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022-09-22郝兰兰马乃膺张仲兴李小兰

关键词:基序拟南芥元件

郝兰兰,马乃膺,张仲兴,李小兰,王 鸿,2

(1.甘肃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林果花卉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锌指蛋白(zinc-finger proteins,ZFPs)是含有通过结合Zn2+而存在的一类具有指状结构的模体,它对植物基因的表达调节、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和植物逆境生理调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按照半胱氨酸(Cys)和组氨酸(His)的位置和数量可将锌指蛋白分为C2H2、C2HC、C2HC5、C2C2、CCCH、C3HC4、C4、C4HC3、C6 和C8 等10 种不同类型[2-3]。C2H2 型锌指蛋白由2 个Cys 和2 个His 残基围绕1 个Zn2+组成,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三维空间结构,包括1 个反向互补的β 折叠结构和1 个α 螺旋结构[4-5]。Q 型C2H2-ZFPs 作为重要的C2H2 型锌指蛋白,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中,其锌指结构域(CX2-4CX3FX3QALGGHX3-5H)内含有高度保守的QALGGH 基序,为植物所特有[6-9]。目前,已有多个物种Q 型C2H2-ZFPs 的相关研究,且在拟南芥[10]、杨树[11]、水稻[12]和小麦[13]中其均被证明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植物生长和器官发育以及对逆境的反应与防御[14]。Q 型C2H2 型锌指蛋白在低温胁迫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OsMSR15在水稻受低温和干旱胁迫时上调,其过表达可显著增强水稻对逆境的耐受性[15];ZHANG 等[16]研究表明:SICZFP1基因过表达能明显增强转基因拟南芥和水稻的耐低温性;分离自大豆cDNA 文库的C2H2 型锌指蛋白基因SCOF-1已被证实与大豆的低温耐受性密切相关,并可被低温和ABA诱导表达,其编码产物与SGBF-1 蛋白相互作用,调控下游耐冷基因(cold regulated gene,COR)表达,以增强耐低温能力[17];此外,也有研究指出低温条件下矮牵牛ZPT2-2 和ZPT2-3 的表达量均会明显上升以应对低温胁迫[18-19]。可见,Q 型C2H2 锌指蛋白在植物抵抗低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在桃中尚未有研究报道。

桃(Prunus persicaL.)是蔷薇科重要落叶小乔木,因其肉质鲜美和营养丰富,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中国桃的主要种植区位于温带和亚热带,该区域易发生周期性冻害,严重限制其产量与品质,因此,挖掘抗寒基因对提高桃的耐低温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桃全基因组数据[20]的公布,本研究初步鉴定了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家族成员并预测其部分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桃C2H2基因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处理

2021 年7 月下旬,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桃园采集12 枝粗细相近、长短相同、朝北直立生长的丁家坝李光桃(P.persica nectarina) 1 年生带叶枝条。将枝条随机分为4 组,用保鲜袋密封,于4 ℃培养箱中进行低温诱导。在4 ℃处理0、2、6 和12 h 时随机选取1 组枝条,采集叶片作为试验材料,每组3 个枝条分别作为3 个重复,立即用液氮冷冻,在-80 ℃下保存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

从拟南芥基因组数据库(http://www.arabidopsis.org/)[21]下载拟南芥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的蛋白序列,以其作为模板构建文库,在桃基因组数据库中(https://www.rosaceae.org/)[22][Prunus persica Whole Genome Assembly v2.0 &Annotation v2.1 (v2.0.a1)] 进行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和BLASTP 算法搜索,获得桃C2H2候选基因。进一步运用Pfam (https://pfam.xfam.org/search)和SMART (http://smart.embl-heidelberg.de/)软件进行筛选,去除其中不含Q 型C2H2 锌指蛋白特定结构域的基因,最终获得桃C2H2 家族成员。

1.2.2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理化性质和染色体定位分析

利用EXPaSy (http://web.expasy.org/computepi/)在线工具对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大小和等电点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WoLFPSORT 网站(https://wolfpsort.hgc.jp/)在线预测其亚细胞定位状况和二级结构(https://npsa-prabi.ibcp.fr/cgi-bin/npsa_automat.pl?page=/NPSA/npsa_hnn.html);利用TBtools 软件测定桃Q 型C2H2 基因家族成员染色体分布,并进行可视化;从桃基因组中提取C2H2 型锌指蛋白家族全部成员的所在位置信息,利用MapGene2 软件将其家族成员定位到桃染色体上。

