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前海岱地区的生业变迁*

2022-09-19邱晓甜侯亮亮

文物季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汶口科学出版社山东大学

邱晓甜 侯亮亮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生业经济是先民生存和演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先民创造绚烂多彩文化的源动力。重建具体时空范围内的生业状况,特别是还原特定地区长时段的生业变迁,有助于理解社会复杂化乃至文明产生的动因。

目前,海岱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面貌和序列已经基本清楚[1],即从早到晚的序列依次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随着动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和同位素考古等多个学科证据链的积累和完善,史前海岱地区生业变迁的特点和规律已经基本清晰。

一、后李文化时期

后李文化时期西河、月庄、张马屯等遗址动植物考古研究表明[2],各类哺乳动物、禽类、鱼类和软体动物等野生动物的比例最大,但可能也出现了处于驯化状态的家畜,如猪和狗(表1-1)。植物遗存鉴定分析显示[3],当时的植物类型以野生植物为主,但也发现少量炭化的粟和黍及稻(表1-2)。

表1-2 后李文化重要遗址中的农作物遗存发现情况

表1-1 后李文化重要遗址中哺乳动物所占比例情况

同时,小荆山和月庄遗址人骨和猪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显示[4](表1-3),粟类对先民食物的贡献极其有限。通过二元混合模型的计算,可知粟类食物在先民食物结构中的比重率约为25%[5]。在两例猪的稳定同位素研究中,一例猪的δ13C值为-10.6‰,显示出黍粟食物可能是其主要食物来源;另一例则显示出与先民相近的δ15N值(9.1‰),暗示可能主要以先民残留的各种食物(包含较多的动物蛋白)为食[6]。因此,后李文化时期黍粟农业可能已经开始萌芽,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家猪饲喂的行为。

表1-3 后李文化遗址稳定同位素分析数据情况

此外,对后李文化时期小荆山、西河、月庄等遗址出土的部分石磨盘、石磨棒的微痕分析结果还显示[7],它们以加工坚果类的食物为主,但个别也曾有加工过黍和/或粟类谷物的痕迹,这说明先民主要以野生植物为食。总之,后李文化时期先民主要以广谱型的狩猎采集经济为生,但也开始出现驯化家畜和耕种农作物等低水平的食物生产活动。[8][9][10]

二、北辛文化时期

与后李文化时期相比,北辛文化时期大汶口、东盘、官桥村、北阡等遗址的动植物考古研究显示[11],植物栽培和动物驯养已有长足发展,食物生产在聚落生计中占的比例不断增大(表2-1和表2-2)。

尽管狩猎和捕捞在经济活动中仍然处于重要的地位,但大多数遗址中也发现了家养的猪和狗(表2-1)。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相较于鲁中南、苏北和胶东半岛地区,鲁北地区黄崖洞和翁家埠遗址野生动物的比重占绝对优势(表2-1),说明鲁北地区家养动物的饲喂程度要低一些[12]。

表2-1 北辛文化重要遗址中哺乳动物所占比例情况

植物遗存仍以野生植物为主,但黍粟作物的比重开始明显增大,说明黍粟的种植规模在扩大,利用程度在加深[13]。同时,水稻遗存的发现率也有增加,且主要分布在鲁中南、苏北地区[14](表2-2)。因此,北辛文化时期海岱地区稻旱混作农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表2-2 北辛文化重要遗址中的农作物遗存发现情况

胶东沿海地区白石村遗址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显示[15],先民的δ13C值为-20.3‰,主要摄入的是C3类食物。结合大量渔猎工具及贝类、鱼类和野生动物等遗存的出土,捞贝、捕鱼、狩猎、采集等在先民生业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农业生产活动的程度则相对较低。

北辛文化时期王因和北辛遗址出土石磨盘、石磨棒的微痕分析结果也显示[16],大多曾被使用于加工坚果物质,而极少用于加工谷物类物质的情况。同时,在这两处遗址中还发现了可能属于稻的禾本科植物花粉[17],也反映了在北辛文化时期可能已经开始种植水稻等农作物。[18][19]

