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在中医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及其提升路径
2022-11-28李文京
李文京 江 锋 苏 新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古今名医皆强调学习中医要有悟性,认为悟性对于学习中医及中医成才十分关键。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临证过程中,中医尤其注重悟性,悟性的高低与中医师的临床水平密不可分,悟性虽受个人先天资质的影响,却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当前,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高等院校教育培养了大批中医研究生,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中医研究生教育也逐渐暴露出中医生学习中医悟性缺乏的问题,提升学习中医悟性的重要性也愈加突显。因此,在中医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悟性的培养,对提高中医药人才质量的培养、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悟性的内涵
《说文解字》曰:“悟者,觉也。”“悟”即是觉醒、明白的意思。悟性是人们基于一定知识基础,经过反复实践、观察、思考而获得的个人层面的灵感、体会,常常表现为渐悟、顿悟,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式。悟性思维产生的认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是感性认识最高级形式的终结点,又是理性认识过程的发端源头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既不同于“知性”的逻辑概念思维,又不是无逻辑的思维[1]。悟性思维也是我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学的主要思维方式,其中佛学尤其注重悟性思维,十分讲究“禅悟”。悟性思维方式源于《周易》,古人法天则地,长期观察万物运行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运用象思维进行推衍、概括、归纳来认识事物,形成了以直觉体悟为主的悟性思维方式。
悟性属于自身的灵感、体悟,可以受到别人的启发,但不能被替代,必须由个人亲自实践、体验,并且多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2-3]。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地理等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医的悟性也就无从谈起。
2 悟性的形成条件
2.1 文化底蕴
悟性思维的形成源于一定的文化底蕴。《周易·系辞》中有“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类万物之情”。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皆互相感应,人立于天地之间,一切活动皆关乎天地,故天地之象,人亦应之。儒家董仲舒认为人道源于天道,建立“同类相动”说,提出了“天人合一”学说,而易学的“天人同构”思想是董仲舒“天人合一”学说的立论基础[4]。“天人合一”最主要的思维体现即为“象思维”,最直接的应用方法是“取象比类”。《周易·系辞》“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即通过观物取象来探索事物的奥秘,“象思维”包括3 个过程,即物象、具象和意象,这种由物象到意象的过程,需要通过自身的思考与领悟[5],属于悟性思维的一种体现形式。因此,传统文化知识对于悟性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悟性思维形成的重要条件。
2.2 亲身实践
实践的过程是灵感体悟产生的量变过程,不断经由实践,丰富人生阅历,是获得真知、悟出新识的重要条件。“悟”字,左为“忄”,右为“吾”,说明悟的主体是自身,是自身由心而发的感悟,不能为别人的感悟所替代,体现一定的自主性,又称之为体悟。体悟是主体经由体验、觉悟而达到新的精神境界的认识活动,能够表达一种由身到心的完整活动过程[6],由身到心必须经历的过程即为实践。实践的过程也是个人对已有知识的内化过程,从中可以产生新的灵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实践智慧,《荀子·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强调人的智慧主要来源于实践。《礼记》中提到“博学、明辨、审问、慎思、笃行”,说明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勤于实践。明代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本体论”,认为知行为一个状态,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亦肯定了实践的重要性。
2.3 静坐宁思
静生智,定生慧。人们在静坐的环境下,心无旁骛,身无所劳,身心和谐,加以思考,灵感易于涌现[7-8]。现代名中医彭履祥指出:“读书要心静,潜心默索,心粗气浮,则难深探奥旨。”强调中医读书过程要力求静心细读。曾子《大学》:“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悟性的产生离不开思考,思是悟的保证,而思考需要静心,非宁静无以致远。静坐也为儒家功夫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修身的重要技巧。宋代晁迥《昭德新编》中提出:“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道家更是强调“守虚极,至静笃”,以达到身心与道和为一体的最高境界。禅宗日常仪式中,每日必有坐禅一项,静坐之时,要求调身、调息、调身,并且排除杂念,以此来更好地禅悟。
3 悟性在中医成才中的作用
悟性主要是指医家的“体悟、意会、灵感”,常以渐悟、顿悟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心有意会,难以言传”的个人体悟特点,一定层面上无法用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来解释,难以被掌握。渐悟和顿悟是悟性认识过程中的两个层次,渐悟是通过长期实践渐进得悟的过程;顿悟常表现为突然领悟,两者之间有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近代涌现的大批名老中医,如岳美中、金寿山、董延瑶、杨永璇等,在回顾自己从医经历中,皆强调只有通过博览群书,不断实践,勤思善记,才能逐渐地领悟[9]。名中医韩百灵认为:“临证之际,有所得必有所记,有所记必有所思,有所思必有所悟,数十年之积,不间断之,必有超悟。”说明渐渐得悟的积累,日久可有大彻大悟。
