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康复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2-09-17李媛媛邹忆怀许天骄胡晓婕李匡时
李媛媛 邹忆怀 吴 康 许天骄 胡晓婕 陈 琛 李匡时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北京 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康复科,北京 100700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伴有运动障碍、疼痛、失眠等表现,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中医将其归于“虚劳”“百合病”等范畴[2],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3]。在现代医学中,由于CFS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确[4],治疗上缺乏特效药,致力于促进疾病造成的身心障碍恢复正常的康复疗法越来越受欢迎。目前被认可的康复疗法有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分级运动疗法(graded exercise therapy,GET)等[5-6],中医的治疗除方药外,针灸、推拿、刮痧、拔罐及太极拳等传统功法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7]。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CFS 康复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帮助学者梳理研究热点和前沿,为将来发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Chronic Fatigue Syndrome、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Rehabilitation 为主题词在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和Scopus 数据库中检索所有引文,语言为英语,时间从建库至2021 年10 月。剔除社论材料、会议录论文、信函、会议摘要、书目项目等CiteSpace 无法分析的文献,另外,考虑到综述类文献的滞后性,故予以剔除。对文献进行人工去重和筛选。
1.2 分析方法
利用CiteSpace 5.7.R2 和OriginPro 8 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运用LLR 算法计算聚类模块值和平均轮廓值。
1.3 参数设置
时间范围从1990 年1 月至2021 年10 月,以2 年为一个切片。节点类型分别选择作者、国家、关键词、参考文献。根据数据类型灵活选用修剪方法。
2 结果
2.1 发文量变化趋势
共纳入174 篇文献。对发文量进行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 年前起步缓慢,之后迅速上升,2015 年后稳定上升。见图1。
图1 年发文量及曲线趋势拟合
2.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对文献作者进行共现分析,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Jo Nijs,作者之间形成了4 个明显的团队。见图2。
图2 作者合作网络
2.3 国家合作网络分析
对文献所属国家进行共现分析,英国发文量最多,其次是美国和荷兰。见图3。
图3 国家合作网络
2.4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析见图4。关键词中介中心性≥0.1的有12 个(表1),形成11 个聚类,聚类模块值为0.630 5,平均轮廓值为0.883 1(图5、表2)。观察关键词共现时区图及突现词分析结果可见,2015 年以前“随机对照试验”为新兴趋势,而2015 年以后新兴趋势向“运动”“问卷”“症状”“流行性”“预测因素”等转化,目前“症状”“流行性”“肌痛性脑脊髓炎”仍是热门主题(图6~7)。
图4 关键词共现图
图5 关键词聚类图
图6 关键词共现时区图
图7 关键词突现图
表2 关键词聚类信息
表1 中介中心性≥0.1 的关键词
2.5 CFS 康复相关文献被引分析
被引文献共现分析,见图8。被引频次排名前5 的文献见表3。
表3 被引频次前5 位文献信息
图8 被引文献共现图
3 讨论
3.1 发文情况分析
相关研究数量较少,预测未来发文量仍将缓慢增长。作者团队间合作匮乏,形成了以英、美、荷兰等西方国家为中心的合作网络。该现象可能与人们对CFS 的认识不足[8],临床医师无法或不愿将其视为真正的疾病有关[9]。另外,关注点的差异可能是团队间合作匮乏的原因。
3.2 研究热点分析
该研究最受关注的人群包括成年人和青少年;最受关注的症状包括疲劳、疼痛、焦虑、运动不耐受、失眠等;最受关注的疗法是CBT 和GET。
CFS 患病人群广泛,不同国家的患病率不等[10-12]。国内护士的患病率高达7.76%且与职业压力、工作场所暴力等有关[13]。青少年的患病率也值得关注[14-15],CFS 严重影响其社会参与度[16]。GET 与CBT 是目前能够有效缓解CFS 的疗法[17-18],前者更适用于伴发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患者[19],其效果与患者的期望值和医患之间的任务一致性[20]以及适应能力、年龄因素有关[21]。
3.3 研究趋势预测
首先,研究人群将向高压力及青少年群体拓宽,流行病学研究也会随之增加。第二,从提高患者的期望值及拓宽康复对象方面改进治疗策略[22-23]。第三,结合免疫炎症途径、生物能量测量和脑成像技术,制订更精确的疾病定义[24]。第四,多学科康复治疗作为多种干预措施的集合被证明对CFS 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25],将来仍需关注其可行性研究。国内还应充分发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的优势,开辟新的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