三、大汶口文化时期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大汶口、六里井、后杨官庄、北阡等遗址的动植物考古研究显示[20],当时的社会生产水平得到了较快发展,遗址中除发现了丰富的野生动物遗存外,还普遍发现了家养的猪和狗。在大汶口文化晚期,鲁中南、苏北地区可能出现了家养黄牛,但其它地区应该还都是野生种属,反映出在该时期动物家养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21](表3-1)。

表3-1 大汶口文化重要遗址中哺乳动物所占比例情况

大汶口文化早期,以北阡遗址的农作物遗存为代表(表3-2),反映出当地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黍粟种植业。同时,当地还可能种植有少量的水稻[22]。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焦家遗址的植物遗存及组合群显示(表3-2),除较多的野生植物遗存外,还发现了丰富的农作物遗存,即以粟为主、黍次之的典型北方旱作农业类型。从大汶口早期至中晚期,鉴于粟的产量高于黍,可能是粟的种植比例提升的重要动力。

表3-2 大汶口文化重要遗址中的农作物遗存发现情况

从胶东地区的北阡[23]、北庄和古镇都[24]三处遗址的人骨δ13C值来看(表3-3),C4类食物在先民食物中的贡献率远高于C3类食物,可以说明较北辛文化时期,大汶口文化时期黍粟作物在先民食物结构中的比例上升明显。结合动物的组合群和人骨δ15N值[25],可以说明先民还消费了一定量的家畜和海洋生物。同时,鲁南地区的西公桥[26]和陵阳河[27]遗址人骨偏低的δ13C值现象则反映出在该时期除食用粟、黍这类C4类植物外,C3类食物(可能为水稻等)在先民日常饮食中开始显示出重要的作用。[28][29][30]

表3-3 大汶口文化遗址稳定同位素分析数据情况

一般认为,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类食物为主可能导致更高的患龋率[31]。牙釉质发育不全、多孔性骨肥厚和筛状眶则属于营养不良的表现[32]。同时,牙齿不同的磨耗程度与饮食结构和食物加工技术的差异有关,不同的食物结构还会造成前部与后部牙齿磨耗程度的差异[33]。

结合焦家[34]和北阡[35]遗址大汶口文化男女两性居民的体征和古病理研究结果观察,两处遗址人骨均存在着较高牙齿磨耗(呈前重后轻状)、中度龋齿率和牙釉质发育不全、低频率多孔性骨肥厚和筛状眶、较高退行性关节疾病和创伤情况以及体质量平均水平波动等体征和病理现象。因此,可以认为焦家和北阡遗址先民的物质生活中更倾向于依赖采集野生动植物,但农作物种植活动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说明焦家和北阡遗址先民正处于从狩猎采集经济向以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混合型经济过渡的适应阶段。

四、龙山文化时期

龙山文化时期两城镇、城子崖、丁公、教场铺、桐林等多处遗址的动植物考古研究发现[36],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呈现出快速繁荣的势态。在龙山文化聚落中均发现有大量的动物遗骸,尤以家猪所占比重最高,而且在多个地区的聚落内还发现了有可能为家畜的黄牛和绵羊,反映出家畜饲养活动已成为该时期先民主要的经济活动[37](表4-1)。植物遗存研究显示,农作物遗存所占比例迅速上升,种类δ13C多样化,强化型农业形成,呈现出粟、黍、稻、麦、豆多种作物并存的农业体系[38](表4-2)。

