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联合提肛肌训练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逼尿肌不稳定BPH患者的效果

2022-09-09陈爱萍范凤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阴茎艾灸尿道

陈爱萍 范凤英

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多伴有排尿障碍,临床常以手术进行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的优点,是治疗BPH的主要手段,但该手术术中需对尿道膜部进行分离,可对内括约肌造成损伤,增加逼尿肌不稳定性,影响尿道功能[1]。临床所采用的提肛肌训练以肛门收缩运动为主,可有效提高患者盆底肌群收缩力,改善其远端尿道括约肌控尿功能。但研究显示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常伴有前列腺侧勃起神经损伤[2]。而提肛肌训练主要进行肛门收缩训练,极少作用于勃起神经,对其勃起功能改善效果不佳[3]。艾灸可作用于不同穴位以刺激神经突触,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缓解勃起神经损伤,将其用于该疾病可能会更有效。基于此,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将探讨艾灸联合提肛肌训练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逼尿肌不稳定BPH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111例逼尿肌不稳定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标准[4];(2)伴有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且平均最大尿流率(Qmax)<15 ml/s;(3)直肠指检分度为Ⅱ、Ⅲ度;(4)前列腺体积为 40~68 ml;(5)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5)[5]≤14分。排除标准:(1)伴有反复尿路感染、肉眼血尿;(2)伴有神经源性膀胱;(3)依从性差;(4)术后存在真性尿失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6)。对照组,年龄51~68岁,平均(60.59±6.32)岁;BPH病程3~7年,平均(5.68±1.29)年;前列腺体积 40~68 ml,平均(55.84±9.36)ml;直肠指检分度:Ⅱ度31例,Ⅲ度24例。观察组,年龄52~69岁,平均(60.27±6.79)岁;BPH病程3~7年,平均(5.48±1.21)年;前列腺体积40~68 ml,平均(56.15±9.28)ml;直肠指检分度:Ⅱ度29例,Ⅲ度27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听流水声、调整体位、按摩热敷等进行诱导排尿。

对照组给予提肛肌训练:于术前3 d开始,手术当天早晨增加训练1次,术后第3天开始戴管训练。内容:患者取侧卧位,护士戴好一次性手套后在右手示指上涂抹石蜡油,之后缓慢插入患者肛门,直至肛管内伴有紧缩感,左手置于患者下腹,并嘱其向上收提肛门,屏住呼吸,维持10 s后缓慢呼气放松,25次/组,4组/d。出院前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学习,嘱其完全掌握后于院外继续实施,20次/组,3组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从术前3 d开始,手术当日停灸,术后第1天继续。内容:告知患者中医穴位相关知识、艾灸步骤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穴位(气海穴、关元穴、神阙穴)后,置患者于平卧位,暴露腹部,将灸盒置于穴位,然后选取约15 mm×25 mm艾条,将其点燃后放入温灸盒内,在距皮肤2~3 cm处行悬空熏灸,每个穴位20 min,以感觉皮肤温热为宜,周一至周五每天2次。院内由护士实施艾灸,院外由家属协助实施。

两组均持续干预90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排尿改善情况、阴茎勃起障碍程度、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1)排尿改善情况:干预前、干预90 d后,统计两组每日总尿量、每日总排尿次数及每日总漏尿次数。(2)阴茎勃起障碍程度:干预90 d后,采用IIEF-5评分评估阴茎勃起功能,总分25分,分4个程度,22~25分为无障碍,12~21分为轻度,8~11分为中度,0~7分为重度。(3)膀胱功能:干预前、干预90 d后,采用尿流率测定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沪械注准20112210114,型号ZNC961A)检测Qmax;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贝登医疗,粤械注准20172231327,型号DC-N3S)测定残余尿(PVR)。(4)生活质量:干预前、干预90 d后,采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BPHQLS)评定生活质量[6],该量表包括疾病(27~135分)、生理(16~80分)、社会(13~65分)、心理(10~50分)、满意度(8~40分)5个维度,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排尿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每日总尿量、每日总排尿次数、每日总漏尿次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90 d后,两组排尿情况较干预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每日总尿量高于对照组,每日总排尿次数、每日总漏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排尿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排尿情况对比(±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每日总尿量(ml) 每日总排尿次数(次) 每日总漏尿次数(次)干预前 干预90 d后 干预前 干预90 d后 干预前 干预90 d后观察组(n=56) 997.21±158.76 1 983.42±259.86* 16.81±2.63 9.54±1.26* 18.26±1.94 6.45±0.59*对照组(n=55) 996.91±159.23 1 857.62±261.48* 17.02±2.54 10.65±1.32* 17.89±1.87 7.27±0.72*t值 0.010 2.542 0.428 4.530 1.023 6.557 P值 0.992 0.012 0.670 <0.001 0.309 <0.001

