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WS联合分级护理模式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2022-09-29闫可可刘钊许亚浩
闫可可 刘钊 许亚浩
1汝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汝州 467599;2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郑州 450000;3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郑州 450000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6个月~4岁婴幼儿,临床主要症状为抽搐、呼吸紊乱、双眼上翻或发直,常伴有意识丧失,具有反复性[1]。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脑部供氧不足而引起患儿脑神经受损,进而影响智力,严重时会造成患儿死亡。因而积极开展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措施与护理工作,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可通过患儿心血管系统、呼吸、意识等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早期动态评估,具有特异性、敏感性,能为临床指导相应干预措施[2]。分级护理是将护理人员根据其心理素质及知识技能,分为不同级别,为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儿提供护理服务,以提高工作效率[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汝州市人民医院126例高热惊厥患儿,旨在分析PEWS联合分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汝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12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参照组男40例、女23例,年龄10~50(30.06±4.32)个 月,体 温38.38~40.34(39.44±0.43)℃,病程1~6(3.12±1.01)h,疾病类型:单纯性50例、复杂性13例,监护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37例。研究组男42例、女21例,年龄8~49(29.48±4.28)个月,体温38.25~40.15(39.48±0.42)℃,病程1~5(3.04±0.96)h,疾病类型:单纯性48例、复杂性15例,监护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及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38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入院体温、病程、疾病类型、监护人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汝州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监护人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高热惊厥[4];(2)首次发病;(3)年龄<5岁;(4)体温38.0~40.5℃。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2)先天性癫痫;(3)脑部感染;(4)监护人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
2、方法
入院后,采用五级预检分诊评估患儿病情,并给予对症诊治处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如保持患儿气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物理、化学退烧,防止舌咬伤、维护口腔卫生等,初步抢救成功后,送至普通病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PEWS联合分级护理,具体如下。(1)PEWS包含患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意识状态及附加项,每项分值0~3分。①呼吸系统:正常记为0分;呼吸频率(RR)较正常儿童高10次/min,氧流量>3 L/min,吸氧浓度(FiO2)>30%,记为1分;RR较正常儿童高20次/min,氧流量>6 L/min,FiO2>40%,记为2分;RR较正常儿童低5次/min,氧流量>8 L/min,FiO2>50%,记为3分。②循环系统:肤色粉红,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1~2 s,心率正常,记为0分;肤色苍白,CRT为3 s,记为1分;肤色灰白,CRT为4 s,心率较正常儿童高20次/min,记为2分;肤色青紫,CRT≥5 s,心率较正常儿童高30次/min或低60次/min,记为3分。③意识状态:正常记为0分;嗜睡记为1分;易激怒,无法稳定情绪,记为2分;昏迷或疼痛反应缓慢,记为3分。④附加项:早产、体质差或其他疾病,若符合则每项记1分。(2)分级管控。根据PEWS评估,Ⅰ级(PEWS≥7分),间隔30 min评估1次;Ⅱ级(PEWS 5~6分),间隔60 min评估1次;Ⅲ级(PEWS 4分),间隔2 h评估1次;Ⅳ级(PEWS 3分),间隔4 h评估1次;Ⅴ级(PEWS≤2分),评估生命体征时再次评估。N0级(工作时间≤2年)、N1级(工作时间3~5年护士)对应护理Ⅳ级、Ⅴ级患儿;N2级(工作时间3~5年护师)对应护理Ⅲ级患儿;N3级(工作时间>5年护师或主管护师)对应护理Ⅰ级、Ⅱ级患儿。(3)护理干预。①Ⅳ级、Ⅴ级:由N0、N1级护理人员进行情景模拟宣教,向家属讲解高热惊厥患儿发作情景及症状,利用婴幼儿模型指导家属开展应急措施,包括呼吸道护理、降温方法、建立静脉通路等,重点讲解高热惊厥危害及抽搐急救要点,明确高热惊厥对患儿生长发育及智力的影响,详细介绍急诊治疗措施及疗效,给予患儿家属安抚及鼓励,增强家属治疗自信心,确保家属遵医行为。情景模拟宣教共演示2次,1次主要演示分临床护理操作,1次主要演示急救措施,每次10 min。②Ⅲ级:由N2级护理人员进行降温控厥护理,时刻关注患儿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等变化,惊厥发生时,保持环境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唾液、分泌物等进入气管,防止发生窒息;予以物理降温仍不能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则给予口服退烧药或退热栓塞肛;结合脑电图检查患儿惊厥发作情况,30 min进行1次体温测量,病情发生变化立即主动向医生报备;患儿家属对高热惊厥认识较浅,易产生过分焦虑、担忧情绪,护理人员在做好患儿护理工作同时,也要注意家属情绪变化,告知家属高热惊厥知识,告诉家属不必过于忧虑,指导家属如何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减轻家属心理负担。③Ⅰ级、Ⅱ级:由N3级护理人员进行高热惊厥及急救护理,让患儿保持平卧位,解开衣裤,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及咽部分泌物,配合医生指压内关、人中、合谷、眶上、涌泉等穴位,进行止惊处理,但要注意力度,小心造成患儿局部皮肤损害或牙齿松动;给予患儿吸氧处理,鼻氧管氧流量为0.5~1.0 L/min,面色恢复红润后,可降低氧流量;若患儿频繁抽搐,则可引发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则需给予止惊药物治疗,并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必要时给予利尿剂、高渗葡萄糖等;患儿口腔因高热引起干燥,护理人员需给予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防止口腔黏膜炎症发生;及时更换患儿衣物与床铺,避免患儿发生皮肤感染;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医护关系,通过专业的护理知识技能,提高家属信任感,使之更好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顺利进行。患儿病情稳定后,转至普通病房,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均干预至患儿出院。