表4-2 龙山文化重要遗址中的农作物遗存发现情况

表4-1 龙山文化重要遗址中哺乳动物所占比例情况

两城镇遗址人牙齿标本和人骨羟磷灰石样本的δ13C平均值为-9.8‰(n=15)[39]。已有研究显示,人和动物在消化、吸收所摄入食物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同位素分馏效应,而且人和动物组织中各个部分的分馏效应不同,各自的δ13C值也不相同,人和动物肉质部分大约富集1‰,骨胶原富集约5‰,骨骼和牙釉质中的羟磷灰石富集约12‰[40]。也就是说,在同位素分馏效应前,食物的同位素值应在-21.8‰左右,明显倾向于C3类植物的δ13C值(平均值为-26.5‰),这与遗址中发现相当丰富的水稻遗存和少量粟、黍、小麦遗存的现象恰好相符。从教场铺遗址人骨骨胶原的δ13C值呈现出明显C4类植物信号的现象来看[41](表4-3),表明了在当时种植粟类作物的农业活动在居民生产生活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表4-3 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稳定同位素分析数据情况

对两城镇遗址早、晚期阶段陶器的残留物分析显示[42],早期灰坑和祭祀坑所出陶器中包含有粟的残留物,晚期祭祀坑所出鼎、甗、罐中发现有水稻、粟、猪、淡水鱼的残留物。遗址陶器所做的多项化学分析结果也显示[43],当时人们饮用的酒是一种包含有稻米、蜂蜜和水果并可能添加大麦和植物树脂(或药草)等成分之后而形成的混合型发酵饮料。

此外,在杨家圈、两城镇和赵家庄遗址的聚落居住区附近均发现有水田遗迹存在[44],证明了当时确有水稻的种植。从遗址出土的加工工具情况观察[45],除石刀、石镰等生产工具已普遍使用外,杵、臼这类制备工具的出现率明显上升,而磨盘、磨棒类工具则呈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当时食物加工技术有所改变。[46][47][48]

五、岳石文化时期

结合岳石文化时期尹家、桐林、照格庄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存[49]来看,家畜、家禽饲养水平显著提高,家养动物中的猪、狗、黄牛、绵羊数量明显增多,种类更加丰富;野生动物资源种类有所增加,用途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表5-1)。

表5-1 岳石文化重要遗址中的各种动物资源情况

农业经济则呈现出继续繁荣发展的趋势,粟黍作物遗存已占据优势地位,而稻作农业虽占有一定比例,但与龙山文化时期相比,表现出明显萎缩的趋向,小麦、大麦和豆类在一些遗址中表现出上升趋势[50](表5-2)。以粮食种植业、家畜饲养业为主,采集、渔猎为辅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结构在该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总之,“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生业格局开始形成。

表5-2 岳石文化重要遗址中的农作物遗存发现情况

岳石文化遗址中出土有数量、种类颇为丰富的农业工具[51],主要包括用于砍伐的斧和锛;挖掘翻耕的镢、铲和耜;点播种植的锥;中耕除草的锄;收割收获的刀和镰;脱粒脱壳的杵、臼和锤等一系列专业化耕作工具,表现出岳石文化先民重视农业生产,更高水平的、系统化的农业经济状况。[52][53]

六、小 结

从后李文化至岳石文化时期,海岱地区史前先民生业经济经历了一个由广谱经济到原始农业或低水平的食物生产,再到比较发达的锄耕农业经济的漫长的发展过程,最后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家畜饲养为辅,渔猎和采集为补充的综合经济模式。

粟、黍在农作物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水稻种植则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历时性趋势,其可能开始于北辛文化鲁中南、苏北地区,经过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传播和发展,至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发展在该地区达到鼎盛阶段。然而,到岳石文化时期水稻的比重明显有所下降,呈现衰落趋势,当地的农业生产逐渐开始回归到古代中国北方旱作农业体系和传统。

[1]a.栾丰实:《简论海岱地区旧石器和新石器文化的衔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考古学研究(七)》,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09~316页。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宋艳波:《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动物考古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3]a.吴文婉、张克思、王泽冰等:《章丘西河遗址(2008)植物遗存分析》,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东方考古(第10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373~390页。b.GaryW.Crawford,陈雪香、栾丰实等:《山东济南长清月庄遗址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江汉考古》2013年第2期,第107~116页。c.吴文婉、杨晓燕、靳桂云:《淀粉粒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以月庄等遗址为例》,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8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30~348页。d.吴文婉、靳桂云、王兴华:《海岱地区后李文化的植物利用和栽培:来自济南张马屯遗址的证据》,《中国农史》2015年第2期,第3~13页。

