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新区唐傅揩家族墓清理简报
2022-09-19铜川市考古研究所
铜川市考古研究所
2006年4月,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在铜川新区阳光小区清理唐代墓葬3座。墓葬位于小区东门内南侧,东临长虹路,北距铜川市政府驻地400余米,由东向西依次编为M1~M3(图一;图二)。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二 墓葬分布图
图一 傅揩家族墓地位置示意图
一、墓葬形制
(一)M1
M1为带长斜坡墓道的土洞墓,方向133°。由斜坡墓道、封门及墓室组成。发掘长度9.5米。
墓道位于墓葬南侧,较墓室南北轴线略偏东。南端已延伸至建筑基坑之外。清理部分平面呈南窄北宽的梯形。残长7.35、宽0.9~1、残深3.4米,坡度 24°。
封门由砖坯封堵,砖坯摆放无规则,且均已残碎,未见完整者。封门高0.6、宽1、厚0.95米。
墓室拱顶,已坍塌。平面近梯形,西宽东窄。长2.7、宽1.4~1.75、高0.8~1.4米。墓室北端有一生土台棺床,棺床高0.4、宽0.65米,长度同墓室。墓室内为淤土。墓室西端出土双耳灰陶罐1件。
葬具为木棺,已朽。棺木朽痕平面呈梯形,大端居西,小端居东。长2.15、宽0.33~0.44、残高0.55米。棺外壁涂有一层白灰,棺内底铺有一层厚1厘米的木炭层,棺壁残存锈蚀的铁棺钉。人骨腐朽无存。棺内中部发现开元通宝钱币1枚(图三)。
图三 M1平、剖面图
(二)M2
M2为带单天井长斜坡墓道的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及墓室三部分组成,残长9.1米,方向150°。
墓道位于墓室南侧,东壁与墓室东壁有夹角。现存部分由斜坡墓道、过洞、天井三部分组成。斜坡墓道残长5.4米,平面呈长方形,口小底大,口宽0.85、底宽0.8~0.9米,底部北端略宽。残深3.4米。墓道坡度33°。过洞1个,拱顶,东西两壁平直,长1.1、宽0.8、残深3.4~4.3、高1.8米。天井1个,位于过洞北端,平面呈长方形,四壁平直,长1.9、宽0.85、残深4.3~5.2米。墓道内填土为五花土,未经夯打,较松软。
甬道平顶,平面梯形,两壁平直,底部呈南高北低的斜坡状。上口宽0.9、底宽0.7~0.9、高1.3、进深0.95米。封门由砖坯封堵,高1.2、宽0.9、厚 0.3米。砖坯呈滚砖式摆放,总共6层。砖坯长0.3、宽0.24、厚0.09米。
墓室顶部已坍塌。平面长方形,北壁顶向外倾斜,其余三壁平直。墓室东西宽2.2、南北长2.8米,南壁高1.3、北壁高1.65米。墓室内为淤土。墓室东侧居中出土灰陶罐2件,其中一件肩部有双耳。
葬具为木棺,已朽,形制结构不明,残存锈蚀的铁棺钉。人骨仅余二成年人头骨,位于墓室中部偏北。北侧为女性,南侧为男性。年龄不明。头骨西侧发现开元通宝钱币1枚(图四)。
图四 M2平、剖面图
(三)M3
M3为带单天井长斜坡墓道的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及墓室三部分组成,残长12.6米,方向148°。
墓道位于墓室南侧,东壁与墓室东壁有夹角。现存部分由斜坡墓道、过洞、天井三部分组成。斜坡墓道残长6米,平面呈长方形,口小底大,口宽0.75~0.8、底宽0.8~0.9米,底部北端略宽。残深3.95米。墓道坡度33°。过洞1个,拱顶,东西两壁平直,长1.2、宽0.75~0.8、残深3.95~4.7、高2.35米。天井1个,位于过洞北端,平面呈长方形,四壁平直,长2、宽0.8、残深4.7~4.8米。墓道内填土为五花土,未经夯打,较松软。
图五M3平、剖面图
甬道位于天井北侧,平顶,底部平坦,平面呈长方形,宽0.8、进深0.7、高1.4米。甬道内未发现封门痕迹。
