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仔猪等孢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2022-09-22张浩钿
张浩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 库尔勒 841005)
0 引言
随着畜牧产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猪养殖形态从散养到集约发生根本性转变,有许多猪场对仔猪等孢球虫病缺乏了解,错误诊断后,造成仔猪整齐度差异化、断奶成活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等,给仔猪的饲养管理造成不利影响。在大规模养殖过程中,应在集中饲养的规模场片区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本地区球虫病的发生及大规模爆发作出预警,加大对疾病的控制力,减小因球虫病导致的经济损失。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于2021年7—9月分别选取不同地域2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某市区畜牧养殖场、某乡镇畜牧养殖场),采集2种仔猪(长白、杜洛克)1 000份粪便样品,实际采集样品984份,样品损失16份。
1.1.1 试剂
饱和食盐水。
1.1.2 主要器材
清洗干净的青霉素小瓶、三角瓶、玻璃棒、棉签、纱布小块、盖玻片、载玻片、电子天平、显微镜。
1.2 取样与试验方法
1.2.1 取样
采样前,先查看养殖档案,观察仔猪的生长状况,分别为每一头仔猪编号记录其种类和日龄。仔猪喂食大约1 h,待其排便后,开始采集新鲜样品,观察仔猪粪便有无明显病理性变化,记录其粪便形态和颜色。挑取适量粪样,置于采样袋中。
1.2.2 卵囊收集
由于饱和盐水漂浮法精确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在此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卵囊的收集[1]。具体方法为:在样检室内,先将准备好的青霉素小瓶按照样品数量进行编号,称取粪样1 g置于含少量饱和盐水的青霉素小瓶中,用不同的玻璃棒,分别将每个青霉素瓶中的样品粪便充分捣碎并与盐水搅匀,再缓慢加入饱和盐水至液面略高于瓶口但不溢出为止,在瓶口覆盖纱布和载玻片,静置15 min,待青霉素小瓶中粪样的粗渣沉淀后,以备做进一步鉴定。
1.3 虫种鉴定
1.3.1 制片方法
样品静置时间过后,双手平持载玻片向上提起后迅速翻转,使有饱和盐水的一面向上,小心盖上盖玻片,防止产生气泡。
1.3.2 镜检
在显微镜下,可见椭圆形或近圆形的呈现淡黄色的等孢球虫卵囊,可作出确诊,并对确诊的卵囊数量进行记录。
1.4 寄生虫统计及计算方法
对寄生虫感染率的统计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猪中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感染猪进行驱虫。
通过对寄生虫感染强度的统计可以反映出在采样时间段内被统计猪中寄生虫的扩增情况,以确定合适的驱虫用药剂量。
具体寄生虫统计计算方法如下:
感染率(Prevalence)=(被某虫感染的宿主数/检查的宿主数)×100%(1-1)
感染强度(Infectionintensity)=某虫总数/被感染宿主数(1-2)
2 结果
通过将镜检结果进行汇总,分别统计出不同仔猪等孢球虫的感染率、感染强度、粪便形态和粪便颜色,数据见表1、表2、表3、表4。从调查结果来看,仔猪球虫在夏季和秋季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但由于不同季节温度等因素发生变化,数据中普遍表现出夏季感染率较高,秋季感染率稍低,11~14日龄仔猪较易发生感染,靠近市区比远离市区的地方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后粪便颜色多呈浅黄色,形态稀薄,质地稀软。
表1 7—8月猪等孢球虫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统计
表2 9—10月猪等孢球虫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统计
表3 猪等孢球虫感染粪样粪便形态统计 单位:%
表4 猪等孢球虫感染粪样粪便颜色统计 单位:%
注:G:干燥。X:稀薄。G+:粘稠呈一体的颗粒状粪便,非常湿润。G++:粘连在一起颗粒状粪便,较为湿润。G+++:勉强粘连在一起的颗粒状粪便,稍为坚硬。G#:散在堆积的颗粒状粪便,质地较为坚硬。X+:非常粘稠的糊状粪便,稍为湿润。X++:较为粘稠的稀糊状粪便,非常湿润。X+++:稀薄的米汤样粪便。X#:水样粪便。
3 结论与预防
3.1 仔猪等孢球虫流行的影响因素
3.1.1 球虫流行受仔猪日龄的影响
