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灌注成像参数与肺腺癌组织中SIX2、MVD的关系

2022-09-09曾海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浸润性原位胸膜

曾海燕

肺肿物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CT,而CT灌注成像对明确病变性质有重要价值[1]。CT灌注参数中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强化峰值(PH)是重要指标,近年研究显示其与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可能相关[2]。同源异型蛋白SIX2(SIX2)是近年关注的与肿瘤形成和肿瘤间质微血管生成相关的因子[3]。CD31是临床标记肿瘤间质血管新生的重要指标,能客观评估间质的微血管密度(MVD)[4]。本研究基于肺腺癌进行观察,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其相关参数BF、BV和PH与肿瘤组织中SIX2和MVD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松滋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肺腺癌并行手术根治的7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术前均行CT灌注成像扫描;检查后1个月内行肿物切除术,术后均行病理学检查,且符合WHO中肺腺癌的诊断标准,并经两名病理主治医师复阅切片后证实。排除标准:呼吸系统先天畸形;双原发癌或多原发癌;合并较为严重的内科系统疾病。其中男33例,女46例;年龄41~85岁,平均(59.8±6.2)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CT扫描方法 应用本院飞利浦CT进行评估。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肺尖至上腹部,扫描时间共为 30 s,层厚 3 mm,层距 3 mm,行标准的重建。注入碘海醇(3.5 ml/s)50 ml,延迟时间 7 s。分析灌注成像参数,距结节周边3 mm内绘制ROI,分析灌注相关参数,记录BF、BV和PH。

1.2.2 SIX2和MVD检测 基于术后肺腺癌的石蜡包埋组织检测,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完成。SIX2和CD31试剂均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公司,均为浓缩液。以预试验中观察到的最理想显色浓度进行正式实验(SIX2为1∶150,CD31为1∶200),DAB显色,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设阳性对照,做好质控。SIX2的阳性部位是肿瘤细胞的细胞浆,以染成黄色或棕黄色为阳性,先在100倍镜下选择3个染色密集的上皮细胞分布区,然后在200倍镜下观察,计算阳性率。CD31以血管内皮的细胞浆和细胞膜染成黄色或棕黄色为阳性,以连续细胞簇或分支状连续内皮细胞判定为微血管,共选择3个区域(200倍)进行MVD的计数,取平均值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病变类型(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及浸润性腺癌不同病理情况(有无胸膜累犯、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患者BF、BV和PH,SIX2阳性率及MVD。分析浸润性腺癌BF、BV和PH与MVD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病变类型患者BF、BV和PH比较

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患者BF、BV和PH值有增高趋势,即浸润性腺癌中BF、BV和PH的值最高(P<0.05),见表1。

表1 不同病变类型患者BF、BV和PH比较(±s)

表1 不同病变类型患者BF、BV和PH比较(±s)

*与原位腺癌比较,P<0.05;#与微浸润性腺癌比较,P<0.05。

病变类型 BF[ml/(min·100 g)] BV(ml/100 g) PH(HU)原位腺癌(n=21) 84.87±13.04 8.10±1.70 297.45±27.51微浸润性腺癌(n=15) 96.52±11.17* 9.13±2.32* 324.43±17.30*浸润性腺癌(n=43) 132.26±18.69*# 13.36±2.21*# 352.15±43.14*#F值 70.26 57.17 16.91 P值 <0.001 <0.001 <0.001

2.2 不同病变类型患者SIX2阳性率及MVD比较

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患者SIX2的阳性率、MVD值有增高趋势,即浸润性腺癌中SIX2的阳性率、MVD值最高(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变类型患者SIX2阳性率及MVD比较

2.3 不同病理情况浸润性腺癌患者BF、BV和PH、MVD比较

有淋巴结转移肺浸润性腺癌患者BF、PH和MVD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有胸膜累犯肺浸润性腺癌患者MVD明显高于无胸膜累犯患者(P<0.05),见表3、表4、表5。

表3 不同胸腺累犯情况浸润性腺癌患者BF、BV和PH、MVD比较(±s)

表3 不同胸腺累犯情况浸润性腺癌患者BF、BV和PH、MVD比较(±s)

胸腺累犯情况 BF[ml/(min·100 g)] BV(ml/100 g) PH(HU) MVD(个)无胸膜累犯(n=24) 131.80±16.55 13.23±2.25 350.87±19.13 23.95±3.36有胸膜累犯(n=19) 136.65±13.35 13.56±2.34 359.45±29.25 31.99±3.02 t值 1.04 0.47 1.16 8.14 P值 0.305 0.641 0.056 <0.001

表4 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性腺癌患者BF、BV和PH、MVD比较(±s)

表4 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性腺癌患者BF、BV和PH、MVD比较(±s)

