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品供应链系统的可视化药事管理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2022-09-14魏梦琳沈怡雯吴德芹
魏梦琳,沈怡雯,顾 民,易 飞,吴德芹**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学部,南京 210029;2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南京 210029;3 江苏中健之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京 210012
药品供应链系统(SPD 系统)是本院为应对药品零加成等医改政策,在供应商、药品运营中心(总药库)和各二级库之间建立规范的物流体系和信息交互平台,引入的全过程、一体化药品管理系统。SPD 系统在有效降低药品供应环节的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时,还可推动药品管理实现进一步的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
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 年 《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应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1]。面对当今数据爆炸和信息高度碎片化的现状,从繁杂的信息流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并给出对策是智慧管理的基本要求。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技术,可有效帮助提炼有效信息[2]。在国内医疗机构,这一技术已被用于血库管理[3]、血液透析管理[4]、医疗设备管理[5]等。在药事管理方面,赵庆国等曾报道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 系统)的数据转换成可视化后,实现了数据分析、温湿度监控、条形码追踪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6]。在大多数医疗机构,HIS 系统主要关注患者的诊疗环节,对药品流通仅做账目记录,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但为确保运营平稳,HIS 系统必须具备极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能提供灵活开发的接口。因此,本研究基于本院SPD 系统充足的药品流转信息,建立可视化的药事管理平台,旨在提高药品质控管理水平、保障药品供应、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及遴选药品供应商,希望为三级公立医院药品的智慧管理提供实例与帮助。
1 方 法
1.1 基础工作
采用数据总线技术,通过WEB 服务架构,运用数据采集中间件和数据管理中间件,实现数据与信息平台的集成。以SPD 系统为依托,将各药品供应商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系统)、医院的HIS 系统、智慧一体化医疗平台(IIH)、药房自动化设备系统等进行一一连接,同时实现医院内部和医药流通企业药品编码统一,使相关环节的企业机构和操作人员信息全透明,以便对药品进行从供应商到一级库、从一级库到二级库、从二级库到临床科室或患者手中,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化管理。
1.2 基本原理
本平台从SPD 系统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管理所需的有效信息进入信息池,应用JAVA 语言开发,基于HTML5 框架展示,形成可视化界面。其基本原理和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可视化平台建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1.3 主要功能
本平台主要分为大屏显示、统计报表两大模块。
大屏显示了实时信息,包括运营情况和作业监视两个界面。运营情况面向药品运营中心(即总药库),主要是药品供应方面的信息展示,例如保供率分析、药房库存占比分析等。作业监视面向二级库,主要做医嘱数量及工作量的信息展示,例如日拣货工作量排名分析、日医嘱统计分析等。
统计报表则可选择任意时间段导出上述内容的可视化图表,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满足医疗机构管理者的日常管理需求。
2 结果
2.1 基础数据的获取
本可视化平台自2021 年9 月投入使用。截止至2021 年底,与医院HIS 系统对接,共获取药品基础信息2039 条,并实现医院药品编码和供应商药品编码的关系映射;同时获取3 个一级库、13 个二级库和两百多名药师的基本信息。与21 家供应商的ERP 系统对接,实现信息流、物流、票据流、资金流的信息整合。以上信息均通过相应接口每半小时同步一次,以此进行动态维护和实时更新。
2.2 可视化图表展示
运营情况的大屏显示界面如图2 所示。药品运营中心的管理者可根据供应商保供率排名、短缺品种预警、库存预警和品种效期预警模块展示的信息,作出药品保供相关决策;根据库存周转天数、药房库存占比和近半年库存趋势模块展示的信息,作出成本控制相关决策;根据品种采购排名和当月药品数据模块展示的信息,作出药品遴选相关决策。
图2 运营情况的可视化界面示例
作业监视的大屏显示界面(以住院中心药房为例)如图3 所示。二级库管理者可根据作业状况监视、发药效率统计和待处理医嘱模块展示的信息,来把控当前药房的工作状态;根据日拣药作业量排名、周医嘱量统计和日医嘱量统计模块展示的信息,进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图3 作业监视的可视化界面示例(以住院中心药房为例)
