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09-13赖珊玲苏秀萍陈美琴吴美玉
赖珊玲 苏秀萍 陈美琴 吴美玉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均有了较大的改变,生活压力亦随之增加[1-2]。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3]。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可能与胃酸分泌异常、免疫功能障碍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临床患者通常伴有恶心、厌食、嗳气、胀气或上腹部疼痛等[3]。此类疾病亦反复发作、病程长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均造成严重影响。若未在第一时间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可能会诱发其他胃部疾病,致使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因此,若要提升生活质量,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增加患者的相关知识储备,保证能遵从医嘱,降低疾病复发可能性。本研究结合本院患者实例,针对全方位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内科2020 年10 月-2021 年9 月满足慢性胃炎诊断标准的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文献[5]2007 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并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年龄>18 岁。排除标准:合并沟通障碍、意识不清、精神疾病;恶性肿瘤;胃部手术史;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 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全方位组,每组40 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按照基础护理模式开展临床护理,遵医嘱严格进行病情观察及临床用药指导。全方位组则按照全方位护理模式开展临床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药物护理。由于慢性胃炎属于长期服药治疗的病症,所以临床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将药物治疗的相关内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用药原因、剂量、方式、时间等,针对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出针对性的改善说明。除此以外,医护人员还要多次叮嘱病患必须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改变用药剂量、时间,更不得擅自停用药物,以保证临床效果最佳。(2)疼痛护理。慢性胃炎病情严重患者,可能频繁出现上腹部不适或上腹部疼痛等症状,部分疼痛耐受度较低的患者可能无法忍受。面对这一临床现象,护理人员可以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改善,教授他们正确的按摩手法和按摩部位,让患者的痛感降到最低。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让患者通过看书、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改善疼痛症状。(3)心理护理。许多患者会因为该类病症治疗过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可能出现恐惧、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致使其依从性降低,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及时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诉求和心理状态的变换,患者提出治疗相关的合理建议及时采纳,增进医患间的信任度,给予其治疗信心,提升患者的自我认同感,让他们用更积极的态度和心理面对临床治疗,提高其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4)饮食干预。慢性胃炎患者应遵循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原则,避免摄入刺激性较强的、辛辣的食物。当伴有便血症状时,患者应注意减少碱性食物摄入,保证营养的均衡性。(5)生活干预。宣传并告知患者疾病治疗、康复效果与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密切关联,让患者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每天睡眠充足。保证胃部保暖措施到位,不饮酒、不吸烟、不熬夜,保持健康锻炼的良好习惯,提升自身免疫力。两组均连续干预2 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1)生活质量。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于干预前、干预后3 d 对两组躯体活动、精力、睡眠、情感、社会、活力6 个方面进行评价,每方面均为0~10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2)负面情绪。干预前、干预2 个月后两组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SAS 评分≥50 分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情绪,SDS 评分≥53 分表示患者存在抑郁情绪,分值与焦虑、抑郁程度成正比。(3)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评价对比,满分为100 分,90 分以上为满意,60~90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常规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26~69 岁,平均(45.3±5.1)岁;病程5 个月~7 年,平均(2.9±1.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 例,中专或高中15 例,大专及以上9 例。全方位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28~71 岁,平均(45.7±4.9)岁;病程7 个月~9 年,平均(3.2±1.3)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 例,中专或高中12 例,大专及以上10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生活质量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全方位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续)
表1(续)
2.3 负面情绪 干预前,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 个月后,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全方位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对比[分,()]
2.4 护理总满意度 全方位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χ2=3.914,P=0.048),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临床常见疾病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极高,若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则有可能发展为胃穿孔或消化道出血,后期还有可能发展为早期胃癌,危及患者生命[6-7]。相关研究表明,慢性胃炎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医生往往过于关注药物的治疗效果,而忽略了护理干预的重要作用[8-10]。传统护理措施只能为患者提供较为基础的护理服务,无法体现护理行为的主动性,护理服务的内容也不够丰富[11-12]。致使患者住院期间得不到全方位的护理,忽略了护理过程中的细节,增加疾病发生率,延长病程[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已成为今天护理工作的重点[14]。
全方位护理的开展,能以患者为中心,从心理、生理等各方面需要为出发点,让患者得到充分的尊重,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让他们用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治疗,有利于身体的恢复[15-16]。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药物护理能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用药治疗的重要性,保证用药安全,减少由于用药失误而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性。疼痛护理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感,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17]。饮食护理则可以完成患者饮食体系的合理化构建,保证摄取营养全面,进一步提升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巩固治疗效果[18]。生活干预则是促使患者从饮食到运动再到睡眠等生活细节方面形成良好的习惯,为后期的康复打好基础[1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全方位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全方位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王丽娜[20]对90 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全方位护理模式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全方位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全方位护理模式能更有效缓急患者的负面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全方位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相对常规护理,患者更倾向全方位护理,满意度更高。
综上,全方位护理模式的应用,能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为其后期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