墓室顶部已坍塌,底部平坦,四壁平直,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宽1.95、南北长2~2.5米,南壁残高1.4米,北壁残高1.05米。墓室内为淤土。墓室南壁之下放置有陶罐3件,其中1件肩有双耳,罐体变形。墓室东北角有墓志,志石下发现有长28、宽4、厚1.5厘米的朽木痕,当系支垫之物。墓志周围放置有泥马俑2件,人形陶俑15件。
葬具为木棺,已朽,仅余底部朽痕,棺外涂有红色漆痕。棺平面呈梯形,南窄北宽,长2.05、宽0.75~1.05米,棺木朽痕厚0.03米。棺内有人骨两具,均为头北脚南,仰身直肢。西侧人骨为迁葬,女性,年龄约40岁,右手处发现开元通宝钱币1枚。东侧人骨为一次葬,仰身直肢,男性,年龄据墓志可知为56岁,头骨下有开元通宝钱币1枚,腰部发现铜质带具1套(图五)。
二、出土器物
3座墓葬共出土器物30件(套)。包括陶器、泥俑、陶俑、铜器、钱币及墓志等共6类。
1.陶器
6件。均为泥质灰陶罐,按耳部有无,可分二型。
A型,3件。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外卷,束颈、溜肩、鼓腹,最大径在腹部,腹下斜收,平底。
标本M3:17,口径10.8、底径9、通高17厘米(图六,1;图七)。标本M3:19,尺寸同标本M3:17(图六,2;图八)。标本M2:3,器身略有变形。底部有修坯痕,肩部有一周折线纹。口径10.5、底径8.9、通高15.8厘米(图九)。
图六 灰陶罐
图九 A型灰陶罐(M2 : 3)
图八 A型灰陶罐(M3 : 19)
图七 A型灰陶罐(M3 : 17)
B型,双耳罐,3件。
标本M1:1,侈口,圆唇外翻,平沿,束颈、溜肩、鼓腹,最大径在腹部,腹下斜弧收,平底。肩部塑一对桥型耳,肩下模印一周由栉齿及小卷云构成的纹饰带。口径11.2、底径6.5、通高13.4厘米(图六,3;图一〇)。
图一〇 B型泥质灰陶双耳罐(M1 : 1)
标本M2:2,肩部双耳缺失,颈下肩部一周戳印纹。口径10.6、底径8.5、通高17.3厘米(图六,4;图一一)。
图一一 B型泥质灰陶双耳罐(M2 : 2)
标本M3:18,器身变形。敞口,窄平沿,沿下外翻,束颈、圆肩、弧腹,腹下斜收,平底。肩部对称贴塑桥形立耳,有一周折线纹纹饰带。口径17.3、底径13.4、通高25.5厘米(图六,5;图一二)。
图一二 B型泥质灰陶双耳罐(M3 : 18)
2.泥俑
共2件,均为彩绘泥马。
标本M3:11,泥质。站姿,马身有鞍,鞍上覆盖有鞍帕,仅残存一侧。昂首微左偏,张口作嘶鸣状。马身饰红彩。腿部以下残损严重。足底原有长方形踏板。长30、残高19厘米(图一三,1;图一四)。
图一四 彩绘泥马(M3 : 11)
标本M3:3,泥质。站姿,马身有鞍,勾首微左偏,张口作嘶鸣状。腿部以下残损严重。马身残留有部分红色彩绘。长29、残高25厘米(图一三,2;图一五)。
图一五 彩绘泥马(M3 : 3)
图一三 M3出土的彩绘泥马
3.陶俑
16件。共5类,分别为笼冠俑、风帽俑、武士俑、胡人俑及侍女俑。
笼冠俑,2件。按照高低不同,可分二型。
A型,1件。标本M3:10,泥质红陶。站姿。头戴笼冠,长圆脸,细目、高鼻、朱红色小口,双臂微曲,置于胸前,手内有一插孔,双足分开。头戴黑色笼冠,身着红色小翻领褒袖长衣,衣袖垂至膝下,衣缘较宽,腰系博带,内着曳地长袍。袍下足尖微露。体表彩绘脱落。通高32.5厘米(图一六,1;图一七)。
图一七 A型笼冠俑(M3 : 10)
图一六 M3出土的陶俑
B型,1件。标本M3:22,泥质红陶。站姿。头戴笼冠,冠顶残损。长圆脸,细目、高鼻、朱红色小口,双臂微曲,置于胸前,手内有一插孔,双足分开。头戴黑色笼冠,身着红色交领褒袖长衣,衣袖垂至膝下,衣缘较宽,饰白彩。腰系博带,内着曳地长袍。袍下足尖微露。残高31.5厘米(图一六,2;图一八)。
