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州地区家风馆建设问题及分类分析

2022-09-28王尧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池州展板家风

王尧

(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并系统提出了家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此思想的指引下,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家风建设。家风馆作为宣传优秀家风的舞台、展示地域特色的窗口、继承传统文化的场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各地掀起了家风馆建设的热潮,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2016年至今共建设完成了十余座家风馆,同时还有若干家风馆在筹备建设中。但理论界未对家风馆建设给予应有的重视,各地家风馆建设依然处于摸索阶段,尚未见到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

1 池州地区家风馆建设情况及典型分析

1.1 池州地区家风馆建设情况

池州市自2016年建成第一座家风馆至今,已陆续建设完成十二座家风馆。分别是:“周氏家风馆”(池州市首座)“刘氏家风馆”“五阳村家风家训馆”“池州家风文化馆”“青阳县家风家训馆”“纪氏家风馆”“包氏家风馆”“柯氏家风文化馆”“胡氏家风馆”“杜氏家风馆”“吴氏家风馆”“章氏家风馆”。另有贵池区棠溪镇石门村“高氏家风馆”、乌沙镇联村村“苏氏家风馆”等在筹备建设中。

池州地区已建成家风馆总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累计接待访问超过10万人次。这些家风馆极大提升了当地民众的认同感、凝聚力和爱国热情。

1.2 池州地区典型家风馆分析

深入分析家风馆建设情况,对了解家风馆建设的影响因素、把握家风馆建设的关键环节、探寻家风馆建设的合理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以池州地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家风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1.2.1 东至县“周氏家风馆”“周氏家风馆”位于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是一座新建现代建筑内的家风馆。该馆先后荣获“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池州市青少年学习园地”“池州市家风教育基地”“池州市家风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荣誉,来访人数较多,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展馆场地呈长方形,展示内容按章节顺序以顺时针方向分列左右两侧墙面,每侧以墙体组成四个隔断以增加展示面积和划分内容板块。实物展柜跟随展板内容设置,以提升参观体验。后部墙面为视频展示区域,并作为前后两大展示部分的间隔。展馆布局端正大气,规划整齐合理,整体给人以现代、严谨、整洁、协调之感。场馆主体配色较为现代,主要由灰、白、红三色组成,灰色的背景墙和装饰马头墙,白色的天花板和地板。展板以白、红为主色,灰、蓝为辅色,规划统一有序,版式规范严谨,图文搭配比例适当,装饰元素恰到好处。

展示的核心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叙述东至周氏先贤在漂泊动荡的时代,通过诚信立身、学业救国、实干兴邦的奋斗经历,逐步积累形成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优秀家风文化。东至周氏家族早期代表人物周馥是晚清洋务运动中的实干家与能臣,是引领中国民族工业和新式教育的开山人物之一,对当时我国的工业、军事、水利、农业、教育等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所著家训《负暄闲语》,提出了立意甚高的真知灼见,其价值超过不少同类著作,备受世人瞩目与推崇[1]。其次描述了周氏后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家风精神,在工商、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均有建树,为国献身、为民谋福,积极投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勤学业、重品德、谋实干”是周氏家风的核心。展出形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展板展示,主要分为家族人物、专家点评、家风精髓、家风底色、家族品格、家规家训、诚惠桑梓、传承弘扬八个板块[2]。通过介绍东至周氏家族的杰出代表、源流传承及家风形成的过程和因素,向世人展示周氏家风。第二类是视频展示,主要内容包括大型情景剧《百年家风》、舞台剧配乐诗朗诵《历史的遐想》等专题影像资料,以及中纪委网站在“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第70期推出的《安徽池州东至周氏:六世书香·百年家风》专题片[3]。第三类是实物展示,将周氏家族部分著作和文物,以及与这个家族有关的研究成果用展柜陈列出来。

1.2.2 灯塔村“纪氏家风馆”“纪氏家风馆”位于贵池区乌沙镇灯塔村一栋修复后的徽派民国老宅内。建筑一楼为民俗馆,二楼为家风馆。该建筑也是当地“留守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留守老人之家”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古民居场地特点,整个场馆分为一大两小三个房间。展板依托墙面展示,实物展柜根据展板内容依次布置。参观者由大房间进入,以逆时针顺序先观看展示第一部分,再依次进入两个小房间观看第二部分,最后回到大房间观看视频展示。展馆布局因地制宜,规划整洁紧凑,与建筑协调统一。展馆建设秉承在建筑原貌的基础上,以徽派艺术风格展现纪氏家风文化特色为原则。场馆设计遵循建筑特色,深棕色的实木天花板和地板,灰色略带青苔的石砖,微微泛黄的白石灰墙配以传统形式的展板、展柜等,将展示内容与传统建筑融为一体。展板主要使用各类传统设计手法,以五种传统颜色划分五个章节,以楷体、隶体为主要字体,以涡纹、云雷纹、回纹为主要纹样,以书法、印章等为主要装饰元素,以自由线、书法线为主要线条形式,力求古朴、自然之感。

