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区儿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危险因素分析
2022-09-29刘永蛟王丽娜张新顺邢朝品贾秀红谢庆芝
刘永蛟 王丽娜 张新顺 邢朝品 贾秀红 谢庆芝
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滨州 256600;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滨州 256600
儿童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儿童消化专业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引起CG、PU原因众多,例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1-3]、饮食相关因素[4-6]、家庭环境因素[7]、精神心理因素[8]等,均可能与CG、PU的发病有关。但由于各地域饮食、习惯、环境等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儿童CG、PU的危险因素也不尽相同。为探究黄河三角洲地区导致儿童CG、PU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多种因素进行筛选,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客观反映本地区儿童CG、PU的致病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有力的证据。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黄河三角洲地区因慢性上消化道症状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的患儿,诊断为CG、PU的患儿为试验组,共634例,其中CG 542例、PU 92例。诊断标准根据2002年6月年全国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小儿CG、PU胃镜诊断标准[9]。选取同期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查体的2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胃镜检查
监护人充分了解胃镜检查必要性、风险性并签字同意后,进行胃镜检查。采用Olympus 290内镜系统,操作者为具有丰富经验的儿童消化内镜医师。检查过程中,仔细记录病变的部位、大小、严重程度、分期等信息,并取1~2处黏膜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3、病历摘抄
病历摘抄内容包括患儿性别、年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查体情况、辅助检查结果等。详细准确记录以上信息并记录。
4、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现场询问的方式,取得被调查学校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保证为其保密后,在诊疗过程中完成。调查员由具有丰富临床知识和经验的儿童消化专业医生担任。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一般项目,即姓名、性别、年龄、学校、家庭住址、父母单位、联系电话;(2)家庭居住环境、家庭人员构成、监护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3)饮食结构与习惯;(4)精神心理因素;(5)Hp感染史。
5、Hp检测及分型
试验组:快速尿素酶实验(RUT)、13C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对照组:13C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2项及以上呈阳性者,视为Hp阳性。Hp分型:CagA、VacA中任1项抗体阳性为强毒力型,两者均阴性为弱毒力型。
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通过对各个单因素进行筛选,将P<0.2的单因素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每个因素的相对危险度。所有统计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病变类型及临床特点
如表1所示,CG镜下表现多样,出现最多的是花斑(78.97%)、充血(73.99%)、黏膜斑(70.85%);CG可同时存在多种镜下表现,同时具有3~5种镜下表现者居多,分别占21.96%、28.04%、25.65%;CG患儿病理结果提示均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轻度胃炎最多(64.39%)。如表2所示,PU最常见的部位是十二指肠球部(65.22%),其次是胃窦(38.04%)、胃角(17.39%),胃体最少(9.78%);PU患儿也可以多个部位同时受累,但只有1个部位发生溃疡者居多(75.00%);根据镜下表现对PU进行分期,处于活动期(A1期)者最多(39.13%)。
表1 542例慢性胃炎(CG)患儿病变类型及临床特点
表2 92例消化性溃疡(PU)患儿病变类型及临床特点
2、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及单因素筛选
本研究纳入的影响因素包含家庭环境因素、饮食相关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家族史、Hp感染几个方面,共计32个单项,对其进行卡方检验,P<0.2者视为可疑危险因素,结果见表3。对于CG患儿,共筛选出“单亲家庭”等26项可疑因素;对于PU患儿,共筛选出“单亲家庭”等25项可疑因素。
表3 儿童CG、PU致病因素的单因素筛选结果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上述筛选出的可疑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定性指标用数量化进行分级,如:三代同住:是=1,否=0,结果见表4和表5。
