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敏灸联合头部经络梳理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眩晕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2022-09-13许媛侯静杨瑞余知依黄仙保黄芳曾静霞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3期
关键词:经络头部康复

许媛 侯静 杨瑞 余知依 黄仙保 黄芳 曾静霞

脑卒中作为临床高发的一种危急病症,已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脑卒中具有发病急、病情突然等特点,患者多伴有肢体障碍、意识障碍、头痛等神经系统病症[1]。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大多患者在康复期间存在眩晕、偏瘫等后遗症,十分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主要以西药对症治疗法对脑卒中康复期眩晕患者进行干预,但其复发性较高,且需要长期用药控制,容易引发多种毒副作用,加重了患者不适症状。热敏灸是中医研究中的艾灸新疗法,具有疏通经络与调理脏腑的良好作用[2]。经络梳理护理则基于传统经络理论进行梳理头部的一种新型护理,利于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本文为进一步观察热敏灸联合头部经络梳理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眩晕的临床疗效,择取120 例脑卒中康复期眩晕患者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 月-2021 年10 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 例脑卒中康复期眩晕患者。纳入标准:(1)均符合文献[3]《中医内科学》中对脑卒中康复期眩晕的诊断标准(目眩,自觉头晕,口舌歪斜,舌苔白腻,脉弦滑等);(2)经检查确诊;(3)研究配合度高;(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小脑性眩晕;(3)头皮有破损;(4)患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 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1)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①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措施、注意事项等,缓解患者因眩晕产生的不良情绪。②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若发现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比较明显,应根据实际心理情况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顾虑,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③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饮食原则为低脂、低盐、易消化为主,少食多餐,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禁进食肥腻、有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恶心、呕吐比较明显,可暂时禁食。④按照医嘱让患者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并观察用药期间反应。(2)试验组应用热敏灸联合头部经络梳理护理。①头部经络梳理:先从头前部毛梢由轻到重且用力均匀地慢慢旋转梳拢,梳刮手法比刮痧偏轻但比常规梳头偏重,重点对督脉、膀胱经、胆经、三焦经进行梳刮。之后,向后梳刮前额的发际,先梳督脉经穴后督脉两侧膀胱经穴。然后,梳刮两侧耳上部,并分别向耳后下部梳刮至背部,并梳刮头的四周方向。与此同时,依据头部部位采用不同的梳子角度,将身体向前屈或后仰的方向进行梳刮,在此过程中,可适当点梳。每次梳刮5、6 下,平均整个头部每天梳刮100 下左右,最后,在头部经穴用十指指腹轻微的揉按。②选定神阙、涌泉、风府穴区作为热敏灸穴位,依据《热敏灸实用读本》在首灸时,嘱患者取仰卧位,将腹部和双足得到充分暴露,同时在神阙与涌泉穴区实施回旋灸、雀啄灸及循经往返灸,激发经气维持5 min,以皮肤潮红为宜。待10 d 后,患者取坐位进行灸风府穴区,之后取仰位进行灸神阙穴区。每次热敏化穴探查后选择1~2 个最敏感点,与皮肤保持3 cm 位置进行温和灸,等到感传消失,即为1 次施灸量,每次治疗时间维持20~40 min。所有患者均持续干预3 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护理总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Berg 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头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1)护理满意度。采取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护理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80 分)、比较满意(60~79 分)、不满意(≤59 分),总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2)不良反应。主要记录两组恶心、呕吐、疲倦情况。(3)生活质量评分。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全卷评分表》(GQOLI-74 评分)分别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价,评价时间为护理前、护理3 周后分别测定,每项满分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4]。(4)BBS 与DHI 评分。BBS 评分分值为0~56 分,其中0~20 分为需要借助轮椅,平衡差;21~40 分为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辅助条件下步行;41~56 分为平衡好,可独立步行。DHI 评分分值为0~100 分,分值越高眩晕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31 例,女29 例;年龄50~70 岁,平均(60.22±5.33)岁;病程2~6 个月,平均(4.32±1.15)个月;脑梗死32 例,脑出血28 例。试验组,男32 例,女28 例;年龄50~71 岁,平均(60.21±5.13)岁;病程2~6 个月,平均(4.33±1.13)个月;脑梗死33 例,脑出血2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 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4.904,P=0.027),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例(%)]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729),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3 周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护理前后BBS 评分、DHI 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BBS 评分、DH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3 周后BBS 评分高于对照组,且DH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BBS评分、DHI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护理前后BBS评分、DH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又名中风,是指人体脑部血管因某种因素或多种因素影响下突发爆裂或堵塞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状,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危害较大,是我国中老年人群残疾、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5-6]。临床上在对脑卒中患者治疗后,患者的脑部功能难以得到很好的恢复,因此会出现多种后遗症。眩晕是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常见后遗症之一,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积极的治疗和护理。现阶段,临床多采用西药对症治疗法干预脑卒中康复期的眩晕现象,但长期应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因此具有一定应用局限性。近年来,中医学蓬勃发展,为脑卒中康复期眩晕患者的护理提出了新思路[7-8]。

中医认为由于机体外邪、内风、邪气未散,致使气血津液无法温润濡养,且邪痰、瘀、风、火阻滞脉道,从而导致脑卒中康复期眩晕发生[9]。采用灸法治疗则利于疏通头部经络,使得脑脉气血充养,进而改善脑部微循环与增加脑部血流量[10-11]。研究显示,引发眩晕的热敏高发穴区主要是神阙、涌泉、风府穴区,其中,神阙为元气不足的主要穴区,涌泉则是阴阳气血相交的关键穴区,风府则阴阳相伍[12-13]。针对神阙、涌泉、风府穴区进行热敏灸利于疏通气血与补充元气,具有显著的应用疗效[14-15]。本文中,试验组护理3 周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BBS 评分与DH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3 周后BBS 评分高于对照组,DH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疗效得到了极为肯定的论证。热敏灸为艾灸新疗法,其基于经络理论进行指导[16-17],通过艾火的温热性而对热敏腧穴进行有效刺激,以此激发经气感传,进而达到调节机体内部系统功能、疏通经络等作用[18-19]。与此同时,配合经络梳理护理更能有效突出其应用优势性。经络梳理护理基于传统经络理论而兴起,对头部穴位进行刺激而达到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濡养全身等作用[20-21]。经络梳理主要借助专业的梳理工具对头部经络穴位通过相关手法进行梳理、刺激,以此促进头部的气血运行,进而调节其情志与改善眩晕症状。

虽然热敏灸为针灸治疗方式,但其在治疗过程中并不需要用针,因此无需与人体接触。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热敏灸联合头部经络梳理护理对机体的侵入性少、副作用小,其应用安全性、有效性均极为肯定。除此之外,本研究中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应用热敏灸联合头部经络梳理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更易被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康复期眩晕患者应用热敏灸联合头部经络梳理护理,可提高其机体平衡性与改善生活质量水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且不良反应率低,应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经络头部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自动驾驶走向L4 企业头部效应显现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中医术语“经络”的英译辨析
蚝壳巧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