展示内容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展示纪氏先祖们保家卫国、为民造福的光辉事迹和家训家规的解读。乌沙纪氏始祖纪元宪是明万历年间著名武将,跟随戚继光将军南平倭寇北击蒙古,立下赫赫战功,台湾省至今仍存有记载纪元宪功绩的石碑。其后辈子孙也多从军,为抗击侵略保家卫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第二部分主要叙述纪氏后人在传承良好的家风基础上,涌现出一批批军、政、工、商、学界的杰出人士,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新中国成立后,纪氏族人对当地教育、文化、工业等领域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纪氏后人在制造、运输、金融、贸易等领域颇有建树,涌现出多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为地方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诗书传家、忠义报国”是纪氏家风的核心内容。展示方式分为三大类别:第一类是展板展示,分为厚德传家、东南长城、文韬武略、美丽乡村、后继有人五个板块。第二类是视频展示,主要内容包括灯塔村新时代文明建设成果和灯塔村宣传片等影像资料。第三类为实物展示,将纪氏族人部分著作、文物以及研究纪氏家族的部分文献资料通过展柜呈现出来。

1.2.3 峡川村“柯氏家风文化馆”“柯氏家风文化馆”完全由柯氏族人自筹资金,依托柯氏新祠堂建设而成。新祠堂于柯氏分祠遗址上重建,为典型三进徽派祠堂建筑,最大程度还原了旧祠堂面貌。场馆布置在祠堂两侧的走廊和正厅内,从祠堂进门以顺时针方向由西向东参观。活动展架将场地分割为十多个隔间布置内容板块,东侧走廊另辟一墙面作为视频展示区域。家风馆以原木色、棕色、白色、黑色、灰色、米色、深红色为主,力求古典、庄重之感。

峡川柯氏始祖柯气祥于唐代迁徙到此,至今已有1100余年。后世子均孙铭记“耕读传家、德行济世”之训,入仕报国造福一方。据不完全统计,元末至清,峡川柯共出了州官以上29人,县官、相当县官38人,为地方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场馆将峡川千年传统文化、柯氏家规家训、家风故事以及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乡贤、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进行展示,旨在传承传统文化,重视家庭教育,弘扬优良家风,助力乡村振兴[4]。展出形式有两大类:第一类为展板展示,分为“柯氏翘楚、社稷栋梁”“一颗红心向党、革命精神永存”“探索光明、追求理想”“社科兴国、书香世家”“人文峡川、崇德向善”“传奇蛮王、惩恶扬善”以及“传承好家风、阔步新时代”等十多个板块[5]。第二类为视频展示,主要包括峡川村形象宣传片和柯氏家风文化宣传片等视频资料展示。

1.2.4 元四村“章氏家风馆”“章氏家风馆”位于贵池区里山街道元四村章氏宗祠内(2010年原址复建)。元四村曾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森林村等荣誉称号,是地方政府重点建设的行政村。上级政府对该村进行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而家风馆是规划中重要一项,所以该家风馆从立项、招标、建设到开馆、运维完全由街道政府主要负责,是家风馆建设中十分罕见的情况。由于街道政府和章氏宗族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造成了家风馆展示内容略有遗憾。不过也正是因为由上级政府主管,家风馆建设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展馆布置在祠堂两侧走廊内,以逆时针顺序依托墙面布置展示内容。仿古屋檐作为墙头、传统风格的大块展板,古色古香的实木展柜再搭配以拴马桩、宫灯等古典装饰物,展馆整体给人以古朴、端庄、肃穆之感,与建筑风格和谐呼应。展板以大气、稳重为设计原则,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元四村景为背景进行构图,以深褐、米灰为主色,以深红、靛青、松绿、墨黑等为辅色,以黑体、楷体字体为主,配以祥云、卷叶等少量传统装饰元素,呈现出庄重、古朴、清爽的风貌。

宋末元初,池阳教谕章凤,游猎于此,择地开社建坛,明清时期,已有千户。其家族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涌现出:助嫂抚孤、终生未嫁的女性代表章住英;敢于反袁救民的民国议员章兆鸿;晚清翰林院待诏、勇斗昏官、为民请愿的正直名士章敏斋;英勇抗日、战后筹建贵池中学的教育家章世达;早年参加革命出生入死,并为我党金融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金融家章梦生;以及精忠报国、舍身取义的革命烈士章秀林、章雪南等优秀人物。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以德治家、大爱兴家、报效国家”的章氏家风。馆中先贤事迹史料充分,千年家风传承脉络清晰,篇章结构主题鲜明,展现了元四章氏家风家训源远流长的风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发挥章氏家风对家庭关系维系、文明风尚培育、乡村社会振兴的重要功能[6]。展示形式有三类:第一类是展板展示,从“世祖先贤、奠基立业”“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恪尽职守、造福社会”“乐善好施、甘于奉献”“劝学重教、英才辈出”以及独有的地方文化资源六个方面进行布展[7]。第二类是实物展示,把章氏家族部分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通过展柜的形式呈现出来。第三类是数字虚拟实景展示,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打造线上实景展厅,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参观展馆。

