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2-09-22钱霞李萍万婷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躯体障碍症状

钱霞 李萍,2 万婷

1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 200065;2上海市普陀区曹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062

抑郁障碍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或情感障碍,临床表现可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每年全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死亡率为 11.4 /10万人。躯体化是一种体验和表述躯体不适与躯体症状的倾向,这类躯体不适和症状应用目前的实验室检测手段无法发现其相应器官病理基础的证据,或者症状表现与检查结果不对称。国外有报道显示,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发生率为 66%~93%,国内研究发现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发生率为77.8%~100%。有调查研究显示,抑郁障碍程度越严重,社会功能越差。本研究通过对精神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社会功能开展调查分析,旨在了解精神障碍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及社会功能现状,分析精神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为切实有效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全面康复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应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某二级精神专科医院2019年1~12月抑郁障碍患者85例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抑郁障碍患者;②年龄≥18岁;③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器质性病变、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情感分裂性精神障碍或痴呆或存在物质滥用史者。

1.2 方法

1

.

2

.

1

调查工具

1

.

2

.

1

.

1

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使用自制问卷调查人口学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子女、职业、收入、信仰状况等。

1

.

2

.

1

.

2

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是针对躯体症状群的独立自评分量表,该量表信效度较好,Cronbach's alpha=0.83,重测信度为0.864,量表共有15个三分类条目,包括胃痛,背痛,关节疼痛,女性月经痛,头痛,胸痛,晕眩,偶尔昏晕过去,感到心悸,透不过气来,性生活疼痛,便秘或腹泻,恶心,胀气或消化不良,感觉疲劳或无精打采,睡眠问题或烦恼。0分:没有困扰;1分:少许困扰;2分:很多困扰。评分越高表示躯体症状严重程度越重。0~4分为无躯体症状;5~9 分为轻度躯体症状;10~14分为中度躯体症状,≥15分为重度躯体症状。

1

.

2

.

1

.

3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该量表信度良好,SDSS的评定一致性为85%~99%,Kappa为0.6~1.0。共有十个项目组成,分别为职业、工作、婚姻职能、社会性退缩、家庭外社会活动、个人生活自理、责任心、计划性、对外界事物的关心和兴趣。每项评分为0~2分,0分:为无异常或仅有不引起抱怨或问题的极轻微缺陷,1分:确有功能缺陷;2分:严重功能缺陷。总分≥2分为社会功能缺陷,总分<2分为社会功能正常。询问时间平均用时5~8 min。有些体检者若干项目可能不适用,如未婚者婚姻职能,该项不计入总分,评定时间范围为最近1个月。总分数越高,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

1

.

2

.

1

.

4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该量表包含抑郁情绪、自杀、入睡困难、工作和兴趣、胃肠道症状、自知力等17个条目,采用 5级评分法,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4分:极重;总评分越高则抑郁情绪越重,>17分为肯定有抑郁,8~17分为可能存在抑郁,<7分为无抑郁。该量表内部一致性 Cronbach’s 系数在 0.8 以上。

1

.

2

.

2

资料收集方法 此次采用属横断面调查。根据纳入标准,选取门诊或住院抑郁障碍患者,取得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后开展调查。为保证问卷质量,每份问卷都附有指导语,简要介绍量表,让患者了解研究的意义和问卷填写方法,患者对问卷的疑问负责调查人员现场解答。患者填完问卷后交于调查人员,调查人员仔细检查项目填写情况,核查患者所填写项目有无遗漏,如有遗漏及时请患者补全信息。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抑郁障碍患者的躯体化症状情况

本研究抑郁障碍患者年龄18~82岁,平均(50.31±12.94)岁。PHQ-15得分5~27分,平均(13.61±6.07)分,其中轻度躯体症状29例,中度躯体症状22例,重度躯体症状34例。不同特征抑郁障碍患者抑郁情绪、躯体化症状及社会功能缺陷得分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抑郁障碍患者抑郁情绪、躯体化症状及社会功能缺陷得分

续表1 不同特征抑郁障碍患者抑郁情绪、躯体化症状及社会功能缺陷得分

2.2 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

SDSS总分0~20分,平均(9.54±4.06)分,≥2分83例。SDSS各条目情况见表2。

表2 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n(%)〕

2.3 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社会功能相关性分析

见表3。

表3 PHQ-15与SDSS相关性

2.4 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与躯体化症状及抑郁程度相关性分析

见表4。

表4 SDSS与PHQ-15、HAMD相关性

2.5 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社会功能缺陷为因变量,性别、工作状态、服药依从性及躯体化症状为自变量,进行回归性分析。见表5。

表5 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n=85)

