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学龄前儿童居家期间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9-16汪小燕邵子瑜胡海利万宇辉殷刚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合肥市女童检出率

汪小燕,邵子瑜,郭 锋,胡海利,孙 瑜,万宇辉,殷刚柱

(1.合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安徽 合肥 230001;2.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安徽 合肥 230032)

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防范机制尚未成熟,在外来应激的作用下很容易陷入心理的困境。有研究表明,儿童心理行为发病隐匿,表现不典型[1],会对儿童的社交、生活质量等产生不良影响,其更有可能预测成年以后的攻击行为[2]和犯罪行为[3]。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后,国务院《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疫情流行期间,儿童尽量避免外出,不到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场所[4]。2020年初,合肥市学龄前儿童响应政府号召处于居家生活状态,为了解合肥市学龄前儿童居家期间行为问题的现状,合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于2020年4月下旬开始在合肥市开展大规模的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合肥市学龄前儿童代表性的样本,全面分析其行为健康状况及高危因素,为有效控制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合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于2020年4月至5月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合肥市学龄前儿童居家期间行为问题现状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本研究使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合肥市4个主城区、3个开发区,以及4个县和1个地级市未上学居家生活超过3个月的在园学龄前儿童,每个区域随机选择2所幼儿园。纳入标准:①合肥市辖区幼儿园在读儿童;②父母知情同意参加调查。排除标准:因父母文化程度低而无法参与调查者。本研究获得合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的收集

主要包括儿童的性别、年龄、胎次、出生基本信息,以及父母的基本情况、主要照料人、家庭收入、家庭结构等。

1.2.2 儿童行为问题调查问卷

1.3 质量控制

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每个区域有单独的二维码。由幼儿园老师在家长群告知知情同意,请愿意参与调查的家长认真阅读问卷,选择最接近儿童真实情况的选项。家长通过发放的二维码,扫码完成问卷。研究数据从问卷星平台下载保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向前和向后法筛选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了8 882儿童,收集有效问卷8 844份,有效率占99.57%;其中男童为4 770人(53.93%),女童为4 074人(46.07%);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4.43±0.98)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7.21%(1 522/8 844),各因子由高到低的检出率分别为:冲动-多动7.96%(704/8 844)、学习问题6.76%(598/8 844)、多动指数6.41%(567/8 844)、品行问题5.54%(490/8 844)、焦虑5.00%(442/8 844)、心身问题3.00%(265/8 844)。

2.2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各因子的单因素分析

除焦虑因子以外,学龄前女童行为问题及各因子检出率均高于男童(P<0.05);除心身问题和冲动-多动因子以外,不同年龄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各因子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心身问题和焦虑因子以外,为第一胎的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各因子检出率均高于其他胎次(P<0.05);父亲文化水平越高,学龄前儿童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检出率越低,而其心身问题检出率越高(P<0.05);除心身问题和焦虑因子以外,母亲文化水平越高,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各因子检出率越低(P<0.05);父亲待业的学龄前儿童心身问题检出率高(P<0.05);母亲待业的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学习问题及多动指数检出率高(P<0.05);除学习问题和多动指数因子以外,主要是母亲照料的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各因子检出率均低于父亲和其他照料人(P<0.05);高收入家庭的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低于低收入家庭(P<0.05);核心家庭的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各因子检出率均低于大家庭和其他家庭(P<0.05),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和家庭环境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各因子检出率的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detection rate of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each factor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soc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mily environment groups[n(%)]

