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 “慢就业” 原因探析及应对策略
2022-09-24陈利霞
陈利霞
2022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突破千万大关,数量及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受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国家 “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 的 “十四五” 规划任务依然艰巨。从就业质量报告数据来看,工科院校在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但毕业生 “慢就业” 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工科院校大学生的 “慢就业”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 “慢就业” 还没有统一规范的界定。[1]通常认为, “慢就业” 是指高校学生大学毕业后,通过短期兼职或家庭经济资助而经历一年以上待业 “空档期” 的阶段性现象。全国高校2016-2018年的就业率数据显示,3 月份就业率不足40%,常规离校时间6 月底的就业率为65%左右,近半 “暂不就业” 的原因为拟升学或出国。[2]
与综合类高校相比,工科院校 “慢就业” 现象是大学生对人生有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的个性化规划和小众化选择,类似于西方青年大学毕业后为实现错峰就业而选择的 “间隔年” 。这一现象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中国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表现,[3]是他们对更高质量就业的期待,是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的现实反映。[4]
本文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对大学生 “慢就业” 原因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工科院校毕业生充分且高质量就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工科院校大学生 “慢就业” 原因
工科院校大学生 “慢就业” 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宏观因素,又有微观因素;既涉及政治经济因素,又存在社会心理因素。[5]
(一)高校专业设置与适配就业岗位之间的供需矛盾
高校专业设置与适配就业岗位之间的结构性供需矛盾导致就业冷热不均,直接表现为 “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与社会有限就业岗位之间的冲突” 。[6]
目前,工科院校专业设置呈稳定静止态势,就业供需比例差异现象尤为凸显。从学科类型而言,建筑、土木、材料、机械、交通、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等工学、理学专业社会需求旺盛,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的职业排行榜中,近半数与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相关,所需职业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7]经管、金融、法学等专业市场供求趋于平衡,就业通适度不断上升;文史哲、艺术类专业市场需求小,毕业生所学专业与从事职业关联度相对偏低;法学、财会、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必须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方能从事相关领域工作。
从就业群体而言,家境困难大学生、残疾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较低,理工科女生在应聘中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在各类招聘活动中,隐性就业歧视导致理工科女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对自身就业能力不自信。例如,笔者在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测绘地理信息学院、热能工程学院、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女生中进行 “影响理工科女生就业的因素” 的问卷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137 位女生, “招聘企业对女性有歧视” 高居榜首(45 人), “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 (38 人)位列第二大选项, “毕业院校非985、211名校” (19人)成为第三大选项。
表1 理工科女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二)毕业生就业选择与现实就业状况之间的错位
作为当前工科院校就业主力军, “00 后”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功利化色彩浓厚。就地域而言,他们期望去经济发达地区或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就岗位性质而言,他们倾向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行业性质而言,国企、外企、上市公司备受毕业生青睐。按照以上标准,名校研究生学历成为求职的制胜 “砝码” 。为增强就业竞争力,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考研深造的热情更为高涨,报名人数逐年增加。与此相对,中西部地区、三四线城市、中小微民营企业在招聘市场认可度不高,成为吸收毕业生的 “洼地” 。