图一八 B型笼冠俑(M3 : 22)
风帽俑,9件。按衣领特征不同,可分三型。
A型,身着窄袖翻领右衽长衣。7件。按高度不同,可分为二亚型。
Aa型,2件。泥质红陶。站姿。头戴黑色风帽垂至肩下。长圆脸,细目、高鼻、朱红色小口,身着红色窄袖翻领右衽长衣,垂至膝下,翻领饰白彩,腰系带。左臂自然下垂,手隐于袖中,右臂弯曲贴于胸前,右手握拳,手心有一插孔。下着黑色长裙,双足外分,足尖微露于裙下。
标本M3:1,帽顶残损,体表施白彩有脱落。残高30.3厘米(图一九)。标本M3:2,通高32.9厘米(图一六,3;图二〇)。
图二〇 Aa型风帽俑(M3 : 2)
图一九 Aa型风帽俑(M3 : 1)
Ab型,5件。均为泥质红陶。站姿。头戴风帽,垂至肩部,帽带垂于前胸,帽顶浑圆。圆形长脸,黑色细目、高鼻、朱红色小口,身着红色窄袖翻领右衽长衣,垂至膝下,翻领饰白彩,腰系带。左臂自然下垂,手隐于袖中,右臂弯曲贴于胸前,右手握拳,手心有一插孔。下着长裙,双足外分,足尖微露于裙下。通高25厘米。其中标本M3:14,彩绘保存较好,其它标本的彩绘多已脱落(图二一~图二五)。
图二五 Ab型风帽俑(M3 : 14)
图二一 Ab型风帽俑(M3 : 4)
B型,身着窄袖交领右衽长衣。1件。
标本M3:23,泥质红陶。站姿。长圆脸,细目、高鼻、小口。双手相抱置于胸前,左手内有一插孔。头戴风帽垂至肩下,身着窄袖右衽长衣,垂至膝下,衣边较宽,腰系带,内着黑色长裤,足着黑色长靴,双足尖微外分。通高23.8厘米(图一六,4;图二六)。
图二六 B型风帽俑(M3 : 23)
图二二 Ab型风帽俑(M3 : 5)
图二三 Ab型风帽俑(M3 : 12)
图二四 Ab型风帽俑(M3 : 13)
C型,身着窄袖圆领右衽长衣。1件。
标本M3:8,泥质红陶。站姿。头戴风帽,垂至肩部,帽顶浑圆。长脸,高鼻、细目、浓眉、小口,身着红色窄袖圆领长衣,垂至膝下,衣襟边较宽。腰系带。右臂自然下垂,手隐于袖中,左臂弯曲贴于胸前,右手握拳,手心有一插孔。下着长裤,双足外分,足着黑履。立于方形踏板之上。彩绘脱落。通高23.2厘米(图一六,5;图二七)。
图二七 C型风帽俑(M3 : 8)
武士俑,1件。
标本M3:7,泥质红陶。站姿。头顶梳发髻,长圆脸,深目、高鼻、阔口,上唇黑须微上翘,下唇黑色小须,双臂弯曲,左手置于右手之下,置于胸前,左臂弯有一插孔,双足分开站立。头戴黑色风帽,垂至颈,身外着褒袖右衽长衣,腰系带,衣边较宽,内着裳,足着黑色山字形履,体表施白彩,彩绘有脱落。通高25.7厘米(图一六,6;图二八)。
图二八 武士俑(M3 : 7)
胡人俑,1件。
标本M3:15,泥质红陶。站姿。头戴幞头,幞头后有两条短带垂至颈下,方脸,深目、高颧骨、宽鼻、阔嘴。身着翻领窄袖长衣,腰系带。双手隐于袖中拱于胸前,双膝微曲。内着长裤至踝,足着靴,立于方形圆角踏板上。体表有黑色彩绘,下施白彩,靴部残存紫黑色。通高24.2厘米(图一六,7;图二九)。
图二九 胡人俑(M3 : 15)
侍女俑,3件。依据衣饰形制不同,可分二型。
A型,上身着袒胸窄袖衫。1件。
标本M3:6,泥质红陶。站姿。头残缺,上身着袒胸窄袖衫,肩搭紫色半臂帔帛,帔帛在胸前相交后,缠绕手部垂于膝下。双手隐于袖中,置于胸前。下着橘红色曳地长裙。左脚略前伸。足尖微露。身施彩绘已脱落。残高16.5厘米(图一六,8;图三〇)。
图三〇 A型侍女俑(M3 : 6)
B型,身着对襟窄袖衫。2件。
泥质红陶。站姿。身着对襟窄袖衫,饰红色衣襟,肩搭绿色帔帛,帔帛在胸前相交后,缠绕手部垂于膝下。双手隐于袖中,置于胸前。下着曳地长裙。左脚略前伸。足尖微露。
标本M3:9,头残缺,下着红、白二色曳地长裙,彩绘基本脱落。残高16.6厘米(图一六,9;图三一)。
图三一 B型侍女俑(M3 : 9)
标本M3:21,头残缺,着红色曳地长裙。彩绘基本脱落。残高16厘米(图三二)。
图三二 B型侍女俑(M3 : 21)