2.2 两组阴茎勃起障碍程度对比

两组干预前阴茎勃起障碍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90 d后阴茎勃起障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阴茎勃起障碍程度对比[例(%)]

2.3 两组膀胱功能对比

干预前,两组Qmax、PVR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90 d后,两组 Qmax、PVR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Qmax高于对照组,PVR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膀胱功能对比(-x±s)

2.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BPHQLS各维度得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90 d后,两组BPHQLS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s)]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s)]

组别 疾病 生理 社会干预前 干预90 d后 干预前 干预90 d后 干预前 干预90 d后观察组(n=56) 65.47±7.31 121.41±8.69* 36.78±3.29 66.54±5.78* 27.54±2.74 45.85±3.21*对照组(n=55) 64.89±7.45 117.37±8.58* 37.02±3.36 62.72±5.61* 26.92±2.83 43.91±3.35*t值 0.414 2.465 0.380 3.533 1.172 3.114 P值 0.680 0.015 0.705 0.001 0.244 0.002

表4(续)

3 讨论

逼尿肌不稳定BPH是因机体急慢性尿潴留过度牵拉逼尿肌,导致其萎缩变薄而引起收缩功能下降的一种男性常见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然术中受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尿道膜壁内横纹肌,加重排尿困难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7]。提肛肌训练是目前治疗排尿困难的常用手段,可通过规律进行肛门收缩运动,改善肛提肌张力,提高尿道括约肌控尿性能,恢复排尿能力。简雪丽等[8]的研究中显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可损伤前列腺包膜,引起前列腺血肿,损伤海绵体神经功能,诱发勃起功能障碍。但单一进行提肛肌训练对其神经系统作用甚微,患者症状改善缓慢,致使阴茎功能改善效果不尽人意[9]。艾灸可通过热力传导使神经细胞进入激活状态,促进神经传导,促使阴茎勃起,将其用于逼尿肌不稳定BPH术后患者可能会弥补提肛肌训练的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90 d后,两组排尿情况较干预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每日总尿量高于对照组,每日总排尿次数、每日总漏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90 d后,两组Qmax、PVR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Qmax高于对照组,PVR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者联合可通过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有效控制排尿。可能是首先肛提肌是盆腔主要肌肉,可与尿道括约肌相融合。提肛肌训练可通过提高盆底肌肉张力,增强远端尿道括约肌协调性,使其进行规律收缩,增强尿道关闭能力,降低膀胱内压,从而维持膀胱逼尿肌稳定,改善膀胱功能,有效控制排尿[10]。同时该训练于留置尿管期间持续进行,可通过不断收缩远端尿道括约肌,促使创面炎性水肿消退吸收,以避免因其局部水肿而导致的尿道括约肌受压,有效增强尿道关闭能力,使其始终高于膀胱内压阻力,以此达到控制排尿的目的。其次神阙穴位于人体脐中,是与人体督脉命门相应的任脉要穴,而脐部靠近盆腹两腔,其内神经血管较为丰富。艾灸可利用艾绒产生温热效应,其作用于神阙穴可通过经络传导以畅通经脉[11],充足肾气,调节膀胱气化,改善膀胱开阖功能。两者联合可协同增强逼尿肌兴奋性,消除逼尿肌不稳定性,增加膀胱容量,提高膀胱顺应性,减少排尿次数,改善异常排尿症状。

研究表明,下尿路与性功能存在神经解剖学联系,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因其逼尿肌不稳定,常伴有去神经现象,其可导致神经元细胞增大,损伤勃起神经,致使阴茎勃起障碍[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90 d后阴茎勃起障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干预90 d后,两组BPHQLS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者联合可减轻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可能的原因是提肛肌训练可通过规律进行提肛收缩运动,刺激神经突触,改善交感、副交感神经对膀胱与前列腺的异常支配,提高海绵体神经功能,促使阴茎勃起,提升生活质量。而艾灸关元、气海两穴可作用于患者盆腔内脏神经丛,刺激局部神经末梢,从而利用其神经反射与传导作用,对海绵体神经及前列腺神经丛进行刺激,调节组织生理活动,以保护前列腺侧勃起神经免受血肿压迫损伤[13]。两者联合可增强对神经系统的刺激,改善海绵体神经结构,促使阴茎勃起,进而达到减轻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艾灸联合提肛肌训练可通过改善逼尿肌不稳定BPH患者膀胱功能,有效控制排尿,减轻阴茎勃起障碍程度,提升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阴茎艾灸尿道
利用横断后尿道板组织修复近段型尿道下裂的术式研究进展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浅析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在外伤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隐匿性阴茎如何诊治
婆婆迷上了艾灸
阴茎弯曲会闪性福的“腰”
千万“别”艾灸
尿道损伤诊治及合并症防治
不完全性重复尿道二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