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侨校教学模式现存的问题及改进路径
2022-09-24黄怡丹
杨 术 黄怡丹
《世界侨情报告(2020)》蓝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海外移民为1070万人,全球累计华人华侨数量已超过6000万人,其中有4000多万人口分布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稳固互信合作关系起到重要作用。以华侨华人为桥梁的民间交流是官方交往的有效补充,因此,对来华留学青侨学生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大量青侨学生尚未回归国内学校,侨校普遍采用网络直播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汉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提升,以及国内企业工作经验累积、与祖国亲密关系加深等方面受到阻碍。学生面临就业时,与国内企业需求出现脱节,就业率降低,从而销蚀其在国内求学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合理高效地运用网络技术,针对青侨学生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进行探索,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加强其与祖国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当务之急。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新冠疫情期间,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降低感染几率,保护在校师生正常教学活动,各大高校开展网上教学,即在正常线下教学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技术为尚未归校的学生提供课堂直播。由于国际疫情长时间持续,以及各国疫情防控政策的差别,很多青侨学生在2020年寒假之后依然是在线上进行学习,这对侨校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接受线上教育青侨学生和部分教师群体的访谈后,我们发现,线上教学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虽然满足青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需要,但既无法有效提升其与祖国之间情感联系,也无法增强其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第二,海外青侨学生经济独立性较强,部分成员在线上教学期间以兼职或打零工的方式来赚取收入,导致上课期间出现账号挂机等现象,无法有效进行系统性课程学习,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三,大学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自主学习为辅,而海外青侨学生由于时差、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原因,在课后无法通过讨论等方式对课程难点进行沟通,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第四,对青侨学生缺少学习上的监督。对16名海外青侨学生电话家访后发现,其父母和亲属对他们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学习成绩知情度不高,部分青侨学生家庭信息记录留存隔代长辈电话,加大了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难度;第五,长期线上教学会淡化青侨学生群体对校园和学习的渴望,从而降低他们对学校的期望,产生 “上网课没有意义” 的消极想法。
秉承 “以需求为导向” 的原则,我们要思考:青侨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想通过大学课程学习到什么?要注重提高他们网上学习热情,建立学习质量过程监督平台,加深其与祖国亲密关系并提高其情感依赖水平。
二、问卷发放与数据回收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侨学生群体对线上教学的看法,我们设计了调研问卷,通过问卷星向因疫情原因未归校进行线上学习的青侨学生发放,收集的信息包括性别、恋爱情况、最想学习的内容、毕业后就业意向、挂科数目等客观内容,大学课程给你带来的好处、面临的最大困难等主观问题。累计发放119份,剔除漏题、不作答等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87.4%。
在104 份有效问卷的受访者中,男生占比为18.27%,共计19 人;女生占比为81.73%,共计85 人。可见,参与线上学习的青侨学生以女生为主,这可能与疫情期间女生独自回校涉及的安全问题相关。其中,有男/女朋友的学生占比28.85%,单身的占比70.19%,这与其在线上学习无法回归校园相关。
在调查中可以发现,青侨学生对传统理论知识感兴趣的只占6.73%;37.5%的学生对企业运营中的内在逻辑和真实问题具有浓厚兴趣,大部分学生更关注企业真实案例,占比为55.77%。根据百度词条,大学是 “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 的高等学府,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机构,但被测群体中最想学习的知识与大学主要提供的内容匹配度较低,这也是他们对课程不感兴趣、网上上课时账号挂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对被测群体毕业后就业意向的统计,意向在公司就业人数占比27.88%,准备考研的占比58.65%,此外有6.73%的学生希望考公务员,希望暂时回家、日后再做打算的占2.88%,选择 “其他” 的占比3.85%。被测群体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更专注于自己的未来目标,导致他们对专业课、考研相关课程投入的精力较多,而对公共课、选修课与考研相关性较弱的课程关注度不足,从而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出现挂机的情况。
