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9-13刘紫朦赵传稳余昌达叶琳
刘紫朦 赵传稳 余昌达 叶琳
胃癌作为消化道多发恶性肿瘤,其多因慢性炎症、病原菌感染等导致,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1]。据报道,早期胃癌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以完整解除肿瘤占位效应,改善预后[2]。同时,有研究表明,早期胃癌术后生存率约90%以上,而肿瘤进展至晚期,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高,5 年生存率低于30%[3]。传统胃癌手术多采取开腹方式,该方式虽治疗效果较好,但术中切口较长,不利于患者早期康复[4]。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多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以减轻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其疗效已得到临床证实[5]。但外源性刺激可能会诱发较强的机体应激反应,导致免疫细胞功能紊乱,影响身体状况恢复[6]。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21 年2 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87 例胃癌患者。纳入标准:胃癌符合文献[7]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组织活检确诊;首次行胃癌手术患者;肿瘤临床分期为Ⅰ~Ⅲ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凝血功能正常;重要脏器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肿瘤;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功能异常;合并中枢系统疾病;合并感染性疾病;不耐受手术;术前接受放疗、化疗等相关治疗;远处转移。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 例)与研究组(43 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取患者平卧位,于其上腹部正中位置做20~25 cm 长切口,进入腹腔于直视下观察肿瘤病灶及四周情况,确认是否存在腹膜转移、侵袭脏器等,然后用超声刀游离大网膜、横结肠前叶,依据D2标准清扫相关淋巴结,并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重建消化道。研究组行腹腔镜(生产厂家:广州市达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WA53005A)辅助胃癌根治术,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取患者平卧位,于其脐下2 cm 位置做1 cm 长切口,用气腹针穿刺后,建立气腹,控制气腹压为15 mmHg 左右,然后经切口置入穿刺套管及腹腔镜,探查腹腔情况,明确肿瘤情况后,于腔镜定位下,在左上腹做1.2 cm 切口(主操作孔)、脐水平左侧5 cm 位置做0.5 cm 切口(副操作孔),并用穿刺套管在脐水平右侧5 cm 位置、右上腹做牵引孔;在腔镜观察下切除病灶,清扫淋巴结(清扫范围与对照组相同),最后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重建消化道。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结束至出现肠鸣音时间)、总住院时间。(2)应激反应:分别采集两组术前、术后1 d 空腹肘静脉血4 mL,以4 000 r/min 转速离心10 min,取血清用放射免疫测定皮质醇(Cor)水平,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肾上腺素(E)水平。(3)免疫功能指标:分别采集两组术前、术后1 d 空腹肘静脉血4 mL,用流式细胞仪(生产厂家:上海巴玖实业有限公司,型号:DxFLEX)测定CD3+、CD4+、CD8+水平。(4)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皮下积液、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3.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Cor、E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Cor、E 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Cor、E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表3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
2.4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CD3+、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研究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表4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发生1 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33%;对照组术后发生4 例切口感染、3 例皮下积液、1 例肠梗阻,发生率为18.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0,P=0.038)。
3 讨论
研究表明,胃癌发病率、病死率现已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第二位、第三位,且近年来,胃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呈年轻化趋势[8]。目前,对于早中期胃癌临床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围手术期辅以化疗、靶向等方法治疗,以有效遏制疾病进展[9]。而不同手术方式与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密切相关。
胃癌根治术作为胃癌首选术式,传统开腹手术可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将病灶直接完整切除,且利于清扫四周淋巴结,预防疾病进展[10]。但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较大,脏器长时间暴露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且手术操作可能会影响相应脏器功能,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11]。微创手术方式不仅需保障疗效,还需减轻相关创伤,以加速患者康复进程[12]。微创作为快速康复理念核心部分,利用腹腔镜行微创手术,可缩短手术切口,减轻手术创伤,且在腔镜观察下可有效切除病变组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整体康复时间,与卫庆文等[14]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在于,胃癌根治术中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切口较小,可减少软组织损伤,减少出血量,且手术创伤轻微,利于患者早期活动,从而可促进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15]。研究发现,手术刺激、麻醉等均可能会引起机体应激反应,致使细胞因子、炎症因子水平失衡,导致免疫调节机制失调,从而影响术后康复[16]。同时,肿瘤患者自身可能伴有免疫异常情况,加之手术对免疫功能的进一步影响,可能会间接影响预后[17]。Cor、E 作为应激反应常用评估指标,二者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机体存在强烈的应激反应,而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则反映机体免疫细胞活性与功能[18-19]。本研究结果发现,术后1 d,研究组Cor、E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可减轻胃癌患者应激反应,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原因在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创伤较小,可减轻切皮时引发的应激反应,从而可减少细胞因子、炎症因子等波动,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20]。此外,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并发症较少,这一结果可能与手术切口小、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关。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肠功能恢复,降低身体应激,且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