淋巴结转移情况 BF[ml/(min·100 g)] BV(ml/100 g) PH(HU) MVD(个)无淋巴结转移(n=32) 126.53±16.25 13.06±2.52 340.32±19.04 24.26±4.45有淋巴结转移(n=11) 151.56±33.32 14.15±3.32 383.28±13.42 33.30±5.90 t值 3.23 1.15 6.89 5.34 P值 0.002 0.258 <0.001 <0.001

表5 不同分化情况浸润性腺癌患者BF、BV和PH、MVD比较(±s)

表5 不同分化情况浸润性腺癌患者BF、BV和PH、MVD比较(±s)

分化情况 BF[ml/(min·100 g)] BV(ml/100 g) PH(HU) MVD(个)高-中分化(n=25) 129.12±23.82 13.19±3.08 349.96±33.35 27.06±4.47低分化(n=18) 136.12±23.03 14.24±3.11 357.55±32.35 28.52±4.49 t值 0.96 1.10 0.75 1.06 P值 0.341 0.279 0.460 0.297

2.4 浸润性腺癌不同病理情况患者SIX2阳性率比较

有胸膜累犯肺浸润性腺癌患者SIX2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胸膜累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6。

表6 不同病理情况浸润性腺癌患者SIX2阳性率比较[例(%)]

2.5 浸润性腺癌BF、BV、PH和MVD值的相关性

在肺浸润性腺癌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H和MVD值具有正相关性(r=0.461,P=0.034)。其他各指标间未见相关性(P>0.05)。

3 讨论

肺CT灌注成像能在术前反映肿瘤间质的血管形成情况,能较好地观察局部肿瘤组织的血液灌注状态,是无创性操作,具有可重复性的特征[5]。其参数中以BF和BV更客观,对术前评价肿瘤的病理特征有一定价值[6-7]。肺腺癌在形成和进展过程中伴随着间质血管的增生,为富于血管的肿瘤,这不仅为肿瘤的生长提供支持结构和营养基础,也为肿瘤转移提供了直接途径[8-9]。血管生成的研究中离不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VEGF大量分泌后,可以引起间质中CD31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分裂繁殖,细胞呈枝芽状生长,在血流的冲击下,形成具有功能的血管。因此CD31阳性的细胞的表达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新生的血管。影响血管生成的因素较多[10-11]。近年学者对SIX1、SIX2和SIX6关注较多,其表达与组织的发育和部分幼稚细胞成熟有关[12]。机体中SIX2的表达较少,尤其在成熟的正常上皮细胞中罕见表达,当细胞恶性转变后其表达明显升高,尤其在高增殖性肿瘤中,SIX2的升高程度更明显。SIX2高表达时能对多种促癌基因进行调控,如对CyclinAl、CyclinDl等。也有研究认为SIX2能使E-cadherin的表达异常,调控细胞的迁移和黏附[13-14]。SIX2是VEGF的上游因子,活化后通过其受体VEGFR2促进间质的血管新生[15]。

本研究结果显示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患者BF、BV、PH值、SIX2的阳性率、MVD值有增高趋势,即浸润性腺癌中BF、BV、PH、SIX2的阳性率、MVD值最高(P<0.05),提示BF、BV、PH、MVD值和SIX2阳性率在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中有逐渐增高趋势,因此临床术前应用CT灌注技术检测BF、BV、PH的值可能有更重要的意义。结果显示肺浸润性腺癌中BF、PH、MVD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提示BF与PH、MVD可能与肿瘤细胞淋巴结播散有关。结果显示有胸膜累犯肺浸润性腺癌患者SIX2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胸膜累犯患者(P<0.05)。提示SIX2高表达可能对促进病变直接蔓延或向周围组织和器官侵袭有一定意义。结果显示有胸膜累犯肺浸润性腺癌患者MVD明显高于无胸膜累犯患者(P<0.05)。提示组织中MVD值可在一定程度上能判断是否有胸膜累犯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肺浸润性腺癌中,PH和MVD值具有正相关性(r=0.461,P=0.034)。提示术前积极检测PH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微血管分布程度。肺癌的形成与上皮细胞的不典型增生相关,肿瘤对间质侵袭形成浸润性肿瘤,呈蟹足样向周围组织浸润,对局部组织形成明显破坏,易于侵犯胸膜和心包等[16-17]。SIX2的作用具有多向性,主要作为上游基因,调控VEGF、MMP-9等相关因子,促进肿瘤进展[18-19]。本研究将术前的BF、BV、PH的结果与术后组织中MVD联系在一起,发现的术前指标与术后组织相关指标的关系可以为术前综合评估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CT灌注成像参数中BF、BV和PH与肺腺癌的病变类型相关,BF、PH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H与肿瘤组织中MVD具有相关性,这为术前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了参考指标。肿瘤组织中SIX2的表达升高可能对间质的血管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浸润性原位胸膜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手指复合组织块原位再植20例疗效分析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床旁超声判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拔管时机的参考价值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原位热脱附修复污染土壤加热效果模拟和试验研究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