中医十分注重灵感、顿悟等直觉思维方式,清代喻昌《寓意草》:“医者,意也。一病当先,当以意为运量。”“意”在中医学中多作为以形象(直感)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进行应用,辨证论治是“医者意也”的继承与发展[10]。医者在搜集四诊资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关于疾病本身的直觉意会,这种直觉思维方式直接参与诊疗过程,是难以用文字描述和言语传授的知识和体验,也是中医的神韵所在[11]。《病家箴》曰:“病已将剧,纵有灵丹,难以救治,懵然不悟,迟悟所致。”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直觉思维方式的悟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医临床疗效。
悟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代表作《黄帝内经》是古代医家不断进行临床实践、思考、领悟的过程,为众多医家智慧和经验的集成。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加之多年临床实践,大有体悟,著成《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六经辨伤寒,脏腑论杂病”的辨证论治原则,其方精简而效彰,为后世学习的典范。李东垣基于“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悟出“热性疾病可由元气虚弱所致”,从而创立“补中益气汤”,甘温以除大热。王清任多年临证中领悟到无论外感、内伤,初病伤人,气血首当其冲,所立诸方皆关乎气血,感悟半身不遂与人体元气偏失相关,立“补阳还五汤”,救补亡失的五分元气。清代张锡纯据《内经》“大气”一词,多方考证,结合多年临证心得,首创“胸中大气下陷说”。
4 中医研究生悟性培养的影响因素
近代以来,西学思想逐渐影响国民思维方式,传统以直觉、体悟为主的思维方式受到西方逻辑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医教育逐渐由传统的师带徒或家传模式走向院校集体化培养模式,忽略了中医学的特殊性,导致了“中医西化”的现象发生[12]。不可否认,院校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量产化的培养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中医院校学生悟性的培养。在中医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影响学生悟性培养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院校教育多采用以授受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满堂式的知识灌输使得部分学子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且对深奥的中医理论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又占用了学生的大量时间,独立学习领悟的时间过少。
②现行的课程体系忽略了传统文化的继承。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依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13]。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象思维、阴阳五行等学说又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上,如果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积淀,就很难理解深奥的中医理论。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不仅传统文化课程设置较少,而且中医经典教学课时不足,学生难以构建传统的中医思维,就难以在中医理论上有所启悟。
③“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了临床实践机会,但随着研究生的大量扩招,临床科室规培生过度饱和,带教老师缺乏足够精力培养学生,并且规培医院普遍存在严重的西化现象,加上研究生毕业要求有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压力,学生深入研读中医的动力明显不足。导师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还有科研任务,启迪教导学生的精力相对缺乏,也不利于研究生的悟性培养[14]。
5 中医研究生悟性培养的提升路径
5.1 夯实传统文化基础
悟性思维发源于传统哲学文化,却因其非理性、神秘性长期不被现代教育重视[15]。当今教育体制下,中医专业研究生的古典文学、哲学素养普遍较低,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安排十分必要。需全方位提高中医学生的哲学基础,将传统文化学习和中医理论的掌握紧密联系起来。传统文化课程不能局限于医古文,古代哲学中的“象思维”被认为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方式,“象思维”的把握有助于提升中医悟性思维,可以把易经作为中医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下,精气学说以道家哲学、易学哲学为代表;阴阳学说以《周易》《道德经》为代表;五行学说源于《尚书》;墨家、法家文化对中医辨证思维、治则治法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因此,帮助学生了解先秦文化,具体可从国学经典著作中节选具有代表性的篇目,组成国学经典导读课程内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联系中医理论,带领学生融入具有与中医理论紧密联系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围绕中医理论体系、思维方式的形成开展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丰富学习的方式与内容。
5.2 加强中医经典教学
熟读中医经典是提高中医悟性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17-18]。历代中医名家无不熟读经典,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并有常读、常新的感觉。一项对30 位国医大师的研究启示,反复研读经典是继承和发扬中医的必由之路[19]。只有丰富的知识积淀,知识与知识之间互相交融与碰撞,灵感闪现,才有可能在悟性层面上有所提升。