作为地方院校,山东建筑大学主要为区域经济输送人才,生源主要来自山东省内,2021年录取本科新生6090人,省外招生1096人,仅占生源的18%左右。毕业生综合考虑原生家庭、工资待遇、职业发展等因素,济南、青岛、烟台三地成为最受青睐的择业首选城市。面对省内外 “双一流” 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双重 “夹击”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选择呈多元化趋势:21.68%的人表示,若本专业就业前景缺乏吸引力会尝试跨专业就业;国企、公务员、事业编等体制内工作备受追捧,部分毕业生宁愿为此推迟就业:18.64%的人首选国有企业;19.54%的人选择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以考公务员、事业编为择业方向;20.21%的人准备考研或出国深造,学历提升后再进入职场;11.67%的人选择中小微民营企业,生活稳定后再考虑未来职业发展;还有8.26%的人认为前途迷茫、无所适从,具有潜在 “慢就业” 迹象。
表2 毕业生就业选择多元化
(三)毕业生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之间的偏差
毕业生的知识储备、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作为校园招聘主体,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要求应聘者具备潜力提升的职场 “软实力”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8]企业更倾向于招收工作经验丰富的熟练员工。此外,部分毕业生获取就业市场信息有限以及就业渠道较为狭窄,职业环境适应性、职业能力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均遭到严峻挑战,处于 “有业难就” 的状态,客观推动 “慢就业” 群体不断扩大。
对毕业生职业能力欠缺的问题,工科院校没有建构完善的就业工作机制以迅速应对。首先,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最关键的原因在于高校的课程设置,实践课程课时少且实践途径单一,硬件设施与软件装备与企业实际操作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应届毕业生求职能力不足与高校就业工作机制息息相关。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大多由各二级学院独立运行,机构中的师资以院系行政人员、专职辅导员兼任为主,但他们事务繁杂,精力投入有限;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明显脱节,工作方式仅停留在大四毕业前夕召开就业动员会或就业形势报告会,讲解就业政策、分析经济形势、传达招聘信息上,没有将 “互联网+” 新技术适时运用于就业指导公共服务;就业指导课程游离于高校课程体系之外,没有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贯通融合;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于缓解就业压力上,部分毕业生因为求职屡屡受挫,出现焦虑、恐慌、抑郁等 “就业恐惧症” ,故步自封,甚至干脆放弃加入 “慢就业” 行列。
(四)毕业生职业定位与家庭引导及同伴压力之间的影响
受家庭影响,毕业生职业定位注重稳定是其 “慢就业” 的重要原因。为规避就业风险,通过 “考研” “考编” “考证” 实现稳妥就业成为毕业生及家庭最重要的就业取向。这类孩子的父母观念传统而宽容:支持子女通过考试从事 “国企” “公务员” “事业单位” 等体制内工作或出国留学。在衣食无忧、无须考虑生存需求的前提下,部分毕业生在父母庇佑和生活无忧的环境中长大,抗挫折能力不足,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和巨大求职压力,容易产生消极的逃避心理。[9]此外,由于疫情原因,部分地区公务员、选调生、托福、GRE考试推迟,使部分执念 “一步到位” 的学生主动选择 “慢就业” 。
理工科毕业生社交范围狭窄,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全面,职业定位受同伴压力的影响尤为明显。同伴压力是指在某种特定环境下,个体在群体中从事某种活动,产生某种行为时,个体原有个性特征完全屈从于群体,个性暂时弱化以至隐匿,导致个人特征埋没的现象。[10]部分毕业生片面注重周围同伴的类似选择,职业选择盲目从众;还有的人缺乏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偏重个人兴趣的契合、自我价值的实现,求职积极性欠缺、方向感迷茫,导致 “慢就业” 趋势增长。
三、工科院校毕业生 “慢就业” 应对策略
为确保毕业生稳定、高效就业,工科院校要迎难而上、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深度融合,多措并举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把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作为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一)构建人才培养过程与毕业生就业签约率长效联动机制
目前,就业率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直观标准,也是家长和学生选择就读学校的重要参考因素,相关数据常被新闻媒体用来进行高校间纵向对比及自身年度横向比较。工科院校应将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教学链、学习链、实习链、就业链环环相扣,融为一体。