[4]胡耀武、栾丰实、王守功等:《利用C,N稳定同位素分析法鉴别家猪与野猪的初步尝试》,《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08年第6期,第693~700页。

[5]蔡莲珍、仇士华:《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考古》1984年第10期,第949~955页。

[6]同[4]。

[7]王强:《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磨盘、磨棒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8]同[2]。

[9]同[3]。

[10]同[4]。

[11]a.同 [2]。

b.宋艳波:《北阡遗址2009、2011年度出土动物遗存初步分析》,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东方考古(第10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94~215页。

c.王海玉、刘延常、靳桂云等:《山东省临沭县东盘遗址2009年度炭化植物遗存分析》,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8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57~372页。

d.同 [3]b。e.李慧、陈松涛、杨爱国等:《山东滕州官桥村南遗址北辛文化遗存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9年第1期,第45~53页。

f.陈雪香:《山东日照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浮选土样结果分析》,《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第92~94页。

[12]同[11]a~b。

[13]同[11]c~f。

[14]同[11]c~f。

[15]同[5]。

[16]同[7]。

[17]何德亮:《山东新石器时代农业试论》,《农业考古》2004年第3期,第58~69页。

[18]同[2]。

[19]同[11]c~f。

[20]a.李有恒:《大汶口墓群的兽骨及其他动物骨骼》,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编:《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1974年,第156~158页。

b.范雪春:《六里井动物遗骸鉴定》,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编:《兖州六里井》,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14~216页。

c.宋艳波、李倩、何德亮:《苍山后杨官庄遗址动物遗存分析报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海岱考古(第六辑)》,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08~132页。

d.宋艳波:《即墨北阡遗址2007年出土动物遗存分析》,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等编:《山东即墨市北阡遗址2007年发掘简报》,《考古》2011年第11期,第14~19页。

e.宋艳波:《北阡遗址2009、2011年度出土动物遗存初步分析》,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东方考古(第10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94~215页。

f.吴瑞静:《大汶口文化生业经济研究——来自植物考古的证据》,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g.齐乌云、赵志军、梁中合等:《山东沭河上游史前遗址的植硅体分析》,《农业考古》2015年第6期,第8~12页。

h.赵敏:《山东省即墨北阡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i.王海玉:《北阡遗址史前生业经济的植物考古学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1]同[20]a~e。

[22]同[20]f~i。

[23]王芬、宋艳波、李宝硕等:《北阡遗址人和动物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12期,第2029~2036页。

[24]张雪莲、王金霞、冼自强等:《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考古》2003年第3期,第158~171页。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版。

[26]胡耀武、何德亮、董豫等:《山东滕州西公桥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滕州西公桥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海岱考古(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78~288页。

[27]同[5]。

[28]a.同 [20]c。

b.同 [2]。

[29]同[20]f~i。

[30]a.同 [23]~[26]。

b.同 [5]。

[31]张全超、朱泓、胡耀武等:《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古代居民的食谱分析》,《文物》2006年第1期,第87~91页。

[32]张君:《从筛状眶和多孔骨肥厚考察中国古代人骨上的贫血现象》,《考古》2009年第10期,第86~90页。

[33]刘武、张全超、吴秀杰等:《新疆及内蒙古地区青铜—铁器时代居民牙齿磨耗及健康状况的分析》,《人类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32~53页。

[34]张晓雯:《章丘焦家遗址大汶口文化居民生存状态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35]a.樊榕:《北阡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居民健康状况试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b.岡崎健治、栾丰实:《山东省即墨市北阡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时期人骨之口腔病理研究》,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东方考古(第10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65~79页。

