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跌水消能在人工景观溢流坝中的应用

2022-09-21

山西水利 2022年5期
关键词:消力池坝体钢筋

杨 利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在大力建设宜居城市、改善水环境的同时,对贯通城区的河流进行大力整治,利用拦洪坝修建城市蓄水景观。在各类人工景观溢流坝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工程部分是坝体消能。现有坝体消能方式,主要有底流消能、面流消能、挑流消能,但这三种消能方式对下游河道冲刷严重,且坝后需设置复杂的海曼、消力池、消力戽等水工消能建筑物。因此大同市御河人工景观溢流坝,采用了跌水消能方式。

1 工程概况

1.1 地理位置

大同市御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位于御河东路以西,十里河与御河交汇处,生态湿地建设范围约6.5 km2,主要内容包括河道清淤清障、蓄水建筑及生态蓄水池、河槽生态护砌、堤防加固、引水工程、调水工程、功能湿地、水体生态修复、湿地绿化等。

1.2 气象

大同市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冬季寒冷少雪,雨量集中于7—9月,多为局部大雨、暴雨及冰雹,山洪较多。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北风,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年平均风速是3.9 m/s,极大风速33.7 m/s。全年平均温度为6.6℃,一月最冷,温度平均值-10.9℃,极端最低温度为-29.1℃,七月最热,温度平均值为21.8℃,极端最高气温为37.7℃。年平均日照数达2 753.3 h,年平均无霜期162 d,降水量376.9 mm,蒸发量2 043.2 mm。该地区最大冻土深度1.86 m,多年平均河流封冻天数110 d,解冻天数135 d。

2 工程设计

2.1 地质条件

根据勘探资料显示,工程区内主要地层,有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粗砂、圆砾、粉质黏土等,现将地层由新到老介绍如下。

2.1.1 现代人工堆积

杂填土层组成:包括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厚度1.5~2.8 m;

素填土层组成:主要由粉土自然堆填而成,分布河床漫滩表部,厚度1.1~1.8 m。

2.1.2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

砂壤土、粗砂、圆砾、粉质黏土、粗砂、粉质黏土。

本工程人工景观溢流坝坝址轴线深度25 m范围内,共分布有7层地层,其中(2)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Q4al),岩性为砂壤土,厚度0.5~0.7 m,分布于漫滩表部,属于开挖部分。(3)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Q4al),岩性为粗砂,中密至松散,厚度5.30~8.80 m,分布不均,承载力特征值fak=220 kPa。

河水对普通混凝土无腐蚀,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及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2.2 工程布置

人工景观溢流坝,位于桩号SH 0+464.12处,坝长均为147.8 m,高2.3 m。溢流坝为梯形结构,由上游铺盖段、溢流挡墙、消力池段和冲砂闸组成。

上游铺盖段为C25 W4 F200钢筋混凝土,设计长10.7 m,厚0.3 m。

挡水坝段高2.5 m,溢流坝段高2.3 m,坝顶宽度1.5 m,迎水侧直立,背水侧坡度1∶0.3。坝踵宽度0.8 m,坝趾宽度2.35 m。景观石安砌于坝后,砌筑成台阶状,营造自然跌水景观。

消力池采用0.5 m厚钢筋混凝土底板,消力池段长14 m,池深0.5 m。消力池底部设置排水管,底板下部设置反滤层。

泄水闸顺水流方向长度8 m,边墩厚0.8 m,闸底板厚度0.8 m。设置检修闸槽和2 m×2.5 m工作闸门,闸室上下游各设圆弧形导流墙。启闭机架桥高度3.3 m,机架桥顶部宽度3.5 m,四周设1.2 m高不锈钢栏杆,机架桥上游设人行交通桥,两侧设1.2 m高不锈钢栏杆,交通桥轴线与溢流坝轴线齐平。

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够,本次设计基础换填沙砾石2 m深。

2.3 景观工艺

混凝土溢流坝:溢流坝采用梯形实用堰,堰高2.5m,缺口段堰高2.3 m,顶部宽1.5 m,上游垂直,下游坡向上游1∶0.3。坝踵宽度0.8 m,坝趾宽度2.35 m,如图1所示。

图注:1.混凝土梯形结构;2.自然景观石;3.上游钢筋混凝土铺盖;4.下游消力池;5.浆砌鹅卵石;6.混凝土垫层;7.φ32锚固钢筋;8.植筋;9.止水片;10.M7.5砂浆

下游坡浆砌景观石:浆砌景观石阶梯布置,借鉴自然河流跌水消能模式,营造自然跌水氛围。

坝顶浆砌卵石:坝顶采用厚15 cm的浆砌卵石盖顶,营造淳朴的自然河道景观。

3 施工方案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基础联合验收→基础换填→垫层混凝土施工→钻孔→基础锚固钢筋的安装→坝体混凝土工程→止水、预埋件安装→植筋→浆砌景观石施工→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完工验收。