被测群体挂科数目的统计,从来不挂科的人数占总比72.12%,挂科1-3门的占比23.08%,挂科4-5门的占比1.92%,0.96%的学生挂科超过5 门。总成绩包含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青侨学生的平时成绩占的比重较高,导致网上教学时挂机现象较为严重。
被测群体对大学课程意义的评价为主观题,为了便于观察采用词云方式进行展现。由图1 可见,被提及最多的为 “理论知识” ,这表示被测群体认为大学课堂主要传授学科理论和学科知识,与之前统计的他们想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相悖。
图1 被测群体对大学课程意义的评价
被测群体对现在面临最大困难的评价为主观题,由图2 可见,大部分人认为考研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与之前的调研结果一致。外籍身份、企业实习经验缺乏、企业规则适应是青侨学生对未来、方向选择和迷茫的主要困惑。
图2 被测群体对现在面临最大困难的评价
三、分析与结果
结合问卷回收情况以及线上课程安排,我们总结出该群体在网络直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心态焦虑
青侨学生由于长期脱离集体,无法回到学校,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之间出现割裂,降低了其对学校的归属感,产生学校活动无意义的想法;在面对新冠疫情时,金融与储蓄替代了集体保护成为其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因此,未归的青侨学生会将打零工和兼职提高收入作为日常重点,这与学校正常教学时间产生冲突,出现了大量线上挂机的现象。
(二)知识转化率不高
大部分线上上课的青侨学生身在境外,由于网络技术等原因,线上直播会出现卡顿、延迟、断网的现象,影响他们知识接受和转化;线下学生数量远远大于线上青侨数量,授课教师难以同时针对线上和线下课程做到无痕迹切换,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线上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三)对现实的认知问题
由于青侨学生在境外成长生活,频繁的打工和兼职使得他们较早地接触社会,更多地了解企业中的 “权力距离” “圈子” “派系” “潜在规则” 等,因此,对人际关系、组织运营、社会现实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会带着疑问和目的进行学习,然而大学中设置的基础性和理论课程无法满足他们求学的主要需求,因此会对大学的课程产生 “与社会脱节” 的感受,从而轻视课堂教育。
(四)对未来迷茫
如前文所述,虽然有一半左右的青侨学生选择考研,但其对于考研专业选择、考研名额、考研成功率、读研后就业方向仍然存在困惑;在境外打工和兼职的经历和高薪资会让他们对未来就业方向、薪资收入和职业发展前景具有较低的预期,进而降低其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
四、改进青侨教学模式的路径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基于现有教学手段和网络通信技术,以青年华侨华人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提出以下改进路径。
(一)组建线上虚拟团队
学校要组建线上虚拟团队,助力青侨学生心态转换,开展线上课程答疑、主题教育、文化宣传、职业规划、主题辩论、趣味比赛等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选择责任心较强的青侨学生担任虚拟团队干部,锻炼其沟通协调的能力;同时,做好线下配合工作,以班主任、在校学生干部作为对接人,在虚拟团队受到空间、时间限制时提供帮助,增加未归校青侨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丰富教学手段
通过对疫情背景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进行解析,应引导青侨学生对未来人生道路、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进行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为了减少线上挂机行为,增加讨论、汇报等互动环节,课后作业通过连线或视频录制的方式增强互动性;将期末分数比重重新安排,平时成绩中加入课堂讨论、汇报、案例分析、测试等项目,以KPI考核的方式对青侨学生的听课效果进行检验,增强知识转化率。
(三)开展线上线下协作教学
由调查得知,青侨学生对企业 “潜规则” 、企业案例具有浓厚兴趣,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邀请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的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优秀企业校友,为无法归校的青侨学生进行线上就业政策解读和专业讲座,方便他们了解国内市场、行业、岗位。还可将部分协作教学放在线上,并通过侨联、学校和学院等官方线上直播平台带领学生 “云参观” 国内不同企业,包括生产线、办公环境等,方便后期他们的就业选择和与不同岗位工作顺利对接。
(四)多方位加强引领
适当地引导青侨学生阅读关于 “关系” “圈子” “组织政治行为” 类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当下经济、管理的实例,对企业运行、职业发展与选择内容进行思考,鼓励其发现理论与实践间的差别;结合青侨学生在国际和国内的独特身份和优势,帮助其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培养核心技能与综合能力;运用侨校在国际的地位和声望,联合当地华商,为受疫情影响未能归校的青侨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国内侨联、知名企业建立线上实习与招聘平台,让青侨学生深入了解各工作模块、企业实际运营规则,打破对未来的迷茫,尽快适应职场规则。
青侨学中生出现的上课挂机、对学校缺乏归属感、对未来迷茫等问题,不利于其对国内文化认同和与祖国亲密关系加深。因此,应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组建虚拟团队、多环节授课与多方式考核、理论实践结合、 “云参观” 等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借助侨联和知名企业建立线上实习招聘平台提升他们的自主性,更快地与国内企业、就业岗位相结合,最终提升青侨学生对祖国的依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