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利分析的线材除鳞工艺发展趋势

2022-09-14吴晓冰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氧化铁酸洗洗液

吴晓冰,安 超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0)

1 化学除鳞法

线材表面除鳞技术经过长期发展,目前主要有化学除鳞法和机械除鳞法。由于化学除鳞法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因此产业上应用较多。

化学除鳞法是利用化学或者电化学的方法清除线材表面的氧化铁皮,主要分为酸洗和电解两大类。酸洗是利用酸的腐蚀作用,使氧化铁皮溶解于酸洗液中从而去除氧化铁皮。酸洗又涉及圆形酸洗、直线酸洗、震动酸洗、电解酸洗、螺旋酸洗、连续酸洗、封闭酸洗等[1]。酸洗和电解法既单独使用也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下面基于专利检索文献,分别对以酸洗为主的除鳞方法和以电解为主的除鳞方法,进行发展脉络的梳理,为线材表面处理提供参考。

2 电解除鳞法

电解除鳞一般是在装满电解液的容器中进行,直接通电进行除鳞,主要装备如图1 所示。

图1 电解除鳞示意图(JP27581788A)

1977 年美国提交的专利申请US19780886572A,采用了电极非接触方式进行除鳞。该公司在随后的1978 年又提交了专利申请US19790078512A,采用在硫酸盐中进行电解的方式除鳞。发展到1981年,日本提交专利申请JP16493081A,重点对于此前未过多设计的电解加速进行了研究,其采用置于电解槽中的管状电极并连接DC 电源,外侧设置模具将线材上粘连的多余的鳞皮移出。此后,日本于1988 年申请专利JP27581788A,如图1 所示,采用旋转轮作为正极,电极板作为阴极,对线材进行电解抛光,该过程对线材表面的鳞皮清除较为彻底。发展到1994年,日本申请专利JP17450494A,将线材卷整个置于内置中性电解溶液的电解槽中进行电解除鳞,并采用悬挂装置对线材的位置进行定位。该方法相比于之前的在线电解法,电解效率大大提高,但是电解质量稍有下降。1999 年日本申请专利JP18136399A,采用一对对向电极均设置于线材上侧,并设置多个并列的电解槽,线材依次通过多个电解槽进行除鳞,大大提高了除鳞质量。

3 酸洗除鳞法

酸洗除鳞法一般采用硫酸、盐酸和/或氢氟酸和水配置成溶液,通过化学反应将线材表面的氧化铁皮进行溶解。日本在这方面做了较多研究,下面对其发展脉络作重点分析。

1975 年日本申请专利JP9363875A,首次记载了化学酸洗对线材进行除鳞的技术方案,采用常规酸洗液对线材进行除鳞处理。1991年,加拿大提交申请CA2054633A,提出酸洗后进行水洗,并采用温和碱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鳞,对酸洗残留液进行了一定处理。1993 年日本专利申请JP27940693A,采用对线材卷进行整体酸洗除鳞的方法,对线材卷的悬挂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及1994 年提交申请JP27940693A,酸洗过程中搅拌流化,然后在中性溶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喷入气体,该过程通过充分搅拌,提高了酸洗除鳞的质量和效率。随后1995 年同一个公司又提交申请JP9595995A,对气体量和线材残留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给出酸洗过程中吹入气体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操作应用参数。1998 年日本提交专利申请JP2219898A,采用一排多个酸洗池,并采用橡胶防漏垫防止酸洗液渗漏,进一步提高了酸洗效率。2011 年中国提交专利申请CN201110148100A,针对之前酸洗除鳞液中存在氟化物,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环境污染小且能有效去除氧化铁皮的酸洗液,其采用不含氟离子的硝酸、磷酸、无机铵盐、有机含氨基化合物组成的酸洗溶液,并加入表面活性剂,促进酸蚀过程,通过有机含氨基化合物也大幅度减少氮氧化物的释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此后2014 年申请专利CN201410282904A,也提出一种针对酸洗液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针对硝酸、氢氟酸和盐酸产生酸雾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柠檬酸、草酸、三乙醇胺以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少量硝酸等成分的酸洗溶液,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 其他除鳞法

线材除鳞方法中,除了化学除鳞法以及比较常规的机械除鳞法,还出现了比较新颖的光电除鳞法,本文进行一下延伸介绍。

光电除鳞法主要采用光电手段进行除鳞,例如真空电弧除鳞法(也叫等离子体除鳞法)和激光除鳞法。这个概念出现的较晚,并且研究文献较少,目前仍属于探索阶段。

日本于1995 年提交专利申请JP4266795A 即采用真空电弧除鳞法,如图2 所示。其将线材卷绕在两个卷筒上,两个卷筒之间的线材两侧放置电极板,并均设置于真空箱内,进行电弧放电除鳞,2006年申请专利WO2007AT00046,也是采用等离子体进行放电除鳞。2014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中亮的博士论文《低气压直流弧斑等离子体除鳞及其放电特性研究》,针对低气压直流电弧在除鳞中的应用开展了弧斑等离子体放电技术、等离子体放点特性和除鳞工艺研究,建立了一套低气压阴极弧斑等离子体除鳞装置,进行了柱状铜电极、球状铜电极、石墨电极等多种电极的除鳞实现,开展了样品与电极间的静态和动态除鳞研究,实现了不同尺寸样品的除鳞。

图2 光电除鳞法(JP4266795A)

5 结论

当今社会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化学除鳞法的发展受到限制。今后化学除鳞法的主要研究重点是优化除鳞液体的成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光电除鳞方法还处在研究阶段,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相信假以时日,定能从实验阶段全面转向产业应用阶段。

猜你喜欢

氧化铁酸洗洗液
氧化工艺对Q355B钢氧化铁皮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浅谈几种服装的洗液沾色现象
水稻土种植苗木后水耕表层发生学性状的变化
表面改性的氧化铁纳米材料在光电催化分解水中的研究
好的私处洗液需满足四个条件
爱清洁,更要防洗液伤健康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新设计
妇科洗液,能不用就别用
管道工程酸洗方法及应用范围研究
一种用于生产包裹色料的酸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