2 家风馆建设的先决问题

要分析家风馆建设的情况,首先要阐明家风馆建设的先决问题。家风馆与其他展馆相比有特殊的建设要求。第一需要具备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有影响力且符合当前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家风文化;第二需要当地的鼎力支持;第三需要一定规模的场地和资金支持;最后需要从事家风文化研究和场馆设计建设的专业团队通力合作。建设一座家风馆并非易事,能否建设、在哪建设、如何建设是家风馆建设的先决问题。

2.1 能否建设

“能否建设”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指“是否有必要建设”。家风馆本质是宣传、教育的平台,它的意义在于感化人、教育人、指引人。它深深扎根于地方乡土,需要浓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如果没有优秀的、独具特色的家风文化,那么家风馆的建设就毫无意义。第二层指“是否有能力建设”。建设家风馆涉及到筹集资金、协调场地、编写材料、寻找施工单位、整合图文资料、把握建设方向等工作,要求建设单位能够从容地掌控全局,具备丰富的项目建设经验,有能力协调各方工作,并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和理论认识。民间组织难以具备这些素养,而各级政府“天然”就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功能,同时政府部门也有宣传地方文化、引导家风建设的需要,所以由政府主导建设家风馆是有其合理性的。

2.2 在哪建设

家风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内容,其载体是物质形式,对于展示实现的手段没有特别具体或必须的要求。家风馆主要通过各类图文、影像、实物等方式展示其家风文化的内涵,所以依附于其他建筑内是常见的建设方式。主体建筑的风格和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风馆呈现的形式,以致场地选择实际成为了影响家风馆建设定位的先决条件。家风馆建设涉及到多方面协调合作,场馆选址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呈现代建筑内家风馆、古代建筑内家风馆和祠堂内家风馆三种类型。

2.3 如何建设

家风馆内容的核心是“讲故事”,通过“讲故事”传递家风文化精神。“故事”以何种方式来“讲”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讲故事”的方式——即“如何建设”,实际是讨论家风馆表现形象的问题,属于设计学中展示设计领域。对于展示效果的呈现形式——包括视觉传达、流程规划、交互设计等,有一套科学的、严谨的、行之有效的参考体系,需要设计和施工人员具备高超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才能给参观者带来良好的体验。但是在设计学介入之前,家风馆建设有许多先导要素,包括资金情况、场地条件、家风特点、导向意见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家风馆最终的形象。

3 池州地区家风馆建设分类分析

要找到家风馆建设的合理途径,必须先分析各种类型家风馆的建设特点。经实地调查池州地区所有家风馆对比研究发现,它们具有地理环境相似、建设时间接近、建设资金接近、施工单位类似等共同点,最大的不同在于建设场地和资金来源。所以考虑以这两项作为分类依据对这些家风馆进行分类分析。

表2 池州地区家风馆建设资金来源统计表(仅指展示部分建设费用,不含建筑主体建设费用)

3.1 按建设地点分类

池州地区已建成的家风馆中:现代建筑内家风馆有4座,为“周氏家风馆”“五阳村家风家训馆”“池州家风文化馆”和“青阳县家风家训馆”;古代建筑内家风馆有2座,分别是“纪氏家风馆”和“杜氏家风馆”;祠堂内家风馆6座,分别是“刘氏家风馆”“包氏家风馆”“柯氏家风文化馆”“胡氏家风馆”“吴氏家风馆”和“章氏家风馆”。

3.1.1 现代建筑内家风馆特点“周氏家风馆”是县、村政府共同建设、县政府运营的。因为周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中有较重要的地位,同时周氏家训被中纪委选入全国十大家训,所以县政府有意把“周氏家风馆”打造成为东至县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池州家风文化馆”位于池州学院图书馆内,集成了池州地区所有有影响力的家风文化的精髓,是池州学院家风文化研究中心的重要研究成果,已成为池州地区家风文化重要的宣传窗口。“五阳村家风家训馆”位于五阳村阳光服务站内,属于村民文化服务的一部分。

