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群建造偏好的群体分类研究
——以茨满村为例
2022-09-28潘曦索靖轩林徐巍
潘曦,索靖轩,林徐巍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提升以及乡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传统民居、乡土建筑的保护越来越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地域元素的传统村落和民居”,此后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该项工作保持了重视。同年,农业部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并在次年发布了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在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及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推行的“文化传承型模式”就是其中之一。2013 年12 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农村要系得住“乡愁”,有力推动了乡土建筑的保护工作。2017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其重要意义之一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传统民居的保护就是其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已评选出6000 多个中国传统村落,1000 多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进一步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另一方面,遗产保护的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在当代遗产保护领域,思辨遗产研究(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是最为重要的思潮之一。其核心观点认为,遗产保护是一种当代实践,是多方利益诉求相互协商的结果[1]。在当代,对于遗产的各类干预活动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因此也涉及到诸多不同的群体;要实现对于遗产的保护,需要不同群体的合力协作,因而保护方案也就必然成为这些利益相关方协商乃至博弈的结果。
对于传统民居、乡土建筑的保护而言,乡土社群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利益相关方。这类“人居型遗产”具有“遗产”和“居所”的双重属性,既是承载历史、技术、艺术等多重价值的遗产,也是容纳社群成员生产生活的居所[2]。而且,民居的“遗产”这一属性是很难脱离“居所”这一属性独立存在的,正是居住者对于建筑的使用维系了遗产的活态性和完整性:一方面,社群在居住过程中所体现的人居智慧、习俗文化、审美情趣,是传统民居遗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社群对于民居的更新、改造、维护等建造活动,是营造技艺、仪式禁忌等“过程性”知识得以传承的必要条件[3],这些知识是传统民居非物质文化内涵中的主要内容。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在2009 年《活态遗产保护方法手册》(Living Heritage Approach Handbook)中,将遗产视为一种“文化过程”,一种社区和空间互动过程的结果[4-5],就是在强调“社群”这一角色在活态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传统民居保护措施的制定中,社群对于民居建筑及其建造传统的认知、评价、偏好,应当是决策过程中重要的考虑内容。然而在现实中,这一内容却往往被相对忽视。大多数的保护实践仍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为主导,社群往往得不到足够的话语权[6-7],通常只是被“‘邀请’进来‘学习’和‘分享’”[8-9]。相应地,在保护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尽管社区参与一直被提倡,但真正立足社群“主位”视角的研究占比并不高。乡土社群对于民居建筑及其建造传统到底是怎么看的?我们要如何去调查和分析他们的这些看法?这是本文所思考的问题。
因此,本文在“传统民居是乡土社群集体建造的产物”这一核心观点下,将乡土社群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社群中的不同群体对于传统民居、对于地方性建造传统的认知,并尝试对这种认知进行成因阐释。从理论层面来说,本文提供了一种结合建筑学、社会学、人类学方法对乡土社群建造偏好进行调查和人群细分研究的方法;从现实层面来说,本文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丽江坝区乡村社群中不同人群的建造偏好,可以为该地区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部分依据。
2 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选择了一个典型的纳西族传统村落——茨满村作为调查地点。该村地处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位于城市边缘,具有清晰明确的聚落边界。全村户籍人口1259 人,由于距离丽江市区较近,村中常驻人口较多,村落具有较高的社会活力,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也较为均衡。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为:民居建造做法调查—建造偏好问卷设计—建造偏好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分析结果阐释,具体如下:
(1)民居建造做法调查:在本文的前期研究中,笔者调查了纳西族地区24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梳理了纳西族民居的建造流程,以及每个建造步骤中各建筑元素常见的做法选项(图1),最终归纳出5 个建造步骤,涉及22 种建筑元素,这些元素共有76 种常见的做法选项[10]。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不同建筑元素的不同做法相互组合,最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居形态。
