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 和美共生
——武汉西藏中学“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探索
2022-09-20武汉西藏中学黄宝源
■ 武汉西藏中学 黄宝源
武汉西藏中学是全国首批内地西藏班(校)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内地西藏学校。学校地处国家5A级风景区东湖之滨,校园占地面积140亩。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高中班15个,初中班8个,在校藏族学生800余人。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和教育、民族等工作部门的指导下,武汉西藏中学始终牢牢把握坚定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扎实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筑牢学生“五个认同”思想基础。
一、站在“认同教育”高度,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的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汇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解决文化认同问题重要而关键。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是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谈得上其他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一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还表现在对优秀的各民族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他说:“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
结合相关政策理论的学习,学校把“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上升到“五个认同”教育的高度。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应该遵循三大原则——
一是“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宗旨是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牢牢把握这一宗旨,才能在“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中,避免形式主义,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是“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愿景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和美共生。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一方面要引导他们自觉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悦纳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努力追求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和美共生的理想境界。
三是“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应该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协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优秀民族文化,分别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组成了中华文化。协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可相互补益,相得益彰,形成系统合力。
二、聚焦“和美教育”理念,统筹布局学校文化建设
“和而不同,至善至美”,武汉西藏中学秉承“和美教育”理念,并结合学校作为内地民族学校特点,进行了创新阐释与个性解读。我们认为——
“和”是人与内心的和顺调适与丰盈自信,“和”是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与相依成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相互改造,“和”是人对多元文化的和悦接纳与共生发展。
“美”是“各美其美”的个性彰显,我们倡导认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守护学生的个性潜质;“美”是“美人之美”的悦纳情怀,我们要求以开放的胸襟认同各民族的文化理念,以赏识的心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美”是“美美与共”的多元共生,我们期待多元的文化在学校共生出新意,并让不同的学生在学校携手并进卓越发展。
简而言之,武汉西藏中学“和美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就是:构建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涵养和美卓越的个性品质,从而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基于“和美教育”的理念,我们将“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细化为“四维一体”中华文化,从中观层面,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
一是“传统的+现代的”纵向时间维。立足传统文化,拥抱现代文明,在传承与创新中,引导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脉搏。
二是“民族的+世界的”横向空间维。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应该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悦纳涵盖本民族文化的中华一体文化,并放眼世界上其它民族与国家的文化,在包容与共生中,实现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三、激活“民族文化”元素,创新拓展以文化人教育路径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
1.在建筑标识中植入民族元素
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装饰都“有故事”。民族元素的有机植入,让校园本身成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大课堂。一是建设民族团结馆。学校投资800多万元,专项建设建筑面积400多平米民族团结馆,馆内展出1000多张图片,100多件实物藏品,装配声光电多媒体系统,分为“伟大的祖国”“多彩的民族”“成长的公民”“辉煌的历史”四个部分,讲解员全部由在校藏族学生自己担任。学生们引数据、讲实物、说历史,熟练讲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比西藏今昔巨变,讴歌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建设巨大成就。参观民族团结馆成为新生入学重要的第一课,该馆还承担政治和社会责任,面向社会开放,已累计接待海内外各界参观人士10万人次。二是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校园微环境。学校主体建筑全部采用藏族风情的图案进行装饰;藏式风格的会客厅让来访的家长倍感亲切,藏式风格的学生之家为学生疏解乡愁。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华励志故事、古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立柱、长廊、橱窗等重要位置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校园随处可见。民族团结长廊、民族文化浮雕等场地,刻画56个民族的图案和简介,向每一位观者讲述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风俗人情、动人故事、兄弟情谊。校园“爱心石”见证了各族师生浓似亲情的师生爱,“团结石”讲述了各族师生团结进取的点点滴滴,成为了学生们争相进行毕业留言的最佳景点。
