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

2022-09-21崔国强毕先进

济宁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挑山工泰山精神

崔国强 毕先进

(1.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泰山“挑山工”精神是指泰山挑山工所体现出的精神。2018年6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殷切希望山东广大干部群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1]53,“挑山工”精神因此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山东省泰安市是“挑山工”精神的发源地,挑山工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品质,被誉为泰安人民、山东人民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精神的缩影,“挑山工”精神体现出了人民的奋斗精神。

“挑山工”精神诠释了人民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泰山“挑山工”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爬坡过坎、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创造性转化历史发展文明劳动成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目前,“挑山工”精神的实践转化主要集中在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的引领,体现为攻坚克难时的信心和勇气。对于“挑山工”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相关报道和研究较少。将“挑山工”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挑山工”精神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一、泰山“挑山工”精神文献研究回顾

最早关注泰山“挑山工”的文学作品是1981年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挑山工》。《挑山工》是当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由于入选全国语文课本,泰山挑山工的名字得以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对CNKI关于“挑山工”精神的文献检索显示,从1981年3月至2020年11月共有85篇文章或报道研究“挑山工”精神,第一篇研究挑山工的文献是左升发于1981年3月2日发表在《江西教育》上题为《立意深刻构思新颖——〈挑山工〉浅析》的论文。文中对挑山工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可贵精神进行了阐述,并说明这一精神给人以鼓舞和鞭策的作用[2]44-45。自1981年3月至2016年5月,共计21篇论文围绕《挑山工》进行研究,这些文献大多属人文学科领域的文学阐释。

2017年5月,吴国隆、毕智卫在《旅游纵览》上发表实证研究《我国著名景区内挑山工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角色定位研究——以泰山和黄山挑山工为例》,开启了新的研究视角。特别是2018年7月11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学习时报》上发表《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后[3],研究“挑山工”精神出现了高潮。从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先后有61篇论文或报道专门研究泰山“挑山工”精神。此阶段对“挑山工”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泰山“挑山工”精神的渊源与内涵研究;二是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泰山“挑山工”精神应用研究;三是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其它领域实践应用研究等。相关文献体现出一定的实证色彩,研究开始向社会科学转向。

“挑山工”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时代价值、实践意义、培育路径及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

(一)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实践意义研究

泰山“挑山工”精神的时代价值主要是其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尤其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挑山工”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新的价值契合[4]111;有学者认为“挑山工”精神基本上有三个向度: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5]47;还有学者认为泰山“挑山工”精神是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导向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激励大学生顽强拼搏、战胜艰难困苦的精神动力。

而泰山“挑山工”精神既契合了时代价值又具有强大的实践意义。“挑山工”的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而且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指导[6]162;泰山“挑山工”身上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恰恰是当前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品格[7]110;把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时代新人培育中,对于助力时代新人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1。

(二)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如何把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如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教育途径上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营造崇尚“挑山工”精神的校园氛围、建立完善大学生“挑山工”精神培养方案和搭建“挑山工”精神交流平台等可行路径来帮助当代大学生培育“挑山工”精神[4]113;应发挥思想政治课堂的作用培育“挑山工”精神[6]164。有学者则认为把泰山“挑山工”精神寓于思政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三位一体”的实现路径中,将有助于丰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7]112;探索通过思政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日常生活、校园文化等途径将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8]3。还有学者认为要注重教育方法的应用,通过开展泰山“挑山工”精神主题文化活动、构筑互联网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手段,真正将泰山“挑山工”精神内化为时代新人的精神追求和外化为时代新人的实际行动[9]13。

传承和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形式多样。除前文提及的途径外,还有以“挑山工”精神为主题的音乐剧、歌曲等艺术形式、演讲比赛。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尝试利用真人图书馆来传承和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以期在高校泰山“挑山工”精神的推广传承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10]82-83。

(三)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方法研究

在对大学生进行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让大学生更易于接受这些精神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有学者主张根据学生特点,开展适合学生的活动,把泰山“挑山工”的“进取、和谐、担当、包容”融入到具体学生工作中,让学生去体验担当、奉献、服务的思想境界。有学者认为高校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藩篱,以学生为主体融入“挑山工”精神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泰山“挑山工”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在探讨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上,大多数认为融入路径为思政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三条基本路径。存在的问题是,关于大学生对泰山“挑山工”精神的认同没有充分的调研,只是强调学校主动施教,大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故难以取得实际成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的研究不多,多停留在一般说理上,虽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措施,但是没有上升到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上,缺乏系统的观念,可持续性不强。