现代建筑内的家风馆布局规整、风格现代,强调大气、严肃的感觉。色彩上以现代色系为主,主要使用黑、白、红、蓝等色彩;线条运用上以直线、折线为主,少见曲线、虚线形式;材料使用上以人造材料为主,少见木质等自然材料。展板设计强调现代感,不管是版式、字体、配色等,多使用现代设计手法和技巧,追求整洁大方。场馆设计的自由度较高,能够实现较好的展示效果。

3.1.2 古代建筑内家风馆特点“杜氏家风馆”位于清代进士故居内,“纪氏家风馆”位于民国老宅内。这两个家风馆都是因为村中有空闲古宅,同时基层政府又不希望与地方宗族过多介入,所以都选择了在古民居内建设家风馆。

这类家风馆场地相对狭小,观看距离较近,所以场馆建设力求古典、温润,让人产生亲近感。色彩上多用黄绿、米黄、胭脂、熟赭等温和的传统色系;线条运用上以书法线条类的曲线为主;材料使用上以木质类自然材料为主,少用人造材料。展板部分的板式、配色、字体、装饰元素等均强调古朴、舒缓、自然的感觉。场地条件对场馆布局限制较大,对展示效果有一定影响。

3.1.3 祠堂内家风馆特点 祠堂内家风馆空间开阔,光线充足,普遍追求与祠堂风格统一,即庄严、肃穆、传统的风貌。主体色彩多用棕色、褐色、深红等,强调稳重、端庄;线条以直线为主,曲线、书法线为辅,古典而不刻板;材料以自然材料为主,人造材料为辅。展板的版式、配色、字体、装饰元素等不刻意强调传统方式,而是力求契合家风文化和祠堂语境。祠堂布局工整,具备较好的设计基础,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展示效果。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内的家风馆虽然场地规整、易于建设,但是缺乏与家风文化耦合的人文环境;古建筑内家风馆虽然具备适合的传统环境,但是因为场地条件限制,会使得家风馆略显局促。若能够与地方宗族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祠堂是家风馆理想的建设场所。首先,祠堂空间开阔、布局方正,家风馆能够实现大气、端庄的效果,给人较好的参观体验;其次,祠堂都是古建筑(或复原),与传承家风文化的载体需要相吻合;再次,祠堂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活动、聚会场所,也是访客必到之处,是传承、宣传家风文化的优良平台。

3.2 按资金来源分

池州地区已建成的家风馆中:民间自筹资金1座,为“柯氏家风文化馆”;政府和群众共建一座,为“吴氏家风馆”;其余10座均为政府拨款建设。

3.2.1 政府拨款建设家风馆 家风馆建设是一项严肃、复杂、专业的系统性工程,要求建设单位具备较高的建设素养。并且因为家风馆重要的宣传和教育意义,需要其具有一定高度的政治站位、深刻的思想立意和经得起考验的展示内容。政府主导建设的家风馆不管面积大小、场地如何,都能够呈现出成熟、完整的形态。虽然偶显死板、拘谨,但是家风馆具有统一的、明确的风格,各个区域规划合理,各类功能布局规范,图文内容严谨考究,审美水平稳定适中,能表现出较高的理论站位和较深刻的现实意义。能够基本满足民众对家风馆的期望和要求。

3.2.2 自筹资金建设家风馆 池州地区仅有某家风文化馆族人筹资建设。该馆从整体规划、整理资料、场馆设计到建设施工、完工验收完全由其族人负责。由于民间组织结构松散、缺乏权威、责任划分不明等“先天缺陷”,导致在家风馆建设中各方互相推诿扯皮,严重影响了家风馆建设进度和展示效果。建设期间产生种种问题,以致工期不断拉长,建设完成耗费近一年时间,是政府主导建设同体量家风馆的两至三倍。最终导致家风馆出现定位模糊、规划无序、设计肤浅,图文内容思路凌乱、叙述不明、行文草率,展示部分构图死板、配色庸俗、字体杂乱等问题,场馆整体呈现一种粗糙、混乱、鄙俗的形态。

3.2.3 政府与群众共建家风馆 池州地区政府与群众共建家风馆仅有“吴氏家风馆”一座。政府拨款占家风馆建设资金的大部分,民间筹款比例过小,与政府主导建设的家风馆并无太大差别,故不做讨论。

4 结语

考虑到家风馆的特殊要求和现实意义,由政府主导家风馆建设是一条比较合理且可行的途径。在具备适合家风文化的前提下,各类家风馆建设场地各有其优劣,如能与当地宗族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祠堂不失为一个理想的建设场所。具体到家风馆呈现形态问题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综合考量、灵活运用,不可生硬套用。家风馆作为家风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会持续成为地方建设的热点项目。总结家风馆建设经验、探寻家风馆建设规律对于后续家风馆建设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池州展板家风
勤劳节俭传家风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家风伴我成长
池州印象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