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法经济学视角检视消费端食品浪费

2022-09-24张伊宁

南方论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浪费粮食消费

张伊宁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 200050)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任何改变食物的可用性、可食性、有益于健康的特性或质量,从而减少了它的价值的现象统称为食物损失;将消费阶段的食物损失定义为食物浪费。这个概念以食物供应链的不同阶段界定了食物损害和食物浪费的区别。在储存流通等其他环节中,也可能是设备、管理、技术等非主观原因造成难以避免的食物损耗,也可能是调度等主观原因造成食物浪费。而消费端造成食物浪费的比例占比颇大,指责食物浪费实则强调主观价值判断,由于不合理的消费习惯或目的造成本可以避免的食物损失。

一、食品浪费概述

消费端食品浪费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合作伙伴组织WRAP的《2021年粮食浪费指数报告》指出,估计有9.31亿吨食物(占2019年可供消费者食用的食物总量的17%)在家庭、零售商、饭店和其他食品服务领域被浪费。[1]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2]显示,中国餐饮业每年浪费粮食1700万到1800万吨,约为整个河北省当年粮食产量的一半,足够3000到5000万人吃一年。而我国一项2020年调研报告显示,在消费环节的浪费,仅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大致在340—360亿斤(不包括居民家庭饮食中的食物浪费)[3]。

此外,食物损失和浪费不仅代表粮食本身的损失,还包括投资于生产和制造这种食物的各种原始资源(水、土地等)的低效消耗以及温室气体的额外排放。[4]农业生产需要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来满足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在产出环节,优质粮食往往需要化肥农药的施用,同时带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地下水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需要付出高额成本在后端环节治理。而高产量得出的食物,经收获、储藏、加工、运输等系列环节,经过烹饪变成菜肴才被端上餐桌。而肆意挥霍粮食却使得前端的社会劳动努力付诸东流。如果将消费环节前的各环节损失都考虑在内,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10%与未消费的食物有关。[5]食品浪费问题亦是“双碳”目标下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反食品浪费学理基础

食品浪费关系到环境以及粮食安全问题,在提倡减量化消费的当下,仍有必要重申反对食品浪费的法经济学基础,节约有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社会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微观经济学分析

若将粮食视作价格非敏感性物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非常没有弹性,即粮食再便宜,人们也不会吃很多;粮食再贵,人们也得吃那么多的粮食。一般来说价格高未必会导致收入增加,是因为价格提升会降低需求,可粮食并非这样价格敏感的商品。在需求量不太随着价格变动的情况下,粮食越贵或销量越大,农民收入越高。但是浪费粮食问题在于,被用来购买事实上被浪费掉的粮食的溢价,其实本可用于其他更高效用途上让人们得到另外领域的提升。如果将这部分溢价在其他行业上,这些行业也会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不一定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可能让农民可以转业至其他行业,由于从事了其他更有回报的行业,也能获得更大的回报。有效供求关系决定了粮食市场的供应产量,而后端粮食损失和浪费行为的发生则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大来满足整体市场需求。如前所述,供应链各环节都可能造成环境压力,而粮食损伤和浪费则加大了这种压力。

图1:1961年-2013年中国粮食需求量的变化[6]

须分别看待“消费”与“浪费”,在正常需求和消耗之外的挥霍才是浪费。如(图1)时间轴纵向对比下,在粮食的基础生理需求之外,随着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舒适性需求越来越丰富且有弹性。在粮食总需求量逐渐增长的背景下,反对浪费并不是遏制消费,而是更理性更科学地消费。如伴随着电商网络发展,供需两端打破以往中间多环节羁绊,新消费理念推动原产地直销,助农活动也促进了扶贫消费,大大避免了粮食、蔬果滞销造成的浪费,同时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绿色原则环境法检视

绿色原则根植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中国历朝奉行以农为本的国策,如“重农敬天”“顺时立政”“节用止欲”等思想是欲望与自然资源出现矛盾时的理性选择,[7]传统环境法文化为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文化根基。2018年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写入宪法。《民法典》第九条规定了“绿色原则”,被确立为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义务并贯彻到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之中,如合同履行的绿色附随义务、绿色包装义务等,[8]为传统理性经纪人假设增添了生态理性。[9]

从文义解释角度,绿色原则兼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两面。节约资源对应于社会成本最小化(避免浪费资源)或社会财富最大化(有效利用资源),与法经济学上的效率相当。[10]追求短期利益之外,由于生命有限,为保证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生活水平的高质量,时间也是考虑因素之一,理性经济人会产生降低环境成本、提升生态消费能力的需求,将可预见的总体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11]因此,浪费食品造成的劳力损失和环境污染问题并不是生态理性经济人所追求的。

