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种服装的洗液沾色现象
2021-03-29
1 引言
在纺织品所有的品质指标中,色牢度可能是普通消费者最能直接切身感受到的一项指标,消费者判断一件服装色牢度品质的好坏,往往会以洗涤衣服时的洗液沾色程度作为依据。产品色牢度不好,洗涤时必然会出现染料从纤维上脱离而进入洗液的情况,从而使得洗液颜色变深。在专业的色牢度测试项目中,洗液沾色一直未被收录。而从2020年7月开始实行的新版标准FZ/T 73020—2019《针织休闲服装》中,第一次收录了这个考核指标,且该考核指标只针对深色面料,浅色面料不适用,说明标准制定者已经开始考虑消费者对色牢度的主观感受了。根据实验室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于样品经过耐皂洗测试后的洗液沾色情况,不仅仅只有FZ/T 73020—2019的部分深色测试样洗液沾色情况严重,其他品类的深色产品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因此本文从多种常见品类出发,研究FZ/T 73020—2019中收录的洗液沾色考核指标是否也能适用其他产品标准,换言之对是否需要适当增加洗液沾色的考核范围进行探讨。
2 影响洗液沾色程度的因素
从理论上分析影响洗液沾色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染料自身的色牢度差,与纤维很难形成强有力的结合键;(2)面料在经染色后固色不充分,其表层含有大量的浮色;(3)面料经过磨毛或拉绒处理,处理后面料表层的细微绒毛未处理干净,在洗涤时这些绒毛抱团进入洗液中,从而导致溶液颜色加深;(4)检测机构实验室在皂洗色牢度测试中使用的是中性皂片,而家用皂洗液成分往往与中性皂片不同,有些可能会导致服装色牢度下降;(5)洗涤时浴比也会影响洗液的沾色程度,浴比增加,洗液量就增加,所以相对溶液中染料的浓度就低,从视觉上看会觉得洗液沾色程度轻,按照目前的测试标准,实验室使用的浴比为1:50;(6)洗液温度的影响,洗涤时温度越高色牢度就越低,实验室目前使用的洗涤温度为40℃,温度过低,中性皂片无法溶解,从而对测试带来影响。
3 洗液沾色程度测试方法
目前只FZ/T 73020—2019要求考核洗液沾色程度,该测试仅针对面积占30%及以上的深色针织织物。方法是按GB/T 3921—2008中方法A(1)进行备样和洗涤,洗涤条件为:水温40℃,皂液浓度5g/L,浴比50:1,洗涤时间30min。该洗涤条件与GB/T 22849—2014、FZ/T 73020—2019、FZ/T 73022—2019和GB/T 8878—2014标准中的耐皂洗测试方法一致。将过滤去除杂质的残余皂液倒入比色管(直径25mm)中,以未经洗涤且与试验温度相同的皂液为参照样,在D65标准光源下,以白色纸板为背景,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 251评定洗液沾色程度,评级需在15min内完成[1]。
但笔者发现,常见的针织类产品如T恤衫、卫衣、针织裤、保暖毛衣、保暖内衣和棉针织内衣等在日常的皂洗色牢度检测中,或多或少也都出现过部分深色测试样洗液沾色严重的情况。但在执行标准GB/T 22849—2014《针织T恤衫》、FZ/T 73022—2019《针织保暖内衣》、GB/T 8878—2014《棉针织内衣》中还没有该项目的考核,因此笔者从以上几类常见产品标准出发,通过试验,分析针织产品洗液沾色情况。
4 试验
笔者分别从客供测试留样中随机选取部分深色针织测试样,包括T恤衫(执行标准GB/T 22849—2014)、卫衣、针织裤、保暖毛衣(执行标准FZ/T 73020—2019)、保暖内衣(执行标准FZ/T 73022—2019)和棉针织内衣(执行标准GB/T 8878—2014),按照前述测试方法,进行洗液沾色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表4。
表1 GB/T 22849—2014《针织T恤衫》洗液沾色测试结果
表2 FZ/T 73020—2019《针织休闲服装》洗液沾色测试结果
表3 FZ/T 73022—2019《针织保暖内衣》洗液沾色测试结果
表4 GB/T 8878—2014《棉针织内衣》洗液沾色测试结果
从表1~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针织T恤衫与棉针织内衣的洗液沾色均达到4级及以上。主要是因为这两类产品比较薄,主要成分是棉,在固色时较充分,且因为活性染料属于小分子结构,与棉纤维通过化学键结合,结合力高,不易从纤维上脱落。虽然针织T恤衫中含有聚酯纤维,但由于其含量较低,且分散染料在高温下才分解,而40℃的水洗温度不易对其产生影响,故这两类产品的洗液沾色等级均比较高。
从表2的结果分析,针织休闲服装的洗液沾色情况参差不齐,主要是因为这类产品标准的覆盖范围广,休闲服装的销售量增长幅度在各类服装中稳居前列[2]。常见的有卫衣、短袖、保暖毛衣、针织裤等,从表2中结果来看,卫衣、短袖和保暖毛衣的主要成分是棉和聚酯纤维,从纤维结构与染料类型分析,其染色原理与针织T恤衫和棉针织内衣类似,洗液沾色均比较好,大部分可以达到3级及以上,而针织保暖毛衣的洗液沾色情况最差,其纤维构造与针织保暖内衣类似。
针织保暖内衣的洗液沾色相对严重,保暖内衣底布是经过拉毛和抛光处理后的聚酯纤维,其染色原理是在高温条件(130℃)下,纤维膨胀,分散染料通过高温高压或借助载体的方式进入纤维内部,使其染色。但是由于抛光工艺温度为200℃左右,在此温度条件下,聚酯纤维会继续膨胀,此时分散染料容易从纤维内部脱离。如果底部面料为浅色聚酯纤维,则从纤维上脱落的染料较少,在水溶液中的沾色从感官上评级则较浅;而对于深色的聚酯纤维,在染色时的染料浓度较高,一旦经过抛光处理后,从纤维上脱落进入水溶液中的染料则比较多,从而造成洗液沾色程度严重,因此浅色保暖内衣的洗液沾色程度好于深色保暖内衣。
5 结语
目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有FZ/T 73020—2019《针织休闲服装》标准考核洗液沾色程度,从文中选取产品的试验情况来看,有部分类别纺织面料也存在洗液沾色程度差的情况,因此现有的考核范围还是太窄,建议服装企业或面料生产商对于其他类服装产品可以参考FZ/T 73020—2019的洗液沾色程度方法和要求测试,把控产品质量。
当然笔者更加希望能尽快出台洗液沾色的方法标准,从纤维染色特性出发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让此方法标准被更多的产品标准引用,为更多的消费者把好这道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