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实效的路径研究
2022-02-02王俊向绪伟
王俊 向绪伟
(南昌师范学院 江西南昌 330032)
当前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社会交往时空的界限,突破了主体和功能的制约,使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及、无人不用。全媒体场域让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日益加剧。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中西意识形态交流交锋尖锐频繁,社会思潮修正解构指向凸显,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主战场等诸多新老问题和挑战。[1]如何提高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让网络时空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入脑入心入行,已成为校园意识形态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时代发展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诉求
全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不仅对国家的安全、中华民族的传承发展极为重要,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高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教育目标的实现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巩固,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又是前沿阵地,是能否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多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必须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只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增强四个自信,强化政治认同,才能与祖国一起进步,成就自己的出彩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各国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阵地。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本身处于“拔节孕穗期”,是一个尚未成熟、亟需引领的群体,需要通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来统一认识,提高能力和素养,凝聚力量,自觉把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事业中去,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概括来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全媒体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诉求。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全媒体场域下,信息传播具有快捷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为增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号召力提供了新的条件;但同时信息传播的冲突性、多元性、海量性特点,也给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意识形态以一种无意识、无限制的方式表现出来,网络舆论场已成为现代社会中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有效机制。[2]它让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日益加剧,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社会的话语权日渐削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弱化,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效果不佳[3]。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理念陈旧,教育重点地位不突出;概念模糊;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拘泥于传统范式,滞后于时代需要,脱离了全媒体时代背景和新时代大学生认知规律等问题。
以上问题因素,造成了高校意识形态教学的导向功能和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也带来了当前部分学生思想迷茫、价值缺失、道德淡漠、行为失范等不良社会影响。因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不断创新,融合新媒体技术,提高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特征
全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一)身份交互
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同时也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受众,要加强信仰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全媒体时代,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需要以互联网为有力抓手,发挥新兴媒介的优势,但部分老师网络技术能力有所欠缺,甚至远远不如学生。所以,从这个角度,教师要以受教育者的身份,进行身份的互换,不断向学生请教学习,提高自身的网络思维模式和网络运用能力,这样才能找到适合当前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信息传递方式,提高教育实效。
(二)动力交互
全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力弱化问题,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这就要实现“动力交互,以‘内生驱动’原动力为主,外界输入动力为辅”的动力保障原则。“内生式”动力,指重在激发意识形态教育“原动力”,打破外界各方压力转化为前进动力的局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和手段,催生源自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的内在力量[4]。
(三)载体交互
将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理论、制度、道德、法治等)与形式载体(百度、微博、慕课、抖音、微信等)相互融入,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优势,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自己感悟到网络意识形态不是远离校园生活的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无时无刻都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思想、观点,拉近意识形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贴近学生[5]。
(四)内外交互
重视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课堂内外、教室内外、学校内外的交互融通。全媒体时代,打破了意识形态教育的时空局限,把从课堂内的知识场延展成课堂外的生活场、生命场;从教室内有限的学习空间扩展到教室外更为真实、更加复杂的生活讲堂;甚至从校园里的有限空间突破到校园外虚实交互的无限空间[6]。
(五)虚实交互