4.铜器
铜带銙一套,共8枚。
标本M3:20,有方形及半圆形两种。其中方形2枚,半圆形6枚。带銙四边抹角,内有长方形骨眼。均为上下两层铆合而成。方形带銙长2.5、宽2.9、厚0.8厘米。半圆形带銙长2、宽2.5、厚0.8厘米(图三三;图三四)。
图三三 铜带銙(M3 : 20)
图三四 铜带銙(M3 : 20)
5.钱币
开元通宝铜钱,4枚。形制相同。圆形,方穿,内外有郭。钱文分书“开元通宝”,“元”字第一划较短,第二划左侧上挑。“通”字“辶”三撇不相连,“甬”顶部开口微上翘。光背。直径2.4厘米。标本M1:2,表面锈蚀(图三五~图三八)。
图三五 开元通宝钱币(M1 : 2)
图三八 开元通宝钱币(M3 : 25)
图三六 开元通宝钱币(M2 : 1)
图三七 开元通宝钱币(M3 : 24)
6.墓志
1合。标本M3:16,青石质,方形有盖。志盖盝顶,上刻两圈变形草叶纹,中间夹有卷枝葡萄及宝相花纹,四刹较斜,素面。盖顶无文字。边长45、厚10.5厘米。志石方形,素缘,志面有方形界格,边长45、厚15厘米。志文楷书,共21行,满行21字。首题“大唐雍州华原县左屯卫石泉府队正骁骑尉傅故公志之铭并序”。上元二年(675)款(图三九;图四〇)。
图三九 傅揩墓志盖拓本
图四〇 傅揩墓志铭拓本
墓志录文如下:
大唐雍州华原县左屯卫石泉府队正骁骑尉傅故公」志之铭并序」
公讳揩字智藏,北地泥阳人也,盖傅玄之后。分枝日路,」佩金饰之联绵;布叶天庭,带玉华之荏苒。曾祖护,周任」甘州别驾。祖义,随任鄜州录事参军。父寿,皇朝任朝」散大夫。盖邦家之美弼。公幼烛初蛾,长崇峻朗,夷雅之」体无待韦弦,孝友之性岂伊桥梓。言唯质直,志托风云。」弱冠之年,募征辽左,拥目横云之阵,迊天蚁聚之群,莫」不奋锐惊行,先鸣逐迹,思殉义如不及,见锡职而探汤。」不攀例之高官,纔从加之微宦,未有不求而自得者,即」其斯之谓欤。逍遥自得,高谢代利之荣;俯仰仕流,何耻」执鞭之位。春秋五十有六,岁次乙亥十一月十七仕流」日寝疾卒于私第。近识悲悼,远士伤情,玉树忽矣长埋,」金柯于焉永尽。以其月廿七日葬于西原之上,寒风动」吹,被修陇而哀吟;憯气浮垧,结愁云之欝岪。蒿泉冥杳,」永瘗名魂,松路荒芜,长穴野兽。呜呼哀哉。乃为铭曰:」
孤明写月,挺懿如松。彬彬表质,行行唯公。英逾乡曲,栞」立华宗。金枝载茂,玉叶弥空。其一伊予度量,乐天知命。酒」德陶灵,风云寄性。噫矣哲人,俄从风罄。灵迹何潜,贞石」空咏。」
上元二年十一月廿七日。」
三、结 语
这三座墓葬为唐代墓葬,其形制在唐代也比较常见,出土物时代特征亦较明显。这些墓葬排列有序,距离相近,方向基本一致,应该是一个家族墓地。三座墓葬中均出土有A型陶罐,随葬的钱币形制也均相同,可知下葬的时间也比较接近。其中M3时代确切,为上元二年(675年)下葬。而其余两座墓的时代亦当在此前后,即初唐末期,下限不晚于武周。
M3出土的墓志是此次发掘中最重要的收获。墓主傅揩,为西晋北地郡泥阳县人、文学家、思想家傅玄之后。对于北地傅氏,《宋书·傅弘之传》载:“傅氏旧属灵州,汉末郡境为虏所侵,失土寄寓冯翊,置泥阳、富平二县,灵州废不立,故傅氏还属泥阳。晋武帝太康三年,复立灵州县,傅氏悉属灵州。弘之高祖晋司徒祗,后封灵州公,不欲封本县,故祗一门还复泥阳。”[1]明嘉靖乔世宁《耀州志》载:“余考《宋书》,傅氏其始北地灵州人,魏徙北地郡于祋祤,傅氏从徙,后祋祤更名曰泥阳。迨晋武复灵州也,傅氏复归灵州,独傅祗一门留不归。自是傅氏分二籍。故自睿以下至弘之十有二人为泥阳傅氏,而汉阳太守燮、扶风太守韩、司隶校尉玄、司隶校尉咸、镇东从事敷、上虞令睎六人者,为灵州傅氏。”[2]今由傅揩墓志可知,傅玄后裔在唐代还有一支生活在华原县(即魏晋时期的泥阳县)。傅揩曾祖护、祖义、父寿等,均不见史载,其世系对于研究魏晋以来北地郡傅氏具有重要意义。
墓志中“岁次乙亥十一月十七仕流日寝疾卒于私第”。结合墓志前文有“俯仰仕流”四字,可知此处“仕流”为重复刻出“俯仰仕流”所致。后在“俯仰”二字上剜改重刻“十七”二字,其后“仕流”二字当为衍字,这从墓志上可以辨析(图四一)。
