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患者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

2022-09-09洪妙君谢任龙庾浩坚麦美霞李明铨邓晨晖洪晓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尿管躁动全麻

洪妙君 谢任龙 庾浩坚 麦美霞 李明铨 邓晨晖 洪晓燕

普外科手术主要包括肝胆、胰腺、胃肠等脏器的开放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全麻是患者最主要的麻醉方式。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患者在全麻术后可以逐渐过渡到清醒状态,但是仍有少部分患者存在兴奋、梦幻感、躁动、定向障碍、无意识呻吟、无意识动作等,称为苏醒期躁动[1]。苏醒期躁动是全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手术部位出血、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和输液管道等各种管道、坠床、气管痉挛等不良事件,甚至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3]。有研究指出,ASA分级、术前用药、全身麻醉方式、各种不良刺激等是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4-5]。普外科手术和其他手术在用药、手术时间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其躁动危险因素也不尽相同,但是目前关于普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研究较少[6]。因此,笔者以普外科全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价患者是否存在苏醒期躁动,并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躁动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168例。纳入标准:行普外科手术,无手术禁忌证;年龄≥18岁,性别不限;术前清醒;全麻手术,ASA分级为Ⅰ~Ⅲ级。排除标准:术前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或听说读写障碍;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存在麻醉禁忌证;术后病情严重迅速恶化;合并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手术风险高或不耐受手术;既往颅脑手术;既往存在吸毒、酗酒、药物成瘾;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术程不顺利。患者或家属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麻醉均由同一团队完成,术前1 d麻醉团队常规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和基础疾病,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麻醉相关情况,嘱咐其做好心理准备。术前12 h禁食禁饮。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通静脉通道,给予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和吸氧。在麻醉诱导阶段,所有患者均静脉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苯磺酸顺阿曲库铵、丙泊酚注射液进行术前麻醉诱导,并且去氮给氧3 min后实行气管插管接麻醉呼吸机辅助通气。在麻醉维持阶段,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静吸复合麻醉(七氟烷吸入)或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输注)。麻醉期间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实时监测。手术完毕后转入复苏室进行观察。

1.2.2 分组 对麻醉术后在复苏室进行复苏的患者采用SAS进行躁动评分,SAS量表采用7级评分法,根据镇静程度分别计为1~7分,1分表示唤醒无效,且恶性刺激下无或轻微反应,不能交流或听从指令,7分表示重度躁动,存在拔除气管插管行为或攻击医护人员行为。SAS≥5分表示患者存在躁动,分数越高,患者躁动程度越严重。因此,将SAS评分1~4分患者分为非躁动组,SAS评分5~7分患者分为躁动组[7]。

1.2.3 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自制的《普外科手术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资料包括年龄≥60岁例数、男性例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基础疾病、术前焦虑、ASA分级、全身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低体温、术后苏醒时间、术后低氧血症、肌松药残留、术后镇痛、留置尿管、术后VAS评分>4分。

1.2.4 相关诊断标准 (1)术中低体温:术中腋温低于36.0 ℃。(2)肌松药残留:患者术后存在肌无力体征和症状,4次成串刺激试验比值(TOFR)<0.7。(3)术前合并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SAS总分0~100分,总分≥50分即存在焦虑。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组情况,对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躁动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组情况

168例患者中,躁动组42例和非躁动组126例,躁动发生率为25.00%。

2.2 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躁动组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术前焦虑、ASA分级Ⅲ级、静吸复合麻醉、术中低体温、术后低氧血症、肌松药残留、术后VAS评分>4分、留置尿管占比均高于非躁动组,术后镇痛占比低于非躁动组(P<0.05),见表1。

2.3 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苏醒期躁动为应变量,表1中具有统计学差异单因素为自变量,赋值情况如下:躁动=1,非躁动=0;年龄≥60岁=1,年龄<60岁=0;术前焦虑:是=1,否=0;ASA分级:Ⅰ、Ⅱ级=0,Ⅲ级=1;全身麻醉方式:静吸复合麻醉=1,全凭静脉麻醉=2;术中低体温:否=0,是=1;术后低氧血症:否=0,是=1;肌松药残留:否=0,是=1;留置尿管:是=1,否=0;术后VAS评分:VAS评分>4分=1,VAS评分≤4分=0;术后镇痛:是=0,否=1;合并基础疾病:是=1,否=0。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ASA分级、年龄≥60岁、术前焦虑、留置尿管、术后VAS评分>4分是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术后镇痛是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2。

表1 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单因素分析

表1(续)

表1(续)

表2 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苏醒期躁动是普外科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苏醒期躁动严重时可引起患者拔除气管插管、输液管道和坠床等,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手术安全造成巨大困扰。因此,积极探讨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和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苏醒期躁动对保证患者手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研究指出,苏醒期躁动发生率4.7%~39.2%,范围较大与各研究的诊断标准差异有关[8]。李仁虎等[9]调查发现,气管内全麻术后患者躁动发生率为21.50%。本研究调查发现,普外科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5.00%,与李仁虎等[9]的结果相一致。本研究采用SAS评估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是否存在躁动,并且经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SA分级、年龄≥60岁、术前焦虑、留置尿管、术后VAS评分>4分是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术后镇痛是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保护因素(P<0.05)。

ASA分级方面,本研究发现ASA是躁动的危险因素,ASA级别越高,患者的躁动风险越高,这与刘玉桃[10]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是因为ASA级别越高患者的基础情况越差,对麻醉药物的需求量较大,但是此类患者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呼吸、循环和内环境不稳定,而且此类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多、状态差,由于麻醉药物对心血管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保证术中安全导致减少了麻醉药物的剂量,患者麻醉深度不足,容易引起躁动。年龄方面,年龄≥60岁是躁动的危险因素,这与甘思云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基础疾病较多,体质较差,受到手术刺激后,疼痛感觉明显增加,疼痛耐受度低,躁动发生率高。术前焦虑方面,本研究结果发现,术前焦虑时候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与文献[12]报道结论一致。有研究指出,术前焦虑评分每增加10分,术后苏醒期躁动风险增加12.5%[13]。术前焦虑患者交感神经兴奋,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快速升高,血糖、疼痛阈值升高,术后容易在陌生环境和外界干扰下发生苏醒期躁动。留滞尿管方面,本研究发现,留置尿管是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与文献报道结论一致[14]。留置尿管一方面可引起疼痛不适,另一方面可刺激尿道神经,导致患者有排尿欲望,并且反射至神经中枢,增加患者的兴奋性,从而增加了躁动的风险。术后疼痛方面,术后VAS评分>4分是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这与苏亚海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术后疼痛不适会引起患者做出反射性对抗现象,增加了躁动发生风险。而术后镇痛是躁动的保护因素,可以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

基于上述因素分析,为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建议在术前充分做好访视工作,充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分信心;ASA分级高和高龄的老年患者做好麻醉,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充分镇静;术后对患者充分镇痛,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不适;术后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意外发生。

综上所述,ASA分级高、年龄≥60岁、术前焦虑、留置尿管、术后VAS评分>4分是普外科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对上述患者应积极进行术后镇静镇痛,预防术后躁动的发生。

猜你喜欢

尿管躁动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护士主导的尿管拔除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早期拔除尿管在骨科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小小尿管学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