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标本出现溶血和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分析
2022-09-21苏瑞文陈景连林俐王小平
苏瑞文,陈景连,林俐,王小平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2
0 引言
血生化检测是通过特定检测技术对血液样本进行分析测定以获取其生物信息,再通过这些生物信息来判断疾病、监测病情、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获得精准的血生化检测结果是实现其临床应用价值的根本,血液标本采集、处理、保存和检测一系列过程都是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的,必不可在这些过程中出现任何干扰因素,但实际上检验科仍难以完全规避其中的干扰因素,偶尔会发生溶血标本、脂血标本[1]。溶血标本指的是红细胞体外破裂而向血清标本释放细胞内组分,脂血标本是指血清标本中存在大量脂类物质,这些会直接影响血生化检验结果,最终误导临床医师对疾病的判断[2]。所以,检验科要想获得精准的检测结果,首先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去消除常见的溶血、脂血对检测结果的干扰,降低检测结果误差[3]。现就选取本院2021年检验科的一部分检测标本进行对比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6月在本院检验科接受生化检验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受检者同时分别采集3份标本,其中1份正常对照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制作1份溶血标本为溶血组,制作1份脂血标本为脂血组。80例患者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18~68岁,平均(49.8±1.5)岁。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研究方法
80例患者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标本,常规送检检验科。接受样本后,检验人员进行血液样本处理,对照组标本经过5分钟5000r/min离心处理后分离出上清液,正常保存。脂血标本制作:捣碎,以3000r/min离心4min,分离出血清,与脂肪乳注射液调匀,获得脂血组标本。溶血组标本制作:捣碎、以3000r/min离心4min,分离出血清,获得溶血组标本。在同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检验生化指标。检测前,先校准仪器,进行标定,按照检验标准流程、仪器操作标准进行仔细检测,每项指标检测3次,计算出平均值。检测指标包括TP(血清总蛋白)、ALB(白蛋白)、STB(总胆红素)、AST(天冬氨酸氨基转肽酶)、GGT(谷氨酰胺基转肽酶)、BUN(尿素氮)、CK(肌酸激酶)、GLU(葡萄糖)、K+(钾离子)Na+(钠离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以对照组血液标本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为基准,溶血组血液标本生化检测中TP(78.6±3.1)g/L、ALB(45.8±2.6)g/L、STB(11.5±1.1)μmol/L、AST(38.5±2.6)U/L、BUN(5.9±0.7)mmol/L、CK(131.6±6.7)U/L、K+(4.9±0.5)mmol/L水平明显升高,GGT(35.2±0.8)U/L、GLU(4.0±0.5)mmol/L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明显(P<0.05);②以对照组血液标本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为基准,脂血组血液标本生化检测中TP(73.5±2.9)g/L、ALB(42.5±3.6)g/L、CK(108.6±5.2)U/L、GGT(45.8±1.2)U/L、GLU(7.7±1.1)mmol/L明显升高,Na+(130.2±6.7)mmol/L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血液检查是临床多种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占据重要低位。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血液分析技术也快速改进,对血液样本的检测水平不断提升,血液样本检验效率、结果的精确性都在完善[4]。血液检验过程中,各个环节中多个因素都会影响血液标本及其检验质量,比如血液采集、保存、送检、检验分析等环节都会影响最终检验结果[5]。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血液样本处理及分析技术,对其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最终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事前管控。影响血液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非常多,包括:①患者因素,患者剧烈运动或处于紧张状态下采集血液标本、进食太多或女性患者处于月经期采集血液标本,也会影响血液中某些成分,最终引起检验误差。在采集血样之前,先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饮水、运动情况,女性患者要询问是否处于经期。耐心安抚患者因采血操作而带来的紧张情绪,讲解采血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能配合采血过程。②采集方法,采血者采血技术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比如采血时定位不准确、采血针针尖反复探索静脉都有可能引起溶血或凝血,使得样本采集更加困难。采血时间节点的控制也会影响结果,较长时间空腹后采血时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浓度会明显下降,代谢产物的含量又会增加,造成检验结果偏差。采血前患者的准备工作影响血样的检验质量。③抗凝剂比例、种类的选择,血液凝固这个生化反应过程比较复杂,采集血液标本时要应用抗凝剂来对抗凝血,如果所用抗凝剂的种类、比例不正确则会影响血液抗凝过程,干扰检验结果[6]。采血时要努力做到一针见血,有输液治疗需求者要避免在同一血管处进行采血和输液,以免采集的血液样本被稀释。血液采集时机以用餐后12h作用,最好是空腹状态采血,以便能反映样本中生化指标的真实水平。④保存,采集血液标本后要妥善保存、及时送检,否则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血液中某些成分的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完成采集工作后要及时送检,以免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各种血液反应,如溶血、脂血等。这也是本篇论文讨论分析的重点。溶血、脂血都是干扰血液检验的常见因素,包含体内代谢、体外物理或化学诱发因素等[7-8]。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后,血液高浓度物质释放,会使得部分生化检验结果升高,本次溶血组TP、ALB、STB、AST、BUN、CK、K+水平明显升高。同时溶血后还会稀释血清而干扰结果。脂血包括体内脂血、体外脂血,体外脂血为采集血液混合脂肪乳,体内脂血为采集血液前摄入了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饮品等,也会使得部分生化指标升高,本组脂血组TP、ALB、CK、GGT、GLU明显升高。所以,接受血样后要在规定时间进行规范性处理和检验,如果所接受样本不合格则应退还,重新采血。依据现有的资源及检验方法,考虑患者的因素,评估血液样本检验指标,力争最高的检验准确度与精密度,避免检验结果的误差影响临床疾病诊断[9]。
综上所述,为了最大程度获得准确无误的血液样本检验结果,提升检验质量,要总结影响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加强管控血液采集、保存、送检、检验、复核的每一个环节。完成血样检验后,要对获得检验结果进行复核,预防漏检、错检。一旦发现检验结果有偏差则要及时与检验员、受检者联系,重新采样检验,切不可将错误的检验结果用于临床疾病诊治的参 考[10]。出现检验结果异常的情况下要认真探索原因,及时上报、整改,避免工作失误。要充分利用和结合医院检验科资源,按照规定的血液检验流程进行操作,采取措施管控影响最终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努力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最精确的参考依据[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