2.在课程设计中传承民族文化
学校把民族文化进课堂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按照“课内加课外,线上加线下”的形式,统筹整合等各类课程资源,加大教学研究与课程开发,探索适合内地西藏班的教学模式。一是加强课堂教学主阵地建设。藏文课纳入课时与中高考检测,聘请藏族藏语教师系统传授藏族语言,学习藏族文化;在汉语课程中讲清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在政治课中讲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在历史中讲清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带领学生感悟包含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多彩魅力。二是研究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整合特色资源,开发《民族知识八讲》《今昔西藏》《仓央嘉措诗歌鉴赏》《身边的武汉》等具有民族特色和武汉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学校影视资源库,开发影视欣赏校本课程;编创全国内地西藏班(校)第一本藏文刊物《汉藏一家人》……极大地丰富学校课程,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三是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程。学校现有京剧社、桥牌社、街舞社等学生社团30多个,学生自主选择,全员参与。定期举办社团艺术节,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读书会、朗诵会、中国诗词大会、汉字藏文书写大会精彩纷呈;红歌赛、礼仪赛、桥牌赛、唱京剧、学藏语、跳藏舞等活动如火如荼;校园诗词达人、京剧名角、小小书法家、桥牌高手、歌王舞王不断涌现。啦啦操荣获全国最佳表演奖;藏族学生表演的京剧《智取威虎山》进京参加全国汇演,扮演杨子荣的拉色同学说:“在武汉,我们全方位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在交流展示中促进民族交融
学校把民族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互动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参与式、体验式、回馈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获得真实体验和收获,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是开展节日庆祝活动。学校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新年和藏历新年等隆重的节庆日,组织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在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过传统节日中增强了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生参与磨山樱花节,纪念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着盛装与中外游客齐跳锅庄舞,向社会展示了藏族学子的风采;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连续八年在中秋节为学生送月饼,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月饼爷爷”,陪学生一起过中秋;每年春节更是开展“走亲戚,拜大年”活动,让每一名藏族学子走进结对教师或社会人士家中,感受春节的习俗,感受家的温暖。二是开展研学参观活动。组织学生到北京国家博物馆、江西井冈山、长江三峡等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民族独立解放的艰辛历程,当前走在复兴路上的中国日新月异的勃勃生机。利用武汉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学生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八七会议会址、中共五大会址、中山舰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们了解铭记历史,培育爱国情怀。三是开展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学生们参加武汉市民族运动会、国际杂技节、金鸡百花电影艺术节等活动,他们同场竞技,同台演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开展“西藏地域文化节”展示活动,学生按不同地区展示家乡民族风情、习俗及歌舞,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大熔炉和而不同的魅力;组织学生走进新疆班、中南民大、麻城二中、汉口火车站、江夏区军堡村等地方开展“青春与感恩同行”“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们通过走进农村、社区、学校、养老院,开展志愿行动服务社会等活动,加强了同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同时表达自己对党、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的感恩之情。
四、受益“和美共生”理念,促进学校的卓越发展
1.夯实了德育,促进了认同
依托“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五个认同”教育实效。深入持久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坚定了学生的政治立场,让学校藏族学生成长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坚力量。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在高寒缺氧地区、基层单位建功立业,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五个认同”,成为推动西藏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一支生力军。涌现出以驻守边疆、热血报国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勇西绕,全国内地西藏班优秀毕业生、全国三八红旗手燕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迁至武汉办学以来,学校已有21名藏族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2.丰富了生活,提升了素养
受益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明显。学校雪莲啦啦操队多次在全国啦啦操精英赛获得单项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每年有十余人次获“武汉国际楚才杯作文竞赛”奖项;学生赤列益西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空军航大全国首批藏族空军飞行员,2名同学以优异成绩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目前学校已成为藏族学子理想的求学地。
3.提升了品位,扩大了影响
受益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示范学校”“湖北省民族文化进校园十佳学校”“湖北省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武汉市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网、香港文汇报等媒体数百次先后报道学校的办学成效。中央党校、教育部、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等上千个考察团纷至沓来,先后多次到校考察学校的校园建设、民族团结教育。
“和美共生,追求卓越”。展望未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文化认同教育工作,让学校的民族教育事业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