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关系研究: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2022-09-26王光强赵东方
王光强,赵东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一、引言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公益事业,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然而,随着学前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幼儿教师队伍人才流失和储备不足问题日益严峻。[1]这一问题与幼儿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认同密切相关。[2]专业认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对于缓解幼儿教师队伍需求紧张,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专业认同是指个体在专业群体中共享专业领域的技术和工作相关知识的包容性感知,能够了解和接受自己所学专业,在情感上认可专业价值,在行为上符合专业规范,并乐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3-4]目前相关研究集中考察成就动机和学习满意度[5]、自我效能感[6]等心理因素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很少关注师生关系与大学生专业认同之间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7]根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工作资源是组织在个体工作过程中提供各种支持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情感资源和认知资源,深刻影响个体对自身所从事工作的认同和投入。[8-9]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其工作资源的重要提供者[10],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状况会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所需的各种资源,学生可以领悟来自教师的支持和信任,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反之,在冲突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无法达成有效沟通,学生未能接受教师提供的资源,这对学生专业认同会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将师生关系划分为良好师生关系和冲突师生关系,全面考察两种不同类型师生关系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提出以下假设:
H1:良好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呈正相关。
H2:冲突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呈负相关。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11]根据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人际关系作为环境因素深刻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12]师生关系是学生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影响。[13]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冲突师生关系可能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同时,在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中,个体的专业认同和职业意向深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越高,其专业认同感越高。相关研究也发现自我效能感是学生专业认同重要的前因变量。[14]因此,师生关系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路径可能是师生关系→自我效能感→专业认同。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自我效能感在良好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H4:自我效能感在冲突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自尊是个体对自身能力感和价值感的主观评价,是对自己“做人”方面的判断。[15]根据自尊社会计量器理论,个体的自尊主要源于他人评价,当个体与他人相处融洽,被他人接纳时,其自尊水平会显著提高。[16]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实证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而冲突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自尊会产生消极作用。[17]同时,个体自尊是专业认同的重要前因变量。[18]因此,师生关系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路径可能是师生关系→自尊→专业认同。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5:自尊在良好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H6:自尊在冲突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与自尊都涉及个体的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自我效能感能够改善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实证研究也证实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影响自尊。[15]因此,师生关系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路径可能是师生关系→自我效能感→自尊→专业认同。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7: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良好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H8: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冲突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探讨良好师生关系和冲突师生关系分别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中介作用,以揭示两种类型师生关系对学生专业认同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填写问卷的形式,在北京等地区共发放问卷430份,回收问卷430份,回收率100%。删除无效问卷后,收获有效问卷425份,有效回收率98.84%。
(二)研究工具
1.良好师生关系和冲突师生关系问卷
本研究改编王晓华等人编制的师生关系问卷(学生知觉版)[19],在对原问卷修改的基础上对良好师生关系和冲突性师生关系进行测量,问卷计分方式为李克特五级计分。良好师生关系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下:X2/df=3.78,RMSEA=0.08,CFI=0.98,TLI=0.98;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冲突师生关系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下:X2/df=1.23,RMSEA=0.02,CFI=0.99,TLI=0.98;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
2.自我效能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Schwarzer等人编制的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20],量表计分方式为李克特四级计分,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下:X2/df=2.41,RMSEA=0.06,CFI=0.98,TLI=0.98;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
3.自尊量表
本研究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21],量表计分方式为李克特五级计分,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下:X2/df=3.29,RMSEA=0.07,CFI=0.96,TLI=0.96;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4.专业认同量表
本研究采用Lammers等人编制的专业认同量表[22],量表计分方式为李克特五级计分,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下:X2/df=2.28,RMSEA=0.06,CFI=0.99,TLI=0.99;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三)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4.0和AMO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SPSS 24.0主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AMOS 23.0主要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和中介作用检验。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设定公因数为1,分析结果显示:X2/df=4.75,RMSEA=0.09,CFI=0.77,NFI=0.72,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二)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良好师生关系分别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和专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假设H1成立;冲突师生关系分别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和专业认同呈显著负相关,假设H2成立;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两两呈显著正相关。