仔猪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母源抗体的影响,仔猪一般很少表现病征和继发感染,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仔猪体内母源抗体的水平下降,这段时间内如果没有做好疾病预防和圈舍卫生工作,则感染球虫的几率大大上升。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13~14日龄仔猪的感染率均高于7~8日龄的仔猪。
3.1.2 球虫的流行受气候的影响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球虫的流行受季节影响显著,调查表明,在气候温暖,多雨潮湿的夏季,猪的球虫感染率较高;气温转冷、较为干燥的秋季,感染率降低。
3.1.3 球虫的流行受防治措施的影响
较好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仔猪球虫的感染率。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9~10月时由于市区猪场对13~14日龄的仔猪进行了针对性的球虫驱虫及预防处理,使该日龄阶段的仔猪球虫感染强度大大降低,达到了优化饲养的目的。
3.2 仔猪等孢球虫病的预防
从上述仔猪等孢球虫病的发病过程和致病机理来看,想要防治仔猪等孢球虫病就要从其根源上解决。
3.2.1 在内环境上预防
给猪定期投喂抗球虫药,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换抗球虫药物的种类。在母猪产前2周到产后2周内,在母猪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2]。仔猪在3~5日龄时服用百球清,可明显改善仔猪2~3周龄时的腹泻情况[3]。
在实际生产中感染球虫病的仔猪,常因继发感染而受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因素的混合影响,往往表现出体质虚弱。因此除了对病弱仔猪服用驱虫药物外,可将病弱仔猪倒提后在其腹腔内投喂5%的葡萄糖和Ringer液用于促进肠道内IgA—Igs份泌型抗体的增加,增强其体质与抗病能力[4]。
目前常用于防治本病的有效抗球虫药有莫能菌素、妥曲珠利、百球清、虫力黑和磺胺类药物等[5]。仔猪发生球虫病以后,除了使用上述的抗球虫药物进行治疗以外,还可以给患病仔猪灌服肠黏膜保护剂[6],如活性炭、矽碳银、氢氧化铝等,这些药物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多小孔和叠层状结构,吸附能力很强、安全性能高,可以均匀分布在肠黏膜表面吸附虫体,保护肠道黏膜免受裂殖子刺激,使受损黏膜快速再生。
3.2.2 在外环境上预防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仔猪球虫病的流行与区域、气温,饲养仔猪圈舍的环境卫生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做好仔猪圈舍的粪便清理和消毒工作至关重要,尤其要做好母猪乳房的清洁,及时清理漏粪板等,避免球虫卵囊在其中滋生[7]。
在切断传播途径方面,由于球虫卵囊多位于粪便中,可以对其采用生物热消毒法[8]:定期清理圈舍粪便,并将粪便堆砌在地面硬化的集粪池内,并加盖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在粪便堆砌过程中,利用粪便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产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杀死寄生虫卵,进而达到消毒目的[9]。
在做好消毒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本身的机体抵抗力,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补充电解质。
在饲养管理方面,产房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制度[10]。在仔猪哺乳时避免互相踩踏、抢食,使初生仔猪进食足量的初乳,利用母源抗体增强仔猪在初生阶段的免疫力;在怀孕母猪的管理方面,应饲喂营养全面、新鲜的饲料,供给消毒、清洁的饮用水,增强母猪的抵抗力,饲料的轮换要循序渐进的进行[11]。在仔猪管理方面,应减少仔猪的寄养,避免发生仔猪之间的交叉感染,实在需要采取寄养的方法时,应尽可能缩小仔猪日龄之间的差别,并做好消毒工作[12];加强粪便的管理,仔猪发生腹泻时要及时进行治疗,并将生病仔猪进行隔离,及时清除圈舍内的粪便与其他污染物,防止球虫卵囊的传播;猪养殖密度不应太高,确保猪舍内的通风换气,做好圈舍灭蚊蝇(生物杀虫法、物理杀虫法、药物杀虫法)、灭鼠工作,须严防鼠、犬、猫等动物携带球虫卵囊进入产房中;在母猪分娩时,采用高床分娩栏可以减少球虫病的感染率。
4 结束语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诊断和发现,那么仔猪球虫病在一个地域内的扩增将呈现逐级递增趋势。但是一旦对其使用针对性的治疗和防控方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预防疾病的蔓延,对加强仔猪球虫病的认识有重要意义,及时做好诊断和预防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