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住宅储藏空间合理度的量化研究
2022-09-28李珊珊
李珊珊
1 研究背景
作为精细化设计的重要一环,城市住宅套型中的储藏空间正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大量学者结合居住行为分析,归纳套内各个空间储藏物品的类型和数量,进而提出了厨房、卫生间、门厅、卧室等的合理储藏形式[1-3]。与此同时,部分学者关注到储藏空间不足在城市住宅中的普遍性[4-5],倡导进行量化研究[6],并基于经验和问卷调查对拟储藏物品的投影面积[7]、体积[8]进行了推导。上述研究以理想模式和理论探讨为主,对居民实际储藏行为的调查及定量分析还不充足。
本研究通过居住实态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通过分层统计、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数据。研究着重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城市居民储藏空间总量现状如何;第二,何种储藏空间指标有利于满足居民需求。本文既是对已有结论的实证,也将为住宅套型的优化设计提供量化依据,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2 研究范围界定和数据采集
研究将城市住宅套型分为厨房、卫生间、其他空间3 部分逐一讨论1),聚焦于储藏空间的体积指标。文中“储藏空间”指的是家具、非家具两类部品中用于物品收纳的空间(表1)。除因生活习惯不予收纳,以及散落在地面、台面难以计算体积的物品外,这两类储藏空间容积的总和基本代表了城市家庭能够用于收纳的空间总量,本研究将其定义为 “储藏空间实际值”。调查发现,对厨房和套内其他空间而言,非家具类储藏部品使用与否、具体形式均呈现一定的随机性,既不在住宅全装修范围之内,也难以直接影响居民对于储藏空间是否充足的判断。因此,本文对这两类空间的研究侧重于家具类部品容积总量,并将其定义为 “储藏空间设计值”。
表1 家具类、非家具类部品具体项目说明表
研究使用数据来自2021 年8– 12 月进行的北京城市居民居住实态调查。调查借助入户测量记录和面对面问卷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集合住宅中的82 个家庭展开。数据采集关注两类信息:一是套型及储藏空间的设计和尺寸指标;二是居民对于套内各空间储藏是否充足的主观评价。这两部分数据是下文分析的基础。
3 厨房
调查涵盖的82 个厨房样本使用面积在2.41m2~8.81m2之间,平均为5.37m2。研究储藏空间的分布,发现64.41%样本局限在厨房范围内,其余则通过安装地柜、吊柜等方式,将部分储藏空间延伸至餐厅或与厨房相连的服务阳台。居民主观评价表明,37.80%家庭认为当前使用的厨房储藏空间不足。
样本厨房储藏空间设计值分布在1.06m3~5.58m3之间,平均为2.45m3。分体积段统计发现,该值在“2.00~2.49”区间的样本数量最多,约占总量1/3。计算各体积段内反映储藏不足的样本量及其占比(以下“储藏不足数”“储藏不足比”),发现储藏不足比随着储藏空间设计值增大而降低的趋势十分明显(表2)。相关性分析2)证明居民主观反映“储藏空间不足”和“储藏空间设计值”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00)。这说明,厨房家具类部品(例如地柜、吊柜等)容积越大,居民越不容易感到储藏空间不足。
表2 样本厨房储藏空间设计值及储藏不足数、不足比统计表(按体积分段统计)
本研究认为,当储藏空间设计值达到一定指标后,继续增大该值无法使储藏不足比进一步明显降低。为了寻求这一临界点,研究将样本根据储藏空间设计值升序排列,逐一计算每个设计值对应的累积储藏不足比,并绘制散点图3)(图1)。该图反映出,在横坐标达到2.61 之前,累积不足比随储藏空间设计值增大而降低的趋势十分显著;而在此之后,曲线斜率明显变缓。这表明,厨房储藏空间设计值达到2.61m3时已经能够较好地满足居民需求,或进一步增大该指标对缓解居民储藏不足的感受作用不大。
