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研究
2022-09-13马淑欣张梦溪程贺
马淑欣,张梦溪,程贺
(南阳职业学院,河南南阳 474550)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土建行业是承接新时代建设的重要行业,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应服务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育兼备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是社会对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1 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院不断探索基于工程实例的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但由于我院成立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目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不足。
1.1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需进一步优化
目前,学院虽逐步开展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在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还存在不足,对行业、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作用及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需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1.2 模块化课程体系不完善
我院课程内容体系还没有完全摆脱学科型体系的束缚,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还没有成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2 我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建议
2.1 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2.1.1 明确岗位技能要求,优化培养目标
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必须依托企业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始终从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需求中寻找定位。我院土建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主要有技术员、造价员、资料员、施工员、测量员等,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明确不同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跨界融合等,企业生产技术和组织模式快速变化:生产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生产方式研究化、服务与生产一体化初步形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由单向应用向“交叉”“复合”“多项”联动转变,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2.1.2 转变思想,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首先应加强实践课程的比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要明确指出“1+X”制度所对应的课程内容及培训方案,并配合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其次,让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依托合作企业,走“校企共育”“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工学交替、育训合一”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工学交替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是手段,“学”是目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1]。因此,探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院专业的具体实践活动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2.2.1 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与企业实施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和人才共育
校企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校企合作可优化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标准制定、教材选用等工作,可提供大量真实的工程图片和素材,为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大量的工程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和工程案例等;让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使实训室更贴近实际工作情况,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训课。同时,将专业对应职业工种职业鉴定内容融入课程中,在实践环节加强同职业技能考核相关的技能模块的训练,营造“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环境。
2.2.2 推进“进阶式”学习模式
我院积极探索四阶段“进阶式”学习模式,第一阶段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主要体现在第一学期。第二阶段为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实训,主要采取“看中学”“干中学”的方式,学生通过施工现场学习理解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第二、三学期。第三阶段为技能强化阶段,也是落实“工学结合”的核心阶段,学生通过向企业技术人员学习并亲自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和技能相融合,提升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第四、五学期。第四阶段为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达到能够独立工作的要求,形成真正的职业岗位能力,主要体现在第六学期。通过四阶段模式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2.3 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以平台、模块和方向为框架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平台即通识课,主要包括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以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工具性、发展性为目标;模块即专业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方向即不同专业的能力扩展课,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和综合素质。
2.3.1 课程体系构建内容和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强调工作过程的完善和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应用性,而不是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以能力为主线,把知识、能力和素质整合与串联,实现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职业能力。主要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与方法
2.3.2 加强实践课训练,提升职业技能
利用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基地实训等环节训练学生,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实现技能对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推进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把课堂建在工厂,工厂即是课堂,将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质培养三者紧密结合,构建大学像企业、教师像师傅、学生像员工、课堂像车间的学习氛围,强化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深化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2]。建立健全具有高职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3]。
2.4.1 建设四步阶梯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部分学生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思维较活跃,针对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四步阶梯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四步阶梯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四步阶梯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4.2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配备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专职教师应及时了解当前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课堂中;同时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聘请行家里手、资深创业者、优秀校友担任校外创业导师,实行校企双导师制。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教育中[4-5]。
2.4.3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
建立对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考核机制,注重高职学生精神层面与意识品格的考核,构建质量监控为主的评价体系。动静结合把握高职学生对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意见建议,将考查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具备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素养、沟通协作能力等作为人才评价的主要内容,坚持创新的考核方式。
2.5 改革人才培养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应不断改变管理方法,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变化的需求(“1+X”证书、学分银行等),建立服务型、专家型、多元弹性的管理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应对学群多元化、学习基础差异化、学习场景多样化,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赋予学生专业选择权、课程选择权、教师选择权,自主选择学习路径和进度,满足多途径成长需求。同时,要以学生培养质量或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为核心,校企双主体参与,细化校、学院、教研室三级管理职责。
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6],逐步推进以职业活动作为考核素材,按项目分阶段全方位考核学生。在考核过程中,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