2.3 应用成效
2.3.1 提高质控管理水平 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是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核心环节,也是药政管理部门考核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在国家质控和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均为重点项目。2019 年,江苏省卫健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基本药物品种数占比不低于30%[7]。各医疗机构对这一政策的执行高度重视,为此实施了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的每月通报制度。以往,本院仅通过省卫健委通报或不定期手工汇总采购数据,把控基本药物的采购比率。这样操作繁琐,且严重缺乏时效性,往往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已来不及作出调整。现今,本可视化平台运营情况界面的“当月药品数据”部分,可实时展示基本药物的品种占比和金额占比,从而便于管理人员在药品遴选时从容调整采购计划,以达到国家及地方对医疗机构的要求,逐渐提高管理水准。2020 年10 月和2021 年10 月基本药物采购情况如表1 所示,此中可见可视化平台实施后,本院药品运营中心基本药物配备品种占比得到了明显改善。
表1 可视化平台实施前后基本药物采购情况对比
在成本控制方面,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颁发的《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标准(2017 版)》[8]中要求,药品库存周转天数应少于15天。这一考核指标计算过程复杂且波动频繁,以往仅每月底手工计算后通报,监测难度较大,工作人员重视不够。可视化平台实施后,在运营情况界面可实时观测周转天数,给监督和调控带来很大便利。2020 年10 月与2021 年10 月,西药库周转情况对比见表2,此中可见周转天数得到明显下降。
表2 可视化平台实施前后西药库周转情况对比
2.3.2 提前预警、保障供应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9]中,要求医疗机构进行短缺药品分析评估和信息上报,并合理设置急(抢)救药等特定药品的库存警戒线。本可视化平台在运营情况界面,可实时显示短缺品种预警;同时,依据不同库存警戒线的设置,起到对低库存药品的警示。2022 年2 月16 日的预警情况如图2“短缺品种预警”部分所示。此功能便于医疗机构对易短缺品种提早备货,全面满足临床需求;同时一键导出短缺品种,方便短缺药品的上报工作。另外,由于SPD 平台对信息流、物流、票据流、资金流的全面整合,近效期预警可全面实现信息化。对近效期品种提前处理,能进一步降低不必要的资金损耗。
2.3.3 人力资源管理 本可视化平台可实时记录和显示医嘱开立数量,2022 年2 月16 日全天住院中心药房全天的医嘱量分布如图3“日医嘱量统计”部分所示。此功能可帮助药房管理者合理调度不同时间段的作业药师人数,以防高峰时间段人手不足。
SPD 系统储备了所有在院药师的相关信息,并从手持设备实时获取并记录其调剂动作。在二级库的作业监视界面中,发药效率统计实时展示药品调配的平均用时,方便管理者进行总体把控。另外,由于医嘱调配数量与药师工作绩效相挂钩,可视化平台实施后,给部门绩效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可进一步调动药师的工作积极性。
2.3.4 供应商的遴选与评价 以往对于供应商的评价,仅以问卷形式对供应商打分考核(见表3),缺乏量化指标。本可视化平台对供应商药品保供率有实时展示和统计功能。2022 年2 月16 日当日,保供情况实时展示如图2 “供应商保供率排名top10”部分所示。基于此指标,可为药品供应商的考核评价及遴选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表3 供应商考核表
3 讨论
可视化是当前信息系统开发的热点,为智慧医疗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但将其运用在三级医院的智慧管理上存在一定难点:一是因为大多数医疗机构HIS 系统为了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存在较大的封闭性,不便于开发;二是因为HIS 系统与药房自动化设备和药品供应商之间存在裂隙,无法贯穿药品流通的全生命周期。而依托于SPD 系统,这些问题均可迎刃而解。本院建立的基于SPD 系统的可视化药事管理平台,具备以下优势:
①不同于充斥着枯燥文字与数字的传统医疗信息系统,可视化平台可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生动形象地展示医疗信息,为非专业人士提供更直观的信息视角,为专业人士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
②兼具实时展示和统计查询两大功能,有高度的时效性和透明性,帮助管理人员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可提高质控管理水平,减少药品短缺情况,调动药师的工作积极性,给供应商的遴选与评价提供了量化的依据。
③基础数据相当充实、开发模式灵活,能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和更新可视模块,与时俱进地适应新政策提出的要求。
本可视化平台的下一步工作,将是开发针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国家谈判药品的相关模块,进一步丰富平台的功能,为患者用上更加安全、经济的药品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