在课程建设方面,工科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 “协同育人” 功能。第一,在专业布局上,针对理工科学生对专业课程更为重视、投入的现状,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衔接,实施动态专业调整:撤销与社会发展脱节的饱和类专业,增设多领域交叉专业,将部分传统专业与大数据分析、AI智能有机融合,适应互联网、数字经济快速迭代的发展要求,使学生在深度广度兼具、优势特色并存的新工科专业群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第二,深度挖掘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加强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打破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的传统壁垒,构建同向同行的 “大思政” 格局,将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作为典型案例,润物无声融入授课内容,引导大学生自觉将个体的职业选择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在就业选择上打破传统价值观念的桎梏,不拘泥于稳定的 “铁饭碗” ,不局限于经济发达地区或一线中心城市。第三,就业指导课程要将职业精神、职业作风、职业素质、职业追求等内容贯穿始终,并引入科学考核评价体系,课程考核不仅内容全覆盖,而且过程全覆盖,要将学生在校期间的不良行为给予诚信缺失的评价,并计入其个人档案永久存档记录,以此作为入党评优、岗位推荐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就业预警监测、帮扶引导机制
做好毕业生就业预警监测工作,必须培养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师。首先,应鼓励全体教师坚守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初心,以实际行动 “为国育人,为党育才” 。业内具有影响力的知名教授、科研带头人,要积极投身就业市场拓展和就业岗位推荐工作中,发挥 “以身示范” 的引领效应。其次,应建设一支专业精、技能强、素质高的就业指导团队,鼓励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假期赴企事业单位走访,从行业发展对人才招聘要求变化的角度有效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并运用职业心理测评工具对临毕业学生的思想动向、职业选择、求职心理、信息搜集能力、职业人格测试等指标进行广泛筛查,提早甄别出有 “慢就业” 迹象的学生。
对于潜在 “慢就业” 的学生,应开展精准帮扶,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实施分类管理。就业指导机构要全面摸排家庭期望和学生求职意向,深入查找 “慢就业” 原因,对就业困难群体落实 “一生一策” “一人一档” 专项帮扶措施,多元引导就业方向,以防范、控制 “慢就业” 潜在风险继续扩展。毕业生立志考研、考事业编,可安排考研、考编备考教室,提高其考研、考编的成功率;若有跨专业就业意愿,可 “量身定制” 推介,实现 “人-岗” 精准匹配;若希望灵活就业,可结合个人兴趣及特长推荐其从事新就业形态,实现自由度较大的弹性就业;对亟须改善经济状况的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时侧重工资待遇、稳定前景、宽广平台,提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 “适配度” 。此外,针对怀有自主创业梦想的毕业生,可通过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培训、进行项目推荐、提供创业实践场地,聘请创业导师跟踪、推进,并享受创业场地租赁补贴、创业资金贷款申请、创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激发其创新创业豪情壮志,引领创新创业实践健康发展。
在关注潜在 “慢就业” 群体最终就业结果的同时,还要从心理健康角度关注这一群体的动态求职过程,针对就业心理迷茫、就业目标空洞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心理辅导,让他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克服慵懒、懈怠等人性弱点,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驱散躺平、咸鱼等情绪阴霾,自觉自愿履践所学、踔厉奋发,实现顺利就业。此外,在关注在校潜在 “慢就业” 学生的同时,将针对性跟踪帮扶工作延伸至毕业两年内尚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支持他们再次求职选择,免费提供职业规划咨询、职业能力测评、心理焦虑疏导、优质岗位推介、企业实操培训等精准服务,帮助他们明确职业方向、树立职业目标,有效提升就业成功率。
(三)搭建全方位、立体化 “互联网+” 智慧就业平台
工科院校应发挥新工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智能连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搭建 “互联网+” 智慧就业平台,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能力及水平。
线上线下招聘同步进行。招聘会精心遴选高端及中低端用人单位进驻网络直播间,按照专业大类举行专场招聘会,进行 “云宣讲” “云面试” ,提供的招聘岗位与毕业生的专业分布智能对接,为其求职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架设桥梁。参会单位数量、质量、参加频次与毕业生参与度、活跃度同向增长,有效破解毕业生专业供需比例特别是性别比例失衡的难题,稳步提高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和理工科女生应聘的成功率。山东建筑大学2021 年举办的春季供需见面会、地市招聘会、空中双选会、企业专场招聘会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4 万余个,供需比达到20∶1,专业对口率85%以上,满意度98%以上。[11]为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实效, “互联网+” 智慧就业平台优化就业指导网络课程,推出个人简历VCR制作、 “云面试” 心理辅导、 “互联网+” 科技创新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VR职业体验等主题活动,帮助毕业生完善求职简历、了解招聘信息、调整求职心态、掌握面试技巧、落实创业需求。