研究生教育中,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压缩学时,甚至将几门课程合并教学的现象[20]。经典课程的开设应不分学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第一学年,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经典课程可主要引导学生对经典原文进行熟练的背诵,理解;第二学年可安排研究生名老中医门诊跟诊,结合实践,加深理解、领悟经典;第三学年回过头来再次学习经典,其领悟能力会有飞跃性的提升。可以通过开展相应的经典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积极性。增加中医经典等级考试,以促带学,以考促学,提高经典等级考试在学业评比中的权重,适当减轻中医专硕研究生的科研压力,可将经典等级考试作为中医研究生毕业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学生形成扎实的中医思维,进而提高对于中医的领悟能力,更好地传承经典。
5.3 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中医理论经过几千年的临床验证而更加富有生命力。中医经典知识或者跟师所学的经验,只有通过在患者身上的验证,并认真观察、反思,个人才能有所体悟,转化成自身的经验理论,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究显示,接近2/3 的国医大师在11~15 岁即开始学医,20 岁左右即开始独立坐堂行医,均强调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21]。在实践过程中联系理论,对理论进行内化,从而可萌生新知,通过临床实践看到的良好疗效,又可增加学习兴趣,对自身知识查漏补缺,实现自身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实践,获得新知,不断提升,二者具有互相叠进的关系。
中医教育有别于西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隐性知识的传承,中医学核心价值观、隐性知识的传承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口传、心悟、身行[21],其中名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悟性为个人的灵感体悟,但可以受到别人的启发,学习中医时常存在深思不得其解的现象,若有名师点拨,常可幡然领悟。拜名师可以与名师近距离接触,跟师进行随诊学习,老师通过口传心授将中医特色、临床经验传承给学生,学生在抄方侍诊中逐渐理解老师的思维方式、治病用药方法,在学习中悟出新意,不断创新[22]。目前多数院校已经探索出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采取临床导师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3-27]。研究生教育中,也应为学生创造更多跟诊实践的机会,为中医经典学习与跟师实践提供相应的时间保障。
5.4 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中医院校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灌输式”现象,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填塞。这种高输入、低输出的模式,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化、领悟、升华过程,学生接收到的知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学生普遍存在考试前才突击学习的被动局面,中医的学习也成了死记硬背,这种短期内形成的没有经过理解、沉淀、领悟的知识记忆极易遗忘。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望,课堂教学适当留出学生自主思考领悟时间,改变满堂知识点灌注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医学的本质是治病救人,学医是为了掌握治病救人的本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兴趣,坚持临床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中要引入具体案例分析,增加授课知识的活性。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你教我学”的过程,研究生做课题、写论文应该有创新,其中的创新点有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有些是在导师指导下悟出来的。只有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领悟,所做研究才能有创新。
5.5 注重医德教育,坚定志向
高尚的医德可以静化心灵,使人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静心体悟中医理论的真谛,感受中医的魅力。一项对我国32 所中医高等院校校训研究发现,校训中含有“厚德”二字的院校共有11 所,含“德”字的院校共有16 所[28]。但当前院校教育多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医德的培养略显不足。多数中医药院校在课程安排上,淡化了德育培养对于学习中医的关键性作用,建议加强医德教育,正确引领医学生价值观,强化学生从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成为不断学习、超悟的内在动力。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没有坚定的志向与信念,很容易半途而废。《墨子·修身》“志不强者智不达”,从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又可内化为不断学习的动力,以此更好地理解、感悟中医理论的奥秘。《医林改错》张序“术而不仁,则贪医足以误世;仁而无术,则庸医足以杀人”。从医者,胸怀济世善心,体察民病疾苦,若己有之,大发恻隐之心,可增强从医的定力与决心,静心研习医术,偶遇不治之症,深心凄怆,恒以自咎学之未至,反过愈加穷极医理,深入思考,此过程可有灵光闪现,有所体悟。
6 结语
悟性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悟性的形成离不开后天的培养,需要深厚的文、史、哲学功底,广博的多学科知识积淀,熟谙经典,反复临床,勤学善思。在中医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悟性的培养,进一步夯实传统文化基础,加强中医经典教学,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改变灌输式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医德教育,坚定学医志向,强化从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有助于提升中医药人才质量的培养,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