[36]a.饶小艳:《邹平丁公遗址龙山文化时期动物遗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b.张颖:《山东桐林遗址动物骨骼分析》,北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2006年。

c.同 [2]。

d.宋艳波、宋嘉莉、何德亮:《山东滕州庄里西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分析》,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9集)》,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609~626页。

e.宋艳波、刘延常、徐倩倩:《临沭东盘遗址龙山文化时期动物遗存鉴定报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海岱考古(第十辑)》,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139~149页。

f.同 [20]c。

g.葛利花:《城子崖遗址史前生业经济的植硅体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

h.吴文婉、姜仕炜、许晶晶等:《邹平丁公遗址(2014)龙山文化植物大遗存的初步分析》,《中国农史》2018年第3期,第14~20页。

i.赵志军:《两城镇与教场铺龙山时代农业生产特点的对比分析》,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1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0~224页。

j.凯利·克劳福德、赵志军、栾丰实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考古》2004年第9期,第73~80页。

k.靳桂云、栾丰实、蔡凤书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土壤样品植硅体研究》,《考古》2004年第9期,第81~86、102~103页。

l.王春燕:《山东胶州赵家庄遗址龙山文化稻作农业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m.宋吉香:《山东桐林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7]同[36]a~f。

[38]同[36]g~m。

[39]Lanehart Rheta E,Tykot Robert H,加里·费曼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先民食谱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考古》2008年第8期,第55~61页。

[40]IacuminP,BocherensH,ChaixL,et al.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as Dietary Indicators of Ancient Nubian Populations(Northern Sudan).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1998,25:293~301.

[41]张雪莲:《碳十三和氮十五分析与古代人类食物结构研究及其新进展》,《考古》 2006年第7期,第50~56页。

[42]RhetaE.Lanehart,姜仕炜:《两城镇陶器的脂类残留物分析》,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东方考古(第13集)》,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34~173页。

[43]麦戈文、方辉、栾丰实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酒遗存的化学分析——兼谈酒在史前时期的文化意义》,《考古》2005年第3期,第73~85页。

[44]a.宇田津彻朗、宫本一夫、栾丰实等:《杨家圈遗址水田遗迹探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东方考古(第15集)》,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261~281页。

b.宇田津彻朗:《两城镇遗址农业生产遗存探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东方考古(第13集)》,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13~133页。

c.靳桂云、燕生东、宇田津彻朗等:《山东胶州赵家庄遗址4000年前稻田的植硅体证据》,《科学通报》2007年第18期,第2161~2168页。

[45]杨海燕、王强:《海岱地区史前时期先民植食性食谱初探——以食物制备工具磨盘、磨棒等为中心》,《四川文物》2018年第4期,第91~96页。

[46]同[2]。

[47]同[36]g~m。

[48]同[39][41]。

[49]a.同 [36]b。

b.周本雄:《山东牟平县照格庄遗址动物遗骸》,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第476~477页。

c.同 [36]m。

d.郑晓蕖、朱超、王海玉等:《山东乐陵尹家岳石文化遗址植物考古报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海岱考古(第六辑)》,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39~150页。

e.靳桂云、赵敏、王传明等:《山东烟台照格庄岳石文化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6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31~343页。

f.王育茜、王富强、赵娟等:《烟台市照格庄遗址2008年度炭化植物遗存分析报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海岱考古(第八辑)》,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56~64页。

g.吴文婉、郝导华、靳桂云:《济南彭家庄遗址浮选结果初步分析》,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7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58~369页。

[50]靳桂云、郭荣臻、魏娜:《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研究》,《东南文化》2017年第5期,第60~71页。

[51]陈雪香:《岳石文化农业初探》,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东方考古(第9集)》,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595~608页。

[52]同[49]a~b。

[53]同[49]c~g。

猜你喜欢

大汶口科学出版社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刘思涛作品
基于大汶口文化元素的泰安太阳部落景区发展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公元前第三千纪中国东部的太阳神——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图形符号新考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A review of Fukuyama’s notion of “The End of History”and its competing ontologicaland epistemological standpoints
Case Study on Importanc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ng Discourses Written in Non—mother—tongue
山东大汶口盆地赵家店石膏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