1 厨房累积储藏不足比关于储藏空间设计值的散点图
如果餐厨类物品全部储藏在厨房范围内,能否提供足够储藏空间归根到底取决于厨房使用面积是否充足。筛选储藏空间局限在厨房范围的52 个样本,对居民反映“储藏不足”与“厨房使用面积”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02)。这说明,厨房面积越大,居民越不容易感到储藏不足。针对这部分样本,绘制厨房使用面积对累积储藏不足比的散点图(图2),发现曲线斜率在3.59、5.91 两点发生明显改变。这说明,使用面积在3.59m2以下的厨房难以满足居民储藏餐厨类物品的要求;超过5.91m2之后,进一步增大使用面积对于缓解居民储藏不足的感受意义不大。
2 厨房累积储藏不足比关于使用面积的散点图
考察本研究中厨房储藏空间设计值超过2.61m3、使用面积超过5.91m2的样本,发现仍有家庭反映储藏不足。这说明,在前文讨论的两个指标之外,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着居民对于厨房储藏空间是否充足的判断。本文认为这很可能与特定类型物品无处收纳有关。
调查厨房中具体哪类物品的储藏空间最为缺乏,发现居民反映较为集中的项目包括厨房电器、常温蔬果等11 项(图3)。研究将这一结果转化为“厨房电器储藏空间不足”等11 组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一一验证它们与居民反馈“储藏不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厨房电器储藏空间不足”和厨房 “储藏不足”两组数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46)。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厨房电器提供合理储藏应该能够缓解居民储藏不足的感受。此外,大量学者倡导厨房设计应关注电器更新和发展带来的储藏体积增量[9-11]。这也反映出对厨房电器使用现状、所占空间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3 厨房内储藏空间最为缺乏的物品项目
本研究调查了居民使用厨房电器(不含冰箱、冰柜)的数量和类型。样本家庭共计拥有厨房电器608件,户均7.41 件,其中488 件放置在厨房或集中存放餐厨类物品的阳台、餐厅。最为普遍的厨房电器包括电饭锅、微波炉等。结合厨房电器尺寸的市场调查,对样本家庭厨房电器的总体积进行推算和统计,发现最小、最大值分别为0.08m3、0.83m3,平均值为0.31m3。调查居民认为“应配置哪些厨房电器”,发现42.68%家庭所选择的项目在数量上少于实际占有量。这说明,烹饪和生活理念的革新将使一部分电器遭到淘汰。考察居民厨房电器使用现状和需求之间的差异,发现居民对于净水软水系统、洗碗机、烤箱及微蒸烤一体机的需求明显高于现状(图4)。统计厨房电器的体积增量,即所需厨房电器总体积与实际拥有电器总体积的差值,发现样本家庭厨房电器增量平均为0.26m3。其中,42.68%家庭增量在0.20m3~0.49m3;31.71%家庭增量小于0.09m3或为负值(表3)。这说明考虑到电器更新换代的需要,约40%的家庭需增加0.20m3~0.49m3的储藏空间,30%的家庭与现状差异不大。
4 厨房电器实际状况与居民需求对比
表3 厨房电器体积增量统计(按体积分段统计)
4 卫生间
本研究中,单、双卫生间家庭占比分别为78.05%、21.95%。48.78%家庭认为当前使用的卫生间储藏不足。居民普遍反映无处收纳的物品主要包括清洁工具、卫生用品、洗涤洗护用品等7 项(图5)。
5 卫生间储藏空间最为缺乏的物品项目
研究主要针对64 个单卫生间样本展开。初步分析发现,卫生间内与储藏有关的家具类部品大多容积有限。将物品直接摆放在地面或添加非家具类部品等现象十分普遍。例如,70%的家庭将盆、桶直接摆放在卫生间地面上;80%以上的家庭洗护、洗涤用品位于置物架或壁挂式拉篮。针对居民判断卫生间“储藏不足”和“储藏空间设计值”这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联系。这就是说,卫生间能否满足储藏需求并不与浴室柜等家具类部品容积直接相关。结合上述观察,本文认为居民是否认为储藏充足,很可能与卫生间储藏空间实际值和使用面积有关。
