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出土古印中的几个俗字及其内涵

2022-09-28王保成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印面俗字古音

王保成

(池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王翰章先生编著的《陕西出土历代玺印选编》,价值非凡。该书收录了很多印章,其中有些玺印,其印文多由俗字篆写而成,值得研究。因为研究这些篆写俗字,对金石文字、书法篆刻艺术以及汉字形体演变的研究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就书中的四方古印中的俗字做些讨论。

1 折冲将军章

图1,见附录第二页、图十,此印西安市出土,铜质龟纽,印面正方,边长约2.3厘米,篆书阴文“折衝将军章”。印文第二字,原书在正文中释为“衝”,而在附录中却释为“衡”。

图1

玺文首字,从手、从片。《玉篇·手部》:“扸,俗析字。”《太玄·摛》:“常变错,故百事扸。”范望注:“错,杂也;常,为天地日月星辰也;变,谓四时变改也。常变而不变,四时杂乱,故百事分扸。”

1.1 俗字“扸”

扸,析之俗字,在三国吴简[1]文字中作“”,为丘名,所见丘名有:析伻丘、析奇丘、析倚丘、析丘等,兹录几个字形如下:

吴简文字“析”,从木、从片,片,写作半木之形,且有变异。,也见于碑文,如“”(魏王基残碑)。

1.2 俗字“冲”

玺文第二字,从行、从重,当释为“衝”。重,俗字作如“車下著一”,这种变异在先秦时期已露端倪,如“”(古玺汇编 3493)、“”(先秦货币文编5.134·咸重成突)等字形。另外,“衝”,在《碑别字新编·十五画 ·冲字》引《齐元贤墓志》中写作“”,玺文与此相似,释为“衝”应该是正确的。另外,印文此字所从“重”之“丨”笔,上下贯穿,突出写意,增强艺术感染力,突出印主之威猛。

1.3 武官“折冲”

折冲将军,武官,多见于史籍。《资治通鉴·卷三十六·汉纪二十八》:“(王)莽复拜卫尉王级为虎贲将军,大鸿胪、望乡侯阎迁为折冲将军,西击朋等。”又《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曹)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三国志·甘宁传》:“计功,吕蒙为最,(甘)宁次之,拜折冲将军。”《三国志·乐进传》:“于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汤寇将军。”

2 通侯将军章

图2、见附录第一页、图八,此印淳化县秦家凹村出土,铜质龟纽,印面正方,边长约2.3厘米,篆书阴文,原书释为“通笃将军章”。

图2

2.1 俗字“通”

2.2 俗字“侯”

《经典文字辨证书·矢部》:“矦,正;侯,通;篌,俗,箜篌”[5]。今按:“”,同“”,“矦”的异体俗字,应通行于汉魏时期,此后才与“篌”混同。

鄂麦398是根据主攻高产,优化品质,兼顾抗病(逆)的育种目标,采用安徽省、湖北省、江苏省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作为遗传供体,配制杂交组合皖1216/25871//扬麦13,后代采用改良系谱法辅之以品质测试、多点异地鉴定选育而成[1,2]。

2.3 爵位“通侯”

通侯,爵位名,多见于史籍。《战国策·楚策一》:“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汉中。”鲍彪注:“彻侯,汉讳武帝作‘通’,此亦刘向所易也。”《汉书·高帝纪下》:“通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

3 伏波将军章

图3,见附录第一页、图七,此印于1981年咸阳市东十五公里窑店镇西毛村出土,铜质龟纽,印面正方,边长约2.2厘米,印面篆书阴文“伏波将军章”。

图3

3.1 俗字“伏”与“波”

3.2 武官“伏波”

伏波将军,还屡见史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死后,(路)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史记·南越列传》、《汉书·武帝纪》都有此记载。伏波将军,西汉武帝置,为统兵武官名号,以路博德为之,后渐为官名。东汉、魏、晋、南北朝,迄隋,皆置为将军名号。高昌亦置。东汉末至三国魏,地位较高。三国魏、两晋、南朝宋皆为五品,梁为武职二十四班之第四班,陈八品、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上,二十三年为从五品上;北齐亦为从五品上。北周五命。隋朝为从七品下,炀帝大业三年(607)罢。据统计,从西汉到北周共有21人受封为伏波将军[10]。

