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风性关节炎的高频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2022-09-16屈亚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6期
关键词:痛风性滑膜痛风

屈亚锋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病因在于患者自身嘌呤代谢功能异常,进而造成血尿酸指标升高,尿酸盐于关节处出现沉积,诱发炎性疾病。临床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以关节肿胀、疼痛等为主,一旦未得以有效治疗,可能诱发关节功能障碍,甚至致残。据统计,我国痛风性关节炎疾病患病率高达2%~2.6%,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人群,且近几年随着饮食、生活习惯等改变,疾病患病率相应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健康[1]。因此,重视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目前临床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金标准为关节腔穿刺抽液,通过检验尿酸盐结晶指标确诊疾病,但该方法会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同时对检验医生的专业水平、经验等要求较高,关节液量容易引起检测结果的波动,因此并不作为临床首选[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频超声技术凭借其高准确性、高灵敏度、特异性强,多切面扫查等优势备受认可,可用于临床浅表器官、组织的检查工作中[3]。本文针对2019年7月—2021年7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疑似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简析高频超声技术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2例,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2~89岁,平均年龄(45.95±5.33)岁;病程3~13年,平均(6.15±1.04)年;其中48例患者主诉关节疼痛,35例患者关节出现红肿表现。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临床综合诊断疑似为痛风性关节炎疾病;②患者年龄在32~89岁之间;③患者均同意参与且配合本次诊断研究。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关节炎疾病患者;②存在精神方面疾病患者;③抵触配合本次诊断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疑似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使用迈瑞Resona7型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的频率需设定为(4~18)MHz,并对肌骨检查参数给予预置,直接进行扫查。实施彩超血流影像检查时,需调整至低速血流条件下,并适当增加彩色多普勒增益,以不产生噪音因素影响为宜。实际检查时,痛风患者根据不同病变关节选择坐位或平卧位,充分暴露受检部位,嘱患者放松,使用HRUS对患处关节从各角度给予扫查,在此过程中探头的压力需适中,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感。且需根据探查角度和位置的不同,指导患者缓慢屈曲关节,以便获取动态下患侧关节的具体状态。观察影像中关节特征,包括骨质改变、痛风石状态、周围软组织情况等,所有影像数据均需由至少2名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单独判断,分别对患侧内部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MSU沉积、骨质破坏情况、滑膜内血流改变等给予分析。当所有超声医师意见统一后方可给出最终诊断结果,如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则需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给出统一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以临床总结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高频超声影像技术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同时归纳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高频超声影像表现特点。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频超声影像技术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

经诊断,52例疑似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检出受累关节76个,其中受累第一跖趾关节14个(18.42%),受累膝关节24个(31.58%),受累踝关节27个(35.53%),受累腕关节3个(3.95%),受累手关节2个(2.63%),受累肘关节3个(3.95%),受累肩关节3个(3.95%)。经计算,高频超声影像技术诊断准确率为98.08%(51/52)、灵敏度为98.04%(50/51)、特异度为100.00%(1/1)。见表1。

表1 高频超声影像技术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高频超声影像表现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经高频超声影像诊断,其中36例(69.23%)患者表现出双轨征,高频超声影像表现为:关节软骨、关节腔表面均存在线状强回声,轮廓模糊,同无回声软骨下高回声骨皮质共同表现为双层、平行状强回声带,故称作双轨征。图1为双轨征征象。

