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痛苦、健康素养、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2-09-22孔凌云汪洋柴士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金字塔逆向血压

孔凌云 汪洋 柴士花

驻马店市中医院 463000

高血压是当代威胁全球的第一大慢性疾病,目前已发展成为心血管疾病首要危险因素,全球约有13%的死亡归因于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作为具有疾病与危险因素“双重特质”的心血管综合征,高血压患者可依靠自身健康管理控制血压,降低疾病不良结局风险,而自护能力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研究报道,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主要依赖于病人长期且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行为、动机、自我效能及健康素养。目前,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的提高、健康素养的培养及心理疏导主要从健康行为建立、健康信念宣教、延续护理及家庭功能等方面进行。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尚未被临床应用,该理论是由美国学者Edgar Dale提出,认为不同的学习方法会有不同学习效果,而主动学习效果明显优于被动学习,充分发挥被教育者主观能动性,以提高知识保留率和吸收率。本研究采取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进一步分析其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痛苦、健康素养、自护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驻马店市中医院高血压患者16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于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病程≥1年,临床资料完整;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合并精神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者、文盲。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每日盐摄入量、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主动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病因、表现、防治措施等方面知识,叮嘱其按时按量用药、规律饮食,出现任何不适即刻电话咨询护士;发放高血压健康教育手册,要求患者定时翻阅,强化疾病认知;每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其用药、饮食等情况,积极解答患者疑惑,10 min/次,共电话随访6次。观察组给予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及频率:大多数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多居家休养,故建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形式开展集体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时间分别为基线调查后即刻、基线调查后3个月、6个月,60 min/次,共3次。(2)健康教育内容:①调查:采取面对面交流形式,了解患者病史、年龄、家族史、合并疾病、家庭月收入、血压控制等情况,结合心理负担、健康素养、自护能力、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量表得分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将3次健康宣教由浅到深划分为高血压基本知识及血压测量方法、服药期间常见误区、心理干预。②实施:遵循逆向多维法原则,将高血压患者作为主角,专科护士作为辅助引导角色,除下发资料、提供视频、一般讲解外,均由高血压患者主导健康教育。第1次健康宣教:主要采取面对面+微信抽查;指导患者自主学习:以面对面指导为主,收集高血压基础知识、药物信息、血压测量方法,制作成视频、文档、PPT等多个版本,下发给患者,安排其自主学习,期间护士通过抽查方式了解其学习掌握程度;指导患者学以致用:护士反复向患者树立一个信念,即学习健康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于现在及以后生活中,例如偏远地区或经济条件过差,无法定期到院检查血压者,需自行掌握血压测量方法,即测量时间集中于晨起、清晨10∶00、下午2∶00~3∶00、下午6∶00、晚上10∶00~11∶00 5个时间段。测量次数。建议测量2次,服用降压药初期可增加测量次数,血压恢复正常后,减少测量次数,测量方法:选取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坐于有靠背座椅上,裸露右上臂,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处同一水平,注意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及合并糖尿病,可加测站立位血压,居家休养期间,通过微信视频进行定时抽查,要求患者现场示范血压自我检查方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无问题者给予表扬,并邮寄奖励物品,如一束鲜花、一块蛋糕等。第2次健康宣教:主要采取微信视频/语音干预;护患参与合作式学习: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引导其表达内心想法,并利用共情技术(拥抱、点头)给予安慰,赢取患者信任,建立合作关系,随后以共同完成任务方式指导患者,如用药指导,部分患者用药常见误区涉及快速降压、血压正常后停药、生活作息混乱等,此时指导患者自行在百度搜索相关内容,护士则负责收集典型案例,整理成册,以文档形式传输至微信交流群,进一步加深患者印象,避免走进服药误区。第3次健康宣教:主要通过微信视频/语音干预;病友互助:要求1名同伴教育者进入微信群,并向群友展示“同伴教育者”证实,获取患者信任;其次同伴教育者可通过图片、视频、动图等形式介绍坚持服药、运动、血压监测重要性,并利用@、私聊、每日日记等功能督促群友服药、运动、血压监测等;最后根据群友意见组织室外活动,如画画、唱歌、书法等。两组连续干预6个月,流程见图1。