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显效: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正常,高热惊厥消失;有效: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儿临床症状好转,高热惊厥症状缓解;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率。(2)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急救时间、体温恢复时间。(3)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脑疝、呼吸困难、癫痫、意识模糊等。(4)应用汝州市人民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Cronbach’sα为0.812),共4个维度,常规护理(呼吸道护理、静脉穿刺等)、预检分诊(流程、效率、准确度等)、基础指导(饮食、用药、卫生等)、健康宣教(病因、急救知识等),每项6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行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护理效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8.41%(62/63),高于参照组87.30%(5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3,P=0.016),见表1。
表1 两组高热惊厥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2、急救情况
研究组住院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急救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情况比较(±s)
注:参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联合分级护理
组别研究组参照组t值P值例数63 63住院时间(d)4.32±1.05 5.14±1.08 4.321<0.001急救时间(min)32.18±5.26 43.25±5.14 11.947<0.001体温恢复时间(d)1.87±0.42 2.38±0.48 6.347<0.001惊厥消失时间(min)4.12±1.02 5.84±1.04 9.372<0.001
3、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7%(2/63),低于参照组14.29%(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2,P=0.008),见表3。
表3 两组高热惊厥患儿并发症比较
4、家属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常规护理、预检分诊、基础指导、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高热惊厥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分,±s)
表4 两组高热惊厥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分,±s)
注:参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联合分级护理
组别研究组参照组t值P值例数63 63常规护理19.79±3.84 16.28±3.57 5.314<0.001预检分诊20.84±3.08 17.12±3.14 6.713<0.001基础指导20.55±3.16 16.39±3.22 7.319<0.001健康宣教21.27±2.85 18.16±2.76 6.222<0.001
讨 论
高热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是惊厥最常见的类型,按类型可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与复杂性高热惊厥,其病因为婴幼儿丘脑发育不全,高热致使其大脑处于过度兴奋状态,脑内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骨骼肌群收缩不受控制[5]。典型症状为患儿出现抽搐、僵直、眼球上翻、意识丧失、双眼斜视等症状,该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等特点,若未及时实施救治与护理措施,将导致患儿大脑产生不可逆损伤,引发严重后遗症,给患儿家庭造成沉重打击[6]。因此,如何迅速止惊、降温为临床不断钻研的课题。
研究表明,PEWS通过量化患儿生理指标,护理人员在12 h前即可辨别病情有恶化趋势的患儿,可为临床下一步诊疗工作提供客观依据[7]。段招弟等[8]研究表明,采用PEWS对患儿病情程度进行划分,在给予更具针对性、更专业的护理方式,可缩短预检分诊时间,快速抑制惊厥症状,加快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有利于提高分诊准确度,减轻患儿脑部损害。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急救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分析原因,在PEWS基础上,医护人员对患儿病情进行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估,使患儿及时得到专业救治,有效缩短急救时间;再予以分级护理,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氧气充足,利用物理、化学、药物进行降温处理,将患儿体温在最短时间内降至正常范围,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患儿受刺激,缓解惊厥反应,必要时给予药物止惊[9-10]。
另外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17%)低于参照组(14.29%),护理总有效率(98.41%)高于参照组(87.30%),这提示PEWS联合分级护理模式可提高高热惊厥患儿临床疗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为,PEWS能区分风险等级,快速找到高热惊厥发生因素,准确评价患儿身体状态,合理安排就诊,予以急高危患儿充分关注,确保潜在高危、急高危患儿及时得到救治,并根据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职称,确保医护人员工作熟练度与知识技能,实施分级护理,可最大限度满足患儿护理需求,避免病情延误,改善预后[11-13]。同时,本研究护理模式给予患儿家属情景模拟宣教,提高家属对该疾病认知度,指导其护理操作方法,具备急救知识与技能,能更从容应对小儿惊厥再次发作,在患儿诊治过程中,不断鼓励家属,安抚家属情绪,提高其治疗自信心,也有助于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14]。
综上所述,PEWS联合分级护理模式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高热惊厥患儿就诊时间,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减少并发症,提高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