图四一 傅揩墓志铭拓本局部
志文云傅揩“弱冠之年,募征辽左”。“征辽左”指唐太宗征高丽事。此役发生在贞观十八年(644年),其起因是高丽侵扰新罗[3]。当年十一月,唐太宗“命太子詹事、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行军总管,出柳城,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副之;刑部尚书、郧国公张亮为平壤道行军总管,以舟师出莱州,左领军常何、泸州都督左难当副之。发天下甲士,召募十万,并趣平壤,以伐高丽。”[4]次年九月,因久攻不克而退兵。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再次出兵依然无果[5]。直至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攻破平壤城才最终取得胜利[6]。根据年龄推测,傅揩随军出征当在贞观十八年,傅揩曾任华原县左屯卫石泉府队正。队正为折冲府的职官,《通典》卷二十九《职官十一》“折冲府”条载:折冲府职官有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别将一人、长史一人、兵曹一人、校尉六人。“卫士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7]队正的品级据《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诸卫折冲都尉府”条载为正九品上[8]。石泉府《新唐书·地理志》失载,但曾见于铜川市耀州区出土的开元六年(718年)《田元墓志》,是唐雍州华原县(今铜川市耀州区)境内的一个折冲府[9]。这对研究唐代折冲府提供了新的资料。
附记:
发掘:张汉文、陈晓捷、董彩琪、杨敏侠、文辉
修复:董彩琪、杨敏侠、陈晓捷
摄影:文辉、任筱虎
拓印:杨敏侠
绘图:任筱虎、魏超、陈晓捷
执笔:任筱虎
[1](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卷四十八,中华书局,1974年,第1430页。
[2](明)李廷宝、江从春修,乔世宁纂:《耀州志》卷七《人物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据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年刊本影印,1976年,第169页。
[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上《东夷传・高丽》,中华书局,1975年,第5320~5322页。
[4]同[3]卷三《太宗纪下》,第57~58页。
[5]同[3]卷一百九十九上《东夷传・高丽》,第5326页。
[6]同[3]卷一百九十九上《东夷传・高丽》,第5327页。
[7](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二十九《职官十一》,中华书局,1988年,第810页。
[8](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四十九下《百官志四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1288页。
[9]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铜川碑刻》,三秦出版社,2019年,第2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