3.1 测量放线

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原则,将基准点引至坝体左侧,按施工方案先放出开挖边线,开挖过程中及时测量坡度及坡脚位置,开挖至基坑标高时,首先放出坝体轴线,再逐步放出坝址、坝踵边线,施工过程中及时复线和纠偏。

3.2 土方开挖

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先岸坡后基槽的”的原则。先清除表土,做好基坑周边的防排水工作,有效避免河槽中水流进入基坑。随后由1 m3挖掘机配合装载机挖土并装车、10 t自卸汽车运输,将多余土方运至指定弃土场。挖至距建基面20 cm后,采用人工开挖,开挖至设计标高。

3.3 基础联合验收

初步验收:当基坑开挖至建基面后,需用白灰撒出边线,准备好验收所需资料并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进行验收。初步验收合格后,再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进行联合验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4 基础换填

基础换填采用3∶7灰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7,灰土按配比在存土场拌合后运至坝基摊铺,虚铺厚度0.30 m,摊铺好后,随即夯实碾压。本工程大面采用22 t压路机碾压,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压。碾压遵循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的方式进行碾压,灰土碾压回填采用整体分层,不进行分段施工。回填至设计标高验收合格后,按照图纸尺寸要求将基面挖成企口形状。

3.5 垫层混凝土施工

垫层厚度10 cm,现场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从左岸开始向右岸浇筑,分7段浇筑,左、右岸坝段为23.9 m,中间坝段均为20 m。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振捣、收面。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覆膜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一周。

3.6 钻孔

垫层浇筑养护7 d后进行钻孔,采用直径为36 mm的风钻,梅花型放线,钻孔,间距1.5 m,孔深1 m。

3.7 基础锚固钢筋安装

先行清孔,后将植筋胶注入孔内,将直径32 mm螺纹钢置于孔内;锚固长度1 m,外漏长度0.8 m。

3.8 坝体混凝土工程

坝体混凝土工程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浇筑、止水安装、伸缩缝处理等。

坝体混凝土分段长度与垫层相同划分为7个坝段浇筑,左、右岸坝段为23.9 m,中间坝段均为20 m,总长147.8 m,采用跳仓法浇筑,先浇筑奇数坝段,后浇筑偶数坝段。

高度方向分四次浇筑,第一层浇筑至与下游消力池顶板齐平,第二层浇筑至与上游铺盖齐平,第三、四次浇筑至顶板标高。

3.9 止水、预埋件安装

止水采用50 cm宽,2 mm厚的铜止水,采用小钢筋弯头对称布置于止水两侧,达到固定止水同时保护止水不受破坏的目的,预埋件采用二次浇注的施工方法达到准确安装的效果。

3.10 植筋

在本工程施工景观石砌筑中,施工人员受建筑工程填充墙施工中植筋工艺的启发,在混凝土坝体中植入14的钢筋,在景观石安砌过程中压入砂浆层,使得坝体与景观石结合更牢固,经该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拉结效果。

3.11 浆砌景观石施工

景观石安砌采用坐浆法施工,施工中用12 t起重机配合装载机及人工进行安砌,砂浆采用M 7.5的干混砌筑砂浆,景观石采用天然石材,通过试砌,达到协调美观的效果,形成人工跌水台阶,达到和谐美观的人工景观溢流坝。

3.12 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

土建工程完成后进行闸门、启闭机的安装工作,本工程采用定型铸铁闸门及配套启闭机设备。

4 技术优势

在溢流坝施工过程中,立足于实用性、创新性,采用的跌水消能方式,在人工景观溢流坝建设中优势明显:

(1)混凝土坝底板增设锚杆,加强了坝体与地基的整体性,减小了坝体体积。

(2)坝后植筋,埋设于景观石的灰缝中,增强了坝体与景观石的联结,提高了稳定性。

(3)景观石砌筑成台阶状,形成跌水瀑布,提高了城市景观效应。

(4)景观石与混凝土薄坝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新型的重力坝结构体系,节约了投资,缩短了工期。

(5)坝后景观石砌筑成台阶状,水流通过跌水消能,减少了对下游河道的冲刷。

5 结语

溢流坝保留了自然风光,营造了灵动的风景和幽静的自然景观,为人们远离喧嚣的都市生活、愉悦心情,提供了休憩空间。该技术目前获得发明专利一项,科技成果登记(重大成果)一项,企业级工法一项。

猜你喜欢

消力池坝体钢筋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坝下深部煤层开采坝体移动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
探究水库大坝坝体防渗加固设计及施工要点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基于QUAKE/W均质土坝地震响应静力学分析计算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边墙突扩宽度对池长的影响研究
底流消能平底和跌坎突扩消力池水力特性三维数学模型计算比较研究
Loss of cavin1 and expression of p-caveolin-1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ossible role in neointima 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