4 凤鸣驿蘸之印

图4,见附录第三二页、图八二,此印凤翔县出土,铜质,矩形柱纽,印面正方,边长约5.1厘米,篆书阳文“凤鸣驿蘸之印”。印背右侧刻“行中书省发”“至元四年十月日”,右侧刻“監造官王斌”“铸印匠武诠”。

图4

此印为元惠宗至元四年(1338年)陕西行中书省颁发给凤鸣驿站的印。据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凤翔县志》载:“岐阳驿,即古凤鸣驿,在县治东三百步。”

4.1 俗字“醮”

《说文新附》:“蘸,以物没水也。此盖俗语。从艸未详。”《玉篇·艸部》:“蘸,以物内水中。”《楚辞·大招》:“动乎无东,汤谷只。”汉王逸注:“或曰:,水蘸之貌。”洪兴祖补注:“蘸,没也。”《尔雅·释水》:“水醮曰厬。”郭璞注:“谓水醮尽。”陆德明释文:“醮,尽也。字或作。”“没”与“尽”义通,故“水蘸之貌”,即“水尽之貌”,以“醮”训“”,是为声训。,古音为从母觉部;《广韵》:“前历切,从锡开四入梗”。而从“尗”声的“茮”“椒”,古音皆为精母幽部;《广韵》:“即消切,精宵开三平效”。“醮”,古音为精母宵部;《广韵》:“子肖切,精笑开三去效”。

因此,“蘸”为“醮”的异体字。如: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一》“遂醮油涂体”与北周庾信《镜赋》“黛蘸油檀”,这里的“醮”与“蘸”,音义皆同,互用无别。

4.2 “醮”的音变

又徐笺“钮曰……知蘸当是醮,后人妄加艸,其音仄陷切者,盖方音之转”,故“蘸”乃“醮”之俗字。如民国修《邱县志·杂志·方言》:“醮,以物沾水也。”民国修《威县志·卷十四》:“以物沾水曰醮。”这里以“沾”训“醮”,足见“醮”音之转变。

但是,“醮”音之变异,应早在秦汉。汉王逸以其俗体“蘸”来训“”,盖因“醮”之宵韵在俗语中变异且趋同幽韵,故人们在语用过程中加上“艸”音以注之。“艸”,古音为清母幽部;《广韵》:“采老切,清晧开一上效”。“艸”,清母幽部;,从母觉部。清、从,发音部位相同,幽、觉,阴入对转。因此,用俗字“蘸”来声训“”则更为妥帖。

然而,韵书中“蘸”之古音为谈韵,与幽韵、宵韵皆有差别:

“艸”系:幽——觉——冬

əu——əuk——əm[11]

“醮”系:宵——药

au——auk

在语用过程中,“艸”(这里代指“蘸”)系与“醮”系互相影响,当“艸”系(əu——əuk——əm)在趋变于“醮”系(au——auk)时,其元音音素ə不断地向a趋近,同时“艸”系又有新的变化趋势:əu→əuk→əm,于是,“蘸”之俗音最终定格于am,即谈韵。

至于“蘸”之声母由“精”转“庄”,涉及“尖团音”的学术问题,从现代拟音的角度看,这种由“精(z)”转“庄(zh)”,或由“庄(zh)”转“精(z)”,或“精(z)”与“庄(zh)”混而不别,在方言中是常见的。因此,“蘸”为“醮”的后起俗字,“其音仄陷切者,盖方音之转”之论,是正确的。

宋元时期,“蘸”用作“站”或“沾”,则很普遍了。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或执刀斧,或执杵棒之类,作脚步蘸立,为驱捉视听之状。”明徐渭《葡萄》:“尚有旧时书秃笔,偶将蘸墨点葡萄。”因此,玺文“驿蘸”,王翰章先生认为就是“驿站”,是十分正确的。

4.3 元代“驿蘸”

驿站,古时传递军政文书的人中途换马、食宿或转递之所。《汉语大字典》云:“元代驿站称‘站赤’,省称‘站’。明改站为驿,清代驿、站并称。”“站赤”,也作“站驿”,是蒙古语“Чи cтaнц”的音译。《元史·兵志四》:“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元刘致《新水令·代马诉冤》套曲:“便休说站驿难为,则怕你东讨西征那时节悔。”由此可见,驿、站并称,并不只是在清代,而在元代就已经流行了。

猜你喜欢

印面俗字古音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传统陶印制作技艺及其应用研究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热烫印技术在汽车内外饰件中的设计要求
《韵补正》“不合者”研究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体系的幾個問題
佛典疑难俗字补考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新出北朝墓志俗字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