单卫生间样本储藏空间实际值在0.00m3~1.08m3之间,平均值为0.30m3。研究样本在各容积段内的分布以及相应“储藏不足”比,发现71.87%的样本集中在0.00m3~0.39m3之间,其中“0.00~0.10”段样本数量最多,占总量的1/4;随着容积增大,认为储藏不足的样本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表4)。相关性分析表明,“卫生间储藏空间实际值”与居民认为“储藏不足”两组数值之间负相关关系显著(P=0.005)。将样本按储藏空间实际值升序排列,计算各个数值对应的累积储藏不足比,并绘制散点图(图6)。在样本较为密集的区域,该图曲线斜率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6 卫生间累积储藏不足比关于储藏空间实际值的散点图
表4 储藏空间实际值统计(按容积分段统计)
样本卫生间使用面积分布在1.35m2~6.92m2之间,平均值为3.79m2。相关性分析发现,卫生间“使用面积”和“储藏不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同样显著(P=0.014)。将样本按卫生间使用面积升序排列,绘制并研究累积储藏不足率对使用面积的散点图(图7)。该图显示出,在横坐标到达2.52 时,使用面积增大与累积储藏不足率降低之间没有建立明确的联系;在使用面积超过2.52m3后,二者负相关性关系明显。在散点密集区,同样没有发现曲线斜率的明确拐点。
7 卫生间累积储藏不足比关于使用面积的散点图
上述结果表明,卫生间浴室柜等部品容积越大、卫生间本身使用面积越大,居民越不容易感到储藏空间不足。然而,片面强调提高这两个指标在实践中并不可行。本研究认为,在尽可能提高这两个指标的前提下,卫生间收纳研究应更多关注储藏空间的形式。
对拥有单、双卫生间家庭的卫生间储藏不足比、无处收纳的物品类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单卫样本更容易反映洗漱用品储藏空间缺乏。除此之外,二者差异并不明显(表5)。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是因为影响双卫家庭判断的因素,并不是两个卫生间储藏空间的总和,而主要是被调查者日常使用的单个卫生间储藏能力的优劣。尽管清洁工具的存放往往以住宅内的一个卫生间为主,但其他物品表现出了明显的存放位置与使用者相匹配的特征。这说明,设计双卫并不能明显弥补每个卫生间储藏能力上的不足。
表5 单卫、双卫样本储藏不足率、缺乏某类物品储藏空间比例对照
5 其他空间
本研究所调查住宅样本套内面积最小、最大值分别为37.17m2、160.66m2,平均值为80.16m2。93.90%样本集中37.17m2~129.99m2之间,其中“50.00~69.99”段数量略多(表6)。样本家庭人口数量为1~ 6 人,其中40%家庭由3 人组成,较其他显著偏高(表7)。调查发现,48.78%居民认为套内其他空间储藏不足。初步分析发现,居民储藏需求与家庭规模关系密切,为了弱化这一影响,本节针对储藏空间设计值、套内面积的人均指标进行分析(以下“储藏空间人均设计值”“人均套内面积”)。
表6 样本套内面积统计(按套内面积分段统计)
表7 样本家庭人口统计表
样本储藏空间人均设计值分布在0.85m3~16.23m3之间,平均值为4.56m3。其中3/4 样本集中在1.00m3~4.99m3范围内。研究各体积段内储藏不足比,发现整体而言,储藏不足比随储藏空间人均指标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十分明显(表8)。针对“储藏空间人均设计值”和居民反映“储藏不足”两组数据的相关性分析也反映出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28)。将样本按照储藏空间人均设计值升序排列,计算累积不足比,并绘制散点图(图8)。该图反映出,在储藏空间人均设计值达到4.71m3之后,曲线斜率趋于平缓,即进一步增大储藏空间人均设计值对于改善累积储藏不足比作用不再明显。