校内校外相衔接。与校内求职相比,毕业生离校后的求职渠道相对狭窄。很多院校注重在校生就业签约率的高低,对毕业生离校后的职业去向、成长路径没有持续跟进,不甚了解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及时反馈。利用 “互联网+” 智慧就业平台大数据精准分析的优势,建立健全往届优秀毕业生数据库,确保 “互联网+” 智慧就业平台科学、规范、高效,实现人才数据对接的顺畅无阻,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共融。
(四)深化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为落实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模式,工科院校应紧密围绕课程体系调整升级,实现教学环境实景化、教学内容现场化、教学案例具体化、工程实训常态化;企业提供产学研融合的技能培训平台、就业实习基地,提升就业实习的力度、频度和实效;学生将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精湛的实践操作能力融为一体,更好地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迫切需求。
校企合作形式多样。以现代学徒制的 “订单培养” 模式为例,高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共融交汇,学习与实践同步进行。校企共同建设实习就业基地,联袂制定教学计划、实训方案、管理制度,双方各负其责:高校负责讲授理论课程,从企业文化、职业规划、薪资待遇等方面给予指导与帮助;学生进入企业轮岗,详细了解具体岗位的技术要求,熟练掌握工作流程,毕业后顺利就职。除此之外,校企合作还可以通过 “车间实习” “工学交替” “技能大赛” 等方式,实现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所需岗位技能的有机结合,培养、造就现代企业认可、需要的岗位能手、革新标兵和研发先锋。可见,校企合作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与企业生产资源共享互用,是名副其实的 “双赢” 模式。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健全,校企双方将会进一步扩大产教融合的范围及领域,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为实现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宏伟目标,深耕厚植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广袤沃土。
(五)形成家校协同、朋辈互助的双向发力氛围
对于 “慢就业” 毕业生,工科院校和学生家庭要凝聚鼓励就业的强大合力。学生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校应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络沟通,了解家庭期望和学生求职意愿,宣传就业优先政策、企业招聘信息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而达到端正学生就业态度的目的;家长也应主动了解国家的各项就业新政,积极支持子女毕业后多渠道就业创业。对合理的 “慢就业” 计划,要给予充分理解支持;对无计划、无目的逃避就业的行为,绝不能姑息、纵容:先与子女协商,给 “慢就业” 约定一个双方都接受的期限;期限结束后,正向引导子女树立积极求职的心态,帮助子女加快就业进程,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与家校协同相比,朋辈互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不容低估。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大学阶段的朋辈互助有助于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人生转折,应积极倡建 “校友导师” 联络网,发挥校友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形成至少上下两级的网格化朋友圈,在向学兄学姐联络取经的同时,自觉担负为学弟学妹答疑解惑的责任,将朋辈互助精神实践传承的同时内化为大学生成长的强劲推动力。通过与校友导师交流互动,促进朋辈间稳固的信任、支持、关怀,抵御朋辈比较压力造成的敏感、自卑、挫败、压抑等负面感受,真正实现全面优质协调成长。杰出校友行稳致远的人生履历是朋辈互助效应的完美诠释,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从理性认知到情感共鸣再到躬身力行,走向 “我将无我,不负韶华” 的宏大境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步入职场,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目标、体现自我价值,永远是幸福人生的刚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科院校用心、用情、用力助推 “慢就业” 大学生充分、有效就业,改变大学生个体及其家庭命运的同时,映射的是国家 “六稳六保” 、实现 “双循环” 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践诺的是工科院校普惠社会的责任与担当,需要社会各界聚薪成炬、通力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