表1 各研究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N=425)
(三)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搭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良好师生关系与学生专业认同、冲突师生关系与学生专业认同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构方程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如下:X2/df=2.21,RMSEA=0.05,CFI=0.99,TLI=0.98,模型拟合良好,如图1所示。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可知良好师生关系显著正向影响专业认同、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冲突师生关系显著负向影响专业认同、自我效能感和自尊;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影响专业认同和自尊;自尊显著正向影响专业认同。
图1 师生关系与专业认同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N=425)
本研究使用Bias-Corrected Bootstrap程序方法对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链式中介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检验,样本重复随机抽样次数设置为5000次。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自我效能感在良好师生关系与专业认同之间的效应值是0.219,95%的置信区间是[0.160,0.294],不包含0,说明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3成立;自我效能感在冲突师生关系与专业认同之间的效应值是-0.042,95%的置信区间是[-0.069,-0.023],不包含0,说明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成立。自尊在良好师生关系与专业认同之间的效应值是0.016,95%的置信区间是[0.004,0.042],不包含0,说明自尊在两者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5成立;自尊在冲突师生关系与专业认同之间的效应值是-0.035,95%的置信区间是[-0.068,-0.008],不包含0,说明自尊在两者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6成立。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良好师生关系与专业认同之间的效应值是0.035,95%的置信区间是[0.009,0.069],不包含0,说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两者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假设H7成立;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冲突师生关系与专业认同之间的效应值是-0.007,95%的置信区间是[-0.017,-0.002],不包含0,说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两者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假设H8成立。
表2 师生关系与专业认同之间的中介效应Bootstrap法检验(N=425)
四、讨论
(一)师生关系的直接影响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良好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呈正相关,冲突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呈负相关,即当学生感知他们与教师关系融洽时,他们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可能较高,相反,如果学生认为他们与教师之间充满矛盾和冲突,那么他们的专业认同可能降低。这个研究发现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预测较为一致,从实证角度揭示了良好师生关系、冲突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关系。因此,在日常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尽量避免产生矛盾和冲突。
(二)自我效能感的单独中介作用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良好师生关系、学生专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与冲突师生关系呈显著负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3]同时,中介分析发现自我效能感在良好师生关系、冲突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这一发现符合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的解释,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评价更高,他们更有自信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同时,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对专业的认同程度,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专业认同感也越高。
(三)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尊与良好师生关系、学生专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与冲突师生关系呈显著负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23]同时,中介分析发现自尊在良好师生关系、冲突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良好师生关系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从而促进其专业认同,冲突师生关系则降低学生的自尊水平和专业认同。这一发现也符合自尊社会计量器理论的解释,在良好师生关系中,学生能够体验被教师接纳的喜悦,领悟教师的积极评价,其自尊水平会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高自尊的学生对自我价值有更高的评价,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全身心投入专业学习,逐渐建构专业认同。
(四)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分别与良好师生关系、专业认同两两呈正相关,与冲突师生关系呈负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24]同时,自我效能感能够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两者在师生关系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这也符合自我效能感理论解释,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良好师生关系显著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水平[25],进而增强其专业认同感。然而,在冲突师生关系中,学生难以接受来自教师的社会支持,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水平都比较低,很难实现专业认同。
五、研究成果与不足
(一)研究成果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首先,从实证角度将师生关系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从研究生群体扩展到本专科生群体,检验了良好师生关系和冲突师生关系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丰富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两种类型的师生关系既直接作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同时又有三条间接作用路径:自我效能感的单独中介作用、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其次,本研究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实证检验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师生关系和专业认同之间的关系,尽管有研究证实自我效能感能够促进个体自尊[26],但是两者在师生关系对专业认同的作用机制中是否仍然具有这种正向联系尚未可知。
最后,在师生关系、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感之间,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生涯理论发现一条新的作用路径,即师生关系→自我效能感→专业认同。这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学校和教师既能够通过促进学生专业认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也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推动其专业认同的提升。
(二)研究不足
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属于横断面设计,无法确定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通过实验研究进行检验。其次,本研究所派发的调查问卷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其他地区收集的数据偏少,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适应性和推广性,在之后的研究中要尽量扩大数据收集范围,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