1 民居建造做法调查,引自参考文献[10]
(2)建造偏好问卷设计:考虑到在少数民族村落中开展调查时村民的语言、教育程度等情况较为复杂的现实情况,本文对纳西族传统民居建造做法调查中所得到的建筑元素的不同做法选项进行了三维建模和图示化表达(图2),并按照建造流程排序,形成社群建造偏好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依次阅读每一个建造步骤中建筑元素的不同做法,根据喜好程度给每种做法选项打分即可2)。
2 建造偏好问卷示意
(3)建造偏好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村落中开展问卷调查,同时收集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民族、学历、职业、家庭人口、居住情况、收入等个人属性的信息(表1)。
表1 个人属性及分类表,索靖轩绘制3)
(4)数据统计分析:根据问卷所得的数据,依次根据各项个人属性,将调查对象分为不同的群体,逐一分析建造偏好与该项个人属性的相关性。
(5)分析结果阐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调查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相应群体形成其建造偏好特征的成因。
3 数据分析
3.1 基本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团队共发放问卷215 份、回收问卷215 份,其中有效问卷208 份。使用SPSS22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可知调查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准确度4)。同时,对调查对象的个人属性进行统计,也可以看到各项个人属性在样本人群中的分布与其在社群整体中的分布较为接近(图3)。考虑到不同调查对象打分的严格程度不同,因此对每份问卷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5),再开展后续分析。
3 调查人群个人属性分布
3.2 个人属性与建造偏好的相关性分析
首先,分析各项个人属性与社群建造偏好是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判断方法为:对于一项建筑元素,将调查样本按照某项个人属性分为不同群体类型,如果各群体之间对于该建筑元素的不同做法选项的喜好排序不同(即在分析图中表现为线条相交),则认为该项个人属性与这项建筑元素的社群偏好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反之(即线条不相交)则认为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图4)。例如,当我们将样本群体按照民族这一属性进行分类后发现,对于屋顶的5 种不同做法选项,不同民族对于它们的偏好排序是相同的;对于承厦墙的3 种做法选项,不同民族对于它们的偏好排序是不同的。由此可以认为,民族这项属性,与该社群对屋顶做法的偏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与该社群对承厦墙做法的偏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4 民族属性与屋顶、承厦墙做法偏好的相关性分析
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对性别、年龄、民族、学历、职业、家庭人口、居住情况、收入等8 项个人属性与社群对26 项建筑元素偏好之间的相关性(表2),可以发现,在8 项个人属性中,与社群建造偏好具有显著相关性的依次为民族(与8 项建筑元素相关)、居住情况(与6 项建筑元素相关)、年龄(与5项建筑元素相关)、学历(与2 项建筑元素相关),其余属性与社群建造偏好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表2 个人属性与建筑元素偏好相关性分析,索靖轩绘制
3.3 不同群体的建造偏好特征
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重点针对民族、居住情况、年龄、学历4 项个人属性,对社群中不同群体的建造偏好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民族属性与社群对平面布局、主体结构、厦子做法、博风颜色、外墙填充、承厦墙、内墙填充、二层走廊等8 项建筑元素的偏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图5)。总体而言,纳西族与白族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汉族的建造偏好则介于两者之间、更接近纳西族。例如,纳西族与汉族更偏爱大空间、骑厦楼、两面厦、石头等做法,而白族却更偏爱小空间、蛮楼、骑厦、青砖等做法。
5 民族属性影响的建造偏好
第二,居住情况与社群对承厦墙、内墙填充、内墙饰面、柱子颜色、门窗颜色、隔扇雕饰等6 项建筑元素的偏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图6)。总体而言,长期居住在社群中的群体,即常住的在籍人群和外来人群的建造偏好高度相似,例如这两个人群均偏好木制内墙而排斥混凝土内墙,偏好白灰浆粉刷的内墙饰面,在柱子、门窗等不同部位的饰面色彩上喜爱清漆和红漆,在隔扇雕饰上喜爱花鸟式和器物式题材等。而非常住人群的建造偏好与前述两个群体的差异较大。
6 居住情况属性影响的建造偏好
第三,年龄与社群对主体结构、博风颜色、外墙填充、柱子颜色、门窗颜色等5 项建筑元素的偏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图7)。总体而言,20 岁以上的人群在建造偏好上比较集中于传统做法,例如对于主体结构喜爱骑厦楼和蛮楼,博风喜欢红漆,在外墙材料上喜爱石材等等。此外,60 岁以上人群相对更为年轻的群体对清漆的接受度也有明显的下降。相对而言,20 岁以下的人群对于现代风格的接纳度更高,例如,在主体结构上对于钢结构与钢混结构认可度相对较高,在外墙材料上对于青砖、空心砖都有一定的接受度。
7 年龄属性影响的建造偏好
最后,学历与社群对博风颜色、外墙饰面两项建筑元素的偏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图8)。总体而言,与学历相关的建筑元素均为建筑构件外饰面的做法,高学历人群普遍更喜欢相对素净的做法,例如清漆、白灰浆饰面,只是在博风颜色中选择了与纳西族身份认同高度相关的红漆做法(但清漆和红漆做法得分也十分接近)。而在做法偏好排序与其他人群相似的情况下,高学历人群对清漆的偏好也更为突出,例如柱子与门窗颜色两项元素。