如果不了解学生的需求,不知道学生在哪方面的精神品质需要加强,就不能有的放矢,也就造成了泰山“挑山工”精神的短期效应,不利于泰山“挑山工”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为此,笔者选择开展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相对较好的大学,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调查研究,以期找到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切入,一方面通过丰富载体,采取多种形式来提高大学生主动学习和践行“挑山工”精神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调查发现现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不足,为进一步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策略提供参考。

二、高校“挑山工”精神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数据介绍

本文使用数据来自笔者主持的大学生泰山“挑山工”精神调查研究项目。该调查从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学院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一个685人的样本。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对泰山“挑山工”精神的主要内容、载体、“挑山工”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和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理解认知信息。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学院为山东省属本科院校,位于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发源地泰安市,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图 1 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现状抽测大学生年级分布图

在全部被调查者中,男生为278人,约占41%,女生有407人,约占59%。图1为调查样本在不同年级的基本分布,大一学生为104人(15%),大二学生为242人(35%),大三学生有151人(22%),大四学生有188人(28%)。图2为抽测大学生政治面貌的基本分布,其中,87%为共青团员,8%为群众,中共党员约占5%。政治面貌相对单一,中共党员所占比例较低。

图 2 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现状抽测大学生政治面貌分布图(%)

(二)大学生对泰山“挑山工”精神的认知情况

1.“挑山工”精神了解程度

在全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自己了解“挑山工”精神的约占63%,表示听说过的约占33%,认为自己不知道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只有大约4%。数据表明,泰山“挑山工”精神了解程度较高,这是作为地域文化精神、地方文化宣传的结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泰山文化进校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对泰山“挑山工”精神内容的了解方面,表示全部知晓的约占25%,部分知晓的约占70%,认为自己完全不知道“挑山工”精神内容的仅占5%。从知晓程度来看,表明真正了解或者深入研究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大学生只占到25%,一知半解的大学生约占70%,这说明大学生对泰山“挑山工”精神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了解不够,参与度也相对较低,也说明社会媒体、自由媒体、政府媒体宣传教育的效果一般。因此,加强大学生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劳动精神有着现实的需要。

2.“挑山工”精神基本内涵理解

当问及“你认为挑山工精神主要包含哪几个方面”时(见图3),95%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包含“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科学精神”,91%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包含“勇挑重担、担当作为的责任意识”,88%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包含“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比较而言,大学生更认同科学精神,责任意识次之,而奋斗精神则略低。“挑山工”精神的重点在实践,而不是学习科学精神、攀登精神等理想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学生在实干精神、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方面相对较弱,实践能力亟需提高;也映射到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聚焦、问题意识较弱、针对性不强,从而导致引领力欠缺[11]7,对“挑山工”精神的解读不够准确。

图 3 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内涵理解(%)

3.“挑山工”精神教育必要性

在对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回答中,认为很有必要者近70%,认为比较有必要者占22%,选择一般、有点不必要和非常不必要者仅有7%左右。结合图4可知,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泰山“挑山工”精神的认同。

图 4 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通过认知情况调研和分析发现,作为发源地本科院校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精神的认同度是非常高的,但是从根本上知晓并且践行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大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很大一部分在传承文化、发扬文明的作用上比较消极,停留在一般认知水平,被动接受精神文化教育内容,不去思考、不主动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另一方面说明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措施过于陈旧,既不了解学生诉求,又不知如何找到症结而精准发力,泛泛说教,收效一般。

(三)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情况

1.教育载体

在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的载体方面(见图5),94%的大学生选择广播、报纸、通讯社、书籍、杂志等传统媒体,90%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媒体,68%的大学生选择意识形态工作者,69%的大学生选择的是国际国内会议、学术交流活动、民间活动等。从中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颇受大学生青睐,而对意识形态工作者、国际国内会议、学术交流活动、民间活动的支持程度低于媒体。这意味着针对大学生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的载体,更应关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不需要过多的被动教育和强制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2.教育措施

