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第三空间的内涵与生产逻辑分析※
2022-09-26宋河有
张 丽 宋河有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众所周知,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两大特质,即更加广泛和更高要求。旅游活动的普遍性是美好生活的表现之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仅在于追求旅游体验的多样性,更在于追求旅游体验的高质量。这说明游客的旅游需要正从视觉观光体验向精神体验层次升级。由于个体客观存在生活经历、知识积累、个人素养等方面的差异,人类在感知世界信息和参与旅游活动时,必然会因自身差异而获得不一样的精神体验,进而内化为自我意象,产生主观自我意识的差异性。游客对旅游吸引物和旅游空间产生虚无缥缈的意象现象,这需要借用其他学科理论来进行阐释。列斐伏尔指出“超学科”的研究视野,索亚提出以不同方式思考空间问题[1]79,这两位学者观念的实质其实是鼓励跨学科研究问题。这种意象是如何使游客大脑产生独特的精神体验,是一个有待考究的问题。本文基于第三空间理论思想,在以往学者研究基础上,尝试深入探究旅游第三空间理论问题,以期为旅游接待地提升游客的体验水平提供实践参考。
1 相关研究进展概述
一直以来,空间概念被当作是载人载物、真实且客观存在的容器,是可以通过肉眼及经验描述出其形态的,例如物理学中可被度量的绝对时空以及地理学中可被填充的空间。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Lefebvre)在著作《空间生产》中,针对西方工业社会空间生产情况提出社会正在从空间中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并辨析了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即物质空间、构想空间、社会空间的三元关系[2]。他这一论断推翻了人们以往的认知。空间生产理论提出以后,很多国内学者吸收了列斐伏尔的观点,借助该理论探讨社会现象。在旅游研究领域,近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迅速增加。例如朱晓翔、乔家君在空间三元关系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制度、经济和社会空间,以此研究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问题[3];王宇彤、张京祥和何鹤鸣通过抽取故宫文化符号打造故宫IP、故宫紫禁书院、高档住宅区,实现空间生产与再生产[4],这既体现了物象空间的生产,也体现了社会空间的生产;郭文、王丽丽等人从物质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等多维空间分析了旅游空间场域的生产及生产形态[5-6]。
社会现象复杂多变,仅从宏观空间生产来阐释是不够客观准确的。从微观角度看,关于第一、二空间的研究已比比皆是。要超越限定范畴和空间边界,就需要从第三空间视角发现和研究问题。提出第三空间概念或理论的学者主要有霍米·巴巴(Bhabha Homi K)、雷·奥尔登堡(Oldenbury R)和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oja)。三人所提出的第三空间称谓一样,但内涵却完全不一样。霍米·巴巴提出第三空间是指不同文化在同一时空产生混生的现象,类似于文化涵化后生成的新文化[7];雷·奥尔登堡认为第三空间是除生活生产以外的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8];索亚则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基础上提出第三空间概念,内涵与列斐伏尔的表征性空间相似,都强调意象的、想象的虚幻空间。索亚提出的第三空间概念也是对其他两位学者观点的批判,主张摆脱固有形式看世界。他同时还提出第三空间具有极大的开放性[1]136。因此,桂榕和吕宛青根据这一特性提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具有“第三空间”性质,游客成为旅游空间的主角[9];杜彬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及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提出构建旅游第三空间[10],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云南遗产文化旅游第三空间生成的探索[11]。目前围绕旅游第三空间展开的专门理论探讨还比较少,且比较分散。例如胡田利用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研究了旅游审美[12];阳宁东等人在旅游凝视视野下通过第三空间理论重新阐释了民族歌舞文化表演的内在意义[13];林铭亮等人阐释了唐诗第三空间生产并分析了在第三空间想象和体验中的旅游地品牌生产与传播[14]。
总之,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对国内外的学术研究影响较大,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多。索亚提出的第三空间思想在社会学领域影响较大,但在旅游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国内仅有少数学者在近年提出并构建了旅游第三空间,但尚未深入到旅游第三空间本质与内在逻辑层面。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基础上,尝试剖析旅游第三空间的本质内涵与生产逻辑,以期深化相关理论研究并为旅游空间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2 旅游第三空间的本质内涵解析