(三)“所有权绝对”修正

从所有权视角来看,消费者使用个人财产购买了食品的所有权。在所有权的规则下,所有人能对所有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其中便包括了处置食品的支配处分行为。所有者按照自己意愿支配所有物并不违反法律相关规定,因而不具有不正当性。早期“所有权绝对”衍生出权利人“独有专断的支配权”“不受控制的专断支配权”,甚至派生出“滥用或糟蹋物品的权利”。[13]从私法角度所有权使得浪费行为外观合法,即自由支配的权利包括随意、无意义、不必要的处分。[12]随着法理演化发展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也表现为相邻关系、地役权等。现代民法在依然坚持私有财产保护和契约自由的原则下,也更加注意民法的“社会因素”,强调对社会弱者的保障、对社会责任的承担。[14]

所有权张力过度释放下的浪费行为背离了资源社会性要求,是指资源为全社会共同享有,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增进全社会成员的福利,任何人只有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义务,而没有浪费资源的权利。[15]浪费食品行为既不符合行为主体个人利益,也从社会资源效用上有损于全社会成员的福祉增进,虽然其具备私法合法性,但本质上仍是过分侧重强调所有权权益而背弃社会环境义务的不当行为。

(四)粮食安全战略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我国大力倡导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虽然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保障粮食安全仍然是不能松懈的主题,农业问题在于人口众多而耕地有限,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成本过高且资源消耗巨大,重点农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16]而且粮价系百价之基础需维稳,粮价会对其它所有价格存在放大效应。因为所有劳动力都需要吃饭,各类商品价格中包含无数人的口粮成本。口粮成本增加,每个生产、流通环节就要加价,最后由终端消费者统一买单。

粮食作为国家战略也不能依赖进口,否则容易受到国际粮价的影响和受制于他国。技术时代加快了风险传递的国际化和全球化,伴随着国内粮食金融领域受到来自国际游资的巨大冲击,如粮食金融网络瘫痪、粮食定价权被主导等各种非传统风险容易爆发,使粮食金融化中的国内粮食风险与国际粮食风险交织。[17]中美贸易战时“飞奔的大豆船”引起了热议。大豆是重要油料作物,同时豆粕也是优质饲料,关系到养殖行业出品价格。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将近90%,2015年至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分别为0.82,0.84和0.96亿t,分别占当年消费量的87%、86%和85%。[18]因此中美贸易战不仅仅是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更是国际资本对粮食定价权的控制权争夺。在重视供应端的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消费端的食品浪费问题也不容忽视。口粮需求不断增长之外,饲料粮的需求也不断升高,蔬菜水果等其他食物虽然不属于粮食范畴,但是也需要占有有限耕地和水资源。因此,食品浪费的核心仍是粮食浪费。粮食本就来之不易,更应打击食物浪费行为。

三、借鉴域外规制思路

2020年央视新闻《餐饮浪费 如何制止》节目批评了有些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反食品浪费法》,选秀综艺《青春有你3》“倒奶风波”随即便赶上枪口。随着《反食品浪费法》出台,我国反食品浪费工作全面开始,但在政策落地实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反食品浪费全流程环节多,牵涉消费者、餐饮机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等主体要素,结合我国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有必要将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纳入食物浪费治理体系[19],形成政府、市场、组织、个体上下联动、全体参与、互联互补的全方位食物节约规制格局。

(一)消费理念培养

截然不同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文化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对于食物的认识各不相同,因此对浪费的认知也不同。据估算,英国家庭每年丢弃的440×10000t可避免的食物垃圾来自于冰箱,其中250×10000t是由于超过保质期之前未食用、不新鲜或者变质造成的。[20]冰箱中的食物浪费源于人们享受与储藏食物的安全感却忽略食物消耗规划,购买超过近期食用量的食物置于冰箱,导致新鲜食物和有变质倾向的食物堆积。因此,食物规划能力也是影响浪费程度的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感知消费效力和态度在信息框架对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影响中起中介作用。[21]减少食物浪费意愿受到消费者一般态度、金钱态度、环境态度、主观规范、个人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异质影响。[22]剖析浪费根源还在于不良饮食观念和食育教育的缺位。因此,一是通过加强舆论沟通宣传,借助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体,从正向和反向潜移默化改变消费者对浪费的心理预期以及了解浪费诸多不良后果,从而于消费环节自觉避免浪费,主动尝试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二是针对家庭、学校和一般公众,可以开展教授减少浪费措施的科普,科学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引导形成健康餐饮管理习惯,按需购买,量力而行。

