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舰船行业大规模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及管理探讨

2022-09-09吉洪文郭建华黄肖静

现代职业安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舰船排查隐患

吉洪文 郭建华 黄肖静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评审中心,北京 100101)

1 大规模作业的含义

1.1 大规模作业判定

舰船行业大规模作业是指舰船造修过程中,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涉及重要场所、重要设备设施和重要环节的高风险作业类型。根据大规模作业的定义,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则判定为大规模作业。

1)需要多个部门协作、多工种联合方能完成的作业;

2)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设备设施;

3)10 人以上危险作业场所或相互交叉、协同或关联的作业区域内作业人数超过30 人以上的;

4)其他容易导致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作业类型。

根据以上判定条件,结合舰船建造过程中的作业类型,属于舰船大规模作业的主要包括大件吊装作业、下水作业、进出坞作业、进出浮船坞作业、重大件移位作业、船舶加油/驳油作业、脚手架搭设、放射性检验作业、系泊试验作业、试航作业、武器装备试验等。

1.2 控制大规模作业重大事故隐患的意义

舰船行业除了涉及民用船舶制造外,往往还涉及军用船舶制造。与民用船舶建造相比,军用舰船建造的质量要求高、选材特殊、工艺更加复杂。同时,由于要在布局紧凑的舱室内集成各种类型系统,因此船舶制造企业,特别是在涉及军用舰船建造时,需要考虑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涂装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可能会造成窒息、火灾、爆炸等各类事故,特别是舱室内作业人数较多,发生火灾及爆炸时很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或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舰船造修过程涉及的大规模作业不仅作业人员多,作业设备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而且涉及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科研生产重要场所、设备设施等环节,极其容易造成群死群伤、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事件[1]。因此,充分辨识并加强舰船大规模作业的重大事故隐患,对于舰船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防控重大风险具有重大意义[2]。

2 大规模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

2.1 大规模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方法

企业日常安全检查应包含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的作业场所、作业设备设施、作业人员等,并依据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确定隐患的等级[3],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针对舰船大规模作业重大事故隐患,笔者建议采用以下标准判定:

1)违反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隐患;

2)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隐患;

3)涉及爆炸、火灾、中毒等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在10 人(含10 人)以上的作业场所;

4)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5)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6)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作业安全的工艺、设备和材料的;

表2 下水作业

表3 进出坞作业

表4 进出浮船坞作业

表5 重大件移位作业

7)企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认定的重大事故隐患;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2 大规模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列表

参照2.1 章节中介绍的判定方法,笔者对11 项舰船大规模作业进行分析研究判定,得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如表1—11 所示。

表1 大件吊装作业

表8 放射性检验作业

3 大规模作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

大规模作业隐患排查作为企业隐患排查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等。企业在开展大规模作业隐患排查时,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同时,应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作为大规模作业周期性隐患排查的重点内容,隐患排查周期应结合大规模作业管理实际和本单位隐患排查制度要求进行确定。

表9 试航作业

表10 武器装备试验作业

表11 舰船接岸电作业

3.1 隐患排查职责

1)一线作业人员应进行每班班前、班中、班后三次本岗位安全检查;

2)负责作业的班组长每天至少一次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3)负责作业的车间(工区)每周至少一次对生产现场进行相关安全检查;

4)专业职能部门每季度应组织一次专业检查;

5)企业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系统的隐患排查;

6)企业应每年组织相关专家对所有系统进行一次“诊断式”检查;

7)当获知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危险事故时,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检查。

3.2 企业应重新进行大规模作业的隐患排查情形

1)作业实施方案发生改变;

2)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作业设备发生改变;

3)作业涉及的重要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4)作业过程发生伤亡事故或行业内同类作业发生事故;

5)作业涉及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6)企业认为严重影响作业安全的其他变化。

4 大规模作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开展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对于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问题,企业应及时将存在隐患、位置、不符合状况、事故预警的方式、隐患等级等信息向作业人员通报。对于重大事故隐患,还应立即向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4]。企业重大事故隐患的报送内容应当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对其存在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根据评估报告书,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落实到位,具体来说,应当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复查或验收工作要求和安排以及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等内容。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在实施前,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作业项目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具体负责整改人员进行论证,必要时聘请专家参加。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作业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将其相关情况向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报备,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整改复查验收后,企业应按规定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提出申请核销。

对于未按期或未按要求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根据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企业应对重大事故隐患存在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同时作业项目负责人应督促相关部门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做好事故预防相关措施。另外,企业应完整的保存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

5 结语

笔者对2000 年以来的船舶行业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得到69.76%的事故是在11 种大规模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在大规模作业中,相对于其他作业,舾装作业的事故比例为最高。因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参照本文的重大事故隐患辨识方法、辨识结果、隐患排查方法,辨识本企业大规模作业的重大事故隐患并进行有效控制,对于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舰船排查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支持向量机的舰船图像识别与分类技术
风浪干扰条件下舰船航向保持非线性控制系统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舰船测风传感器安装位置数值仿真
美国煤矿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如何排查并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