图1 双轨征征象

31例(59.62%)患者表现出点状强回声,高频超声影像表现为:患者关节腔、滑膜表面存在不同大小的点状强回声。图2为点状强回声征象。

图2 点状强回声征象。

23例(44.23%)患者表现出非均匀回声结节,高频超声影像表现为:患者关节周边韧带、关节腔内、皮下组织、腱鞘等均可见实性结节,形状欠规则,回声欠均匀。

40例(76.92%)患者存在滑膜增厚,高频超声影像表现为:患者滑膜向关节腔内突起,形状近绒毛状,可见等回声或低回声带。

43例(82.69%)患者可见关节腔积液,高频超声影像表现为:患者关节腔内存在无回声区,且宽度增加。

23例(44.23%)患者存在骨侵蚀征象,高频超声影像表现为:患者骨皮质可见连续性中断情况,形状近似虫蚀状。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代谢功能障碍所引发的骨关节病变,其中核心因素即是人体内嘌呤类物质长期处于代谢障碍状态,而尿酸属于嘌呤代谢的末端产物,因此患者体内会产生尿酸过度累积的情况。当骨关节内尿酸含量增多后,便会与游离钙离子发生结合,形成尿酸盐结晶并沉积在关节腔、滑囊腔内部,也可能会附着于软骨、韧带、关节骨质周围,长期便会导致炎性病变。临床研究显示,痛风的发病与患者日常饮食结构、家族遗传因子等均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40岁以上的中年群体发病率最高,且多首发于人体第一跖趾关节,其他大关节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例如踝关节、足关节等[4-5]。由于痛风形成的早期阶段痛风石体积相对较小、数量较少,因而患者并不会感到明显的症状,而仅表现为血尿酸增高,临床也容易将其归类于单纯高尿酸血症,而当尿酸达到一定的饱和程度后便会形成可以沉淀的尿酸盐结晶体,并开始在骨关节软组织内堆积,产生炎症的同时会带来明显的疼痛感。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酸持续正常,而仅有关节疼痛感,与其他临床关节疾病症状相似而难以鉴别,因此单纯依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数据作为诊断的参考,容易引发误诊的问题[6-7]。

目前临床诊断痛风最准确的方式仍为病理活检,其通过对关节腔进行穿刺,采集内部痛风石进行镜检观察,不仅可以确认是否患病,还能通过对痛风石数量的观察评估病情程度。但由于该诊断属于有创技术,穿刺后不仅会损伤关节外皮肤组织,还会造成软组织损伤,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概率提升。且实际操作时会受到患者关节腔内痛风石分布、数量的影响及穿刺操作人员的手法影响,因而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极大的限制[8-9]。

有研究显示,高频超声检查下痛风关节炎患者的影像中存在“双轨征”的特点,病灶所在关节内可见点状分布的强回声信号,且在韧带、腱鞘等软组织周围也可发现呈不均匀特征的回声信号,并伴有关节腔内积液、滑膜增厚等情况[10-11]。其中双轨征、点状强化信号、不均匀回声信号等的检出率较正常人群高出很多,这也就说明上述三种影像学特征可以被视为痛风关节炎的超声诊断标准。高频超声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被应用于肌肉、骨骼等疾病的检测工作中,也为临床医学的肌骨超声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该技术实际应用时还可从多个角度对患处关节进行观察,通过双侧对比的方式了解关节病变的特点,并引入了动态观测技术,可在小幅度活动下确定关节尚存的部分屈曲功能,再结合彩色多普勒技术,对关节内血流特点及分布情况予以确认,综合判断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程度,因此也成了现代骨关节痛风病变的研究热点之一。从物理角度出发,人体表层皮肤、肌肉层、软组织等均具有较好的超声透过性,而这也为肌肉和骨骼的超声诊断提供了前提条件。高频探头可将超声频率进一步提升,使获得的影像分辨率进一步提升,对骨骼、软组织间的结构分布、层次状态等也可准确显示,尤其是可以分辨软组织内的细微结构改变,从而为病理状态的诊断提供准确参考数据[12-13]。

使用二维高频超声技术可以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骨关节形态、结构、关节腔内积液情况、滑膜厚度、尿酸盐结晶沉积位置、软骨破坏度、骨皮质破坏度等多种数据进行观察,同时还可确定关节周围支撑结构、连接结构等是否被累及,观察是否存在组织水肿的情况,同步开启彩色多普勒功能还能观察滑膜腔内是否出现增生后的新生血管。以往的高频超声技术由于自身限制较大,因此只能用于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大关节内痛风的诊断,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完善,已经可以满足腕关节、踝关节、指关节、趾关节等肢体末端小关节内病变的诊断,且在风湿性骨病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代病理研究指出尿酸盐的沉积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核心因素,而患者高频超声影像中的双轨征、点状强回声、不均匀回声结节等也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内所引起的超声特征。当尿酸盐沉积在软骨上时,由于这两种物质的基本结构存在差异,因而其声阻抗也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就形成了影像中的双轨征,即尿酸盐沉积、软骨在超声下形成了明显不同的两个信号带。超过70%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患侧关节内会存在点状的加强回声信号,而对于高频超声和常规X线诊断则可明显区分,X线技术无法显示这一影像特征。且高频超声还会对患者关节腔内的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骨质损伤等病变予以显示,而这些影像特征不具有特异性,在其他骨关节性病变中也会出现,但可以被用于辅助诊断。其中滑膜增厚在影像中呈低回声特点,利用探头压迫后并不会发生位移或压缩。另外,可采取动态检查的方式,利用超声探头对关节腔给予压迫,并叮嘱患者配合活动,此时在超声影像中可见强回声点状信号在积液中呈浮动状态,类似于暴雪的情景,因此临床也将其称为“暴雪征”,可用于判断患者尿酸盐结晶的大致程度,也能分析患侧关节的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临床可通过高频超声影像技术用于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疾病,具有较高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影像支持,提倡运用推广。

猜你喜欢

痛风性滑膜痛风
滑膜肉瘤中SS18-SSX和SSX免疫组化的诊断价值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膝关节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精神压力大可诱发痛风
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