(二)合理提供方式

食品浪费亦可能间接地由食品包装方式、技术、日期标签等多重因素引起。以倒奶事件为例,根据节目组规则,额外票数与赞助商饮料捆绑,为助力偶像出道,粉丝群体为获得票数远超个人消费能力进行购买。此前投票码印刷于包装外或单独卡片,粉丝使用后的饮料还可转卖或者捐赠。由于本次瓶盖内投票码的设计,饮料开盖后储存时间大大降低,二次处理途径被截断。其次,受到利益驱动的黄牛囤积了大量赞助饮料以炒高价格并直接出售大量的投票码,故无人关注如何进行饮料的后期处理。梳理整个逻辑链后,会发现瓶盖内投票码的设计和赛制设置才是真正浪费源头。因此,相比处理食物垃圾,提高包装理念与技术以有效包装更易管制浪费。[23]如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提高内容物可视化以便观察新鲜度;包装标签更人性化,区分“最佳赏味期”“保质期”,通过提醒日期字体设置等细节设计来提示。

通过创新点餐方式,改变传统销售方式,也能改善浪费现象。如有研究表明,降低餐盘物理尺寸将促使食物浪费减少19.5%。[24]有些餐厅通过利用视觉效应,更换小号餐盘来减少顾客的浪费行为。餐厅可根据发展定位,选择性推出半份半价等小份菜。多数情况下半份产品并不代表半份价格,原料成本下降,但工作人员工资等并不会因此下调。半份菜的佐料用量难以把控,标准化菜品口味是餐饮行业长久之计,因此支持有条件的餐厅如火锅和自助餐厅推出分量不同的同种菜品,以给消费者尽可能多的选择。

(三)循环利用体系

“双碳”目标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诉求,在绿色低碳型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也应当建构完善食物循环利用体系。2008年欧盟颁布的《废弃物处置条例》将预防食物浪费和处理食品垃圾分为四个等级,即预防、循环、回收、填埋。2011年美国农业部(USDA)、环保署(EPA)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三方提出食品可持续利用理念,将食品回收划分为六个等级以推动回收利用:①源头削减→②捐助饥饿者(给食物银行、救济站捐助额外食物)→③饲养动物(食物残渣制成饲料)→④工业用途(残渣转为工业燃料)→⑤堆肥→⑥填埋焚化。[25]可循环理念让浪费的食物有更多利用可能和空间,最大程度地发挥食物在农工商各行业的利用价值。

食品浪费问题是全社会都应正视并共同面对的挑战,需要进行全局谋划,制定详细明确的食品利用路线图。借助绿色低碳技术降低食品浪费溢价的同时,还是需要依靠植入绿色原则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如我国目前推行全民垃圾分类,对于具体食品垃圾回收指引力度还不足,因此,一方面要在前端环节设计适合垃圾分类处理的包装,另一方面在后端环节建立多层次食物可回收体系,让食物得到最优化利用。

(四)法规配套设施

目前有关反食品浪费的法律多停留在原则性规定层面,相应的奖励惩戒措施如何具体落实尚不明确,难以对食品浪费违法行为实施有针对性的规则。因此,应从激励和惩戒两端同时引导,根据我国情况制定法律实施细则。

首先,法律直接规制时,一是区分行为主体,如食品加工者、食品运输者、餐饮服务经营者、超市管理者、消费者个体等,明确法律责任,让公众有更准确的法律预期。二是区分主观过错。主观原因导致的食品浪费行为具有可谴责性。在主观因素认定上,故意的违法性可从行为检视,如将食品用于拍照打卡或游戏取乐等非食用用途上、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浪费。而过失的违法性可视是否造成食品大量浪费的法律后果来判定,如自助餐厅提供自助取餐服务但并未提示按需取餐或明知超量取餐却未劝阻。三是考察具体行为模式。对食物浪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进行评判时,应当将食物浪费的次数、频率、场合以及后果综合评判。[26]食品浪费行为具有日常隐蔽性,若偶尔浪费食物,频次不高,在小众场合如家庭内发生,则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可容忍性。

其次,通过奖惩制度引导绿色消费。对残余食物实行处理费制度,对超过限量的食品浪费增收处理费,以负担末端可循环处理措施的落实;同时,对节俭用餐的顾客或餐饮服务企业设立信用评价体系,提供餐饮优惠、处理费减免等激励措施。为在反食品浪费中引用可循环处理技术的企业设置表彰,并且予以政策倾斜优惠,促进自觉参与反食品浪费行动中来。

猜你喜欢

浪费粮食消费
不浪费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我的粮食梦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