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外兼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2022-09-13杨佳范亚丽
杨佳 范亚丽
在儿科疾病的诊疗中,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较高,且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中包括T 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患儿发病后可表现为咳嗽、憋喘,查体可见哮鸣音等,病情严重时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这对于成长期的儿童而言是严重影响其健康生长发育的[1-3]。现阶段,临床尚无根治支气管哮喘的特效药,西医往往给予对症综合疗法,以缓解患儿不适症状,如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4-5]。古往今来,均有医家应用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案例,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儿童疾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6-8]。对此,笔者选取近年来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此次研究与观察,旨在分析对此类疾病患者实施中医内外兼治的效果以及对肺功能等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 例。(1)纳入标准:①均经过临床诊断后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疾病;②年龄3~10 岁;③入组前1 个月内未服用过可能会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相关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激素药物等。(2)排除标准:①患儿表现出的咳嗽等临床症状等由其他疾病引起,如感冒等;②治疗依从性较差,未能按时坚持服药;③伴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④先天性疾病;⑤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存在严重的过敏反应;⑥临床资料不完整。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儿监护人对此项研究充分了解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生产厂家:AstraZeneca Pty Ltd.,注册证号:H20140474,规格:0.5 mg︰2 mL),起始剂量为0.5~1 mg/次,2 次/d;维持剂量为0.25~0.5 mg/次,2 次/d;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生产厂家:Merck Sharp & Dohme Limited,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53,规格:4 mg(以孟鲁司特计)],4 mg/次,1 次/d;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生产厂家:GlaxoSmithKline Australia Pty Ltd.,注册证号:H20160660,规格:2.5 mL︰5 mg(以沙丁胺醇计)]最小起始剂量为2.5 mg 沙丁胺醇,将其置于雾化器中,让患儿吸入雾化的溶液,直至支气管得到扩张,如效果不佳且无明显不适可适量增加剂量至5.0 mg 的沙丁胺醇,4 次/d。连续治疗1 个月。研究组给予中医内外兼用治疗:内服中药定喘制剂,药物组成为炙麻黄5 g,杏仁10 g,生石膏15 g,葶苈子10 g,桑白皮10 g,前胡10 g,黄芩5 g,法半夏5 g,莱菔子10 g。汤药由本院药房统一提供,经水煎煮,早晚各服用200 mL。外用穴位贴敷,药物组成为白芥子20 g、细辛20 g、甘遂15 g、延胡索15 g,药物研成细末后添加适量生姜汁,调和呈糊状,选穴为肺俞、大椎、肾俞、膻中和膈俞等相关穴位各1 贴,1 h/次,隔天1 次。连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情况、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1)临床疗效。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中医症候积分降低70%以上;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改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在50%~7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2)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皮疹、头痛等。(3)中医症候积分。观察患儿的咳嗽、憋喘、哮鸣音症状严重程度,从无到重度依次为0、2、4、6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儿症状越严重。(4)肺功能指标经肺功能仪进行检测,包括FEV1、FEV1/FVC。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5.0 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对比分别实施χ2与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9,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相关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咳嗽、憋喘、哮鸣音等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分,()]
2.4 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FEV1、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在儿科的众多疾病中,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变态反应。现阶段,临床一般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如积极抗感染、吸氧、糖皮质激素、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等,但临床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9]。且随着病情的迁延不愈,患儿的免疫力会随之下降,甚至会因此诱发其他感染性疾病,这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极其不利的。另外,患儿自身机体自主非特异性免疫会抑制,这导致其机体过敏状态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故西医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这是目前临床存在的问题之一[10]。因此,寻找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务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中医学的古代医书中有许多关于哮喘的记载。在金元以前,它大多被列入“喘证”,《丹溪心法·喘论》第一次将其命名为“哮喘”[11-13]。中医理论认为“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脾肾内虚,加之感染外邪入肺经,诱发痰浊,阻滞气道通畅,使得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气逆而痰动,进而引发哮喘。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时主要以邪实为主,因此治疗原则应以祛邪为主,且经过临床辨证,多以热性居多,因此治疗应以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原则[14-15]。故笔者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80 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内外兼治,其中内服药物以清热、涤痰、定喘为主,药方中的炙麻黄有清热宣肺,平喘止咳之功效;杏仁长于降泄上逆之肺气,又兼宣发壅闭之肺气;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咳;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平喘;前胡降气化痰,宣散风热;黄芩清上焦湿热;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涤痰、定喘之功效[16-17]。同时,配合穴位贴敷,可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进而达到内外兼治,增强治疗效果的目的[18-2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患儿经过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后,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研究组患儿的咳嗽、憋喘、哮鸣音等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研究组患儿的FEV1、FEV1/FVC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经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说明中医内外兼治的安全性较佳。
本研究数据综合提示,中医与西医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均较佳,但经过中医内外兼治的患儿,其症候积分下降更为明显,肺功能与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笔者考虑这可能是与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量较小,西药不良反应较大有关,这也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后续笔者将继续扩大样本量,对中医内外兼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机制进行深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中医内外兼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均俱佳,且有效改善了患儿不适症状,提高了免疫功能与肺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