Ⅲ级的患儿有5 例;其病程为1 ~10d,平均病程(4.37±0.50)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方法为对照组患儿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进行治疗。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生产厂家:北京华靳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53)的用法是:口服,20 mL/次,2 次/d。

1.2.2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方法 为观察组患儿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用法同上)联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生产厂家:北京利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412)的用法是:将1g 此药物溶解于5% 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1 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心肌酶指标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心肌酶指标均改善;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心肌酶指标无改善[5]。2)心肌损伤指标。采集患儿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利钠肽(BNP)、心肌钙蛋白I(troponi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的水平。3)炎症因子。采集患儿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对比

对照组患儿和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 和92.50%。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对比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BNP、cTnI 和CK-MB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BNP、cTnI 和CK-MB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BNP、cTnI 和CK-MB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的比较(± 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的比较(± s)

注:a 与治疗前对比,P <0.05 ;b 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 <0.05。

组别 时间 BNP(pg/mL) cTnI(μg/L) CK-MB(U/L)对照组 治疗前 301.42±35.49 0.40±0.05 51.24±7.16治疗后 210.05±28.40a 0.31±0.04a 40.13±6.27a观察组 治疗前 300.71±40.09 0.42±0.04 50.89±6.89治疗后 102.42±20.37ab 0.15±0.02ab 24.15±5.64ab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TNF-α、IL-6 和IL-8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NF-α、IL-6 和IL-8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TNF-α、IL-6 和IL-8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比较(ng/mL,± 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比较(ng/mL,± s)

注:a 与治疗前对比,P <0.05 ;b 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 <0.05。

组别 时间 TNF-α IL-6 IL-8对照组 治疗前 0.42±0.05 0.16±0.01 0.80±0.07治疗后 0.30±0.02a 0.07±0.01a 0.64±0.04a观察组 治疗前 0.48±0.04 0.16±0.02 0.82±0.06治疗后 0.15±0.02ab 0.03±0.01ab 0.50±0.03ab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感染性心肌病,其高发人群为学龄前儿童及学龄期儿童群体。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及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此病的发病较为急促,进展快速,临床症状较多,对小儿群体的危害较为明显。引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为肠道病毒及呼吸道病毒[6-8]。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流感症状、腹泻、胸闷、呼吸困难及心悸等。目前,临床上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以抗病毒、抗氧化、营养心肌等为主。果糖二磷酸钠为人体细胞代谢物,可促进钾离子内流,提高磷酸果糖激酶及丙酮酸激酶的活性,提升细胞内ATP 的浓度,从而可起到促进心肌修复、改善心肌细胞功能的作用[9]。磷酸肌酸钠在人体中广泛存在,含有高能磷酸键,经水解可产出高能量,给予心肌营养及能量;其次,磷酸肌酸钠可对氧自由基合成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心肌收缩力[10]。有国内学者在研究中通过联合磷酸肌酸钠和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结果表明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治疗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68.3%)[11]。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和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 和92.50%。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上述研究的结果相似。BNP 为心室肌细胞受损后出现的产物,可反映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功能的变化情况[12]。CK-MB 为心肌细胞损伤相关因子,有学者认为CK-MB 与心肌炎患儿的病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13]。cTnI 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14]。刘振球等[5]通过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和辅酶Q10 片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其CK-MB、cTnI 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周婧等[15]采用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患儿BNP 的水平显著下降。治疗后,两组患儿BNP、cTnI 和CK-MB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BNP、cTnI和CK-MB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上述研究的结果相似。这说明,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和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有效改善患儿心肌细胞的损伤。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儿TNF-α、IL-6 和IL-8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TNF-α、IL-6 和IL-8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和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有效减轻患儿体内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和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其BNP、cTnI 和CK-MB 的水平,改善其心肌功能,减轻其体内的炎症反应,保护其心肌。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肌炎果糖病毒性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带您认识果糖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果糖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有何关系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