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
2022-09-26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冯美虹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冯美虹 黄 叙
项目化学习(简称PBL)是以学生为中心,不局限于当前自主探索与合作化学习,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式的教学方式,以问题驱动学生有目的地开展自主性探索与合作学习,提出具体化的解决方案,对每一种决策进行分析、验证,突出思维活动的过程,并可以再迁移到另一个不同情境之中,通过一系列活动过程,实现对挑战性问题的持续探索,实现学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迁移。
一、项目化学习的概念理解
夏雪梅博士认为,项目化学习是指学生一段时间内对本学科或跨学科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持续的探索,在调动知识、品质、能力等创造性解决问题、汇集成公开成果的过程中,形成对核心知识以及学习历程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在新的情境中进行迁移。项目化学习不同于自主探索与合作化学习的模式,项目化学习强调持续探索活动的过程,突出学生的知识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二、项目化学习具有的基本特征
(一)创建真实的问题驱动性情境
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氛围,利用问题驱动,发掘学生内在能力,真实体现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问题解决策略的迁移,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目标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
课程目标的设计,就是学生将核心知识迁移到另外一种不同情境中,并采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新的情境中使问题得以解决,并产生新知识。项目化学习实现了“知识—能力—知识”的转化,体现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产生新知,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实现高阶思维学习促进低阶学习
学生在参与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对简单知识的应用,还包括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带有问题解决、创造和系统分析推理等一系列高阶认知策略的项目任务,可以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项目化学习的目标指向高阶思维,当然也包括信息查找、整理、识记等低阶学习的过程。
(四)实现学科素养转化为持久性的探索实践
开展项目化学习,能将学生潜在的知识与基本能力转化为持久性的探索活动,使其不断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因此,项目化学习强调实践,也就意味着学生在碰到真实问题时,能积极参与实践探索,而不是形式上完成探究的流程。
三、项目化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道德与法治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项目化学习是基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的,能让学生构建起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并不断丰富学科知识,将知识内化为自身实践能力。教师通过构建项目化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积极实践,有效将教、学、用三者相融合。
(二)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项目化学习以驱动性问题为指引,让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参与过程的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应用价值,可以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其中的兴趣。因此,在情境设置和问题提出时,教师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学生主体参与为核心,以探索与讨论合作为基础,项目问题的解决要有挑战性,问题解决的方案要具有选择性,并要进行验证,还要迁移到真实的情境中去。
(三)实现深层次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项目化学习基本是在设定好的探索空间中,通过和教学核心契合度高的问题和情境设置,让学生通过小组式学习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相应知识点的理解能力。项目化学习基于学生比较自由的探索,因此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开展更深层的学习,这样不仅能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内化知识,还能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四、项目化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践
(一)“汉字里的秘密”项目化学习课堂设计
1.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美丽的文字 民族的瑰宝”的实践,用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设计项目实施过程,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驱动性问题
学生从小学汉语、写汉字,但缺少对文字的整体认识。学生会有很多疑惑:我国56个民族,文字都一样吗?汉字的背后有着怎样悠久的历史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最终凝聚成一个大问题:汉字里蕴藏着哪些秘密?
3.项目化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培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成果及其意义,体会其精髓,为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感到自豪,增进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2)道德修养培养: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气节,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4.项目评价
本项目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表现性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总体评价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评价设计
5.项目实施
该项目实施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其中阶段一、阶段二需要一个课时,阶段三、阶段四需要一个课时,共要两个课时。每个阶段,学生都要根据评价量规(见表1)对应的评价指标进行各种评价。
表1 “汉字里的秘密”评价量规
[阶段一]入项探究,搜索数据
任务目标:①学会通过调查了解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以及汉字发展的历史和特点;②搜集、辨识甲骨文,查阅文字的故事,寻找、发现汉字的历史和特点,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③通过资料收集、观察和品味等方式感受独特的书法艺术。
学习活动:①通过资料查找、实地考察等方式,寻找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字;②写一写古汉字对应的通用规范汉字;③查找汉字的发展历程,领略不同时期的汉字风采;④交流书法的特点。
核心问题:①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说明了什么?我国通用的文字是什么?②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不同时期的文字都有什么特色?③书法的魅力在哪里?
[阶段二]明确任务,探究设计
任务目标:①展示中华民族文字的多样性;②直观呈现汉字的发展历史和特点;③书法作品欣赏,尝试开展书法活动。
学习活动:①展示不同民族“我是中国人”的文字表达,宣传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②小组合作探究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完成文字的“年代尺”;③小组合作完成“古汉字—现代规范汉字”对照表,突显汉字“象形”的特点;④以单个字为例,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⑤交流展示书法名家的作品;⑥以绘画、海报、手抄报、视频等形式,将“汉字里的秘密”的成果呈现出来。
核心问题:①汉字中蕴含着哪些古代文化信息和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②如何清晰而有创意地呈现自己的项目成果,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学生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了汉字的相关知识,但在准备“汉字里的秘密”成果时,依然会遇到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解决问题。
[阶段三]交流展示,优化设计
任务目标:善于学习他人长处,通过互相交流,改进作品。
学习活动:学生利用班级群,在线上交流作品,分享感悟,进行留言评价,根据评价和反馈优化自己的设计,进一步完善探究成果。
核心问题:通过班级群的交流展示,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在准备 “汉字里的秘密”的成果时,往往会受限,这就需要他人帮助自己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成果。
[阶段四]线上发布,传递理念
任务目标: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探究热情。
学习活动:对 “汉字里的秘密”成果进行设计、展示,介绍汉字里蕴含的古代文化信息和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
核心问题:如何从条理、创意等方面展示你的成果?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将“汉字里的秘密”成果拍成视频向更多的人展示。
6.项目成效
(1)学生成长。本次项目化学习源于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基于对驱动性问题、问题链、评价量规等项目化学习资源的设计,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本项目化学习的开展基于真实情境,触及知识内在本质,触动学生内心情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生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2)项目成果。“汉字里的秘密”项目化学习的成果(见表2)。
表2 “汉字里的秘密”项目成果汇总
学生在本次项目化学习中,提升了道德与法治素养,发展了数据处理能力、高级思维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项目化学习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坚定了文化自信。
(二)项目化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践运用的建议
1.选题合理
项目化学习要针对教材中的主题内容,考虑到选题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并依据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根据项目化的系统性、延伸性与完整性特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迁移。
2.突出个性化培养
尽管教师在课前制订的项目化学习的每个环节是相同的,学生参与的项目化学习过程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性,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更要突出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定制更加科学、合理化的项目化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为他们的自由发展与个性化培养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积极开展项目化学习研究,是基于学科特点而决定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蕴含着很多学生可操作、可探索的主题性学习内容。开展项目化学习研究,对于提升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