网络意识形态不能简要地被定性为是传统意识形态和网络信息技术的简单结合。它是线上社会(虚拟)与线下社会(现实)高度融合的产物,是反映网络空间民众思想、观念、精神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有其独有的内容、形式和运行规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应用基础上的,通过增强现实技术(VR、两微一端等)对课堂内容表现模式的革新,将教学带入到虚拟环境,用沉浸式营造了真实感,由此真实表达学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需求,达到心灵的共鸣,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实现显意识的实我与潜意识的虚我的统一。
四、实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高效运行的创新路径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提升实效,必须体现全媒体时代的创新精神,要不断创新其实现路径。这也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回应时代要求的结果,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长久持续力的原因所在。
(一)增强阵地意识,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能力。
当前社会,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意识形式的传播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全媒体之中呈现出范围广、影响大、难管控的特征。面对问题和挑战,高校师生应以全新的思路主动应对,增强捍卫主流意识形态核心地位的意识,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能力,多角度多层次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增强阵地意识,提高重视程度。对教师来说,要做好“引路人”,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与修养。对学生来说,要弘扬“正能量”,明辨是非,合理利用网络坚守自己的立场。对学校来说,要守好“责任田”,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能力。全媒体时代发展快速发展,要求教师应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熟练掌握各种网络信息技术,学习运用正能量的新媒体话语表达方式,善于从网络新闻中吸收与大学生相关的典型案例、教育素材和话语元素,使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实践中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得以凸显。
(二)更新教学理念,反转教学视角,推行教学流程的倒置化。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提高实效,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中入脑入心入行,就必须顺应网络双向交流的特点,更新教学理念,做到“聚焦学生、聚焦生活、聚焦实际。”“反客为主”,教师站在学生视角,反观意识形态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否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倒置教学流程,教学行动先于教学计划。教师对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认知状况、学习期待、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载体先行调查,再制定教学计划。赋予学生参与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教学的权利,从学生话语中汲取相关信息和有利因素,及时关注小众群体。
(三)强化理论认知,实现教学内容的精细化。
网络传播具有信息量大、知识碎片化等特点,符合当前大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易于大学生接受。所以在意识形态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打破思政课程固有的理论体系,突破传统“两课”教材的局限,改变案例陈旧、老调重弹的现象,系统整合网络意识形态丰富素材资源,并对内容进行专题化、精细化设计,建立贴近实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高质量的“趣味课堂”“智慧课堂”“移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融入党最新的理论成果、网络时事热点、历史档案、优秀传统文化、重大活动等资源及知乎、B站、小红书等适合的网络素材资源。对内容进行整理、设计,形成精细化、专题化的知识单元。采用混合式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微课、慕课等趣味性、流动性的教学手段,或有学生参与制作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使课堂内容更具可读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内化情感信仰,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
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属于人心的教育,需要保证教育具有一定的温度,基于思想的交流,情感的共鸣,在心灵的碰撞中,才会入心入脑入行。所以其教育形式既要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特点,又要具备网络时代的创新。改变过去相对单一的灌输教育模式,辅之以渗透式教育、陶冶式教育、模仿式教育、实践体验式教育等教育模式。教育载体不仅仅停留在校园环境载体、校园活动载体和校园传媒载体(校园宣传语、校园报刊、校园广播和电视载体),还应该充分利用“00后”所熟悉的各种集影像、声音、文本等为一体,互动性强、受众面广的网络载体。改变话语的表达方式,用形象的“有温度”“接地气”“时代感”的词语来表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激发情感共鸣。
(五)深化行为践行,实现教学实践的立体化。
认识来源于实践。在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实践的作用[7]。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建立多维立体的网络意识形态实践体系。
坚持传统的教学实践活动项目,如校内实践活动、校外实践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时政论坛;走进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历史旧址,感受红色革命文化;“暑期三下乡”、寒暑假支教支农等实习活动等。强化网络课程实践,开设“微课堂”,通过抖音小视频制作、网络互动、腾信会议等新颖方式让学生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互相渗透,以“贴近”教育的姿态,引导“微表达”,从而实现“微言”也能有大义。建设网络校园社区平台,引导青年学子共同打造一个青春活力的校园社区环境,运用生动活泼的宣传方式传递主流意识形态讯息,增强情感认同的同时也减轻了网络空间不正之风对青年学子的影响。
(六)优化制度引导,凝聚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合力。
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事关社会稳定、民族复兴,是一件大事。所以应在高校的管理引导下,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全员、全方位育人格局。
构建向上向善的“校园粉丝文化”。由极具号召力、凝聚力和话语权的优秀老师和学生共同组建校园新媒体平台,监控网络信息舆情,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发展,把控好各种信息的有效传播,以确保校园网络空间的清朗。正如当下的“粉丝文化”一般,这批老师和学生更容易与大学生建立平等关系,使之更容易接受教育者所传递的知识信息,让领导机构与大学生建立稳定的联系。加强全员参与,凝聚合力。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需要各级党委部门、宣传思想部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协同推动,需要学生党组织和党员以身示范,专业课程教师也应该同思政课教师同心同向同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