“你认为加强和改进泰山挑山工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措施”方面(见图6),大学生选择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占比例最高(95%),其次是采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87%),选择采用加强意识形态领导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措施者所占比例均为82%,认为应该采取提高和解决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者相对略少(75%)。泰山“挑山工”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部分,占比超过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应用,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学生心中、脑中。这从侧面表明在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

图 5 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的载体(%)

图 6 加强和改进泰山“挑山工”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3.教育途径

由图7可知,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是党组织开展的学习教育,其次是听广播,看电视排在第三位,阅读报纸位居第四,浏览网页名列第五,看微信则排在了最后。由此可见,在进行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时,采用党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比较受欢迎,广播、电视和报纸次之,反倒是上网和浏览微信等新媒体的受欢迎程度相对较低。这说明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成为组织培训和正式培训的主要形式。相反,一部分新媒体如微信等作为一种大学生普遍采用的信息获得形式较为适合非正式的自由学习,而被较为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选择性排除在外。

图 7 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方式(%)

4.创新方面

在泰山“挑山工”精神思想教育工作创新问题上(见图8),认为网络信息技术亟待创新者高达83%,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均超过70%,排在后两位的则是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体制创新和意识形态理论宣传创新。

调查数据表面上看与前面选择教育培训方式存在矛盾,同学们一方面认为党组织培训教育效果好,新媒体效果较差;一方面又呼吁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来迎合大家的教育需求。实际上,大学生要表达泰山“挑山工”精神思想教育要以党组织的培训教育为主,丰富教育载体,采取形式多样的网络信息教育形式,提高大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

图 8 泰山“挑山工”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图 9 加强泰山“挑山工”精神思想教育方面(%)

5.教育内容

调查发现(见图9),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四个意识”,89%的大学生认为应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舆论引导、传播凝聚正能量占83%,认为应加强掌控媒体平台、善于融合发声的占到77%。泰山“挑山工”精神作为一种劳动人民实践精神的集中体现,超过90%的大学生能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学习,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理论需求较高。把精神实践落实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上(89%的大学生)则又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效果在大学生学以致用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表明泰山“挑山工”精神培育有着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推进“挑山工”精神进校园、进课堂是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合理需求,也是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形式。

(四)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基本原因大致有三:第一,“挑山工”精神契合了学生内在的精神教育需求,多数新时代大学生(90%以上)认为自身需要较高政治理论素质,有内生性需求;第二,对泰山“挑山工”精神认同度较高,有良好的教育基础环境;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在深入大学生脑中、心中,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作为核心价值的部分彰显出时代感召力。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泰山“挑山工”精神解读不是很精准,有一定泛化趋向,边界也不是很清晰。这一方面是由每种精神自身局限性所造成的,因为它是代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特征的精神,有传统文化的影子,又有地域风土人情的偏好,还有某种象征性精神的感召;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实证性研究,停留在理论推演,存有一定的想当然,不能精准解读和精准施教,从而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在具体教育实施过程中,没有统筹规划,没有系统观念、整体概念和协同理念,缺乏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教育实际效果无法保证。另外,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还不能满足学生灵活多样的学习需求,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吸引力不足。

三、高校“挑山工”精神教育提升对策

针对上文分析中所反映出的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力求做到有的放矢。

1.准确解读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内涵特征

精神是描述有智动物特别是人类的内在现象的,全面准确理解泰山“挑山工”精神应该首先从精神谈起。关于精神,有两种基本的释义:一是指人的情感、意志等生命体征和一般心理;二是指宗旨,主要的。泰山“挑山工”精神就应该是泰山“挑山工”所体现的情感、意志等特征,是一种理念、状态和姿态。