表8 样本储藏空间人均设计值统计(按体积分段统计)
8 其他空间累积储藏不足比关于储藏空间人均设计值的散点图
相关性分析发现,“人均套内面积”与居民反映“储藏不足”两组数据之间同样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21)。借助构建累积不足比、绘制散点图的方法,发现套内面积人均指标超过25.38m2之后,该值进一步增大不再伴随累积不足比显著降低(图9)。
9 其他空间累积储藏不足比关于人均套内面积的散点图
本研究认为,缺乏某类特定物品的储藏之处可能使居民产生储藏不足的感受。研究针对“哪类物品储藏空间最为缺乏”进行了调查,居民反映较为普遍的项目包括衣物、杂物、书籍等共计15 项(图10)。通过相关性分析,一一验证“缺乏某类物品储藏之处”和居民反馈“储藏不足”之间的关系,发现 “缺乏书籍储藏空间”与“储藏不足”相关性显著(P=0.013)。这说明,书籍无处收纳会使居民产生储藏不足之感。本研究调查没有涉及样本家庭书籍的确切数量和具体存放位置,无法针对这一问题做出更深入的探讨。但该结果仍表明,主要居室范围内的储藏设计应重点考虑为书籍存放提供充足的空间。
10 套内其他空间储藏空间最为缺乏的物品项目
除此之外,已有学者在储藏空间合理指标与居民群体特征之间建立了联系,例如认为老龄居民所需储藏空间较大、居民在当前居所居住的时间越长需储藏的物品就越多[12]。本研究调查了样本家庭是否包含60 岁以上成员,以及当前住宅已入住时间。相关性分析发现,以这部分调查结果为基础构建的两组数据与 “储藏不足”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联系。为了弱化其他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根据储藏空间人均设计值、人均套内面积大小,将样本分组后再次检验,仍未发现“包含60 岁以上居民”“当前住宅已入住时间”与居民反馈“储藏不足”之间的关系。因此,根据本研究所采集的数据、所应用的方法,无法证明含有老龄成员的家庭、在当前住宅居住时间较长的家庭更容易产生储藏不足的感受。
6 结论
本研究在82 户北京城市住宅入户调查测量和居民面对面问卷的基础上,借助分层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储藏空间的合理指标进行了分析,得出3 点结论。第一,为了满足居民储藏餐厨类用品和电器的需求,厨房储藏空间设计值、使用面积应分别达到2.61m3、5.91m2。同时,为了满足居民厨房电器发展的需求,平均需提供0.26m3的储藏体积增量。第二,单卫套型卫生间储藏空间实际值、使用面积越大,居民越不容易产生储藏不足的感受。对卫生间储藏空间的思考应更多关注形式上的优化。此外,设置两个卫生间不能弥补单个卫生间储藏能力的不足。第三,套内其他空间储藏人均设计值、套内面积人均指标分别达到4.71m3、25.38m2时能够满足居民储藏需求。□
注释
1)厨房、卫生间在物品类型和储藏方式上均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故单独进行讨论。调查发现,卧室、起居室、餐厅、过厅、玄关、阳台在空间范围上无法清晰划分的现象十分常见,这些空间储藏物品的类型和方式也有较高的相似性,因此本研究将厨卫之外的套内空间归为其他空间,一并研究。
2)本研究相关性分析均在SPSS 26.0平台完成。具体变量类型和相应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汇总如下表。
3)累积储藏不足比指的是,当前反映储藏空间不足的样本数与当前累积样本数的比值。累积储藏不足比关于储藏空间设计值(或使用面积)的散点图反映的是,设计值(或使用面积)每增加一单位,储藏不足的样本比例降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