总体而言,4 项个人属性中,民族这一属性涉及的建筑元素最多,并且涉及了房屋整体建造从基础施工到装修隔整的每个建造流程,与材料、结构、空间形制、外观形式等各个方面均有相关。而其他3项个人属性与基础施工和大木作施工相关性较小,主要与屋面施工、墙体施工、装修隔整等流程相关,尤其集中在材料、饰面做法等与外观形式相关的方面。可见,不同民族之间对于建造传统的认知差异是最为明显和整体的。
4 阐释与讨论
4.1 乡土社群建造偏好的群体分类阐释
基于分析结果,笔者再次开展了针对性的调查,通过观察和访谈对社群中不同群体的建造偏好的成因进行了探究。
从民族角度而言,世居民族(纳西族、白族)将建筑形式作为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建筑元素做法偏好十分明显。例如,纳西族的调查对象有多位均在问卷和访谈中提到了红漆饰面、悬山的承厦墙是“纳西”做法,而白族则更偏爱出山(即硬山)做法的承厦墙。对于在丽江地区居住时间较短的汉族而言,他们的偏好相对开放,但更多地受到主体世居民族的影响,因此更接近纳西族。此外,世居民族对于地域环境特征的理解更深刻、集体记忆更强烈,也影响到了其建筑偏好,例如纳西族和白族的调查对象就更频繁地提到丽江地区多地震,因而倾向于用整体性更好的木材作为内墙材料。
从居住情况来看,在籍常住人口与外来常住人口的建造偏好更为相似,这与社区的乡土建造组织模式密切相关。由于社会分工不深入,乡土社区中的房屋建造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本地工匠和社群成员的互助来完成,常住人口无论在籍与否,都在合力建造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并认同地方的建造传统,在建造偏好上趋于相似。而长期不在社群中生活的成员,由于并不“嵌入”在这一地方性的社会网络中,因此在建造偏好上也没有明显的趋同。
从不同的年龄群体来看,整体上建造偏好的特点是低年龄群体对传统和现代做法都有一定的接受度,而高年龄群体的偏好更集中于传统做法。大体而言,人们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对新事物更加开放和包容。今日所见的纳西族民居的传统做法,从18 世纪中期丽江改土归流之后开始在民间普及6),已经传承数百年,因此被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广泛认同。而红砖、钢混结构、清漆等做法则是从20 世纪晚期(尤其是20 世纪末丽江申遗、入遗之后)逐渐出现的,年轻一辈从小生活在各类新、老结构并存的环境中,对现代做法的接受度自然也就更高。
从学历情况来看,不同学历的群体之间建造偏好的差异主要在于构件饰面做法,尤其是油漆做法上。相对而言,学历越高的人群对清漆做法的喜爱度越高。在访谈中得知,这些调查对象对清漆的偏好主要是受到丽江古城的影响。他们将丽江古城视为榜样,因此在古城传统建筑更新改造中被广泛采用的清漆也就得到了他们的认同,而过去民间惯用的红漆被认为已经“落后”了(这也是前文各个年龄群体对于柱子和门窗颜色都更偏好清漆的原因)。可以说,正是因为学历较高的人群相对更加了解和支持遗产保护,使得他们对于本民族建造传统的认知更多地受到丽江古城“遗产化”进程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
总体而言,社群内的不同群体在建造偏好上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与建筑外观相关的做法上,在空间、结构等做法上的差异相对较小。可以这样说,在该社群中,传统的民居空间布局和建造做法大体上仍然能够满足当代的生活生产需求,社群成员对其的认同度也普遍较高,建造传统仍然在活态传承。但是随着新的材料、工艺的传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做法,主要集中在建筑外观上。
4.2 本文的意义与局限
本文是将社会调查方法应用于乡土建筑研究的一次尝试。文章以活态的传统聚落为对象,聚焦于在遗产保护话语中相对弱势的乡土社群,考察了社群中不同群体对于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建造做法的主观认知与偏好。研究发现,社群成员的民族、居住情况、年龄、学历属性与建造偏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属性的人群在建造偏好上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总体而言仍然对于纳西族的地方性建造传统具有较高的集体认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或许可以为该地区的“人居型遗产”——传统聚落的活态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同时,本文的研究仍然有许多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首先,本文调查的是社群成员的主观认知,而他们在实际建造活动中的选择还会受到经济收入、市场供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问卷中所反映出的社群建造偏好与实际的村落建成环境是有区别的。这种主观认知与客观情况之间的区别,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内在机制,是本文团队后续要考察的重要问题。其次,传统村落的保护是多个利益相关方协商或博弈的结果,在乡土社群之外,还需要对其他利益主体的认知进行了解,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分析人居型遗产的保护实践。□
注释
1)数据来源于天津大学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www.chuantongcunluo.com/index.php/Home/gjml/gjml/wid/2247.html,http://www.seac.gov.cn/col/col144/index.html)。
2)问卷打分采用李克特9度量表,1分代表非常不喜欢,9分代表非常喜欢。
3)各项属性的具体分类方式根据村落实际情况决定,如就学历而言,该村村民以初中与高中学历为主,因此将选项设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4类,收入则是根据调研之后获得的实际数据以5000为一个跨度进行离散化处理。
4)问卷的信度为0.952分,大于0.8,说明该部分可靠度较高(表3)。问卷的效度分析,得到KMO值为0.824,高于0.6,且显著系数低于0.01,说明问卷的准确度较高(表4)。
表3 可靠性统计,来源:参考文献[10]
表4 KMO 与Bartlett 检定,来源:参考文献[10]
5)即在各项建筑元素的得分中,把每一位调查对象对所有做法选项的打分进行等比缩放,使其总和为1。
6)丽江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此后,过去仅被统治阶级所掌握的仿汉式木构架瓦房开始在广大民众中普及开来,成为纳西族的传统建筑形式。详见:参考文献[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