准确理解泰山“挑山工”精神需要正本清源,要抓住主要特征、本质特征,对于外延特征,要实事求是,把握分寸,不要过多挖掘、过多解读。失去本意则不能准确把握其本来的特征,就会失真,没有针对性,目的性就不强,其效果也就不会显现。大学生在学习精神、理解实践的过程中本来就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如果抓不准或抓不住主要问题,势必会造成认知的迷茫和落实的无助,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把握泰山“挑山工”精神要知道其来路背景,就容易把握其精髓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最早提起泰山“挑山工”是2014年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他引用泰山“挑山工”不敢在“快活三里”(泰山上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久留的故事,以泰山“挑山工”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乘胜前进改作风,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一篙松劲”,越是爬坡过坎越应“咬定青山”。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6月在山东考察时,反复提起挑山工,强调挑山工体现出的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号召大家志行万里,不中道而辍足。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是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体现出来的主要特征,也是具有时代价值的本质特征。泰山“挑山工”精神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爬坡过坎”时期提出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和现实意义。至于泰山“挑山工”精神是泰山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乃至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都是延伸出来的精神,处于从属地位。因此,我们在学习领悟和践行“挑山工”精神过程中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特征,胸怀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入到学知识、用知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2.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顶层设计+大学四年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精神品质培养方案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全球化大发展和全球金融贸易的深度融合,我国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理应站到时代的前沿,加大思想教育引领的力度[11]8。但是资本市场与价值追求的碰撞使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精神危机,其表现为一部分大学生精神贫乏,无所事事;另一部分大学生则需要奋斗精神,但对形式多样的精神不求甚解,人云亦云,在是非面前容易失去定力。没有精神追求或精神追求目标不准确必然导致理想信念不坚定,甚至动摇其信仰,因此,大学生精神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高校职能职责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这些任务的顶层设计,随着思政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作用渐渐显露,有必要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精神品质培养方案,更加系统地培养锻造时代需要的精神品质。以泰山“挑山工”精神培养为例,首先,制定大学生泰山“挑山工”精神培养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在大学阶段的四年或更长的时间作一个基本的规划。其次,制定培养模式,制作学习讲解泰山“挑山工”精神的课程课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活动方案,包括体验泰山“挑山工”职业,进行社会服务等多种实践形式。最后,进行评价评估反馈的闭环,对多种初步方案进行评价,准确及时地获取培育过程的反馈信息,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进而做出相应调整,提高培育成效[12]151-152。

3.促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融合发展,发挥其合力效应

把泰山“挑山工”精神教育纳入思政课程教育体系,作为一门课程在学分制下实现第一课堂学分。对其实践环节包括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创新创业等,按照第二课堂折算学分,这样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学分把“挑山工”精神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从而保障学习教育的时间和效果。在课程思政教学大纲中,把泰山“挑山工”精神作为泰山文化进校园的组成部分,把永不懈怠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融入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中,将这种精神作为不同专业的专业精神有益补充,融合为一种专业精神,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精神具体化。把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效衔接起来,既有专门课堂教学,又有专业课程学习,再加上课外实践,使泰山“挑山工”精神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在第一课堂泰山“挑山工”精神讲授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安排学习材料,学生自己列举例子,自己解释解答理解情况,课上同学们发言交流,教师则进行引导和纠正,课后每个同学根据交流情况做个小结作为作业。小结可长可短,但一般包括初步理解、讨论发言、纠偏纠错、学习体会等四方面的内容。这样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增加了学生参与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第二课堂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第一课堂所学,学生自主设计组织活动,如在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中进行相关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发挥艺术社团的作用编排话剧、音乐剧等等。为增加活动吸引力,可以借用动漫、微视频、抖音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送,增加青年学生网络群体交往正效能[13]96。对于比较成型的创作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示,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推向社会展示,还可以结合志愿者活动去现场亲身体验精神所在。对于一些好创意还可以进一步加工形成创新创意计划书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同一项主题活动,鼓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共同参与,在集体活动中进行思想碰撞从而达成共识,深化认识。

在这三项针对性措施中,最重要的是准确解读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内涵特征,只有精神解读准确,才能理解到位、措施得力。同时是按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精神品质培养方案,做好顶层设计,做好大学生涯规划,科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是具体落实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融合发展上,合理配置学分,设计内容,发挥合力效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泰山“挑山工”精神是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劳动精神,在新时代体现出爬坡过坎、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无论是作为传统的劳动精神还是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精神,泰山“挑山工”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大学生应当好好地学习接受这种劳动奋斗精神教育,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立完善大学生精神品质培养方案,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作用,让“挑山工”精神入脑入心,让“挑山工”精神转化成汇聚中华民族意志的洪荒之力,让当代青年学生在任何困难面前毫无畏惧和毫不退缩。

猜你喜欢

挑山工泰山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弘扬新时代“挑山工”精神 永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党员干部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