从客观存在的物象空间(第一空间)到具有地方特性的文化空间(第二空间),再到具有想象属性的精神空间(第三空间),空间生产现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三空间的出现以第一、二空间为基石,是将第一、二空间抽化为个人的虚幻、意境和想象中的空间,属于人类精神体验范畴。列斐伏尔提出的表征空间是指通过相关意向和符号可直接被当地居民使用的虚幻空间,是一个拥有复杂符号体系的空间[15];索亚提出的第三空间是指具备列斐伏尔赋予符号内涵的空间,第三空间不同于第一、二空间,是包含两者又超越两者并呈现出开放与实践状态的空间[1]79,136。杜彬结合两人的观点提出第三空间是用户根据体验效果形成自身独有的符码和解码系统,使自己产生想象的空间;旅游第三空间是由多重力量共同构建,由客体构建旅游空间符号、介体传播旅游空间符号、主体解读旅游空间符号共同推动游客生成具有符号意义的空间[10]。根据列斐伏尔、索亚、杜彬等学者提出的第三空间、旅游第三空间概念,可知,旅游第三空间中应包含游客、符号体验和虚幻想象等元素。基于此,我们认为旅游第三空间是旅游第一、第二空间的抽象化,是游客在感受旅游地东道主打造和传播的空间符号基础上,基于自身知识和经历对旅游符号进行解读而生成的抽象思想、意象、精神体验空间(图1)。
图1 旅游第一空间到旅游第三空间的递进示意图
从图1可看出,旅游第三空间是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从第一空间到第三空间的产生,其实是游客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到空间意义的解读再到融入空间氛围并产生精神升华的逐步深化体验过程,也是旅游体验从公共性到私人性、从具象性到抽象性的演变过程。旅游第三空间的本质内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2.1 旅游第三空间以现实空间为基石
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可知,旅游第一空间是指旅游地各种物象元素组成的客观存在的物理空间。它以客观世界为基础,每位游客都可以通过眼睛、耳朵、皮肤等感受器官获取最直接的体验,即感官体验。旅游第二空间则是对特定场所中客观物象解读的结果。东道主对客观存在的物象景观赋予文化意义,诠释为文化景观,从而使游客通过对文化景观的解读,赋予旅游空间特定意义,形成对旅游空间的文化体验。旅游地东道主常有意或无意地通过构建各种空间文化景观或符号来凸显本地特色,而在构建空间文化符号时可能借用多种媒介,例如有形的建筑景观、传统民俗或祭祀景观、活态化的节事活动、非遗旅游活动等等。游客处于旅游地现实空间中,基于自身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旅游空间符号和氛围会产生自己特有的理解和思考,直至产生移情体验,即在游客大脑中产生旅游第三空间。可见,旅游第三空间是游客对旅游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深化理解的结果,没有旅游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现实基底,旅游第三空间也就无从谈起。
2.2 旅游第三空间是游客的高层次体验结果
在旅游场域中,旅游空间的生产具有层次性。游客从旅游第一空间到第三空间的认知和理解递进,反映了其体验水平的差异,也反映了游客主观体验能力的差异。旅游第三空间的产生离不开游客的具身体验。具身体验是由身体、场景、互动三要素构成,在视、听、嗅、味、触等感官感知基础上,以身入景并与认知对象进行互动,因人而异产生不同的体验结果[16]。旅游第三空间的产生是有规可循的。游客首先在凝视体验下解读旅游地各类符号,形成地方文化认知,然后在文化空间氛围中进行活态体验。所有的感知和符号意义解读都会刺激游客大脑,在其脑海中生成一种虚幻意境。游客体验效果与其身体动态参与活动密切相关。旅游第三空间其实是游客具身体验的结果,也是最高层次的旅游体验。
2.3 旅游第三空间是超越现实场景的意境空间
从旅游第一空间到旅游第三空间的生产过程,是逐步呈现抽象化和主观化的,是由具象空间向经验构想空间再向想象虚幻空间逐步转换的过程,是游客感官体验向精神体验逐步升华、逐渐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游客的自主性逐渐强化。游客通过沉浸于旅游第二空间而获得对旅游地的概念化认知,对旅游地形成了自己的理解。随之,游客携带着对第二空间意义的理解经过具身体验在脑海中生成新的旅游符号文本,即主观想象。这种想象是在游客大脑中形成的,是无形的,也是私人化的。只有游客自身通过语言或文本才能将旅游第三空间描述出来。所以旅游第三空间其实是旅游地空间符号使游客大脑产生的超越现实场景的意境空间,属于移情体验范畴。
3 旅游第三空间的生产逻辑
从观光旅游时代到深度旅游时代,旅游地东道主从依赖客观资源的物理空间到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空间,再到营造激发游客想象的第三空间氛围。这使游客体验水平发生了从感官体验到精神体验的逐步深化,即从观光时代的游客视觉凝视,到参与时代的娱乐体验,再到空间沉浸时代的移情体验。从旅游供给侧和需求侧来看,旅游第三空间是在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的前提下生产的,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内在逻辑。
3.1 供需双方共同驱动旅游第三空间生产
3.1.1 旅游地不断探索塑造旅游空间个性
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同,旅游地塑造旅游特色的手段与水平也必然不同。在观光旅游时代,旅游地主要依赖客观禀赋的旅游资源所形成的旅游第一空间来吸引游客。随着参与和互动型旅游体验时代的到来,旅游地越来越注重对本地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旅游地在塑造本地物态文化景观的同时,同时更加注重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利用,通过对物理空间赋予地方文化意义而形成旅游第二空间。但是在文化背景相似的同质化旅游区域内,很多旅游第二空间又面临着文化空间雷同的窘境,例如内蒙古草原旅游文化空间雷同现象一直制约着其长足发展。于是,借助旅游第二空间的场景氛围,引入多元的主客互动活动,激发游客的精神融入,为游客创造各不相同的旅游第三空间体验,这就成为新时代旅游地塑造自身个性的努力方向。