人口学指标人数(n)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行为问题胎次 一胎6 557390(5.95)481(7.34)203(3.10)555(8.46)345(5.26)457(6.97)1 204(18.36) 其他胎次2 287100(4.37)117(5.12)62(2.71)149(6.52)97(4.24)110(4.81)318(13.90)χ28.04013.2530.8648.7933.71713.18323.645P0.005<0.0010.3520.0030.054<0.001<0.001父亲文化水平 本科及以下8 232457(5.55)571(6.94)237(2.88)670(8.14)408(4.96)540(6.56)1 427(17.33) 研究生及以上61233(5.39)27(4.41)28(4.58)34(5.56)34(5.56)27(4.41)95(15.52)χ20.0285.7595.6385.1890.4314.3801.313P0.8680.0160.0180.0230.5120.0360.252母亲文化水平 本科及以下8 405477(5.68)587(6.98)247(2.94)688(8.19)418(4.97)554(6.59)1 466(17.44) 研究生及以上43913(2.96)11(2.51)18(4.10)16(3.64)24(5.47)13(2.96)56(12.76)χ25.87213.2721.93611.7420.2149.1636.429P0.015<0.0010.164<0.0010.6430.0020.011父亲职业 就业中8 774484(5.52)594(6.77)259(2.95)697(7.94)437(4.98)560(6.38)1 507(17.18) 待业706(8.57)4(5.71)6(8.57)7(10.00)5(7.14)7(10.00)15(21.43)χ21.2390.1237.5450.4010.6841.5150.882P0.2660.7260.0060.5270.4080.2180.348母亲职业 就业中7 272396(5.45)448(6.16)225(3.09)563(7.74)349(4.80)444(6.11)1 199(16.49) 待业1 57294(5.98)150(9.54)40(2.54)141(8.97)93(5.92)123(7.82)323(20.55)χ20.70523.4421.3432.6583.3956.36414.948P0.401<0.0010.2470.1030.0650.012<0.001主要照料人 父亲38926(6.68)23(5.91)13(3.34)32(8.23)24(6.17)22(5.66)66(16.97) 母亲5 794282(4.87)387(6.68)144(2.49)419(7.23)263(4.54)356(6.14)929(16.03) 其他照料人2 661182(6.84)188(7.07)108(4.06)253(9.51)155(5.82)189(7.10)527(19.80)χ214.5720.89615.69612.9337.5263.17818.215P0.0010.639<0.0010.0020.0230.204<0.001家庭收入(元/月) <6 0003 625221(6.10)257(7.09)116(3.20)296(8.17)197(5.43)243(6.70)662(18.26) ≥6 0005 219269(5.15)341(6.53)149(2.85)408(7.82)245(4.69)324(6.21)860(16.48)χ23.6291.0480.8760.3532.4680.8754.777P0.0570.3060.3490.5520.1160.3500.029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4 923228(4.63)296(6.01)112(2.28)361(7.33)220(4.47)284(5.77)745(15.13) 大家庭3 731249(6.67)287(7.69)146(3.91)314(8.42)204(5.47)265(7.10)732(19.62) 其他家庭19013(6.84)15(7.89)7(3.68)29(15.26)18(9.47)18(9.47)45(23.68)χ217.5479.89419.91117.53312.6539.32835.697P<0.0010.007<0.001<0.0010.0020.009<0.001

2.3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儿童特征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是女童、6岁儿童、母亲待业、低收入家庭、大家庭和其他家庭(P<0.05);保护因素为非一胎、母亲为研究生及以上文化水平(P<0.05),见表2。

表2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2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3 讨论

3.1 性别和年龄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显示,在园学龄前儿童居家期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7.21%,低于2015年合肥市的19.40%[7]。本研究还显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均有检出,其中冲动-多动因子检出率最高(7.96%)。但既往研究多认为学习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8]。这可能与生活方式改变有一定的关系。居家期间,除了陪伴孩子学习以外,父母有更多的时间与其相处,从而增加了全面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在带养的过程中发现了孩子冲动-多动的问题。本研究显示,学龄前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童,这与Tansriratanawong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传统观念对女童的要求更严格,导致女童容易被视为问题儿童。但也有研究认为男童行为问题高于女童[10],可能的原因是男、女童生理发育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相比,6岁是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年龄,这与洪华英[11]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观,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形成一种思维,加上一些自身和外界的因素,导致其行为问题的产生。但也有研究表明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别[12]。

3.2 家庭环境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分析

家庭是孩子生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学龄前儿童最主要的社会系统,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取向,良好的家庭环境可对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13]。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父母收入、父母文化水平)的儿童往往具有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14],母亲社会经济地位低水平增加了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风险[15]。也有研究认为孩子内化和外化问题与家庭收入有关,而与母亲或父亲的受教育水平无关[16]。

本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在母亲待业及低收入家庭中更为明显,而母亲为研究生及以上文化水平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2020年1月至4月,合肥市居民响应政府号召居家隔离,对于父母学历较高、工作相对稳定的家庭影响较小,但对于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家庭收入的波动直接影响了家庭环境。学龄前儿童行为发展受家庭环境影响,和睦的家庭环境能给予儿童安全感,利于儿童行为发育;而家庭关系紧张常使儿童处于警惕和应激状态,使得儿童行为问题更加突出。有研究显示,学龄双生子行为问题与家庭人口及家庭亲密度相关[17],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直系家庭幼儿反应能力异常率高于核心家庭[18],家庭冲突较多及育儿态度不一致的家庭会导致儿童的攻击性[19]。另外,居家期间给家人提供了更多的相处机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和冲突。本研究发现核心家庭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各因子检出率均低于大家庭和其他家庭。

学龄前儿童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可对构建健全的人格起到决定性作用。本研究中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尤其是母亲就业状态、母亲文化水平及家庭结构存在关联,但其因果关系还有待纵向研究验证。本文的侧重点是调查家庭环境,未对监护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育儿方式等进行评估。因此,后期将进一步关注关于家庭环境及监护人心理状况、育儿方式等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纵向研究,为今后的儿童保健服务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合肥市女童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用爱守护,宝山二中心开发女童保护课程
合肥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合肥市包河区语文老师书法作品选登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合肥市雕塑院雕塑作品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