1.2.3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成员进化关系和基因结构分析

使用MEGA-X 软件分析基因家族的系统发育关系,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MEME (http://meme-suite.org/tools/meme)预测蛋白保守基序,motif 的最大预测参数设置为14;将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成员的进化树和保守基序利用TBtools 软件合并并可视化。

1.2.4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成员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利用在线网站PlantCARE (http://bioinformatics.psb.ugent.be/webtools/plantcare/html/)对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上游启动子区2 000 bp 序列进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并将结果用TBtools 可视化。

1.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

根据顺式作用元件(含低温响应元件LTR)以及国内外学者对Q 型C2H2 家族成员在其他物种上的研究,选取16 个极有可能响应低温胁迫的该家族成员进行荧光定量PCR 验证。在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设计并合成C2H2 锌指蛋白家族基因特异性引物序列(表1)。cDNA合成采用Prime Script RT reagent Kit (Perfect Real Time)试剂盒(TaKaRa)并参照说明书进行。采用SYBR Green 荧光染料法进行荧光定量PCR 反应,其中Actin作为内参基因。反应程序为:95 ℃变性30 s;95 ℃变性10 s;60 ℃退火30 s;72 ℃延伸30 s;共40 个循环。试验进行3 次生物学重复。

表1 qRT-PCR 引物序列Tab.1 qRT-PCR primer sequence

2 结果与分析

2.1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蛋白质理化性质

在桃基因组中鉴定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成员46 个,并按照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顺序命名为PpC2H2-1(Prupe.1G034100)~PpC2H2-46(Prupe.8G228000)。桃Q 型C2H2 基因家族的蛋白理化性质分析(表2)显示:氨基酸数量介于155~607 之间,理论等电点(pI)介于4.70~9.57,蛋白质分子质量介于17.118 7~65.857 11 ku。亚细胞结构定位预测显示:PpC2H2s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仅有少数成员存在于细胞质和叶绿体中。

表2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蛋白质理化性质Tab.2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Q-C2H2 zinc finger protein gene family proteins in peach

2.2 桃和拟南芥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

为研究桃和拟南芥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对104 个Q 型C2H2 锌指蛋白(拟南芥58 个和桃46 个)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图1)显示:根据序列相似性,可将PpC2H2 和ATs 的蛋白序列聚为16 个亚组(A~P)。PpC2H2s 在16 个亚组上均有分布,其中P 亚组分布最多,为7 个;D 和M 亚组包含成员数量最少,各含1 个。每1 个亚组中最少包含1 个拟南芥C2H2 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家族成员。

图1 拟南芥 (AT) 和桃 (Pp) Q 型C2H2 进化树Fig.1 Phylogenetic tree of Q-type C2H2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T) and peach (Pp)

2.3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及保守基序

由图2a 可知:46 个PpC2H2 可聚为7 个亚族(Ⅰ~Ⅶ)。由图2 b 可知:35 个成员无内含子,6 个成员含1 个内含子,5 个成员含有2 个或多个内含子;其中,亚族Ⅱ和Ⅲ中的成员均无内含子,Ⅰ、Ⅴ、Ⅵ和Ⅶ亚族中均有2 个成员含内含子,Ⅳ亚族中含有内含子的成员分别为PpC2H2-39、PpC2H2-06 和PpC2H2-24。由C2H2 成员的保守基序(图2c)及其中主要的2 个motif (图3)可知:除PpC2H2-26 外,其余45 个成员均含有motif1,说明motif1 为C2H2 蛋白的高度保守基序;且同一进化支的保守基序具有相似性,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而不同进化支内保守基序数量和类型差异较大,该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桃Q 型C2H2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的分析结果。

图2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成员的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及motif 分析Fig.2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gene structure and motif analysis of Q-type C2H2 zinc finger protein gene family members in peach

图3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主要保守基序Fig.3 Main conserved motif of Q-type C2H2 zinc finger protein gene family in peach

2.4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

由图4 可知: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包含多种植物激素顺式调控元件,如:脱落酸响应元件 (ABRE)、水杨酸响应元件 (TCA)和光响应元件 (G-box)等,其中还具有低温响应元件(LTR),猜测C2H2 型转录因子在桃抗低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

图4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家族成员启动子上游2 000 bp 的部分重要顺式作用元件Fig.4 Some important cis-acting elements in the upstream 2 000 bp sequences of peach Q-C2H2 zinc finger protein family member

