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2022-09-09邢玉升尚宏达
邢玉升,尚宏达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期,高新技术将成为驱动产业变革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生物经济已成为继信息经济之后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引擎。因此,推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一批具有特色、结构合理的生物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对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1年5月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优化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的具体目标。
黑龙江省拥有良好的生物经济发展基础,包括丰富的生物资源,较为完备的人才优势与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拥有较好的产业化基础优势。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统筹协调、政策环境、研发创新、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以及产业创新力与竞争力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邱灵等,2021)。为此,黑龙江省于2022年3月发布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则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将生物经济打造成为龙江新的重要增长极,着力构建‘一极、两区、一带’产业新格局,形成全省生物经济协同发展新局面”。
一、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分析
(一)数据选取与指标构建
通过收集整理2015-2021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充分考虑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并按照《规划》的发展领域选择相关指标,构建了生物经济、区域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数与耦合协调度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从生物医药、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四个一级指标与八个二级指标衡量其综合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则以经济水平、对外贸易、生活水平、经济活力四个一级指标与八个二级指标衡量其综合发展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黑龙江省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指标
(二)模型构建与测算
设定矩阵并选取n个年份、m项指标,其中X为第年第项指标。
构建双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如下:其中为耦合度,为协调指数,且αβ1,给予α、β相同权重。
耦合协调度取值大小位于0-1之间,数值越大,则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间耦合协调度越高,即代表高质量协同发展水平,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四个区间等级;0-0.4为严重失调,0.4-0.6为濒临失调,0.6-0.8为良好协调,0.81为优质协调。由于大兴安岭地区部分数据缺失,计算出黑龙江省所属12个地级市耦合协调度(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所属地级市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
(三)实证分析结果
由于近年来基因工程、分子开关、可再生医学、室内种植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进步,由此引发生物产业变革进程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等领域不断加强应用,同时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进步,生物技术向社会领域逐步融合。
由表2得出,基于时间维度,黑龙江省各地级市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大多呈上升趋势,其中鸡西市与哈尔滨市在2014-2020年间上升最为明显。由于鸡西市与哈尔滨市人均GDP、科学技术服务业人数、单位能耗下降率等指标呈现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得到较为明显上升。此外,牡丹江市与大庆市在2014-2020年间处于微弱下降趋势,由于牡丹江市近年来人口密度、科学技术服务业人数指标下降;大庆市人均GDP等指标增速缓慢,耦合协调度并未得到提高。基于不同城市间对比,黑龙江省各城市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异质性,哈尔滨 市在2014-2020年耦合协调度均超过0.8处于优质协调水平,排在第一位;大庆市在2014-2020年间耦合协调度均超过0.6处于良好协调水平,排在第二位;七台河与伊春耦合协调度在2014-2020年间均为0.4以下,处于严重失调水平,排在倒数后两位。
二、空间效应分析
(一)数据选取与模型构建
选取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为被解释变量,综合评价体系有关指标为解释变量,构建面板回归模型。
其中,y代表城市第年的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x代表城市第年的二级指标,ε为随机扰动项,μ为城市个体固定效应,η为时间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剔除不显著变量,选取显著解释变量构建空间杜宾模型。
表3 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选取黑龙江各地级市人均GDP构建经济距离权重矩阵。
(二)模型检验
表4 全局莫兰指数
为确定空间计量模型形式,采用LM-lag与LM-error检验,二者在5%水平均显著,为此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为验证空间杜宾模型是否可退化为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误差模型,采用LR检验,LR统计量均在5%水平下显著,因此空间杜宾模型不可退化为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误差模型。此外,Hausman统计值为21.22,P值为0.0196,因此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的双向固定效应进行后续分析,如表4所示,解释变量均在5%水平显著,但空间杜宾模型不能够直接反映本区域解释变量对本区域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以及本区域解释变量对相邻区域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因此需计算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与总效应(详见表5)。
表5 空间杜宾模型与空间效应分解
(三)检验结果
以下各指标总效应均为正。从一级指标分析,生物医药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虽为正,但不显著,说明本区域生物医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本地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但对相邻区域的促进作用不强。由于与相邻区域存在着竞争效应,本区域生物医药水平提高,吸引相邻区域对本区域生物医药领域投资、相邻区域到本区域医疗就医等原因,促进了本地区生物医药的发展,导致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生物能源也同生物医药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生物环保与生物能源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本地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但对相邻区域的促进作用不强,说明其对本身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相邻省份扩散效应不强。生物农业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生物农业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效应,本地生物农业发展反而抑制了相邻地区发展。而生物经济各项指标大多存在非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一定程度上表明黑龙江省生物技术对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程度不够深入。
经济水平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均为正,经济水平的提高不仅促进了本地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而且对相邻地区产生“涓滴效应”,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贸易指标中,出口总额具有显著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合同外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说明本地区合同外资与相邻地区具有较强竞争效应,抑制了相邻地区。生活水平具有负向的直接效应、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说明本地区生活水平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本地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对相邻地区有着促进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即总效应为正。经济活力指标中科学技术服务业人数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说明其对本地与相邻地区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城市人口密度虽有着显著正向直接效应,但间接效应不显著,说明本地区人口规模越大,人口虹吸作用大于扩散作用,从而抑制相邻地区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但总效应显著为正。从区域经济指标来看,大多存在正向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打造经济示范带对区域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分析,利用黑龙江省2014-2020年数据,以12个地级市、16个指标为样本,构建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相关指标为解释变量、耦合协调度为被解释变量,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解释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为了更好地促进黑龙江省生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推进生物经济核心技术突破,加大对生物技术的研发投入;开展超大规模细胞培养、新型原料药、寒区生物质燃气、污水生物法净水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招引政策,吸引生物领域技术人才,加强相关校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创新人才培育体系,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二是加大生物技术对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推进黑龙江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产业化,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领域,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化。三是优化生物经济区域体系,充分利用“一极、两区、一带”空间布局,以哈尔滨市为主导,打造生物产业引领极,创建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同时,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的合作对接,并引导生物产业园区聚焦相关优势领域和产业链重点领域,促进相关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集中,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