由表4可见,儿童CG 26项可疑因素中,有“精神压力大”等18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13项为致病因素,按危险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精神压力大”“饮食后剧烈活动”“父母焦虑”“单亲家庭”“爱吃零食”“爱吃肉”“暴饮暴食”“学习困难”“居住在农村”“狼吞虎咽”“有家族史”“Hp感染(强毒力型)”“吃外卖/小饭桌”;其余5项为保护性因素,其保护性由高到低依次是“爱吃水果”“有独立卧室”“有单独餐具”“爱吃蔬菜”“4~6个月添加辅食”。Hp感染方面,强毒力型Hp感染排在第14位(P<0.05),而弱毒力型Hp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儿童CG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02例)
由表5可见,儿童PU 25项可疑因素中,有10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8项为致病因素,按危险度由高到低依次是“Hp感染(强毒力型)”“有家族史”“吃夜宵”“爱吃零食”“居住在农村”“吃外卖/小饭桌”“爱吃肉”“Hp感染(弱毒力型)”;另外2项“有单独餐具”“爱吃水果”为保护性因素。Hp感染方面,强、弱毒力型Hp感染分别排在第1位和第8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5 儿童PU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52例)
讨 论
近几年儿童消化内镜发展迅速,在儿童中的应用普及开来,这使得临床医生对儿童CG、PU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病因对其诊治具有重要意义,而引起儿童CG、PU的原因众多,相关的研究表明Hp感染、饮食、生活环境、精神压力等多个方面都与其发病有关。
自从Hp感染进入人们研究范围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了Hp感染致病的重要性[10-11]。但每个地区有其地域特征,Hp感染率也不尽相同[12],在研究致病因素的过程中,应充分纳入其他可能因素,得到的分析结果才更可靠。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2种不同毒力的Hp感染在在本地区PU致病因素危险度排名中分别排在第1位和第8位,而在CG危险因素中,强毒力型Hp感染排在第12位,而弱毒力型Hp在危险度上无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在本地区Hp感染是儿童PU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而并不是儿童CG主要致病因素。
CG、PU作为消化系统疾病,饮食因素是其重要致病因素[13]。尤其儿童由于胃肠黏膜稚嫩、消化功能不完善,饮食不当更容易导致疾病发生[14]。本研究结果提示,不管是CG还是PU,饮食相关因素都起到了很大作用。CG 18个影响因素中,饮食相关因素就有10个,而PU 10个因素中有6个是饮食因素。研究表明,均衡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保护胃肠道黏膜,促进消化和吸收,而长期偏食一方面会导致营养缺乏,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CG、PU的发病风险[15-16]。本研究发现,“吃水果”是CG、PU的保护性因素,“吃蔬菜”是CG的保护性因素;其次,不良的就餐习惯会很大程度上增加胃肠道物理损伤和负担,本研究发现“餐后剧烈活动”“暴饮暴食”“狼吞虎咽”可增加CG患病风险,“吃夜宵”可增加PU患病风险;“吃外卖/小饭桌”是CG、PU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卫生条件、食材是否新鲜等因素有关;“有单独餐具”是CG、PU的保护性因素,这可能与降低了Hp感染风险有关。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导致CG、PU的重要因素[17-18]。儿童精神、心理发育尚不完善,当长期面临繁重的学习、考试压力,或家庭方面的压力,如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等,若不能及时地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当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这些负面情绪就会影响脑肠轴功能[19-20],从而影响胃肠各种激素、消化液的分泌,导致CG、PU的发生。本研究发现,“精神压力大”是儿童CG危险度最高的致病因素,而排名第3位的“父母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心理状态,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另外,有研究发现CG、PU有家族聚集现象,但国内外缺乏高级别研究证据,Jean等[21]报道了一种遗传性溶菌酶淀粉样蛋白症,携带P.Trp82arg Alys变体的9个家庭成员均出现了胃肠道症状。本研究发现“有家族史”能增加CG、PU患病风险,在危险度排名中分别排在第11位和第2位,提示对PU的影响更大。另有研究认为,Hp感染的家庭聚集可能是真正原因[22-23],这需要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总之,儿童CG、PU的发病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导致,是饮食、环境、精神心理、Hp感染等多个方面共同导致的。对于本地区CG患儿,精神心理因素、饮食相关因素是主要因素,父母焦虑、Hp感染、家族史也发挥一定的影响作用;而对于PU患儿,Hp感染、饮食因素是主要因素,而家族史也是重要方面。本研究结果一方面给儿童CG、PU的诊治提供了数据支持,另一方面也给相关科普知识的推广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继续扩大样本量,或进行相关基础实验,完善我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