图1 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

1.3 干预指标

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具体如下:①心理痛苦:采用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DMSM)评估,该问卷涉及心理痛苦温度计(DT)、心理痛苦相关因素调查表(PL),前者从0至10有11个尺度,0即无痛苦,依次递升,10即极度痛苦,评分越高,提示受试者心理痛苦越严重;后者由5个因子共40项条目构成,涉及实际问题(6项条目)、情绪问题(9项条目)、交往问题(4项条目)、躯体问题(20项条目)、精神宗教信仰问题(1项条目),采用“是”“否”评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5分即无此情况至非常严重,评分越高,提示相应指标程度越高;该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为0.79;②健康素养:采用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HLSCP)评估,该量表包含信息获取能力、经济支持意愿、改善健康意愿、交流互动能力4个维度,共24个条目,总分120分,评分越高,提示受试者素养越高,该量表在高血压患者评估中具有良好信效度,一致性Cronbach α为0.82;③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估,涉及自我概念(1~8题)、自我责任感(9~14题)、自我护理技能(15~26题)、健康知识水平(27~43题),采用5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表明受试者自护能力越强,量表一致性Cronbach α为0.86;④生活方式: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估,共52个条目,总分52~208分,根据评分分为优秀(172~208分)、良好(132~171分)、一般(92~131分)、差(52~91分),评分越高,提示受试者健康行为越好,一致性Cronbach α为0.92。⑤血压变化:统计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变化情况;⑥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绞痛、心律不齐、心肌梗死。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DT、P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的健康素养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健康素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信息获取能力、经济支持意愿、改善健康意愿、交流互动能力等健康素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健康素养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护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HPLP-Ⅱ评分等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比较〔n(%)〕

2.5 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DBP、SB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

2.6 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7。

表7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3.1 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自护能力、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美国护理学家Orem指出,自我护理是指人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及综合功能完好而对自身和环境做出的功能性调整。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主要包括食材选择、饮食控制、服药依从性、情绪控制、抽烟及嗜酒、运动六大因子。大量研究显示,健康教育能提高高血压人群疾病相关知识水平,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本研究结果说明,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与传统健康教育均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变行为习惯,但前者的效果更为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内容的丰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健康素养,改变行为方式,在自我护理过程中,健康素养的增强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引起自护能力的提高。以往,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往往是从运动、饮食、限烟限酒、用药依从性等方面泛泛而谈,缺乏重点、全面性和系统性,更无固定的理论模式对干预内容进行支撑和引导。而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以学习金字塔理论为指导,该理论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理论,以引导被教育者主动学习为特点,强调参与式学习、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同时注重被教育者知识的复制和传承。本研究以此为导向,将高血压患者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迁移,以提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通过3次健康教育,将教育内容由浅到深划分为高血压基本知识及血压测量方法、服药期间常见误区、心理干预,借助多维度教育方式,将健康信念逐渐深入患者内心,进一步培养健康素养,逐步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增强自护能力的目的。

3.2 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

目前,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明显提高,但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痛苦关注甚少。长期慢性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随心脑损害的患者,常有倦怠、乏力、焦虑、心烦意乱,对周遭事情缺乏兴趣,悲观失望,甚至常感生不如死,处于不同程度的心理痛苦之中。这些不良情绪会加重高血压,尤其伴脑血管疾病者,这种影响更加敏感。另有研究指出,提供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和支持,能协助病患减少不良心理问题,促进其积极应对疾病。本研究结果提示,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可能在提升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增强自护能力的同时,自我效能感提升,控制血压水平信心提高,焦虑、忧愁及悲观失望心情得到缓解,心理痛苦减轻,这对控制血压、保持正常血压水平至关重要。

3.3 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高血压本身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1级高血压到3级高血压,血压水平越高,则风险就越大。研究报道,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来说,除血压水平外,还有血脂、血糖、吸烟、年龄等诸多危险因素。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而良好行为习惯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还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以学习金字塔理论为指导,将患者作为学习的主体,护理人员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强调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效用,进一步增强疾病了解和认知度;同时注重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科学运动、遵医用药、定时体检、保持平稳情绪、戒烟限酒等,这对控制血压、降低不良事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学习金字塔理论下逆向多维法健康教育是一项新型健康宣教模式,在培养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促进健康行为、增强自护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同时能协助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控制血压水平,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高血压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老年患者,生活习惯根深蒂固,临床工作中,健康教育需加大投入,最大程度延长延伸服务时间,确保干预效果。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金字塔逆向血压
“金字塔”
逆向而行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Great Vacation Places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最怕啥
金字塔是用金子造的吗
天冷了要换好一点的降压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