3 讨论

3.1 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情况

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普遍存在,本研究85例患者躯体症状发生率为100%,这与麦迪尼亚提等的调查研究结果超90%的发生率相一致。本研究发现,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中重度达65.9%,与Novick等的研究结果相符。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目前国内外尚未系统进行过深入探索和针对性的有效管理,这可能由于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为情感症状,而对抑郁造成的躯体化症状未给予足够重视。本研究表明,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程度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月收入水平、工作状态及受教育水平有关。可能由于患者服药依从性好,抑郁症状得到控制,躯体化症状随之改善,有研究显示,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程度会影响其躯体症状。这可能由于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较高,在和疾病的伴行过程中,能有更主动的求医行为,更容易接受疾病知识和积极配合治疗,因而患者的躯体化症状能够得到改善和减轻。经济支持是重要的中介因素,良好的经济基础是患者在反复就医过程中的重要保障,患者能够有后续治疗的心理安全感,就医依从性高,从而缓解躯体化症状。躯体化症状越严重者可能由于抑郁程度越高,患者社会性退缩越严重对工作能力造成影响,故正常工作状态患者躯体化症状得分较好,但本研究中不工作状态躯体化症状得分情况好于请假或工作减量状态,可能与不工作分组里不仅包括因躯体化症状严重无法工作还包括无业以及离退休患者有关。提示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案,帮助患者提高对躯体化症状的认识,增加自我效能感,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指导患者了解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应对方式,了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服药依从性,减轻躯体化症状对抑郁障碍患者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增加医院、社区、家属联动,如提供同伴支持、家属学校等服务,让患者学会如何应对负性情绪,帮助家属更好的理解和关爱患者,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社会支持,以改善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进而改善社会功能。

3.2 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抑郁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达97.6%,表明目前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状况不容忽视,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高度重视。50.6%的患者“个人生活自理”正常,可能由于患者不愿依赖他人,给他人造成负担,尽量自我料理生活;89.4%~93%的患者在“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职业和工作”、“家庭外的社会活动”和“社会性退缩”方面有不同程度的社会缺陷,其原因可能为:①心理因素:抑郁障碍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患者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差,容易产生心理挫折,逐渐产生不安全感,使他们逃避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出现社会性退缩行为。有研究显示,心理因素是影响患者社会回归的重要危险因素。 ②躯体因素:由于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普遍存在,如疲乏、睡眠障碍、胃肠道不适等,身体上的不适导致患者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程度减弱,不愿参与家庭外的社会活动,加重社会功能减退,进而对职业和工作造成影响。③文化因素:部分抑郁障碍患者及家属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疾病认知欠缺,认为生病应好好休息从而限制患者活动,使患者社会功能减退。

3.3 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社会功能缺陷呈正相关

本研究显示,SDSS评分与患者的躯体化症状程度密切相关。患者PHQ-15总评分越高,SDSS总评分越高,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社会功能缺陷呈正相关;PHQ-15中痛经条目与SDSS总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条目均与SDSS总评分呈正相关。

3.4 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

本次研究结果与Novick研究一致,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的严重度与其抑郁症状的程度呈正相关;目前对于社会功能缺陷与抑郁障碍症状的关系存在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抑郁障碍症状改善后社会功能缺陷会得到同等改善,临床症状是决定社会功能恢复最重要特征; 也有学者认为抑郁障碍患者症状改变不能完全解释社会功能的改变,本次研究结果跟后者一致,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社会功能缺陷无统计学差异。

3.5 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

3

.

5

.

1

性别对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工作状态及服药依从性会对社会功能有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及躯体化症状与社会功能有相关性。可能由于女性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及社会角色,受心理、生理及社会等因素影响更为明显,有研究显示,抑郁障碍发病率约为男性2倍,提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女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症状管理,给予女性抑郁障碍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及社会支持,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

3

.

5

.

2

躯体化症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躯体症状严重程度是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社会功能康复的重要预测因子,由于抑郁障碍躯体化症状患者往往多强调躯体症状,以致容易在就医时被误诊或漏诊,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导致病程迁延,致使社会功能减退,提示医护人员应提升对躯体化症状的认识,尽早识别及干预,以减轻抑郁障碍患者的躯体化症状,改善其社会功能。

4 不足与展望

4.1 不足

有研究显示,影响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因素众多,本研究虽然对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一般临床资料、躯体化症状及社会功能进行横断面分析,初步得出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影响因素。郁障碍躯体症状发生率为100%,样本量具有代表性,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量小、不同特征内容不全面等。本研究是长期研究项目,将继续收集样本量,以进一步探讨影响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心理社会因素,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循证依据。

4.2 展望

抑郁障碍患者普遍存在躯体症状,躯体症状可影响社会功能。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社会功能相关研究国内较少见。目前抑郁障碍治疗主要着重于缓解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未足够重视躯体症状的影响。因此,抑郁障碍躯体化症状需进一步探索,了解其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地对躯体症状进行干预治疗。从而促进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以达到身心全面健康,更好地回归社会,高质量生活。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躯体障碍症状
“维生素”大口吃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跟踪导练(四)2
搬家
原来我们都有病
选择障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