3.1.2 游客体验需求层次不断攀升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知,旅游需要是在生存、安全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基础上而产生的更高层次需要。皮尔斯(Pearce)据此进一步提出了旅游生涯阶梯理论,认为随着旅游经验不断丰富,游客会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旅游体验[17]。对于旅游经验不够丰富的游客,观光体验就能使其获得旅游需要的极大满足。但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再是缺乏旅游经验的出游者。他们不再满足于对旅游第一空间的欣赏,甚至还会从旅游第一空间发现相似的空间元素,进而产生审美疲劳。在对旅游第二空间进行解读后,游客可以产生对地方空间的认知和理解,但是依然可能发现各旅游空间也客观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那么在不同的旅游空间场景和氛围中,从精神层面产生旅游第三空间,激发思想共鸣、地方情结和地方依恋,就成为众多成熟型游客的旅游体验诉求。
3.2 旅游第三空间生产层次存在差异
旅游第三空间的生产层次和效果与主客双方都有一定关系。一方面在于东道主为游客创造的旅游体验场景和条件;另一方面在于游客受到旅游空间的影响深度。从旅游活动对游客大脑的冲击程度和持续时间看,旅游第三空间生产受到旅游地因素的推动,更是游客的主观性生产,是游客脑海中生成的想象空间。施思、黄晓波和张梦等学者指出游客的具身体验包括沉浸体验和意义体验[18]。本研究认为,沉浸体验和意义体验都属于游客大脑中产生的第三旅游空间范畴,只不过两者存在受旅游空间影响程度强弱和持续时间长短的差异。
3.2.1 初级旅游第三空间的即时性沉浸体验
沉浸体验指游客置身于旅游空间情境中,通过参与旅游体验项目而产生的暂时性感触,游客主要关注于当时情境中所获得的暂时性意义[18]。沉浸体验产生的空间想象属于旅游第三空间范畴,但主要体现的是游客的娱乐性体验和即时性思考,是初级水平的旅游第三空间。处于沉浸体验层次的旅游第三空间有明确的时空限制,是游客在旅游体验时间段内、在旅游第二空间范围内的感知与感悟。当前大多数旅游地的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都为游客生产即时性旅游第三空间提供了条件。而游客对旅游地沉浸式体验项目产生的空间想象也多属于初级水平的旅游第三空间生产。例如游客在参与篝火晚会时,与东道主围着篝火跳舞,领略舞蹈的魅力,多数游客完全陶醉于现场氛围,将所有事务抛到脑后,展现出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状态。这可能是由于现场营造的热闹氛围引起的,也可能是游客借机解压或其他原因。晚会结束后,游客很快归于常态。在晚会活动的这一时间段内游客的精神状态是超常的,具有放松身心的现实意义,但对其后的成长发展和思考并没有太大影响。
3.2.2 高级旅游第三空间的持久性意义体验
意义体验强调游客主动参与旅游体验项目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对其产生的持久影响,相对于沉浸体验,游客更关注活动对自身带来的持久意义[18]。意义体验主要体现的是游客从自身成长和发展视角下的持久性思考,属于高级层次的旅游第三空间范畴。这种持续长久的影响也可称之为旅游第三空间的衍生意义,也就是将旅游情境中的想象意义嵌入到日常生活的影响。意义体验层次的旅游第三空间可超越时空限制,可从旅游空间延续到日常生活空间,并可能持续一定时间。当然,旅游第三空间在游客大脑中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旅游活动对游客的影响程度或意义大小。例如游客在参与篝火晚会时,引起对当地舞蹈的热爱及兴趣,这很有可能使游客返回居住地会格外关注甚至会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对该项舞蹈的兴趣。而对于具有类似专业背景的游客,特别是舞蹈艺术家,则更容易在旅游空间中引发深度思考,甚至引发灵感。这对游客的体验意义可能是无限延长的,也可能内化为游客的自我认知或自我实现。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通过对旅游第三空间本质内涵与生产逻辑的分析,可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旅游第三空间是游客在旅游第一空间和旅游第二空间中参与活动而产生的想象空间,是游客从感官体验到精神体验转变和升华的结果。第二,旅游第三空间是供需双方共同推动的结果。旅游第三空间生产有赖于旅游第一、二空间的生产基础,也依赖于游客的具身体验和相应的精神感悟。第三,在实践中生产出来的旅游第三空间存在沉浸体验空间和意义体验空间两种层次。
4.2 讨论
旅游第三空间具有游客对地方产生移情想象的精神属性。这需要旅游地具备可激发游客想象空间的要素或基因,诸如地方知识、文化特色、经济特色等,也需要游客以在场的形式与旅游地文化进行接触,从而产生超越现实场景的意境空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特色旅游地是在时空压缩下与现代世界碰撞的产物。在文化与旅游逐步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众多文化旅游地应以旅游第一空间为基础,在积极塑造旅游第二空间的同时,抓住本地文化基因,努力推进旅游第三空间的生产,这才更有可能彰显其个性和持久的旅游特色。旅游第三空间理论思想为研究文化型旅游地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也可作为一种理论工具检测文化旅游地游客的体验效果,从而使旅游地东道主依据反馈结果深化旅游开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