2.5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的染色体定位

由图5 可知: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于桃的8 条染色体上,其中,分布于1 号和6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最多,各具有10 个基因;分布在4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最少,仅含有1 个基因。此外,共鉴定出9 对串联重复基因,其中在1、2、6、8 号染色体上有2 对串联重复基因,7 号染色体上有1 对串联重复基因。

图5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分布Fig.5 Chromosomal distribution of C2H2 zinc finger protein gene in peach

2.6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成员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

qRT-PCR 分析结果(图6)表明:4 ℃低温诱导时,16 个基因均上调,但表达模式不同。PpC2H2-03、PpC2H2-05、PpC2H2-12、PpC2H2-14、PpC2H2-15、PpC2H2-17、PpC2H2-18、PpC2H2-21、PpC2H2-24、PpC2H2-27、PpC2H2-28、PpC2H2-43、PpC2H2-44和PpC2H2-45的表达量均随胁迫时间延长整体呈升高的趋势,在12 h 达到峰值;PpC2H2-30和PpC2H2-34在2 h 达到峰值,之后有所降低,但均显著高于0 h。因此,推测C2H2 转录因子家族可能在桃抗寒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图6 桃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Fig.6 Expression of Q-type C2H2 zinc finger protein gene in peach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3 讨论

Q 型C2H2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是目前研究最为详尽的锌指家族之一,生物学功能多样[23-25]。它不仅能与DNA、RNA 相互作用,还可与蛋白结合[26],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叶的发生[27]、花器官发育[28]、种子萌发[29]、小穗发育[30]、激素信号转导以及非生物应激反应[31]。迄今为止,已从多个物种中鉴定出Q 型C2H2 锌指转录因子,如矮牵牛[32]、拟南芥[10]、水稻[12]、杨树[11]、番茄[33]、大豆[34]、马铃薯[35]和甘蓝[28]等,但在桃中尚未见相关报道。

本研究从桃基因组中筛选得到46 个Q 型C2H2 成员,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蛋白质理化特性决定亚细胞定位、配体结合和分子结构等特性,这些特性往往与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有关[36]。本研究发现:Q 型C2H2 锌指蛋白家族成员多为碱性蛋白,分子质量介于17.12~65.86 ku。此外,大量研究表明:亚细胞定位是确定序列生物学功能的重要线索,特别是与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的序列[37]。本研究预测发现该家族成员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仅有少数分布于线粒体、液泡和叶绿体中,这与井建玲等[38]对木薯的研究结果一致。保守结构域表明:每个成员最少包含1 个C2H2 锌指结构域,其中包含1 个植物特异性QALGGH 基序,在C2H2 转录因子的蛋白质结合DNA 序列中起重要作用[39-40]。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家族蛋白被聚为16 个亚组(A~P),并且聚类在同一分支中的基因具有功能多样性。染色体定位分析发现:Q 型C2H2 锌指蛋白不均匀地分布在桃的8 条染色体上,说明C2H2 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发挥着广泛的作用。

低温是制约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重要逆境因子,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低温造成的农作物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41]。转录因子能与启动子区域中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激活低温胁迫下响应基因COR的表达,从而响应逆境生理[42]。Q 型C2H2 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且具有多种功能,已被研究报道响应低温胁迫,如:ZFP245 的过表达可增强水稻对低温、干旱和氧化胁迫的耐受性[43]。本研究对Q 型C2H2 蛋白启动子上游2 000 bp 序列分析表明其存在低温响应元件(LTR),推测该家族成员可能在桃应对低温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基因的表达模式可为了解其功能提供重要线索。qRT-PCR 发现:低温胁迫下,16 个Q 型C2H2 家族成员均显著上调,进一步暗示Q 型C2H2 可能参与桃响应低温胁迫。

4 结论

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桃中鉴定了46 个PpC2H2基因,可聚为16 个亚组,且不均匀地分布在桃的8 条染色体上。低温胁迫下,16 个Q型C2H2 家族成员表达均为上调,且以PpC2H2-18最为显著,提示Q 型C2H2 可能与桃抗低温性相关,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家族成员对低温胁迫的作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基序拟南芥元件
龙眼全基因组和转录本序列SSR位点的鉴定
带TRS基序突变的新型冠状病毒威胁更大
拟南芥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通过合成生物学可改造非豆科植物进行固氮(2020.8.8 iPlants)
如何读懂色环电阻
反渗透膜元件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拟南芥
口水暴露了身份
宝马i3高电压元件介绍(上)
一株特立独行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